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_哑铃_新浪博客

    我喜欢户外。可能与很多朋友不同的是,我xx是出于对远方神秘的好奇心和浪漫主义情怀。大概小时候很少出过远门,当我抬起看书的头,我总是想,这条路的尽头是什么地方呢?那里是否生活着和我一样的人们?所以当我xx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生活的时候,我就好像脱缰的野马,放纵着自己行走的欲望。而我之所以还能走走,基本上是因为我那从小爱劳动的本性使然。
    我喜欢一个人在全然陌生的地方,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一个人看云起云落,看着一个个房间里面温暖的灯光。也喜欢和一大群朋友,嘻笑怒骂,喝酒高歌,好像小孩子一样无拘无束。
    我的任何一次户外出行,总是怀着各种或浪漫或新奇的想法。我总想知道,前面到底有一种什么神奇的东西在等待着我。喜欢那些文字和图片勾引下对目的地强烈的渴望和想象,那些适合自己和朋友的充分准备的计划,那些路上美景带来的快乐和思索,那些对自己全新的认知,那些鸟兽散前的饕餮大餐……,我统统喜欢!
   我喜欢站在几千米高峰上看朝霞满天和云海翻滚,喜欢透过清晨草尖晶莹露珠看到五彩的世界,喜欢期待崎岖山路在峰回路转后的另一片天空,喜欢踩在深深积雪上留下一串串脚印;喜欢在大雨中大笑着狂奔,喜欢静静感受带着自然芬芳的风的轻抚,喜欢听高山峡谷中的潺潺流水声,喜欢听鸟儿自由的鸣唱。尤其喜欢爬山,有人说“仁者爱山,智者乐水”,山总是在那里,尤其是冬天的山,宁静安详,舒缓深邃,用他深沉的、静默的力量诱惑着你。
   爱自然,爱生命!生命赐予我的一切,我都要照单全收。这才是我喜欢户外的真正原动力。可能在我安静的外表下始终有一颗充满激情的跳动的心。不管多累,因为能够感受到美,那些来自大自然的、来自内心最深处的声音。只有这个时候,没有嘈杂环境的影响,是如此的清晰。我仿佛能感觉自己的灵魂脱离了自己的躯壳,远远地审视自己。
   希腊古城特尔斐的阿波罗神殿上刻有七句名言,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以至被认为点燃了希腊文明火花的却只有一句,那就是:人啊,认识你自己 在不同的时刻,不同的环境交互中,认识了自然,同时也认识了自己。这也算是我喜欢户外的另外一个原因吧。
      行走,不管用什么工具,怀着多么不同的目标而来。走在路上,都会留给生命一份特别的记忆。正如我在一本西藏日志上看到的那首诗《在路上》,让我震撼和共鸣。

 “我宁愿在孤独的路上飘荡
      也不愿在喧嚣的人群里迷茫
      我宁愿在通往天堂的路上跌跌撞撞
      也不愿在四角的天空中飞翔
      请不要把我的梦想埋葬
      也不要把我漂泊的步伐捆绑
 
      我要挣脱铐住我心灵的枷锁自由地流浪
      死也要死在幸福的路上
      就算前方风沙弥漫
      就算永远也走不进天堂
      就算只剩下{zh1}的一口气息
      也要在路上尽情地绽放
 
      在路上,经过无数村庄
      在路上,领略无数风光
      在路上,向着太阳的方向
      在路上,直到地老天荒”
 
    有人说人生来就是孤独的,但是我们无论要去向哪里,总能够找到有着同样心灵体验和梦想的同路人,即使未曾谋面,却如同许多年的老友,就如同这次认识的骑众的朋友。

         认识骑众xx是偶然。在我这个刚来上海不久的人来说,似乎遇到太多上海的腐败户外团队,所以基本上对上海的户外活动是有点儿不屑一顾的。由于各种原因,我来上海的两年期间基本上没有参加过上海的户外活动。对于我这个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够悠然自得的摇着尾巴享受吃草乐趣的牛儿来说,骑众的朋友好像是一群奔跑的马儿,充满了勇往直前的激情。
    骑众的七尖活动算是我在上海的{dy}次户外活动。早在几年前,杭州的朋友就组织过天目山穿越,由于时间关系没有成行。xx看到世纪公园开满了鲜花,春天如此短暂,我要借此机会去享受春天。但是我没有想到,高在1500米的天目山顶基本上没有一点春天的痕迹。所见风景真是:蓝天无边,空旷深远;极目远眺,山脊绵延;乱石凌厉,突兀奇险;枯树林立,落叶遍山;春风尤寒,雪积山巅。
    大概是过年后运动量不够,开始爬山就明显感觉大腿发颤,这种情况对于我来说有点陌生。曾经可以背负20几斤背包上坡丝毫没有气喘的我,明显感觉身体向我提出了严重的抗议。我从来没有这次这样感觉对自己的失望和沮丧。当前面的朋友一个个远去,后面的朋友还没有跟上,我一个人站在山腰的树林和灌木丛中,风吹着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我听见我急促的呼吸声和心脏剧烈地跳动声,“嘣嘣、嘣嘣”,从来没有这样清晰地听到来自身体内部的声音。这个世界真的好安静,只有我和树林,连鸟儿也没有,天高云淡。每当这样的时刻,我总是能够想起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诗,如此熟悉,如此唯美,让人安宁。我喜欢这种感觉,好像听一首xx枯涸地在我心头流淌的歌,好像阅读一首自由流动、淡淡伤感的诗。
    身体适应了一段时间,逐渐习惯了。我从来就不是一个行动很快的人,持久的耐力才是我的强项。我想如果多花一两个小时,我是可以完成这次任务的。不过因为没有走后半程,才看到了不同的风景,感受到全然不同的{yt},这就是收获。就像那句很受大家认同的广告词:人生就是一次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重要的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
 
    每次走完,我都会回头去看看来时的路。虽然用脚步丈量的路程在地球上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但是我与这段路程有了多么近距离的亲近和缘分。不管多么艰难险阻的路,也有走到尽头的时候。“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不管是行路还是读书,都会让你的视野xx的宽广,心里有了内容,才会变得淡定和从容。我特别喜欢苏轼的那首xx的《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旅途中总会遇到种种意料之外的人和事,欢乐或者悲伤,喜欢或者厌恶,成功或者失败。回头看夕阳西下,到{zh1}也就是“也无风雨也无晴”,淡淡一笑而过,那是人生历练后的释然。不管你的旅行是一次简单的休息,还是一个永远牵引着你的无法释怀的梦。都能够在其中寻找到共鸣。让我们边走边唱,唱不完一段地久天长。
 

一时兴起,填一首《踏莎行》,记录我眼中的天目穿行。
    两玉同浮         
    三源并启      
    七峰壁立冲天起 
    峥嵘劲树舞遒枝 
    春风未到群山脊 
  

    石岗择路          
    仰天喘气         
    登峰越壑生豪意  
    仙人顶上迎朝霞   

       明寺外孤星寂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在路上......_哑铃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