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道炯:谁的经济危机

查道炯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在目前舆论普遍讨论全球如何应对这场源于美国的危机之时,怎么看待、怎样处理好中国自己的问题更为重要。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既不是美国‘传染’的,也不会因为‘救了’美国而能得到彻底解决。

随着有158年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于9月15日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华尔街上的一些银行所遇到的问题受到了全球的重视。资本市场的相互关联导致了一场全球“金融海啸”的出现。{z}近一段时间,关于这场全球金融危机有何严重后果的讨论不绝于耳,甚至有人认为,后果很严重,以至于为了避免或者减轻这场金融流感给中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中国有必要为美国托市。

不过笔者一直有个疑问:衡量金融危机的标准是什么?如果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发生急剧变动和恶化(比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等等),那么先拿股市来说,上证指数从去年年底的6000多点高位一路下跌到现在的1800点;深证成指也是从去年年底开始,从19000多点跌到现在的6000点,超过三分之二市值已经蒸发。而道琼斯和纳斯达克指数的跌幅都远小于这个比例,开始大跌的时间也较晚。

中国股市所走过的这个历程算不算危机,并不是我们所要讨论的主题。我们有几个问题还没有弄清楚:在中国股市下跌的过程中,国际游资起了什么作用?如果游资是导致我国股市升跌的直接因素,那么为什么在我们的股市出现这么大幅度的动荡的时候,并没有多少外国力量来为我们支招?我们的一些大型国企,比如说中石油,上市前都被包括外国在华的评级机构捧得很高,但遭到的却是迅速跌破发行值的命运。这又是为什么?巴菲特怎么就那么神,预见到中石油在股市上必定惨败?我国的房地产资本中,到底有多少是境外资本?这些资本的进出,对房价的变化有多大的影响?如此等等。

我们似乎没有理由排除2007年以来中国以及越南等“新兴市场”所出现的金融动荡(如果这还称不上“危机”的话),很有可能是华尔街出事的前奏曲。那么,从国家间协调政府救市立场和措施的角度看,这场危机该从谁“救”起呢?在这场让美国头疼、让欧洲自危的所谓“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在已被称作“世界经济引擎”的亚洲,一些盲目吸引大量外资、金融市场发育不成熟的国家通胀、股跌、房跌、货币贬值、外资撤离一幕又一幕地上演,其实早就问题重重了。只是同样的问题,在欧美以外出现,似乎就不那么“全球”了,{z}多就算交了一次学费,不值得大惊小怪。

当然,这并不是说现在美国出事了,我们就该“以眼还眼”,乃至幸灾乐祸。笔者提出这些问题,只是想在舆论普遍讨论全球如何应对华尔街的危机之时,提醒一下:对于我们来说,怎么看待、怎样处理好中国自己的问题更为重要。中国现在仍是一个既强又弱、既大又小的国家,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既不是美国的金融危机“传染”的,也不会因为出手“救了”美国而能得到彻底解决。应对中国国内的挑战更需要投入资金和力量。

可以预见,本xx(24-25日)将在北京召开的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将充满游说、谈判与交易。因为现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法国的总统萨科齐在18日与美国总统布什会晤时已经决定,在11月初美国总统选举结束后召开一次全球金融峰会。萨科齐已宣称,将力邀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亚洲新兴经济体参加。欧盟希望借此次会议对国际金融体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有改变美元本位、建立新的国际金融体系的意图。因此萨科齐建议欧盟{gjldr}在金融峰会之前先协调内部立场。

而对于中国来说,虽然握有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似乎更有必要对本国国内的现状和需求进行清醒审视。我们要搞清楚谁的困难更多,谁更有在国际间诉苦的必要。我们既要谨防被忽悠到同情美国而为其国内不负责任的金融行为埋单,又同时也要避免被看成是忘乎所以,有能力、有意愿对国际金融体系进行另起炉灶式的改革。(杨小舟对本文亦有贡献) (本文来源:东方早报 ) Gogogo

郑重声明:资讯 【查道炯:谁的经济危机】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