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何以爱当“假洋鬼子”_家电投诉、假冒产品、故障、贴牌家用电器 ...
读]中国企业何以爱当“假洋鬼子”?理由有二:一是给消费者逼的,二是给企业主的贪婪逼的。

  “2008年与美国BOCK公司开始战略合作,在全球范围双方品牌资源共享。”“源自美国的专业”——近来,随着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等多家电视台频繁播出这则由xx艺人陈建斌代言的广告,阿诗丹顿这个两年前还名不见经传的电热水器品牌在国内的知名度逐渐扩大。不过,随着网友的爆料、媒体记者的抽丝剥茧后发现,号称“源自美国”的阿诗丹顿热水器就是土生土长的国产品牌,是典型的“假洋品牌”,从而引发了家电行业又一场信任危机。

  阿诗丹顿、陈建斌,成了骗子?

  “欢迎致电美国独资阿诗丹顿……”拨通阿诗丹顿公司对外公布的办公电话,就传来如此彩铃;而在阿诗丹顿的任何电视广告及平面广告中,“源自美国”的宣传语都特别突出;此外,“USATON”——公司英文名即热式 电热水器称的前3个字母就是美国的简称“USA”……从这些我们不难看出,阿诗丹顿从各个方面都在有意突出其“美国”背景。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的记者通过调查却发现,事实上,这家号称源自美国的电热水器生产厂商和美国的关系并非像其宣传的那样紧密。除了简介里的只言片语,该公司网站上并没有留下任何美国总部的相关联系方式及地址等资料。

  从中山市工商局查询到的阿诗丹顿的工商资料显示,阿诗丹顿公司是一家外国法人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仅为30万美元,法人代表为陈秋华,而投资者是一家名为“ASPEBTUM国际有限公司”的外国公司。

  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像阿诗丹顿这样的公司是外国独资,但公司的注册地仍然是在国内,这并不能算是国外公司。与此同时,相关的工商资料还显示,阿诗丹顿电气(中山)有限公司的成立时间是即热式 电热水器2003年8月15日,这与其在网站介绍上所说的“1995年进军中国家电市潮的时间相差甚远。

  另外,在阿诗丹顿的广告中如此宣传其产品“阿诗丹顿电热水器,承继美国BOCK公司50年专业技术……源自美国的专业”。但调查后却发现,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网站上,都很难查询到美国BOCK这家公司的相关信息。

  事实上,《每日经济新闻》的记者通过在当地的调查还了解到,最初的阿诗丹顿其实就是一家依靠给其他品牌做代工而起家的OEM家电制造企业。阿诗丹顿以前叫做欧亚乐,只是到2009年之后才以“源自美国”这一形象开始做大规模宣传推广。2009年5月,阿诗丹顿签约影视明星陈建斌作为形象代言人。

  如果阿诗丹顿以美国独资公司欺骗中国消费者成立,那么影视明星陈建斌也是骗子,因为你收了骗子的钱为骗子在做宣传。

  各行各业假洋品牌泛滥

  宣称是美国品牌、奶源{bfb}全来自海外的施恩奶粉,被披露以中国国内奶源冒充进口奶源,其真正奶源主要来自山西、黑龙江等地。而所谓的美国施恩公司也被证实其实是广东雅士利在美国虚设的一个空壳公司。{zh1},施恩(广州)婴幼儿营养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利钿最终不得不公开承认,“施恩公司、包括施恩品牌xx由华人拥有”。

  施恩奶粉在中国市场上已销售多年,拥有众多消费者。在其洋身份受到质疑前,该公司一直以“美国施恩”作为宣传口号,并称奶源全进口,在消费者心中是个不折不扣的洋品牌。也正因如此,虽然价格要比其他品牌高出不少,消费者仍然趋之若鹜。然而谎言终究会被拆穿,施恩最终还是被发现奶源并非全进口,其所谓的“美国施恩”的背景也十分可疑。

  据了解,冒充洋品牌现象在婴幼儿产品方面相当普遍,除了奶粉,还有婴幼儿辅食、鱼肝油等产品。打着属于“澳洲”、“新西兰”等品牌的公司可以说80%是空壳公司。即由华人在澳洲、新西兰等地注册公司和品牌,再将品牌进行授权。

  其实,目前不仅是在乳品行业内存在这样的现象,化妆品、服装、体育用品、家装建材等行业也都大量充斥着这样的现象。

  由于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2003年前几乎每个准备^
或^过房子的人都听说过“欧典”这个品牌。然而这个号称在德国拥有百年基业的地板品牌,就在央视3·15晚会后轰然倒地。央视记者经调查采访发现,这家所谓的百年地板企业不过是一家成立仅8年的公司。央视记者还专门来到了欧典的“总公司”所在地——德国罗森海姆市,证实并没有这么一家欧典公司。不仅如此,国内也根本没有一家中国欧典公司注册过,欧典这个商标2000年才开始注册,注册人是1998年成立的欧德^公司,其产品为吉林森工的产品贴牌完成。

