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葵花宝典》 练真实功夫

习《葵花宝典》 练真实功夫

2010-03-29 13:31:49 阅读43 评论6 字号:

                                                               四川新华彩色印务有限公司      扈晓明

 

金庸在小说《笑傲江湖》里演义的一部《葵花宝典》近乎邪说,相传,按此修练必定天下{wd},于是在江湖人士中引发了一场志在必得的争夺战。近两年来,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下,遭受经济危机重创的印刷企业无不感到阵阵恐慌,《葵花宝典》秘笈是否真的存在?受经济危机“寒流”入浸的印刷投资领域真的就“山重水复疑无路”了吗?经济危机促使了印刷企业的转型升级,在这场变革运动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创新技术大量应用于生活,印刷投资领域,《葵花宝典》早已藏宝于民,谁能率先得之并研习得法,成就真实功夫,谁就能{zh1}笑傲江湖。

 

标签印刷 寒冬中也有暖阳

 

中国标签印刷业虽然不像欧美和日本等国那样发达,但其发展速度和趋势还是令人不能小瞧这块“蛋糕”。 综观标签业近几年在大型印刷展会上的表现,中国标签业可谓有了长足发展。据了解,在第六届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以前,标签还没有专设展馆,直到中国(广东)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才有了5000多平方米的专业馆。2008年,首届国际标签印刷技术展览会在广东深圳举办,展出面积近6000平方米,而在第七届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上,标签印刷专馆展出面积就达1万多平方米。随着国民经济特别是包装工业、物流行业及喷墨技术的发展,标签产业发展迅速。据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标签分会名誉理事长谭俊峤介绍,2008年我国标签印刷总产值较2007年增长15%~20%,产量达到15亿平方米,成为印刷行业中增长最快的一部分。谭俊峤还就2009年标签行业的发展态势进行了预测,2009年中国标签印刷将持续增长15%左右,比世界平均增速高10个百分点。谭俊峤还总结了标签业发展的几个亮点:

      RFID市场扩大,技术优势凸显。目前,全国已有10多家RFID生产企业,初步形成较完善的RFID产业链。RFID产品正以其多种形式应用到工业、食品、电子、酒、医药等产品包装中。其中,最为典型的是RFID门票在北京奥运会上成功应用。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墨数码印刷机已研制成功。可广泛用于标签印刷、包装印刷、电子监管码等领域。

 

数字出版 数字时代新契机

 

数字出版是近几年国内出版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随着数字化技术(信息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广泛应用,一个新的出版形态——数字出版正在形成。正以其出版快、传播广、费用低、交互性强、更新信息便捷等优点,数字出版赢得了越来越多受众的青睐,同时也为出版单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虽然以纸质媒介为代表的传统图书仍在当今的出版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信息技术向各个领域不断延伸,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迅速发展,数字出版理念逐渐深入,技术不断完善,形态日益丰富,受众迅速增加,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势头强劲,并日益成为我国出版产业变革的“前沿阵地”。

    据IDPF数据显示,2007年美国全年电子图书渠道销售额达到3180万美元,约合2.2亿人民币,同比2006年增长23.6%。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数字出版行业的产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数字出版整体规模从2000年的15.9亿元人民币发展到2006年的200亿元人民币,到了2007年,其市场整体规模更飙升至300亿元人民币。

2008年,随着及手机普及率的持续提升及3G的到来,中国数字出版行业的发展更是被业内普遍看好。更有预测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网络出版的销售额将占到出版产业的50%;2030年,90%的图书都将出版网络版本。可以说,数字出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朝阳产业。

 

按需出版 风景这边独好

 

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出版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近年来我国数码印刷机的装机速度发展很快,2002年大约是317台,至2005年已达到2000多台。数码印刷机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按需出版的发展。按需出版通过采用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数字印刷和网络系统,将出版信息全部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需要时直接印刷成书,省去制版等中间环节,真正做到一册起印、即需即印。按需出版突破了传统模式的印数限制,印量较少时,制作成本比传统印刷大大降低。如需求量较小的学术著作,专利文献,专业教材,断版、绝版书等,由于成本等各种原因往往出版比较困难,但市场对此类书的需求却越来越多,市场需求也促使了按需出版的发展。

