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8.谁是谁的“倒”版



谁是谁的“倒”版

成 

 

    约在几年前,我们城市主干道的十字路口,曾经的水泥隔离墩不见了,注满沙子的塑料防撞桶闪亮登场。但我发现,这些防撞桶要么被损坏,要么只剩下了空壳,甚至被填满了垃圾,不仅物非所用,也使一些 “垃圾桶”呈现在主要路口。

    最有趣的是,这种红白黄相间的防撞桶,在设置方式上有着两种版本:一种是桶盖向上;一种则相反,是桶盖向下。

    谁是谁的“倒”版?成为让人侧目的市容细节。

    由于这款防撞桶是带有旋转桶盖和“桶口”的,它给人的直觉,应该是桶盖向上。但这种设置方法,易造成桶盖及桶内沙子被移走,以至成为无盖防撞桶而变身垃圾桶。当然,随着市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乱扔垃圾的人越来越少;人们大都将随时产生的废弃物,丢进人行道上的分类垃圾箱。而正是这些无盖防撞桶,给了等候红绿灯的行人一种收纳错觉,才导致误抛垃圾的。这些无盖防撞桶里,大多聚集着矿泉水瓶、糖葫芦棒、广告单以及其他随手垃圾。如果我们换一种角度来看,这些垃圾进入防撞桶,而没有抛向马路,依然是大家环卫保洁习惯的体现。

  桶口向下的防撞桶,在整齐、防盗、保洁等方面是有益的,而且,由于桶盖和凹凸式桶口向下,也给叉车、绳索、撬杠等搬运设置带来了便利。同时,这种版本,一旦填充足够的内容物,即具备了相当的重量,凸显了隔离、防撞等功能。

  那么,防撞桶的两种版本到底谁是谁的“倒”版?

    11月第二周的选题会上,本来已确定一个图书馆重点稿,但由于采访对象变更时间,要推迟一至两周。这样,我就打算临时做这个桶的文章,立即找来热线部的人,一番筹谋,计划不超过一周的时间,做好这个选题。期间几次调度采访情况,经过相关论证,觉得选题还不错。{zh1},看点还是落在谁是谁的“倒”版上了。

    我让热线部记者通过上网查询,见到的厂家产品展示表明,应该是桶口向上,而倒置的防撞桶又的确显得合理。观察中发现,使用“倒”版后,桶及周边整洁;而使用了“正版”,桶盖一般会不翼而飞,桶内填满垃圾,有的甚至溢出桶外。我又安排记者分别向交警、环卫及相关物业求证,得到的答复也是“桶口向上”是正确的。而在第二天,有趣的事情发生了,我们的稿子还没有发,已有相当多的“正”版防撞桶,被xx了垃圾,并设置为干净利落的“倒”版。

    “正”版与“倒”版的防撞桶,在一个城市中看似小事一桩;但由于设置方式的不同,公用设施会产生功能的异化。防撞桶多数盖口朝上,久而久之,桶盖不翼而飞,桶里的沙要么被人盗走,要么撞翻后没有及时填满;被倒空的防撞桶,又没有桶盖,放在各条马路的交汇处,等红绿灯的市民自然会把手里的垃圾下意识的丢在里面;垃圾丢了进去,环卫工人没有及时清理,几天时间,桶里的垃圾自然是“满满当当”。其实,解决这个问题也比较简单,在设置防撞桶的时候,让桶盖朝下就可以了。

    我在总结这次选题策划时,这样认为:细节,永远是考验城市管理和经营水平的砝码和试金石。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088.谁是谁的“倒”版】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