  近年来,中国市场上冒出很多假的“洋品牌”服装。只要逛一圈百货商场,就可以看到现在的服装除了一些人们较为熟悉的国际xxxx外,更多的是叫不出的洋名,带有汉字的民族品牌相当少,逐家问品牌出处,得到的答案大都是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但仔细翻看各个品牌的价格标签,产地大多是广州、深圳,而且价格相当昂贵,一件普通的衬衣,其售价动辄都是一两千元人民币,西装动辄过万元。

  目前在市场上的洋品牌服装,一种是xx的外国品牌,有的直接从外国进口,有的在中国加工、销售,但工艺、面料和设计都是严格按照自身规范要求的;还有一种洋品牌其实xx是由中国服装企业一手运作,其设计生产和销售渠道xx在中国,只是品牌的注册地是在外国。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中国服装行业使用“国内生产、国际注册”方式运营的有很多,法国、意大利等时尚之都是热门注册地。业内人士表示,“程序很简单,费用也不高。在巴黎就有一家办公室,墙上挂了上百个中国公司的牌子,只有两个工作人员,每天负责接听电话。但很多服装牌子在包括注册地的其他国家都没有销售。”

  中国企业何以爱当“假洋鬼子”

  从欧典地板,到施恩奶粉,到不叫不出名的洋品牌服装,再到阿诗丹顿电热水器,统统都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品牌,不论是产品还是生产都来自于中国企业,但这些企业却都要冠以一个洋名,其目的不外乎混淆视听。

  中国企业何以爱当“假洋鬼子”?理由有二:

  一是给消费者逼的。

  因为国内的许多消费者都具有崇洋心理,民众普遍认为对大多数商品而言,国货比不上进口货,这就驱使一些企业迎合消费者到国外去注册品牌,在国外注册一个公司。

  许多快速 电热水器热水器产品打出英国、美国背景,而音响产品则纷纷打出丹麦、德国背景。有了这个“xxxx”,以后万一东窗事发,顶多牌子受损,不会受法律制裁。当然,其在国内的公司摇身一变,成了总代理啊中外合资企业什么的,而实际上产品从无到有都是在国内完成的。

  名字很关键,要够洋味还要好记。取什么外文名反而不重要了。如热水器品牌中的阿诗丹顿、格林姆斯、哈佛、奥特朗……至于外文与中文的对应,则不是很重要了,大致能对上点就行了,{zh1}不忘在商标上用外文或者“X.Y.Z”之类的简称。拼命包装品牌历史文化宣传页上至少说自己有几十年的历史,随便找个比较深沉的老外的照片,说其是xx设计师或品牌开创人、某某校长等等,再编造一个品牌发展故事,拍摄户外广告或者电视广告自然也请老外做模特。打的就是擦边球。或利用某些特殊手段,使自己获得已经比较有名的洋品牌在中国的若干年商标权,然后自己设计、自己生产、自己贴牌,产品只要看起来是xx货即可。

  如果情况特殊,甚至蛮横使用xxxx的商标。运出去再运回来。如果需要,还可以把产品装到船上运到国外去,通过在外国注册公司的操作,运回来就是“真正的”洋货了,产地、型号、质检都一应俱全,不相信是洋货都困难。

  二是给企业主的贪婪逼的。

  家电市场上“假货”不多,但众多家电品牌却热衷于包装成“洋品牌”。“假洋品牌”的企业主敢冒风险经营“假洋品牌”,是给内心贪婪逼的。“假洋品牌”产品比本土品牌卖的贵,企业主最终实现低成本高利润的{zj2}目标。

  “假洋鬼子”最终走向的是鬼门关

  失去诚信,企业将会怎样?

  中国很多行业都存在类似现象:为了区分市场定位及迎合消费者信赖外资品牌的消费习惯,一个公司旗下常拥有两个甚至多个品牌,其中某个品牌在海外注册,但这些海外注册的公司基本上都是“空壳”。这无论是从《产品质量法》、《广告法》还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说这些假洋品牌都是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构成欺诈。事件本身会让消费者对品牌不再信任,欧典的轰然倒塌就是例子,虽然阿诗丹顿的结果会如何,目前还不得而之,但一个失去诚信的品牌,是很快会被消费者打入黑名单的。

  资深品牌营销战略管理专家、上海{jp}策略品牌营销策划机构CEO博锋先生表示:“阿诗丹顿和欧典这样的‘假洋品牌’企业,{zd0}的失败是缺乏诚信精神,这两个企业的产品并不差,如果一开始就立下决心做一个真正的自主品牌,经过这么多年的奋斗,品牌地位不会比现在差,可惜他们自以为聪明穿个洋马甲就可以牟大利。但他们没想到,穿上洋马甲容易,脱下就要付出不诚信的代价。一个企业不诚信的过错成本是巨大的,欧典2003年翻船,至今难以还元,阿诗丹顿今年也走的是鬼门关。这对中国企业教训巨大。”

  我们也应该提醒消费者,理性看待本土品牌与洋品牌,在全球化的今天,海内外很多品牌都采用相同工艺和技术,产品从根本上已没有太多区别,只要产品本身能满足消费者对品质的需求,没必要苛求是否为洋品牌。同时家电生产企业和经销商诚信经营,拒绝弄虚作假。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企业何以爱当“假洋鬼子”_家电投诉、假冒产品、故障、贴牌家用电器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