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油灯下的日子_灏子_新浪博客

      今夜,我没有响应号召沉浸于一小时的黑暗,但潜伏的记忆仍旧回到煤油灯下的日子......

      小时候,夜似乎来得很早,吃晚饭时,家家户户都点煤油灯。白白的、细细的灯芯子搓成粗粗的一股,在煤油里浸一下,蜷曲于灯盘,盘下一把手,一底座,瘦且高的灯盏很有曲线的美感。待屋里漆黑,外公摸索出火柴,划的一声点燃,冒出丝丝缕缕的白烟,空气里便弥漫着细密的硫磺味儿,煤油的香味儿,混合着饭菜味儿,深深一吸,尽是幸福的味道。

      记得小说中的严监生,死前竖起一根手指头紧盯着煤油灯,愣是不闭眼。相似的情节在我童年记忆里时常上演。外婆亦如严监生般节约,舍不得多点一盏,煤油灯孤立于四方桌一角,只一方亮堂,其余皆黑,我们遂提出抗议,外婆不予理睬,还冒出诸如闭着眼都能喂进嘴里的话,气得我们只能心里暗骂,嘴得用来抢夺吃食已顾不及骂了。

      那时候,煤油灯是普及货,档次稍高的还有马灯,《红灯记》里的样式,中间一个玻璃灯罩,保护灯芯火苗不至被风吹灭,底盘密闭,盛装煤油和灯芯,外面拧上盖,马灯顶部是细细的把手,最是好看莫过于马灯的头,总令我联想起敌人的碉堡,易守难攻。

      那时候,母亲他们每晚都会聚集在学校大办公室里办公,马灯遂成必备。办公室夜夜通明,我们则在操场玩,疲倦了便去办公室缠大人。听见校长严肃的腔调,其余皆敛声屏气,像是在开会,我们似乎知趣,伸伸舌头,偷偷退出去等待。等待最是难熬,脑袋早已昏昏沉沉,似乎已经睡着,又似乎被母亲拖着。马灯下昏黄的路面高高低低的,迷糊中迫切地想,要是床就在脚下,我就一头栽下去。

      没有电灯的童年里,黑暗也似乎更深些,我们却并不害怕,仿佛那时的月亮特别的明亮,早已令我们忽略了恐惧。月光下,我们常聚于操场,玩躲猫猫,漆黑的教室是理想的藏身之所,当猫的就倒霉了,忙乎一个晚上都找不着,教室那么多,找得过来吗?只好求助于已经上学的不屑与我们为伍的大孩子,或者虚张声势一番,对着黑暗空号一阵,藏匿的“猫们”大概因为躲久了无人找到,也甚觉无趣,便主动出来,一场游戏于是接近尾声。

     几时有了电灯我已记不清只记得外公家里安上电灯后,他便在大门顶上挂了一只两百瓦的大灯泡,照得大门外狭长的巷子明亮通透如白昼,像是敌人碉堡上的探照灯。我不明白外公为何那样浪费,后来,夜间,常听见过路的行人远远的喊:向洪成啊,您可是做了一件大好事啊!

      我明白了,我家外面的巷子原来好长。以前漆黑时回家,我们会远远的喊“我回来了”,外婆就会打开大门,高举煤油灯站在门口。如今,有电了,外公此举,居然没有招来一向节约的外婆反对......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煤油灯下的日子_灏子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