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与柴油车之争:大众阵营或赢{dy}回合? - 信用卡信息 ...
混合动力与柴油车之争:大众阵营或赢{dy}回合? [转贴 2010-04-03 04:25:11]   
混合动力与柴油车之争:大众阵营或赢{dy}回合?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728_90.html%20width%3D728%20height%3D9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在新一轮针对中国汽车技术未来市场话语权的竞争中,以大众汽车为代表的柴油车企业似乎已经开始占据上风。

      6月5日,第36个世界环境日当天,在<中国新闻周刊>举办的"清洁动力发展之路"月度论坛上,针对中国未来汽车的发展,来自政府主管部门、研究机构以及企业界人士分别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从会议上透露的信息显示,业界对发展清洁柴油车计划的呼声越来越高,而且企业的生产准备情况已经各就各位。相反,此前针对混合动力的庞大发展计划似乎已经遇到阻力而进展缓慢。

      推广柴油车不动摇

      中国在中短期内如何解决汽车能源以及环保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路线。其中,以丰田汽车为代表的日系汽车公司希望中国大力发展混合动力汽车,因为日本汽车、尤其是丰田的混合动力技术已经在世界上走在了前列,率先实现了产业化。

      而由于欧洲是柴油车的畅销地,所以欧洲汽车企业对柴油车的研发由来已久,而且相关技术已经走在了世界前沿。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大众和标致雪铁龙为代表的欧洲车企业就一直在中国与有关研究机构合作,希望能在中国大力推广柴油车技术。

      两大阵营的角力,无非是被中国巨大的汽车市场潜力所吸引,而胜出的一方必将称雄于未来市场,所以这场表面上并无硝烟的战斗早已提前打响。

      目前我国政府主管部门没有明确表态,近期大力支持发展柴油车还是混合动力汽车,但是从目前汽车企业的生产准备情况以及相关部门的发展计划来看,以大众汽车和标致雪铁龙集团为代表的提倡发展清洁柴油车的阵营似乎正在逐步壮大。

      "国Ⅲ排放标准将在今年7月1日开始实施,国Ⅳ排放标准将在2010年开始实施。"6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副司长罗毅说,"清洁动力的发展是解决污染的关键,只要达到环保标准的汽车,我们都支持发展。"

      虽然罗毅没有明确表态会支持何种发展道路,但是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还是对清洁柴油车的技术给予了肯定。他说,清洁的动力应该包括清洁的替代能源和清洁的发动机,在重视清洁能源替代的同时,我们一定要高度xx国际上的新技术创新和进步,尤其是欧洲的清洁柴油车。

      罗毅举了一个特别的例子,柴油车曾经在欧Ⅳ及以上排放标准上需要使用颗粒捕捉器才能达到排放要求,而现在欧洲的{zx1}技术已经解决了柴油车的欧Ⅳ标准排放问题,并不需要使用颗粒捕捉器。他认为中国xx可以效仿欧洲。

      柴油车技术的进展,似乎更加坚定了中国政府在近期大力发展柴油车的计划。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冯飞列出的一份我国未来乘用车保有量结构表显示,截至2030年的规划中,柴油车的比例都是高于混合动力汽车的。冯飞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我国推广柴油车的计划并没有改变。

      混合动力短期推广难

      毫无疑问,发展混合动力是一种很好的技术路线,但是短期内大范围推广还有很多现实问题需要解决。所以此前一些国内汽车企业宣称在今、明两年实现混合动力汽车的量产计划,目前几乎都没有下文。

      李万里说,现在都是部分企业个别的突破了混合动力技术,个别的进入该领域。将来怎样考核混合动力的市场和产业化适应性,也需要再进一步研究,所以混合动力真正大批量、大规模的产业化还有一个过程。

      另外,成本过高也成为混合动力汽车大规模推广的瓶颈之一。混合动力汽车严格控制逻辑的实现需要采用自动控制、微电子等先进技术,是开发的难点,因此技术含量高,成本也较高。目前,Insight和Prius混合动力轿车在美国的售价分别为21280美元和20450美元,大大高于相同级别的内燃机轿车。因此,如何降低混合动力汽车的生产成本,使其进一步批量进入市场,这也是各国汽车生产商共同面临的难题。

      国内在混合动力研发领域起步较早的东风汽车公司有关人士谨慎的表示,"十一五"期间,也就是2010年以前,东风混合动力轿车将在不断优化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情况适时推出。其中并没有明确提及产业化目标,而国内目前进行小规模量产的混合动力汽车大多是在城市路况下使用的客车,而在轿车领域还没有国内企业明确的制定量产化的目标。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余卓平说,国家要有近期、中期、远期的汽车发展规划,怎么解决近期面临的能源紧缺和环保压力问题,最快的是能够在节能减排里面发挥很大作用的,就是柴油化的问题,因为柴油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

      余卓平认为,从近期来看,柴油技术相比混合动力技术要重要,只要能快速解决燃油的质量问题,节能减排将会很快达到效果。

      国家发改委产业政策司李万里处长介绍说,经过与中石油和中石化的研究,到2009年12月31日,我国的油品质量将可以达到国Ⅲ及国Ⅳ的汽车用油标准。所以目前很多汽车企业对柴油车的生产准备已经着眼于2009年。

      谁的市场机会

      据预计,2020年我国汽车市场销售量将达到1500万辆,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规模也正是迫使丰田和大众两大阵营角力的根本所在。

      中国政府在短期内是否选择推广混合动力汽车,或者说将来是否选择这种技术路线,对丰田来说确实是利益攸关的。因为在"十一五"期间,如果清洁柴油车得到大力的推广,那么主导柴油车技术的大众和标致雪铁龙集团等欧洲企业将会占得先机。

      但是在中期和远期的规划中,混合动力汽车是否能得到大力的推广,还要看目前的发展情况而定。而在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主任欧阳明高的规划中,混合动力汽车还是要发展起来的,他认为现在混合动力的发展趋势是模块化趋势,我们中国应该从微混合,轻混合,深混合,逐步发展到全混合。

      欧阳明高描绘的我国未来的汽车结构是,柴油轿车节能效果跟汽油混合动力不相上下,应当成为节能战略的重点之一,应当推进轻型客车和SUV等车型的产业化,并逐步向轿车发展。关于纯电动车,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微型纯电动轿车,它的定位就是满足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我国中小城市,中低收入人口的个人交通需求,尤其对中国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氢燃料电池是车用动力系统的一个最理想的解决方案,但是尚有一系列关键瓶颈技术需要突破。

      值得肯定的是,在中国未来的汽车市场上,将不只是传统技术{lx1}的跨国公司的天下,中国国内汽车企业的崛起,对汽车新技术的不断探索,也将使他们在未来取得重要的市场地位。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180_150.html%20width%3D180%20height%3D15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混合动力与柴油车之争:大众阵营或赢{dy}回合? - 信用卡信息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