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心悟--易经源于古天文(连载之十二)_-=我和Internet有个约会=-_ ...
节气就实质而言是属于阳历范畴,从天文学意义来讲,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黄道)360度,以春分点为0点,分为二十四等分点,两等分点相隔15度,每个等分点设有专名,含有气候变化、物候特点、农作物生长情况等意义。二十四节气即立春、雨水、惊蜇、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以上依次顺属,逢单的均为“节气”,通常简称为“节”,逢双的则为“中气”,简称为“气”,合称为“节气”。现在一般统称为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传统含义
  立春春季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
  惊蛰开始响雷,冬眠动物复苏。
  春分春季的中间,昼夜平分。
  清明气候温暖,天气清和明朗。
  谷雨降雨量增多,对谷类生长有利。
  立夏夏季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子粒逐渐饱满。
  芒种芒种忙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夏天到,此时白天最长,夜晚最短。
  小暑正当初伏前后,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
  立秋秋季开始,气温逐渐下降。
  处暑 “处”有躲藏、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
  白露因夜间较凉,空气中的水气往往凝成露水。
  秋分秋季的中间,昼夜平分。
  寒露气温明显降低,夜间露水很凉。
  霜降开始降霜。
  立冬冬季开始。
  小雪开始降雪。
  大雪降雪较大。
  冬至进入"数九"寒天,白天短,夜晚长。
  小寒气候已比较寒冷。
  大寒为最冷的时节。

二十四节气在我国是逐渐确立完善起来的。我国周朝和春秋时代是用“土圭”测日影的方法来定夏至、冬至、春分、秋分。土圭测影,就是利用直立的杆子在正午时测量日影的长短。秦朝《吕氏春秋》的《十二纪》中所记载的节气已增加为八个,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还有一些记载是有关惊蜇、雨水、小暑、白露、霜降等节气的萌芽:一月“蛰虫始振”,二月“始雨水”,五月“小暑至”,七月“白露降”,九月“霜始降”。到了汉朝《淮南子·天文训》中已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与今天的xx一样。


郑重声明:资讯 【周易心悟--易经源于古天文(连载之十二)_-=我和Internet有个约会=-_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