据分析,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时,社会需求会更加多样化。因此,个性化的出版物将会越来越多。在发达国家,按需出版发展迅速,有人预测,几年后将达到图书出版总产值的10%以上。美国以1997年创立闪电印刷公司为起点,现在无论是出版商,还是批发商或零售商,都在积极介入按需出版。德国1999年开辟了一个新的网络服务项目BOD,不少大中型出版社和出版集团纷纷加盟,利用新技术实现xxx出版小批量图书。有关人士预言,是否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如何充分利用资源以及灵活运用多种载体的水平如何,将是21世纪出版产业的生死线。数字技术时代的到来,使数字印刷与图书出版达到xx结合,极大程度地满足了社会需求更加多样化。按需出版的新兴出版方式必将获得更加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个性化直复营销 一对一时代

 

“在美国,只有个性化的直复营销是{wy}成功的营销方式!”这是美国营销专家Jeanette Maw McMurtry女士经过多年研究得出的结论。经她研究表明:“报纸广告或者其他传统广告渠道的回馈率非常低,只有1%左右;而个性化的直复营销,回馈率提高了{bfb}多” 。一对一的个性化直复营销作为一种新型的营销理论,一经推出立即赢得了市场的一片喝彩,美国《商业周刊》称之为“新市场营销的xx”。一对一市场营销是对直复营销理论在当今互连网普及以及现代数据库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革命性突破的形势下的进一步演变和发展,一对一市场营销和直复营销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都是以互动的方式利用多种传播媒介来刺激消费行为的改变,并利数据库来储存记录、跟踪分析这种消费行为,从而为不同的客户群甚至个人定制和提供与之相符的信息。不同之处在于目标客户从原本细分的客户群xx到特定的个人。一对一市场营销是企业的一个战略、一个方向、一个理论、一种态度、一套系统和方法,其核心是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实现其自身商业价值。

一对一市场营销是现代营销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个性化直邮信函目前得到了飞速发展,国外专家曾作过一个市场研究,其预测的市场价值高达640亿美元,这意味着与此相关联的行业将受益匪浅,数码印刷特别是数据库印刷服务就是为此孕育而生的。更快的周转时间、xx的个性化信息和更低的动作成本极大地提升了一对一市场营销的沟通效力。

 

个性化印刷 量体裁衣

 

印刷曾是一项古老的技艺,而今却散发着高科技的魅力。在北京奥运会上,它以恣意挥洒跃动的生机,使每个印刷人同它一起,阔步前行。今天,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由于数码印刷技术的出现,轻松实现了个性化印刷的可能。

  个性化印刷行的诞生,使产品从自己头脑中的美好设计,变成真正可以拿在手中的印刷品,这种过程是美妙的。在印刷过程中,所印刷的图像或文字可以按预先设定好的内容及格式不断变化,从而使其{dy}张到{zh1}一张印刷品都具有不同的图像或文字,每张印刷品都可以针对其特定的发放对象而设计并印刷。

个性化印刷现在已成为按需印刷的主角,这是因为印刷企业已经意识到必须针对自己保持的客户开发新的技术品牌,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推广客户越来越强调自身的个性。人们可以把自己或家人的照片印成相册、杂志、台历挂历、喜贴、海报、通讯、纪念册、时尚饰品、项链、手链、戒指、zippo打火机、化妆镜、钥匙扣、徽章、杯子、水壶、碗筷套装、杯盖、家居饰品、抱枕,鼠标垫、记事本、T恤……。个性化印刷相关的行业正在飞速蓬勃。个性化印刷成为了时尚,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只要是能印上个性化图案的商品都受到广泛欢迎。显然,在这个追求彰显个人魅力的年代,个性化印刷已经成为蕴含巨大商机的新兴行业。

