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17 15:19:32 阅读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一、专用化学品定义
欧美一些国家把产量小,经过改性或复配加工,具有多功能或专用功能,既按其规格说明书,又根据其使用效果进行小批量生产和小包装销售的化学品称为专用化学品。我国指水处理化学品、造纸化学品、皮革化学品、油脂化学品、油田化学品、生物工程化学品、日化产品专用化学品、化学陶瓷纤维等特种纤维及高功能化工产品,以及其他各种用途的专项化学用品的制造。
专用化学用品的分类
专用化学用品包括:
1、表面活性剂、碳纤维;
2、水处理化学品、造纸化学品、油脂化学品、油田化学品、生物工程化学品、日化产品专用化学品、化学陶瓷纤维等特种纤维及高功能化工产品等;
3、皮革化学品:植物鞣料、有机合成鞣料、无机鞣料等;
4、合成脂肪酸、硬脂酸、硬化油;
5、金属表面处理剂、金属表面酸洗剂、防锈剂;
6、建筑防水剂:有机硅防水剂、金属氯化物防水剂、硅酸钠类氯化物防水剂、皂类防水剂、防水浆、防水粉、防水促凝剂、避水浆、其它建筑防水剂;
7、核酸及其盐类、酶及酶制剂;
8、抗爆剂、防冻剂及解冻剂、液压传动液、灭火剂、制冷剂、抗震剂、抗氧剂、防胶剂、粘度改良剂、防腐剂;
9、牙科用蜡、牙科用造型膏、以熟石灰为基本成分的牙科用其他制品,其他塑型用膏;
10、除墨剂及类似品;
11、灭火器的装配药、已装药的灭火弹;
12、临床诊断或实验用综合剂、制成的微生物培养基等。
专用化学品特点
专用化学品具有如下特点:
产品的生产规模大小不一,差别极大,从十万吨/年到仅几十公斤/年,多以批量方式生产;
产品的附加值高,通常产品的利润率在10%以上,有的高达30%-50%;
占下游产品的成本比例较低,但对下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影响较大;
配方对产品性质的影响非常大,配方的微弱差别往往造成产品性能的很大变化;
产品推陈出新的周期比较短,需根据下游产品的变化及时更新或改进;
与人类生活紧密相关,如没有专用化学品,人类的生活将难以想象。
专用化学品的生产过程
专用化学品的生产过程与通用化学品生产不尽相同。它主要由化学或生物合成,也可从xx物质中分离、提取;制剂加工;商品化等三个部分组成。大多数采用灵活机动的多功能装置和间歇方式进行生产。合成产物要求的纯度普遍较高,必须采用高效的合成或改性方法,复杂的精制措施、精密的工程技术。从制剂到商品化需要一个复杂的加工过程,主要是根据市场和用户的需求进行复配。因此,专用化学品及其生产方法(精细化工)具有技术密集度高、保密性和商品性强、市场竞争激烈的特点。一般可按产品树的形式(衍生物)发展专用化学品;可根据设备和专用技术出发发展专用化学品;可从废物综合利用出发发展专用化学品;可从后加工着手发展专用化学品。但都必做到多品种和系列化生产,才具有应变能力,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不仅要使产品质量稳定,还要符合各种法规。做好应用研究、技术服务、市场推广,才能扩大销路,体现出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高的利润率和附加价值率的优点。
二、与其它产品关联
化学品分类:
(1)通用化学品指大量生产的非差别性制品,如化肥、硫酸、烧碱和通用塑料等。
(2)拟通用化学品也称半通用化学品(Semicommedity Chemicals),指大量生产的差别性制品,如炭黑、火药和合成纤维等。
(3)精细化学品指少量生产的非差别性制品,如染料、颜料、医药和农药的原药。
(4)专用化学品指少量生产的差别性制品,如医药、农药、感光材料和调合香料等。
目前,国外对“精细化学品”和“专用化学品”这两名词一般通用。日本将精细化学品分为34类;而我国暂分为11类(据原化学工业部1986年3月6日颁发的《精细化工产品分类暂行规定》),即农药、染料、涂料(含油漆和油墨)、颜料、试剂和高纯物、信息用化学品、食品和饲料添加剂、胶粘剂、催化剂和各种助剂、化工系统生产的化学药品(原料药)和日月化学品、功能高分子材料。
三、重点企业
国外:
美国陶氏
德国BASF
国内:
诚志股份有限公司
蓝星清洗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海利华工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雷鸣科化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三爱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威远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四、发展前景
当前我国化工行业正在悄然发生结构变化,2008年,中国专用化学品工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8249.1亿元,同比增加31.81%;200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9633.2亿元,同比增加16.8%。专业化学用品制造占化工行业比重已由2008年的23.1%增加至2009年24.5%,一举超过基础化学原料制造(24.1%)占{dy}位。标志着化工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正朝着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较高的方向迈进。
未来中国专用化学品工业企业必须抓住新的发展形势,加大科技创新,实现化学工业的结构调整,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强自主研发能力,发展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实现可持续发展。
目前面对席卷而来的“危机风暴”,国外的化工公司大都表现从容,居安思危,对于还未真正经受“危机考验”的中国化工企业,学习借鉴国外企业、跨国公司应对危机的策略应该是一堂“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