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一文 By陆丰(Garrison)2010-03-24
受《社会创业家》稿约而作。
上周在江西考察雷励2010远征项目地的时候,和联想江西大区的市场推广主管施展经理有一次会议,其中他谈到联想的工作文化,是每一个员工不要做钉子,要做发动机,我深受启发,一个商业公司提倡这样的工作文化,是非常有胆量的,意味着不再沿用旧式的上级发布指令,下级遵照执行的方式,而是鼓励内部多有创造,鼓励开创性的思维和主动的执行,其带来的结果必然是百花齐放。当然,这对于管理者来说意味着更大的挑战,因为每个人都可能随时有火花迸发出来,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决策,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决策成本,但是这样做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这必然会成就个人广阔的发展空间,用武之地,使得每个人都可以尽情发挥自己所长,只要他/她有足够的勇气;长远来说,这也会为企业创造更加丰盛的效益。
中国目前积极涌现的新生代公益机构,多数正处于建设期,那么对其中的创业者和从业者提出了怎样的要求,新生代的公益人又如何应对?
以雷励为例,大家都知道我们从事的事业,是以一个开拓的,创新的方式,提供青少年在服务中发展自我的路径,以此作为我们机构对于民族的教育和青少年发展的贡献,一个有益的补充。我们共享了雷励的品牌和技术,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都已经现成,也不意味着我们可以xx的照搬;我们有大量的学习工作要做,同时也有大量的创新工作要做,学习的事情要脚踏实地,谦虚谨慎,创新的事情要火花四溅,集思广益,加上机构新建,所有方面的规范都需从零开始,逐步建立,而我们人手较少,也决定了我们会一个人同时兼任了若干的工作职能。
所以,怎样才是一个合格的新生代公益人?
我想,我们不做钉子,不做发动机,要做一个电钻,而且是自带电源和螺钉的超级电钻。钉子是尽职的,但是缺乏主动性,发动机有着很强的能源但是要输送出去给到别人才能将事情办好,大公司财力雄厚可以这样,他可以聘请足够多的人进行精细的专业和部门分工;但是新生的公益机构队伍一定很小,团队成员一是要有驱动力,所以要带上电源,二是要有精深的,专业的技术,我比喻成一个电钻,三是要有{yl}的执行力,所以还要自带螺钉。相信这也是目前情况下,所有小型的公益机构对于团队成员的期望。
如何成就这三个方面?
如NPI创始人吕朝先生所讲,经过深思熟虑后投身公益的人,拥有社会型人格,这群人除了安身立命之外,特别愿意关注社会需求,愿意俯下身子,伸出双手,展开臂膀去关怀人,是属于会“迎风流泪”一群人。
新生代公益机构的创始人和他们积极热诚的伙伴们,通常属于这个人群,由于阶段的不同,可能他们的使命不一定能够形成确切的文字,但是他们的血脉里一定流淌着悲天悯人的的血液;他们的心头一定燃烧着以特定人群的幸福为自己{zd0}幸福的火焰;他们的眼中容易忽视的是自身家庭的天伦之乐但是把服务人群的快乐和受益摆在很高的位置,这是一个奇特的人群,中国的古人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些人往往穷也要兼济天下,与他们做深入的交谈,你会发现他们的内心是富足的,在他们的工作取得进展,关注的人群得到服务的时候,他们的自豪感能够溢满每一个角落。所以关于“电源”的这个方面,是与生俱来的,尤其在内地公益事业刚起步,存在诸多方面困难,收入待遇普遍较低的情况下,依然在坚持做公益的人,你不需怀疑他/她内心火种的存在,和它一旦燃烧时能够发散出来的巨大能量。
但仅仅有火种是不够的。
