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炭:比铁还硬 比钢还强_新经济MOOK_新浪博客
6月23日,宝钢与澳大利亚{zd0}的铁矿石供应商力拓公司达成粉矿和块矿分别上涨79.88%和96.5%的协议。新的力拓PB粉矿、杨迪粉矿、PB块矿的基准价格分别为每干吨度1.4466美元、每干吨度1.4466美元和每干吨度2.0169美元。
  虽然此前有人预测“在铁矿石谈判中,不能出现专门针对中国的价格”,但随着“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及力拓公司已与欧洲钢厂达成今年度铁矿石涨幅71%的合同价格”消息的传出,此前中方的表态显得非常尴尬。与此同时,国内对此议论纷纷,“保护国内钢铁业”、“反击澳大利亚铁矿石涨价”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策略:打焦炭牌,市场博弈我怕谁
    在铁矿石价格暴涨的消息传出之后,虽然有经济学家仍乐观地表示“矿石涨价对我国的影响不大”,但这一说法很难自圆其说。如此大幅度地增加成本怎么可能影响不大?实际上,这次涨价对我国钢铁业的冲击已在所难免,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此时找出应对的办法远比应付更为重要。
  中国在这次铁矿石谈判中如此被动,与行业自身的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据报道,世界三大铁矿石供应商占据了全球铁矿石70% 左右的贸易额。正是他们掌握了价格谈判主动权。并利用这种优势,对我国的钢铁业进行打压。铁矿石价格高涨十分容易点中中国钢铁业的死穴,并致使众多钢铁企业面临着亏损甚至倒闭的危险,行业发展更是陷入困境。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应如何应对?铁矿石的高价沉重地压在我们身上,该如何解脱,还击的资本又是什么?
  8月15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通知,决定于8月20日起,将焦炭出口暂定税率由目前的25%提高至40%,这可以看作是我国打响了反击铁矿石涨价的“{dy}枪”。
    铁矿石和焦炭是钢铁企业必不可少的原料,其价格走势直接影响着钢铁行业的发展。中国虽然铁矿石的优势已旁落他人,但焦炭方面,我国却拥有着别国无法撼动的地位。目前,中国的焦炭产量和贸易量都占到了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每年全球的钢产量很大程度上都要看我国焦炭出口的“脸色”,这正是我们打“焦炭牌”的根本条件。不难想象,倘若我们真的关起焦炭出口的门来,全球的钢铁行业必定会“饿”得苦不堪言。
  实际上,提高焦炭出口的价格并不会让人感到意外。2006年,我国曾对原油、煤炭等4项能源类产品加征5%出口关税,同时把煤炭、成品油、氧化铝等26项资源类产品进口税率由3%-6%降低至0-3%。这充分表明了我国鼓励能源、资源类商品进口,限制其出口的态度。
  在钢铁业的这场战争中,我们不能一直被动挨打,相比铁矿石价格79.88%和96.5%的上涨幅度,40%还不算什么,我们还应该继续抬高焦炭的出口税率,打一场彻底的翻身仗。利用焦炭这张牌伺机反击,不仅可以提高我国在外贸中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应当争取的利益不能轻易放过,以免造成巨大的资源流失。

后方:立足自身,攘外必先安内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国内煤炭资源供求矛盾突出。这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世界钢铁市场的博弈中,焦炭这张{wp}必须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其威力。
  出口配额是我国在焦炭出口方面经常应用的一项政策。7月14日,商务部公布了今年第二批一般贸易焦炭出口配额。据悉此次共有32家企业获得总计239万吨的焦炭出口配额,比{dy}批的962万吨下降75%。至此,今年全年累计配额出口量1201万吨,与去年的1215万吨相比下降了1.15%,而随着焦炭出口税率上调至40%,相信这一数字会继续下降。
  焦炭出口量比去年减少,这对于缓解国内煤炭供求矛盾有着很大的利好作用。但有专家明确指出,如果想通过限制出口来缓解国内焦炭供应紧张的局面,恐怕很难实现。所以对外出口应该建立在我们自身对焦炭的利用游刃有余的基础之上,否则恐怕只会得不偿失。
  另外,焦炭配额也并不让人“省心”。曾经,“山西焦炭配额大案”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由于此案件涉案人员众多、金额巨大,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xx,有人质问焦炭到底有多“黑”?
  一致对外,这是在“外战”时必须谨遵的原则,国内各钢铁、焦炭出口集团之间恶性竞争只能造成巨大的内耗。彼此之间比着降低价格,图的只是眼前的利益,这样更容易陷入不良竞争,后果是“渔人得利”。

