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我国荒漠化防治提六点建议- 大山的日志- 网易博客

为我国荒漠化防治提六点建议

2010-04-01 16:13:24 阅读9 评论0 字号:

(转载1999年光明日报的文章)

                                           九三学社中央农林委员会

  20年前,当电视机开始走进普通中国百姓家中的时候,非洲大陆

正在发生令整个人类震惊的荒漠化大灾难,受害的21个国家中,几亿

人的生存受到威胁,被称为“生态难民”的流浪人口就达1000多万。

中国人从中看到了非洲发生的惨剧:树木枯死、儿童骨瘦如柴、大地

一片荒凉。中国人也从电视上看到了国内发生的多次荒漠化灾害。

  “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

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它危害到全球近10亿人口,

100余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全世界荒漠化土地面积达3592万平方公里,

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并以每年7500万—10500万亩的速度扩展着。

荒漠化给全球许多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和生存带来了巨大灾难,已

成为导致贫困和阻碍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九三学社西北

6省(区)的地方组织,去年对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问题作了调查研究。

九三学社中央农林委员会在此基础上做了深入研讨。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现荒漠化总面积达262.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国土总面积的27.3%。

近4亿人口受其危害。西北及内蒙古六省区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

总面积达187.9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荒漠化总面积的71.1%。

  我国荒漠化土地遍布东经74°到119°,北纬19°到49°这一广阔

范围,遍及18个省、市、自治区,几乎从海平面到高寒荒漠带,垂直

跨越数千米。在类型上,水蚀、风蚀、冻融侵蚀、土壤盐渍化无不存

在,呈多种多样格局。

  土地荒漠化给我国造成严重危害,近16亿亩草场,1.2亿亩耕地,

150万亩林地严重退化,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541亿元,相当于

西北五省区年财政收入的3倍。荒漠化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

损失,例如:

  1993年5月5日我国西北地区的一场沙尘暴袭击了四个省,被大风

吹起的沙墙几十米高,失踪、死亡113人,经济损失5亿多元;1996年

5月29日一场强沙暴袭击了甘肃省敦煌市,顷刻这座美丽的旅游城陷入

沙海之中,死亡5人,5万亩棉田、2600座温室大棚、30公里长渠道被

毁,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与此同时,玉门市、肃北、安西和金塔

等地也受到沙尘暴的袭击;1998年4月18日,发生在新疆的特强沙尘暴

天气,受害地区有10个地州的52个县(市),直接经济损失逾10亿元,

连首都北京也都尘沙蔽日,面临沙临城下的可怕威胁。

  我国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荒漠化问题,近年来,已有2万平方公里的

荒漠化土地得到了治理或初步治理。但从总体上看,荒漠化仍在肆虐,

而且有加重的趋势。一些地区边治理边破坏,点上治理面上破坏,滥

垦、滥牧、滥采、滥樵、滥挖药材、滥用水资源现象严重,且愈演愈

烈。时至今日,我国荒漠化面积仍以每年增加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在

扩展,形势十分严峻。荒漠化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与可持续发

展的心腹大患。为此,我们提出如下紧急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唤起全民族的防治荒漠化意识。去年的大洪

