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 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能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 A.生石灰 B.碳酸钙 C.氢氧化钠溶液 D.锌粒 2.将一定量的某盐酸加水充分稀释,则所得溶液的pH( )。 A.一定等于7 B.一定大于7 C.一定小于7 D.一定等于0 3.在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不能使溶液的pH有明显改变的是( )。 A.通入二氧化碳 B.加入生石灰 C.加入盐酸 D.加入石灰石 4.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正确操作是( )。 A.把试纸浸在待测液里与标准比色卡比色 B.将少量待测液滴在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色 C.把待测液倒在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色 D.把试纸放在待测液上方,让待测液蒸气熏试纸与标准比色卡比色 5.欲使pH=6的溶液成为pH=8的溶液,可加入( )。 A.水 B.氢氧化钠 C.稀硫酸 D.pH=0的溶液 6.人的胃液正常pH为1.5~0.9,酸度再高就会患胃酸过多症,下列物质中,不宜作为xx胃酸过多症的xx的是( )。 A.纯碳酸钙粉末 B.氢氧化铝粉末 C.氧化钙粉末 D.碳酸氢钠粉末 7.下表中是五种酸或碱的水溶液的pH,取其中某些溶液混合后,混合液的pH可能为7的是( )。
A.乙+丙 B.丙+戊 C.甲+乙+丙 D.甲+丁+戊 8.在使用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时,若事先用蒸馏水把试纸润湿后再测pH,则实际测得值与真实值比较(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可能变大、变小或不变 9.土壤的酸碱度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已知某地区土壤显微酸性。参照下表,从土壤酸碱性考虑,推断在该地区不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 A.西瓜 B.甘草 C.小麦 D.油菜
10.在一只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漂浮着一块木块(如下图)。往烧杯中加少量的某种固体物质后,木块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变大(假设此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加入的固体物质可能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将“先”与“后”填入下列空格内: (1)稀释浓硫酸时,往烧杯里________加水________加浓硫酸; (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________熄灭酒精灯,________将导管移出水面; (3)用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滴加几滴酚酞试液,________滴加盐酸。 2.据报道,2001年5月26日中午,广东湛江发生一起浓硫酸泄漏事件,防化兵采取的有效措施是:首先挖坑疏导浓硫酸液体,同时紧急调用10 t烧碱与浓硫酸发生________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防化兵当时能否调用熟石灰来代替烧碱,试述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校“酸雨”(pH<5.6=测量小组的同学,取刚降落的雨水水样,用pH探头(测pH的仪器)每隔几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见下表:
(1)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推测“正常雨水”的pH________7(填> =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以上数据,判断所降雨水是否为“酸雨”(填是或否)________。 (3)经调查,这一地区有一个硫酸厂(生产过程中产生 ),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煤。试分析造成这一地区酸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治理措施是除改用水能、核能、太阳能等外,还可将工厂产生的废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你能否用具体实验解释下图的函数图象:
(1)x可以表示向水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2)y可以表示向水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3)z可以表示向___________________中加入水的过程。 2.稀盐酸可以使石蕊试液变红。我们已经知道,在稀盐酸中存在有 和 等粒子。请你设计几个简单实验,探究可能是稀盐酸中的哪一种粒子使石蕊试液变红(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以及由此得到的结论)。 答案: 一、1.C 2.C 3.B、D 4.B 5.B 6.C(生石灰接触到水或酸液时会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氢氧化钙碱性很强,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会将口腔、食管及胃壁灼伤) 7.B、D 8.D 9.B 10.木块“下沉”前后所受的重力不变,木块浸没在“水”中体积改变的原因是由于液体的密度在改变。由于Cu不与稀硫酸反应,液体密度不变;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 溶液,液体密度增大,木块浸没在液体中体积变小; 与 反应生成 沉淀和水,液体密度明显减小,木块浸没在水中的体积增大;而Zn与稀硫酸反应的情况与Fe类似。故选C。 二、1.(1)先 后 (2)后 先 (3)先 后 2.中和;不能用熟石灰来代替,若用熟石灰则会生成硫酸钙,而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浓硫酸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 3.(1)< 雨水中溶有 (2)是 (3) 溶于雨水形成 ,又进一步被氧化成 ,用氨水吸收后,回收利用。 三、1.(1)碱或碱性溶液 (2)溶液呈中性的物质或呈中性的盐 (3)酸或酸性溶液 2.方法一:向一只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滴加数滴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呈紫色,将此试液分装在两只试管中,向其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及稀硫酸,两只试管中的溶液均变红。说明可能是 使石蕊变红。 方法二:用两只试管分别取少量蒸馏水和 溶液,各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均不变红,说明 分子和 均不能使石蕊变红。说明,可能盐酸中的 使石蕊变红。 方法三:用试管取少量稀盐酸,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逐滴加入稀 溶液,试管中的溶液由红色变紫,{zh1}变成蓝色。在反应后的溶液中, 分子和 离子仍然存在,而 离子全部生成了 分子。说明 分子和 离子都不能使石蕊变红,可能是稀盐酸中的 使石蕊变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