 

创意印刷 乱花渐欲迷人眼

 

近年“创意”文化受到国人瞩目,国内文化创意产业令人刮目相看。这些产业的创意不外乎来自产品或服务的技术革新、工艺流程的重组、客户体验的优化和创新的经营模式。印刷业处于文化产业链中的一环,印刷品作为信息传达的载体或保护商品的包装,自身是没有生命力的。印刷品需要依赖文化、知识、艺术、综合信息及包装设计等内容和手段,去实现平面出版、美术欣赏、广告宣传、交易凭证、资料存档等有关文化、营销及信息传播与交流的功能。

  广泛来说,凡是偏离“典型印刷”(即将油墨或墨粉放到纸张或承印物的传统印制)的服务方式,都可以称之为“创意印刷”。雅昌彩印的几可乱真的艺术复制、圣彩虹彩印的高保真艺术仿真喷绘、印客网的网上订制相册书、以及名片天下的网上订制个人名片等都属于“创意印刷”的类别。

回顾过去十年中“创意印刷”在欧美国家的发展历程,迄今当地的“创意印刷”营业额已达到整体印刷(包括传统与数码印刷)的一定份额。很多知名的“创意印刷”企业——包括远景印刷公司和晒得快相册印刷服务网络——已经逐渐成为跨国印刷企业,并在过去的十年间维持着高速的业务增长,即使在目前金融海啸笼罩的恶劣经济环境下,其业务仍然没有丝毫退缩的迹象。

尽管国外“创意印刷”的发展前景令人异常鼓舞,尤其是互联网结合电子商务的印刷应用,更是发展神速。但是我国的计算机和互联网应用水平和普及程度与欧美国家相比,还是存有一定的差距,“创意印刷”要想得到国内企业客户和消费者的广泛接受,仍将需要较长的时间。事实上,远景印刷公司已在全世界20个国家(包括日本)开设了分公司和从事网上订购印刷物品的业务,但迄今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仍然没有进行任何部署,原因是这些地区的印刷服务的价位已接近全球{zd1}的水平,使它们没有足够的利润空间生存。虽然在短期间中国的“创意印刷”市场仍然存有众多不明朗的因素和障碍,但从长远来说,中国众多的人口和巨大的消费市场必将造就“创意印刷”的发展和成长。

 

绿色印刷 低碳经济

 

二十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印刷产业经历了由传统的手工作坊到数字化生产的演变。而今,高新技术推动世界巨变,保护人类的家园成为工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作为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性行业,印刷工业为“绿色家园”的创建不遗余力,也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回顾过去几百年的传统印刷业,让人有脏、乱、差的印象,加上使用有害物质为原料,印刷被视为污染、有危害的产业。然而在新科技的带动下,近20年间印刷技术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响应“保护环境,绿色工业”的时代要求,印刷产业步入了高科技、节能、环保的新时代。 

据调查,中国印刷工业总产值达3500亿元,印刷行业对外加工贸易已超过360亿元人民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保持着健康、平稳、快速的良好发展势头。印刷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并且随着世界印刷产业转移,我国正在逐步成为全球印刷加工基地。同时,由于我国印刷工业发展越快,给环境保护带来的压力越大,矛盾越突出,这一点还没有引起业内人士高度重视。

目前,“环保”是全球各国所xx的焦点问题,不但涉及各大工业,就连零售行业、服务行业、个人生活习惯等也因此而受影响。可以想象得到,相信未来几十年,环保会将所有行业的大前提。可预测到,为了让印刷行业更环保,供应商、制造商也会陆续推出配合这方面的新技术,这不单是指耗材产品,在设备上或配件上也将不断有新产品推出,因此,我们必须预见到未来环保的要求与针对环保的技术、工艺流程及管理方式的转变。

绿色印刷的兴起和迅速发展,是挑战,也是机遇,更是责任 。大力发展绿色印刷和绿色包装,势在必行!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习《葵花宝典》 练真实功夫】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