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谈次声波预测地震问题- 开心一族(生气者)的日志- 网易博客

初谈次声波预测地震问题

2008-07-10 21:18:02 阅读51 评论5 字号:

 

初谈次声波预测地震问题

开心一族(生气者)次声波预测地震问题系列博客文章之一

   轰隆隆的地声传来,天空闪耀着蓝色光焰,大地一阵剧烈地颤抖和摇晃,人们感到眩晕、恶心,站立不稳……。地震发生时,大地轰鸣的频率超过20Hz(),人耳可以听见;释放的紫外光和热焰,人们可以看见;那抖动的垂直波和摇晃的水平波可以被地震仪器接收记录下来。在重力失衡状态下,人们感到眩晕、恶心,站立不稳。然而,还有一种让人感到头晕、恶心、耳鸣、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声音的——次声波,可能成为地震预测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

  次声波是一种比声波传播距离更远的振动波,它的振动频率低于声波频率范围,大致为10-4~20Hz。次声波不容易衰减,不易被和吸收。地震前兆次声波,是在应力作用下的地块岩层断裂部位持续振动摩擦推挤中产生,并长周期向周围介质中传播的,它是地震震源孕育过程中能量积聚和释放的一种方式。由于震源孕育过程中产生的次声波频率很低,功率巨大,在地壳深处岩层中传播衰减小,遇到岩石裂隙、地矿采空区、洞穴中的空气、水或液体,会发生反射、绕射、波形回荡,就象耳洞一样产生共鸣,将声源信号放大。在地震孕育早期,震源次声波传播至地层表面,{zx0}感到不适的是那些在洞穴中生活的蛇和老鼠。其次,是水生动物和那些长耳朵灵掌类动物。因此,地震前会出现老鼠搬家蛇出洞、鱼跃水面,鸭不下水,狗狂叫等动物异常现象。次声波频率与人体固有频率一致时会产生共振。机械振动实验证明,频率很低的次声波振动,会影响人的平衡系统。0. 1~0.6Hz是人发生头晕、恶心症状的频率。有证据表明,水生动物和那些长耳朵灵掌类动物对地震前兆次声波感触比较灵敏,估计在0.0001~0. 001Hz范围内。当某一海域或山区地震即将来临时,海豚以及山区野生动物都会提前离开震源区,而人类对于次声的感知程度远不如动物,只有借助现代科学仪器才能探测识别和应用。

  次声波早先被应用与军事领域,人们试图采用火炮发射时产生的次声波,探测敌方炮兵阵地的位置。冷战期间,有核国家建立次声波观测站,观测核爆炸激发的次声波。冷战后,各军事大国利用次声波对人体的杀伤机理研制次声波武器。1986年1月29日,我国北京香山中科院声学研究所监测站的监测仪器,成功地“听”到了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爆炸后产生的次声波。在防灾减灾方面,人们用仪器收“听”矿井中岩石受压时发出的次声信号,预报**灾害;还用一种叫“水母耳”的仪器,监测风暴发出的次声波,在风暴到来之前发出警报。利用震源孕育阶段长周期次声波预测地震灾害发生的具体时间和地点,目前世界各国还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相信总有{yt},利用次声波探测预报地震灾害会变为现实。(待续)

开心一族(生气者)次声波预测地震问题系列博客文章之一

下篇预告:地震前兆次声波的接收与记录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初谈次声波预测地震问题- 开心一族(生气者)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