第二个方面,要成为一个电钻,也就是要成为一个专业精通的公益人,拥有合适的工作能力和技术,这是不容易的,认真的分析一下,我认为至少要有两个层面,首先是成为一个职业人,虽然内地的公益事业尚未成为一个大规模的就业领域,但是对于开路者来说,这个环节不容小视,我们已经听说了很多的案例,比如项目建议书写的不规范而被基金会否决,比如财务报告没有采用标准的格式而造成资助方的困惑,且不谈时下开始流行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握有经济资源的大公司在某种程度上占据了合作谈判的高地。成为一个合格的公益人,他/她首先要具备的是在任何一个单位,包括政府,企业甚至自由职业者都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如社会交往,行文写作,沟通与谈判,公开演讲等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信誉,包括遵守约定,xx承诺等等。唯有如此,当一个项目主管深入服务人群开展项目时才有可能运作出应有的水平;代表机构参加竞标,申请项目或进行谈判时,才有可能站到平等的高度,才有可能为自己服务的事业获取理想的资源,要知道,靠眼泪指数做公益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说完了能力说技术,也就是成为一个合格的职业人后,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公益人,这里所讲的能力和技术是两回事情,英文可以对应ability 和technology ,每一个机构从事的细分行业都可能不同,环保、助老、医疗、青少年发展、社区融合等等,所以每一个机构都需要一套独特的项目技术或者叫做工作技术,不管是自己研发还是引入先进经验,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公益人,就必须掌握这一套技术,而且要精准投放,在最合适的场景中运用最合适的手法,简要来说,这是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只有你的机构,才能把这个类型的项目做得{zh0},才能{zyx}的满足这个群体的特定需求。还用电钻来比喻,我们要做的,是不仅能转,而且是同类型中性能最可靠,能耗最小,而且噪音{zd1}的那一个。虽然目前公益领域的竞争还未充分展开,但是请相信我,这{yt}一定会到来!
第三个方面,这个电钻还要带上螺丝钉。
螺丝钉说的是执行力,有了热情的驱动,有了通行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的工作技术,还要有螺丝钉一样坚定的执行力,不管你从事的哪一个部门,项目、宣传、财务、合作发展还是人力,你都可能一人承担一个部门的工作,甚至跨部门兼任,所以你天才的创意要由你运用机构的技术成为项目,而且一般情况下还要由你亲手去将它实现。比如担任人力主管的你有一个极有创意的培训想法,那么战斗就开始了,如何运用符合机构特色的手法组织一个培训,然后就是诸多的细节考虑和安排,甚至包括培训场地,灯光,饮用水,所用的纸张数量,铅笔是要削成圆头还是方头,结果反馈使用现场填表还是电话回访等等一切的细节都要在你手中实现......
看到这里,相当一部分认为做公益很温暖,怀揣一颗爱心就能做好的人们困惑了,难道从事公益这么难,这三点结合起来岂不是超人的水准?而且看起来好像还往往是一个人的战斗?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在资源短缺或者说存在瓶颈,社会公益氛围尚未成熟,公益人才培养未成系统的情况下,任何想要在公益界真正创造一番业绩,开拓一个领域的机构或个人,都必须有心理准备而且恐怕也必须同时兼打后卫,中场和前锋,把自己锻造成一个自带电源和螺钉的超级电钻,如果你要问公益机构不是可以使用大量的志愿者么,我会说这也是个大命题,志愿者的召集,培训,使用、激励和忠诚度培养,{jd1}不是容易的事情,另文阐述。
当一个公益人历经艰难,成功变身为这样一个超级电钻之后,那么我要说声恭喜,用零点公司袁岳老师的话来说,你距离某个领域的“开山鼻祖”又近了一步,观察公益事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公益行业的佼佼者也屡屡被大型集团公司或政府部门聘请去独挡一面或总揽一片天空。
中国当前的公益领域,可称得上是全球屈指可数的,对于人才成长非常有利的环境之一,可千万别误解了,我说得不是数到手酸的高薪和优厚的假期,齐全的福利和保障计划,或者有摩天大楼的顶层给你做办公室;我说的是尚待xx的社会氛围,需要实践的支持政策,大量存在的社会需求,喷薄而发的民间志愿热情,和一部正在开篇的公益事业史诗。如果分号之后的这些对你有着无上的吸引力,足够你义无反顾的投入,那么欢迎你加入拓荒者的行列,让我们携手一起,刀耕火种,夜以继日,风雨兼程,共同创造金秋十月谷满仓的那{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