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品牌资讯: 从翠云裘到雀金裘_国际品牌资讯-官方网站-宣传品牌-弘扬 ...

4月2日消息,《红楼梦》中最灿烂的服装“雀金裘”,是披挂在怡红公子的身上。在唯美主义者看来,现代工业文明的罪恶之一,就是夺去了男人们几千年来的雄孔雀外表,夺去了他们穿着瑰丽华服的权利。至于何以现代男装服变得色彩沉暗样式呆板,在西方有大量著作分析,咱们在这里不去管它,仅仅抛开本质看现象,把眸光抛向而今尽成往事的男人们曾经的灿烂风华。

皇家华服

    “雀金裘”的不凡之处,在于它的衣料是“雀金呢”,“拿孔雀毛拈了线织的”。有趣的是,作者曹雪芹为强调“雀金呢”的珍稀,有意将之描写为“哦啰斯”(俄罗斯)的产品。这种描写虽然突出了贾府“白玉为堂金作马”的奢豪气势,却不符合历史事实。用这种工艺织成的xx织物当然也不叫“呢”,“呢”是一个西方语言词汇的音译,曹雪芹借用这个外来词,无非是赋予雀金裘一种浪漫的异域情调而已。

  八世纪的唐代大诗人王维在诗中如此描写当时天子接受外国使臣朝拜的情景: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清晨来临,负责掌管皇帝服饰的宫中女官“尚衣”向唐玄宗献上新制的“翠云裘”。自从唐太宗以来,唐朝皇帝就被四方远近尊奉为“天可汗”,逢到盛大朝仪,云集长安的王公、部落酋长、使节一起入宫参拜,非常壮观。随着一道道宫门依次打开,来自世界不同地方的人们列队走上层层丹墀,身着翠裘、头戴冕旒的“天可汗”高坐在大殿龙座上的端严身影,在香炉缕缕升起的芬烟缭绕中,一定给四方诸国的国使们非常深刻的印象吧。

  由“翠云裘”一词来推测,诗中所写的这件唐代天子的龙袍应该是用翠鸟的羽毛捻线织成。想一想吧,在公元8世纪,世界上大多数地方的人尚全然不了解丝绸的秘密,在中国,人们已经熟练地把鸟羽的细绒捻成线,与丝线一起织成华贵衣料了,多么令人惊叹的神奇啊!想当年,唐玄宗的堂姐妹安乐公主曾经让尚方监“合百鸟毛”织成两件长裙,这两件百鸟羽毛裙“正看为一色,旁看为一色,日中为一色,影中为一色”,而“百鸟之状皆见”,大约是利用了雉鸡等禽类羽毛能够在不同的光线下变幻不同色彩的原理。据史书记载,由安乐公主开了这种制作“毛裙”的风气,整个上层社会立刻风起效尤,结果造成了一场生态灾难。为了获得做鸟羽线的材料,长江、岭南的彩禽几乎被捕杀殆尽。到了唐玄宗登基之后,为了遏制奢靡之风,由朝廷正式下令禁止社会各阶层随意穿着这一类织鸟羽线的服装,采捕彩禽制作色线的风气才渐渐平息。

  不过,任何朝廷法令都抵挡不了人们的虚荣心,这种特殊的面料一直受到富贵阶层的追捧,自唐至清日益炽盛。宋时,泾州一地的鸟羽线纺织技术是如此普及,即使小孩子也都能够把绒毛捻成线,织出带方胜花的彩锦。当地所产的这种织毛锦非常之轻,一匹锦的重量只有十五六两,异常昂贵。翠鸟毛呈现为微闪光泽的鲜蓝色,在各种鸟羽中颜色最为亮丽,因此成为这种工艺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宋代广西出产的一种翡翠鸟,背毛上的翠色细绒便被用于捻线织做衣料,成为那个时代富贵阶层所热衷的xx品。此外,其他如雉(野鸭)等彩禽的羽绒也都可以制作鸟羽线,君不见《红楼梦》中,贾母在赏给宝玉“雀金裘”的同时,还赏给宝琴一领“凫靥裘”斗篷,就是用“野鸭子头上的毛做的”。实际上,在清代,人们还发展出一种“缂丝加毛”工艺,利用富有绒质感的鸟羽线织制出花木鸟兽题材的主题画面,镶嵌在屏风框内,陈设在居室中。