灾使人们认识到水灾危害的严重性,也引起了中央和各级政府对防治

水患灾害的重视。然而对比水患危害大得多的荒漠化灾害并未引起足

够的重视。俗话说,“水灾一条线,旱灾一大片”,旱灾、荒漠化灾

害比起水灾更为可怕。荒漠化灾害每年以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541个

亿的恶果,在默默地吞食着共和国的躯体。对荒漠化的巨大危害认识

不足,是造成我国荒漠化扩展趋势难以遏制的重要原因。建议利用各

种宣传手段,深入持久地教育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和民众,

深刻认识防治荒漠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使之真正成为全社会xx的

重要问题。

  (2)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制订《荒漠化防治法》。目前,我国已

颁布了一些与荒漠化防治有关法律(如《森林法》、《水土保持法》、

《草原法》等等)这些法律如能严格执行,无疑对我国荒漠化防治是

极为有利的。但随着我国荒漠化扩展的加剧,需要有专门的法律出台。

为此,建议由全国人大成立一个中国荒漠化防治法起草小组,组织有

关专家研究制订有关条文,为《中国荒漠化防治法》尽快出台作基础

工作。

  (3)修改《草原法》,加强草原管理,严禁草原开垦。草地退化

是荒漠化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目前草原退化面积很大,据统计北方草

地退化面积为137.77万平方公里,占我国草地总面积的50.24%,而

且近15年来还以每年1.9%的速度扩展。《草原法》虽已颁布多时,

但实施过程中发现其条款不够具体,可操作性差,执法难度大。为了

坚决贯彻《草原法》,杜绝在草原地带滥垦、滥牧、滥樵、滥采、滥

挖、滥用水资源等造成草原荒漠化的恶劣行为,我们呼吁对《草原法》

作进一步补充修改,使其法律条文具体化,应补充在典型草原、荒漠

草原以及绿洲边缘建立禁垦区;无确切水源依据草地不准开垦,并明

确划定禁垦草原保护区范围(地点)等内容,使修改后的《草原法》

更具可操作性,成为扼制非法开垦草原行为的有力武器。

  (4)坚持牧区以牧为主的方向,加强草地畜牧业建设。草原牧区

应以牧为主,但目前仍有大面积草地被滥垦而导致荒漠化。造成这种

局面的原因主要是任意改变草地资源的非牧业利用方向。因此,要重

申牧区坚持以牧为主的产业经营方针,还牧区以本来面目。一些生态

脆弱的草原地区,被开垦的草地必须退耕还牧,同时要加强草业和草

地畜牧业的建设,以草定畜,保护好草原的生态环境。为此,我们紧

急建议,在考虑了我国粮食生产已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国家对牧区的

粮食政策,应作些有力度的调整,减轻牧区在粮食生产上的压力。国

家要制定相应的新政策,以支持草地畜牧业建设,尽快扼制住草地荒

漠化东移的势头。

  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中西部经济增长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

传统生产方式,没有根本改变,制约了传统经济的发展空间。在荒漠

化的危害下,我国草原畜牧业已濒临不可持续发展的边缘,由此而引

发的黄河流域的“水危机”和“蝗害”,有可能在21世纪上半叶和

“耕地危机”共同构成对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为此,建

议中西部应把建设草原、绿化荒漠,发展高效林草、牧业,作为基础

建设投资的重点。

  (5)重视沙产业的开发。充分利用沙区的动植物资源,加快沙产

业开发进程,依据实际情况,选择条件好的地区,建立新绿洲,有计

划地发展沙区旅游业和加强经济林、瓜果、药材等生产基地建设,引

进先进技术,变分散、粗放经营为集约、规模经营。要加强对荒漠化

的科学研究。科学技术能否有革命性的突破,是我国中西部草原牧区

生态建设和荒漠化防治的关键。我们建议,在荒漠区着手开展以新物

种为基础的科学研究,这是解决荒漠化地区产业开发的根本措施。

  (6)制定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投入。荒漠化严重地区多为老少边

穷地区,自然条件差,社会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迟缓,科技力量

薄弱,资金短缺的矛盾也非常突出。因此建议各级地方政府除多方筹

集资金外,还应把防治荒漠化行动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田基本建

设以及扶贫工程等相结合。国家应对荒漠区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并给

予一些优惠政策,实行“谁治理、谁开发、谁受益”的政策。也可考

虑以荒地拍卖、租赁、转让、股份合作等筹集治理资金的方式进行荒

漠化的防治。资金应集中用于规模治理上,防止多方“钓鱼”分散使

用。要鼓励工商企业投资荒漠化防治工程,并积极引进国外资金进行

较大规模的荒漠化治理工程,真正形成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国

内外资金一起用的全社会共同参与防治荒漠化的新格局,以尽快落实

xxx主席“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重要指示。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为我国荒漠化防治提六点建议- 大山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