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常见的不尊重孩子的行为(1—7)
作者:

博客地址:






开篇我谈过尊重孩子的话题,看过之后,父母心中可能已经形成了“尊重”的概念,但是要做到“尊重孩子”的确很难,因为很多时候父母的言行是一种习惯的延续。在行为发生之前,我们很少有时间去思考这个行为是不是对孩子不够尊重。通过《常见的不尊重孩子的行为》系列文章,我会不断点评及分析常见的不尊重孩子的行为,以供父母们参考,帮助父母们把“尊重孩子”变成一种习惯。

案例1:

行为:孩子说:“拉粑粑”,此时正在孩子身边的爸爸说:“来,爸爸抱!”,一边说一边抱起孩子就往厕所跑,孩子一脸无助和茫然……

点评:爸爸怕孩子自己走得慢,来不及去厕所。爸爸的出发点xx正确,但是抱起孩子的举动弱化了孩子的自我行为意识,同时在给孩子输入一个概念:你自己去不了,只能我抱着你去。

纠正:爸爸应该说:“你想拉粑粑吗?我们走,去厕所!”如果孩子自己走过去,他会明白拉粑粑是一个自己主动能够做到的事。如果情况真的紧急,孩子会自己提出要求让爸爸抱,那时再抱孩子才是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

总结:很多时候,父母都是没有给孩子自己做事的机会,而是凭父母自己的感觉来判断孩子的能力。在父母的眼中,孩子总是很小,很多事不能自理,父母代劳会省很多事。这种帮助孩子的同时也弱化了孩子作为一个个体存在的独立性。现在省事就可能意味着将来孩子的自理能力差。让孩子自己去做会很费事,因为孩子学会做任何事都要耗时耗力,有时还会制造麻烦,但是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会学会自立,学会自信。他/她终究要一个人面对生活。

案例2:

行为:孩子跟奶奶玩玩具汽车,奶奶把一个玩具小人放在汽车驾驶室内说:“看,小人儿开汽车了!”孩子把一个玩具小狗递给奶奶让奶奶放进驾驶室,奶奶说:“小狗怎么能开汽车,只有小人儿才能开汽车呀。”

点评:奶奶本意是教会孩子一个正确概念,汽车是人开的,不是狗开的。奶奶的出发点没有错,但是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力。这么做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是:“你想的事很愚蠢,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发生。”

纠正:奶奶应该满足孩子的要求,把小狗放进驾驶室里,然后说:“奶奶的小人儿开车,你的小狗开车。”

总结:孩子玩玩具的方法没有正确或错误,孩子的想象空间是无限的,给孩子独立玩耍的时间以及尊重孩子“愚蠢”的想象都会让孩子受益。世界上很多发明都是一些以前听起来愚蠢的想象,但由于这些伟大发明者的愚蠢的想象力没有被扼杀,所以才有了人类的伟大进步。如果用一代人固有的思考方式来教育下一代人,那么人类的进步就成为了不可能。

案例3:

行为:阿姨带着两个孩子在儿童游乐中心玩耍,两个孩子在一个封闭的充气蹦床中跳跃,其中一个不想跳了,跑了出来,阿姨说:“快回去,你看姐姐跳得多好,你和姐姐一起跳!”小女孩跑了回去。过了一会儿,另一个小女孩也跑出来了,阿姨又说:“你跑出来干嘛,你看妹妹跳呢,快跟她一起跳!”

点评:阿姨是以一种看孩子的心态在带孩子玩,孩子别乱跑,能看住就完成任务了,xx不用考虑尊重孩子需要奔跑,需要释放,需要探索不同事物的欲望。

纠正:在这个环境布置及设备设置很安全的环境下,让孩子自由奔跑及活动是十分重要的。

总结:由于父母们很难抽出很多时间陪孩子玩,与孩子玩耍的任务就交给了老人或阿姨,而老人和阿姨基本上都是以一种看孩子的心态在与孩子玩耍,于是孩子在玩耍中不能得到充分的尊重,也就不能充分锻炼他们的思考能力、探索能力以及自我独立意识。如果父母能够将尊重孩子的想法传递给跟孩子一起玩耍的人,孩子会受益很多。

案例4:

行为:妈妈带着一个一岁多的孩子在公共场所,妈妈没有给孩子穿尿不湿,孩子突然尿了裤子,妈妈说:“哎呀!你怎么能犯这样的错误,没有告诉妈妈!”之后赶紧抱起孩子离开了。