前线:{wp}在手,中国要敢说“不”
    近些年,我国遇到的外贸争端越来越多。各国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来打压、限制中国。如今钢铁行业所遇到的“铁矿石事件”只不过是外贸战争中的冰山一角。
  常常是我国的外贸政策一作出调整就会招来一些国家和组织的“指手画脚”,并释放一系列“回应”。迫于压力,我们的政策并不能充分地执行。甚至被迫改变或作废。
  有专家表示,中国若想在对外的商务活动中占据主动就必须依赖我们的优势资源。扬长避短是竞争中常见的战略,我们为什么不能利用自身的优势去争取话语权?常言道,“手里抓好牌,谁玩跟谁来”。我国除了在焦炭方面的优势之外,还在很多领域拥有“话语权”。只要能充分地加以利用,我们就可抵御任何形式的挑战。
  据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秘书长缪斌介绍,我国是目前世界上{zd0}的建筑卫生陶瓷生产地,占全球产量的50%以上。其规模、水平xx可以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抗衡。
  稀土被认为是进入未来世界的钥匙,可见其自身价值之高,世界各国都对稀土视若珍宝。据了解,中国白云鄂博稀土矿占全世界可开采资源的90%,而世界70%的稀土消耗量要依靠中国出口。“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无不显示出中国在稀土资源方面的强势地位。一旦我们对稀土出口严加控制,就断了国外稀土的产业链条,没有“钥匙”,那些国家也就无法打开通往未来的大门。
  据悉,自去年6月1日起,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将钨、钼和稀土金属等国内稀缺的金属原矿的产品实施15%的出口暂定关税。相信这只是一个开始,在持久、艰难的外贸战中,无论是焦炭、建筑卫生陶瓷、稀土还是我们其它类的优势资源,都可以成为博弈中最有力的砝码。

博弈:主权至上,民族利益寸步不让
    当铁矿石价格暴涨96.5%的消息传出后,国内一片哗然。为什么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艰苦谈判,最终等来的依然是价格高涨的结果?难道真的是“中国买啥啥贵,卖啥啥贱”?
  在关于这次铁矿石谈判结果的讨论中,曾有人提出:他有铁矿石,咱有焦炭。为什么我们不能也涨价96.5%?焦炭资源在这场谈判中发挥了多大的作用?这些疑问实际上折射出了一个问题,我们的外贸谈判并未将我们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换言之,我们并没有打好手中的“{wp}”。如今的焦炭出口税率上调只是个信号,让我们期待这场“反击大戏”的上演。
  有学者认为,中国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分析缺乏战略眼光,导致在一些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另一位专家则进一步分析,我国对资源性产品的获取方面局限于产业思维,这样很容易被对方牵制。所以谈判水平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对外商务活动中抢占优势的一道障碍。
  难道把涨价的幅度从200%降到150%就沾沾自喜?那么试问又该如何定义谈判的成功?在外贸谈判中,民族利益的核心价值底线必须坚守,既然我们拥有讨价还价的砝码,为什么没有向强权叫板的底气?对于无理的贸易、价格欺压,我们绝不能逆来顺受,在民族利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必须高扬主权的大旗。

作者:关醒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焦炭:比铁还硬 比钢还强_新经济MOOK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