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藏戏面具

藏戏介绍

 

     藏戏,藏语叫“阿吉拉姆”,是藏族地区普遍流行,在祖国百花艺苑中独具一格的剧种。西藏及四川、青海、云南广大藏族地区的人民都普遍喜爱观看藏戏。现代藏戏有剧本、舞蹈表演、因人定曲的唱腔、不同角色不同的服装及面具,还有乐队伴奏和伴唱,是一套综合艺术。

                        

       关于藏戏的起源问题,有人竟与八世纪时莲花生在桑耶寺开创的“跳神”联系在一起。其实,这两者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八世纪,赤松德赞执政时期,桑耶寺落成之后,从天竺请来的高僧莲花生,根据佛祖释迦牟尼关于佛教密宗四部学说中的瑜伽部里金刚舞一节,组织跳神法会,驱鬼酬神,为寺院开光。莲花生的传记中说:“译经师在桑耶寺‘慈氏洲’译经完后,由长老手持译经绕‘务孜’殿三周,排成行列,戴上假面具,击鼓跳舞,为所译经典开光,从此沿袭至今。”这是西藏各寺院跳神的来历。

        藏戏恰恰相反,是以民间歌舞形式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性表演艺术。从十五世纪起,噶举教派僧人唐东杰布立志在雪域各条江河建造桥梁,为众生谋利。他煞费苦心,募筹造桥经费,虽经三年多的努力,尚示成功。后来,他发现虔诚信徒中生得俊俏聪明、能歌善舞的七姊妹,使召来组成戏班子,以佛教故事为内容,自编自导成具有简单故事情节的歌舞剧,到各地演出,以化导人众、募集经费。这就是藏戏的雏形。为此,人们把唐东杰布视为藏戏的祖师;又因藏戏最初由美貌出众的、仙女般的七姊妹演出,人们又把藏戏叫做“阿吉拉姆”。“阿吉”,藏语意为大姐或女性;“拉姆”,意为仙女。当然,经过很多民间艺人的加工、充实、丰富和提高,藏戏早已不是最初的模样了。但是,她真正形成自己的一套艺术形式,恐怕也是十七世纪以后的事情。
西藏民间藏戏剧团是十分普遍的。随时随地可以见到农村的广场上,或搭大帐篷,或扯大帆布,甚至没有什么遮盖(更不用说什么布景和台幕了),藏戏班子就地演出,周围方圆十里的群众都会来观看,常常是围得水泄不通。在近代历史上,由于各地业余的、自发剧团的演出很多,慢慢形成各自的风格和特点,从而形成流派。解放前西藏xx的藏戏剧团有:江孜的江嘎尔、南木林的香巴、拉萨的觉木隆和昂仁的迥巴。现在藏戏业余剧团十分普遍,有的地方,几乎每个社队都组织了一个戏班子,象拉萨郊区的墨竹工卡县,就有二十来个业余藏戏队。可见藏戏影响之深,流传之广了。

        藏戏的传统剧目不少,但在二三百年的创作、演出实践中,有的被淘汰了,有的经过再创作提炼,保留下来,直到现在。主要剧目有八个,即《文成公主》、《朗萨唯蚌》、《苏吉尼玛》、《卓娃桑姆》、《诺桑法王》、《白马文巴》、《顿月顿珠》、《赤美滚丹》。这些就是人们常说的八大藏戏。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剧目,不过这八个戏是大多数剧团都演出过的,公认保留的剧目而已。

 

藏戏面具介绍


(1) 一般由布或者是布层中塞入棉絮或兽毛制成,如白、蓝两种面具戏中的村民常斯老头面具。以塞入薄薄絮毛的布袋缝制成略呈立体的假面脸部,嘴和双眼有的接形裁空,有的接形缝嵌,鼻子制成立体的,眉毛、胡子以牦牛尾毛缝缀上。这种半立体软塑面具数量不算多,但它也是很有特色的。它也来源于早期的原始祭祖和民间艺术中的平板式软塑面具,但已经作了发展,使之适于戏剧人物作性格化的表演。

                             

(2)民间藏戏如扎囊县朗杰雪的村民常斯老头和老太面具,xx用一张皮子压塑成半立体的假面,嘴、眼按形雕空,鼻子压塑出稍稍突起之形。头发、胡子就以皮子上下边上留的毛制成。

                                

 

(3)仙翁面具,昌都戏中的仙翁面具,则以一张皮子压塑缝制成半立体的假头面具,有如撑开的半个倒扣的皮袋,前面脸部嘴、眼按形雕空,眉毛、胡子缝缀上,鼻子压塑得稍具立体感.

郑重声明:资讯 【[转载]藏戏面具】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