点评:对于一岁多的孩子,即使是经过良好的如厕训练也不能够xx控制大小便,因为大小便的控制跟大脑发育水平相关,只有大脑发育到一定的成熟程度,孩子才能够自知自觉地控制大小便,在大脑没有发育成熟之前能够主动如厕只是一种机械训练的结果,因此孩子会时常忘记控制。一个一岁多的孩子在公共场所突然尿裤子肯定不是孩子的错误。

纠正:妈妈带一岁多的孩子到公共场合时应该给孩子穿戴尿不湿。即使没有穿,如果孩子尿裤子,妈妈也应该说:“哎呀!妈妈犯了一个错误,没有给你穿尿不湿。”

总结:对于孩子发育水平的尊重体现在各个方面,父母不应该对孩子提出超越他/她大脑发育水平的要求,把这些孩子做不到的事认为是孩子犯的错误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及自信心。父母应该认真了解孩子在什么成长阶段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同时应该用鼓励的方式而不是批评的方式促进孩子的成长。

案例五:

行为:妈妈带着两岁的孩子在儿童游乐园玩耍,游乐园中有一个悬空的轨道,孩子抓住轨道中滑轮上的绳索将身体悬空,妈妈可以把他从轨道的一头推到另一头。妈妈边把孩子抱起来让他用手抓绳索边说:“来抓紧,妈妈推你。”妈妈刚准备推,孩子一松手就落到地上了,妈妈说:“你怎么不抓紧呀,来,上来抓住,我来推你。”孩子头也不回的往前走,妈妈喊了几声没应,只能跟着过去。

点评:妈妈觉得这个设备很有趣,想让孩子体会在空中“游走”的感觉,但是她既没有尊重孩子的发育水平,也没有尊重孩子的兴趣。并不是所有孩子在两岁时手的抓握能力能够达到支撑自己的身体重量,抓不住绳索落到地上不是孩子不想抓紧,而是他还没有抓紧绳索的能力。孩子对于自己做不到的事自然就没有兴趣。

纠正:妈妈在把孩子抱起之前就应该跟孩子说:“看,这有个轨道,上面有一个绳索,如果你抓住它,我就可以把你从这头推到那头,想试试吗?”如果孩子不想试,就听从孩子的想法;如果孩子表示想尝试,那么妈妈可以将孩子抱起来,让他自己主动来抓握绳索,如果妈妈松手后孩子掉落到了地上,妈妈应该说:“看来是没抓住,还想再试试吗?”如果孩子还想再尝试,妈妈可以再抱起孩子让孩子重新尝试,直到孩子能够抓住绳索或者屡次不成不想再尝试。在这个过程中妈妈是跟随孩子的意愿来采取相应的配合,同时孩子如果做不到的时候,妈妈也不能够用失望的语气来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总结:不尊重孩子的发育水平和不尊重孩子的兴趣是父母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最常见的行为,因为父母的这种不尊重是无意识的。作为父母,很容易从自己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从而会忽略孩子的想法。父母认为孩子能做的事孩子就应该能做到,父母认为有趣的事孩子就应该认为有趣。实际上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她有自己的成长发育过程以及自己的兴趣爱好。父母在和孩子玩耍的过程中尽量给孩子独立选择游戏的权利、独立玩耍的时间是最重要的。同时,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在孩子游戏过程中用心观察孩子的兴趣、能力以及收获。

案例六:

行为:妈妈给8个月大的孩子喂饭,刚开始吃饭,孩子就东张西望的显得心不在焉,妈妈拿过一个玩具放在孩子的餐桌上,孩子开始专注地玩玩具,妈妈拿的饭勺一到嘴边,孩子看也不看就张嘴吃,很快一碗饭就吃完了。

点评:妈妈拿玩具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的目的是让孩子忽略吃饭本身的过程,从而能够迅速把饭吃完,在这个过程中妈妈没有尊重孩子的自我行为意识。当孩子的注意力xx集中在玩具上时,对于嘴里放入的东西是xx没有知觉的,只是机械地吞咽任何递到嘴里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虽然吃饱了,但是失去了吃饭本身的意义,同时也为日后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埋下了种子。

纠正:首先,孩子吃饭的环境周围不应该有太多的干扰,尽量减少分散孩子注意力的因素,同时孩子吃饭应当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一个固定的座位,让孩子逐渐懂得坐在这里是吃饭的,不是玩的。当孩子吃饭心不在焉时,妈妈应该用语言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跟孩子说吃的是什么饭,是什么样的味道,让孩子在吃的过程中体会味觉和语言形容之间的关联,同时也感觉到吃饭本身是一个有趣的过程。妈妈当然还可以通过改变食物的形式、色彩、味道搭配来让孩子觉得食物本身是很有吸引力的。如果孩子还是不能集中注意力,很有可能是孩子并不饿,那就应该停止喂食,让孩子下来玩耍,等孩子饿的时候再来喂食。