  孔雀羽线也是鸟羽线中的一种,因为光彩的效果特别强烈,因此获得了独尊的地位。《南史》中就已记载,早在公元五世纪末的南齐时代,有一位才华过人的皇太子—文惠太子,曾经巧动心思,指导工匠用孔雀毛织成一件翠毛裘,金翠炫丽,十分珍奇。不过,由于孔雀并非中原地区的原生禽鸟,在元代以前,孔雀羽属于很难得到的稀罕材料,因此在很长时间内与之相关的纺织工艺并不流行,到了明清时代,这种以羽绒制作的碧线才得以大发异彩。

  大约也只有中国传统匠人的心灵手巧,才能发明出捻制孔雀羽线这样特殊的工艺啊。长长的羽尾上只有顶端的“珠毛”可以用于制线,要将这些短短的细绒毛旋绕着缠裹在一根长长的细蚕丝上,再用绿色丝线分节捆扎,以这种办法将孔雀羽绒固定在长丝上。如此在一根长丝上接连地缠绑好翠绒,就形成了“孔雀羽线”。同理,鸟羽线也是采下翠鸟的背绒、雉鸡的彩绒,缠捆在长丝上而成。更为神妙的是,这些孔雀羽线、鸟羽线是作为彩色纬线的一种,缠于织梭上,与其他缠有普通色线的织梭一起,以白丝线为经线,交相地织结成整幅的面料。因此,其成品就是一匹平滑的彩色丝绸,而在表面上这里那里地呈现出孔雀羽线或鸟羽线的局部花纹。

  上世纪五十年代,明万历皇帝的定陵中出土了大量帝后服饰,其中有一件万历皇帝的“织金孔雀羽团龙妆花纱织成袍料”,在纱地上织有团龙纹,龙的鳞、爪及头部均用孔雀羽线织成,至今色彩鲜艳;团龙纹中的龙、云、火珠等则用金线织出轮廊,极富有立体感,并且与孔雀羽线形成金翠交辉的效果。另一件万历皇帝“杏黄地云龙折技花孔雀羽妆花缎织成袍料”,则用片金线和朱红、水粉、宝蓝、浅蓝、月白、明黄、墨绿、果绿、中绿、蓝绿、浅绛、白等十二种彩绒纬丝与孔雀线合织而成。

  男人可以身穿杏黄色的袍服,并有着如此丰富绚丽的色彩交错在衣面之上,在明朝人的观念里,灿烂鲜艳的色彩并不仅仅属于女性,而是属于高贵的人。

  宝玉的“雀金裘”正是这样一件织有孔雀羽线的斗篷。不过,按小说中的描写,此件斗篷竟然不是以孔雀羽线织出局部花纹,而是用这种特殊的碧线织成全幅的面料。也就是说,整件斗篷上都是孔雀羽线在暗闪翠泽。

  其实,小说中的这种描写也不算夸张。故宫博物院保存的一件乾隆时代的御用蟒袍,是以缎子为面料,在其上,各色丝线只负责绣出云纹等陪衬性花纹,作为主题花纹的龙纹竟是用钉上无数小珍珠与红色小珊瑚珠的方法成形。此外,凡是没有花纹的缎面都绣满孔雀羽线,看上去,便成了一件以孔雀羽线为底色、其上凸现珍珠与珊瑚珠花纹的珠宝华服!清廷还将类似绣法的蟒袍赐给蒙古王公,可见,遍覆孔雀羽线的长袍,实在是清朝富有时代特色的一种xx男礼服。



郑重声明:资讯 【国际品牌资讯: 从翠云裘到雀金裘_国际品牌资讯-官方网站-宣传品牌-弘扬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