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蜡烛》教学片断及反思_诗雨芳菲_新浪博客

              

半截蜡烛》教学片断及反思

教学片断:

师:烛焰摇曳,死亡的气息越来越浓,伯诺德夫人、杰克的行动已失败了,除了“默默地坐待”,他们还能做什么呢?读到这里,我们每个人的心弦都绷得紧紧的,深深地为他们担心着。此时,杰奎琳又是怎么做的?结果?请细读课文第6小节,思考:杰奎琳为什么能顺利端走烛台?

(生细读思考)

生:我从“娇声地说”看出,杰奎琳是利用了自己是小女孩的优势。(一边思索一边说着)

师:谁能再说得明白些?

生:杰奎琳“娇声”地说话,让德军觉得这个小女孩很天真可爱,就xx了戒心了。

师:嗯,德军心里会想,这么小的女孩,这么可爱的女孩,肯定什么也不懂。所以自然没有戒心。有道理。

生:我从杰奎琳说的话中看出,她的理由是十分充分的。“天黑,要拿盏灯”。

师:读读杰奎琳的话呢,想想,伯诺德夫人与杰克的理由也很自然充分,为什么杰奎琳就能成功呢?

生读杰奎琳的话。

生:杰奎琳很有礼貌。她还叫德军“司令官先生”的。

生:杰奎琳是用了问句,“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师:也就是说,杰奎琳是以征询的口气来提出端走灯的要求的,把主动权交给了德国军官,但理由又十分充分,令德军难以拒绝。而伯诺德夫人与杰克呢?

生:伯诺德夫人是一边说着一边吹熄蜡烛;

生:杰克是说了理由就端烛台的。

师:所以,虽然他们也有充足的理由,但并没得到德军的许可,所以行动失败了。

生:还有,我觉得杰奎琳的表现非常自然,她不仅娇声说话,端走烛台时很“xx”,还“道过晚安”才上楼的。

师:是呀,她的礼貌,她的从容,她的天真可爱都为她取走蜡烛提供了有力的保证。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是?

生:少校也有一个像杰奎琳这么大的小女儿。

师:这一点能不能不提?为什么?

生:我觉得不可以,因为如果少校没有这么大的小女儿的话,可能他也不会同意。

生:我也觉得不可以,少校是看到杰奎琳后就想到了自己的女儿,本来很凶狠的,现在可能心软了。

师:有道理,再凶恶的人,心里也有一处柔软的地方,是人性中的一点儿善良,这一刹那,杰奎琳用自己的天真可爱唤起了他心里的温情,所以她得到了少校的允诺,顺利取走了蜡烛。这样的成功是侥幸的,是偶然的,但又是合情合理的。讨论到这里,你想对杰奎琳说什么呀?(略)

思考:

《半截蜡烛》故事性强,人物形象丰富,感悟三个人物的内在品质是文章的关键。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阅读感悟,自主解读发现。

首先,是提出富于探究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杰奎琳如何顺利取走烛台的内容并不难理解。因此,教者提出了“杰奎琳为什么能顺利端走烛台?”这一富于探究性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细读思考。提示学生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娇声”说?为什么还要“道过晚安”才上楼?读着,思着,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了课文中描写的情境,并逐渐走进杰奎琳的内心世界,去揣摩体会这位小姑娘的机智、勇敢。

其次,引导学生读时要抓住关键词句品悟,并善于联系上下文来思考。本课语言精炼,刻画细腻,是一篇非常好的素材。因此,教学中老师不断地提示xx着学生抓关键词句去读、去思、去想象、去比较,领悟小女孩一言一行中的精妙之处,深层次地探究她成功的原因。讨论中,杰奎琳的礼貌有加、谦恭有礼、沉着冷静、天真无邪、机智勇敢都了然于心了。特别将杰奎琳的所言所行与伯诺德夫人、杰克的比较思考,不仅更让学生体会到杰奎琳的聪明机智,更让学生明白,与狡猾、凶狠的德军斗智斗勇是十分惊险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的不当就很可能导致可怕的后果。由此,对伯诺德夫人一家冒着生命危险来从事情报传递的工作更心生敬意,也深切感受到他们深深的爱国热情。

再次,老师始终将学习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老师像一位高明的导游,引导学生细读、思考、发现、倾听、交流,一点儿一点儿地深入感受。不仅让学生深切理解了“杰奎琳是怎样顺利取走烛台的,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把握了杰奎琳人虽小,却机灵勇敢的鲜明特点,而且让学生懂得了如何细读感悟文本的方法,自读自悟能力得到了有益的提升。学生年龄小,知识经验不够丰富,对于战争的残酷、斗争的艰难知之甚少,因此,在教学本文的过程中,我还注意不断渲染一旦秘密暴露后的严重后果,帮助学生体会在如此千钧一发、命悬一线的时候,伯诺德一家还在机智顽强地抗争的可贵!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半截蜡烛》教学片断及反思_诗雨芳菲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