总结:分散注意力是很多妈妈常用的手法,在喂饭的过程中当孩子出现不配合的行为时,最迅速快捷的解决方案就是分散注意力。因为在口口相传的经验中,这种方法很灵验。通过分散注意力的方法的确能让一个不饿的孩子把一碗饭都吃掉。分散注意力是能够解决当下的问题,但从长远角度讲,这种方法是在摧毁孩子的自我行为意识,同时无法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很多孩子在能到处走动之后就开始拒绝上桌吃饭,因为孩子能活动之后固定的玩具无法分散注意力了,必须到处走着玩才能达到分散注意力的目的,于是父母开始满屋子追着喂,这种恶性循环导致的结果是孩子一直不知道吃饭是因为饿才吃,而是一个边玩边吃的过程。实际上吃饭这个过程本身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受教育的机会,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感官、自己的需求、自己的偏好,而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比吃完饭本身更重要。

案例七:

行为:两岁多的孩子跟妈妈一起参加一个幼儿园的开放日活动,孩子正兴致勃勃地在教室的书架上找书看,这时老师走过来跟妈妈打招呼:“你好!孩子叫什么名字?”妈妈说:“你好!他叫豆豆。”这时,孩子听见说话声转过身看着老师,老师伸出手轻轻捏了捏孩子的脸蛋说:“你长的真可爱!”孩子皱了皱眉,赶紧转过身去拉住妈妈的手。老师说:“没关系的,小朋友刚来都会有点害羞,时间长了就能跟我们一起玩了,我们就是要培养小朋友与人交往……

 

点评: 老师轻轻地捏捏孩子的脸是想表达对孩子的喜爱,但并没有问过孩子是否喜欢这样一种表达方式,虽然本意是好,其实并没有尊重孩子。这里做一个简单的比喻:假设你和朋友参加一个聚会,这时迎面走来一个陌生人,朋友将你们俩互相介绍了一下,这人突然伸出手捏了捏你的脸说:“你真可爱!”这时你会是什么心情?你会认为这个人有病赶紧躲开?还是会很享受地被捏了一下然后热情地跟他/她聊天?在案例所述的场景中,孩子是赶紧躲开了,但老师却认为孩子是因为害羞,不知道什么人能做到被陌生人捏了脸之后还能大方地和他/她聊天?

 

纠正:作为一个专业的幼儿教师应该比家长更懂得如何尊重孩子,蹲下身与孩子的视线平齐和孩子交流对话才是一种正确的方式。同时,参考作为世界幼儿教育典范的匈牙利机构对幼儿教师的一条戒律:在接触孩子身体之前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你要做什么,对大一些的孩子则一定要征得孩子的同意。

 

总结:捏捏孩子的脸蛋,摸摸孩子的头,甚至在孩子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把孩子扔到空中,都是成人表达对孩子喜爱的一种方式。这种行为方式潜在的逻辑是:因为我喜欢你,所以我才想捏捏你的脸、摸摸你的头或把你抱起来,至于你是不是喜欢我这样做并不重要。更深层次的意思是:我是大人,你是孩子,任何我想表达喜欢你的方式你都必须接受,因为你根本没有理由和能力反对。而当孩子表现出不接受的表情或动作时,成人通常会认为是孩子害羞或不听话。对于父母来说,用这样一些方式表达对孩子的喜爱也不少见,有些父母把孩子抱在手中时会每分钟亲十次不止,这种发自内心的爱可以理解,但是如果父母能够把自己放在孩子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可能就会考虑放弃这样一种表达爱的方式,因为当有一个爱你的人不分场合、不分时间、不管你的心情好坏、不管你愿不愿意,没事都会来亲亲你,你会怎么想?尊重孩子,跟孩子平等地交往才能让孩子成长地更自信、更健康。当然更希望我们从事幼儿教育专业的人能够先从尊重孩子这一课学起。

案例八:

行为:

有{yt}我带老二去打预防针,正坐在那里抱着老二准备打针的时候,一位奶奶带着一个一岁半左右的孩子走了进来,孩子一看到医生就开始疯狂挣扎,奶奶连哄带骗把孩子抱到我们旁边的一个医生面前,强行按住孩子的胳膊,在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中医生迅速完成了注射,之后奶奶赶紧把孩子抱下来给孩子整理衣服,边整理边对孩子说:“别哭啦,我们回家了,还得谢谢阿姨呢,快给阿姨鞠个躬。”孩子边哭边看着医生,奶奶说:“快鞠个躬,忘了怎么鞠的?”孩子停止了哭声撅起小屁股真的给医生鞠了一躬,医生大笑:“这孩子,太好玩啦。”孩子看到医生笑了,他也笑了。这时,奶奶赶紧说:“他是很好玩,来,再给阿姨拜个年。”孩子赶紧双手呈作揖状,边作揖边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每个医生,他的动作惹的医生们大笑,孩子的眼中流露出被人认可的喜悦。奶奶趁热打铁:“给阿姨‘拜’一个”,孩子立刻给各位医生一个飞吻,医生们再次大笑:“这孩子,太有意思了,尤其是鞠躬最有意思,再给我们鞠一个躬。”孩子赶紧又鞠了一躬,在医生们的大笑声中,奶奶带着孩子跟医生们告别了。老二在打针的时候发现有一个小朋友在旁边不停地表演,几乎没有意识到医生在给自己打针,只在针头拔出的那一刻喊了一声,随后又被这个小朋友的表演给吸引了,我看着老二一脸不解的表情望着那个孩子,心里很不是滋味。

点评:

在这个过程中不尊重孩子的行为体现在哪里?

如果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假想自己就是那个孩子,其实不难理解这种不尊重的行为。你并不是一个专业演员,当你经常被一个人指挥着当众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时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当你被人指挥着做了几个规定动作之后,观众们赞美你“好玩、有意思”时,你觉得自己究竟是一个小动物还是一个人?孩子是不是真的愿意表演节目?我们在让孩子做一件事的时候是否征求过孩子的同意,问过孩子的想法?有人会认为,那么小的孩子哪有主意,我让他干什么他不就干什么了。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思维模式在作怪,当我们认为很小的孩子没有自我、没有意识、没有思想的时候,我们就会把他/她当作一个玩具或宠物来对待,在以这样的方式对待这个玩具或宠物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了操控的快乐,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或者学会了服从,或者学会了反抗。当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服从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庆幸自己管教有方,一个没有独立思想的人最终被我们培养成功了;当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抵抗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呵斥孩子不听话,在持续不断的家庭战争中瓦解了父母和孩子之间可能的沟通和交流渠道。

纠正:

让孩子表演节目本身没有什么错,但成人不应该以操控方式让孩子在陌生人面前表演节目。如果孩子很喜欢表演,有自我表演欲望时成人可以鼓励,但当孩子拒绝表演的时候一定不要强迫,对于再大一些的孩子,想让孩子表演节目则一定要先征求孩子的意见。

总结:

让孩子表演节目几乎是每个中国家庭都会做的事,有时候这就像一场汇报演出,父母或老人可以让周围的人知道自己的孩子很聪明;有时候这又像一个游戏,主人和客人在交流过程中的一项娱乐活动,孩子是这项娱乐的道具;或许有些父母只是想让孩子参与到成人的交流之中来,但苦于实在没有共同语言,所以只能让孩子来表演节目赢得掌声或赞美来形成某种意义上的交流。

让孩子表演节目可以说是一种“中国传统习俗”,这个“习俗”其实是与一种教育方式伴随产生的。很多中国人都希望教育成果是可以量化的或可视的,对于一岁多幼儿的教育,由于不容易有可见的成果,因此让幼儿来完成指令就成了一种教育成果;对于两岁多的幼儿,识字、认数、背诗、唱歌、跳舞等就成了汇报演出的内容。我不否认这些“演出项目”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能力,但这种能力只是幼儿所要获得的众多能力中的一种,由于这些“演出项目”可以量化,又{zj1}有可视效果及娱乐效果,因此很多人会把这些能力作为重点来培养。还有一种无奈是,由于这是一种“中国传统习俗”,很多人见到孩子的时候都会期待看到一些孩子的表演,于是如果不让孩子表演一些节目给客人似乎很不礼貌。这种行为上的不尊重其实是一种群体的无意识。

那么,强迫孩子表演节目有什么不好?当我们把表演节目当成一个重点能力来对孩子进行培养和训练的时候,我们会忽视孩子所需要的很多其他的能力,他们需要学会掌控自己的身体、他们需要学会听懂周围的语言、他们需要学会控制物品、他们需要学会自己吃饭喝水、他们需要学会相信周围的人、他们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他们需要学会与周围的人交流、他们需要学会适应变化、他们需要懂得行为界限……在训练表演节目的过程中,我们在强化孩子服从指令的能力,某种意义上剥夺了孩子自由探索和了解周围世界的机会,剥夺了孩子和成人之间平等交流和对话的机会,削弱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自我存在的意义。

我们在强调尊重孩子这个话题的时候始终强调的一个主题是:要像尊重成人一样尊重孩子,用这样一个标准来衡量我们对待孩子的很多行为才能体会到我们是否真的尊重孩子,否则很多行为的不尊重都是在无意识中存在的。

关于打预防针的补记:


通常,我带两个孩子打预防针,在出门之前就会告诉他们:“今天我们要去打预防针,打预防针是为了将来少生病,如果不打呢,将来生病了治起来会更麻烦,一会儿一个医生会拿一个针在你的胳膊上轻轻的扎一下,可能会有点疼,如果你觉得很疼就可以喊几声,喊几声可能你会觉得舒服一点……”老大通常会问我一系列关于预防针、生病、治病的问题,老二会眨着眼睛看着我似乎在思考问题,他们到医生跟前时通常都会很配合,有时他们会含着眼泪喊几声,有时他们会为了表现的很坚强一声都不喊。我始终相信让孩子配合做一件事之前一定要让他/她充分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连哄带骗绝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能会拒绝会反抗,但与孩子交流、给孩子时间让孩子理解最重要,这样孩子能够完成独立思考的过程,锻炼独立判断的能力。

案例九:

行为:

城市主干道入口绿化带旁停着一辆汽车,妈妈把着四岁的孩子似乎是在拉粑粑,孩子屁股正下方放着一张报纸,孩子一脸茫然地看着缓缓驶过的各种车辆……

姥姥带着五岁的男孩在科技馆玩,孩子玩的很高兴,姥姥觉得孩子很久没有上厕所了,于是拉住孩子说:“快,先尿个尿再玩。”之后,还不等孩子回答就当众脱下孩子的裤子,从包中取了一个准备好的矿泉水瓶,孩子对着矿泉水瓶尿完了尿。当工作人员提示姥姥有为孩子专门准备的洗手间时,姥姥说:“没事,已经完了,这样方便。”

奶奶带着三岁的孩子在科技馆玩,孩子玩的过于投入结果尿了裤子,奶奶对着孩子说:“你怎么回事?尿尿也不说?”之后又大声叫爷爷:“快来,孩子尿裤子了,给孩子找条裤子!”听到奶奶大声的叫喊,看着周围的小朋友,孩子的脸突然红了。

点评:

这种行为在中国父母眼中并不稀奇,尤其是在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眼中更是一件正常事,如果告诉他们,这是对孩子的不尊重,他们会说:“孩子还小,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其实,所有不尊重孩子的行为背后几乎都蕴含着同一个逻辑:“孩子还小。”如果因为孩子小,父母就不尊重孩子的性别意识,不尊重孩子的隐私,不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孩子长大之后,父母又怎么会尊重?是不是有{yt}这些父母会突然意识到,“呀,孩子长大了。”然后立刻开始改变自己一直以来对孩子的所有态度以及做法呢?可能父母可以做到在孩子长到某一个岁数之后就教会孩子不要随处大小便,不要随便暴露自己的隐私,但是很多行为的惯性以及固定的意识都是否能在短时间内就改变呢?

纠正:

和我们曾经探讨过的所有案例一样,如果我们把孩子当一个成人来对待,以上的所有行为都不应该发生。让自己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你会不会愿意这样被人对待?如果你不愿意,也千万不要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

总结:

以上列举的几种行为只是在众多类似行为中的缩影,记得老大小的时候,我带他出去晒太阳,经常会有老人路过身边热心提醒我:“别给孩子带尿不湿了,穿开裆裤吧,都把孩子捂坏了。”和一群穿着开裆裤,时不时被把着在草丛中或地上尿尿的孩子在一起,老大显得很格格不入。对于是否需要很早就对孩子进行如厕训练这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其实没有一个规定模式。但是在公共场合随地、随时大小便,不顾及孩子的隐私及自尊讨论孩子的大小便问题确是一种极其不尊重孩子也不尊重他人的行为。由于这种行为在中国具有极其广泛及普遍的特点,因此其正确性似乎很难受到质疑和挑战,保护孩子的隐私反而成了一种奇怪的行为,要想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可能需要几代人的时间……




郑重声明:资讯 【【转贴】常见的不尊重孩子的行为(1—7)】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