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论坛』谁知道郭广昌的故事?他比上海首富更有钱_追随心灵的指引 ...

作者:一刀如风 提交日期:2002-11-19 22:08:00 访问:16731 回复:61

    这里有关于郭广昌的报道
  是真实的吗
  谁知道他的发迹和发展史?
  他排富布斯第九,比热炒的上海首富周正毅更有钱。
  
  郭广昌:资本辣手
    哲学专业出身的郭广昌在产业扩张上丝毫不温文尔雅,今年才35岁却已是资本市场的辣手。
    骑自行车创业的故事,现在流传甚广的莫过于老一辈企业家柳传志,而郭广昌注定续写新版本。1992年,郭广昌和梁信军创办广信科技咨询公司,骑车在上海城里到处找项目。他的商业才华很快就让他初露锋芒:当年赚到{dy}个100万。
    1993年,广信更名为复星,时隔两年,复星以其PCR乙型肝炎诊断试剂赚到了{dy}个1亿元。郭广昌的进取在资本市场上表现得淋漓尽致。1998年,复星实业上市即募集资金3.5亿元,郭广昌被资本市场的魅力所深深吸引,由此展开产业嫁接资本市场的运作序幕。至今,郭广昌已经控制复星实业、豫园商城、友谊股份、羚锐制药和天药股份等5家上市公司而形成“复星系”。资本运作的手法凌厉之外,郭广昌异于其他高手的地方在于,众多资本运作都不乏前期鼓噪宣扬,而郭更像一只善于隐匿的猛狮,不动声色地潜伏,一旦见其爆发,瞬间已经猎物得手。
    凭着凶猛的打拼,2001年,复星集团及其资产关联企业总销售额已达303亿元,总资产198亿元,净资产87亿元,纳税总额8亿元,并已形成以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为主导,房地产业、信息产业共同发展的企业格局。郭的扩张对象有一个原则,那就是非要xxxx不可。复星旗下曾有一家医药企业,每年利润率不错,但是郭看它很难做到更大规模,就把它转手了。或许,这是郭的追求xx之处,但是,这种似乎“偏激”的价值取向无疑使郭的扩张更具杀伤力。
    郭心目中的英雄是李嘉诚,并认为李嘉诚的崛起是60年代的香港所造就,而现在的上海与60年代的香港颇有相似之处。郭的话语中,隐约透出某些强势张力的意味。
    商业特点:冷静的机会主义者。
  


作者:真因美 回复日期:2002-11-19 23:06:17
  92年,25岁,赚到100万,确实厉害。


作者:冬草夏虫 回复日期:2002-11-20 1:10:00
  我知道郭广昌的一些事情,我的一个朋友是他在复旦的同学,后来毕业一起留校工作,后来曾经担任他的上市公司复星实业的广州分公司经理,副总,华南区总经理.郭广昌在广信时期办公室租在复旦和财大中间的铁轨旁的一个破平房子里,他曾以复旦的名义做生意,受到谢希德校长的批评,郭的前妻谈剑是谈家祯的亲戚,但是他发迹是做房地产,先是做房产销售代理,后来开发了复星花园,然后越做越大,当时一起创业的是五个人郭,梁信军,汪群斌(复星实业总经理),范伟,还有一位名字忘了,郭梁都是温州东阳人.郭为了很小气,95年他的很多朋友加入他的公司他做了很多的承诺,后来都没有实现,结果两千年左右很多骨干都走了.


作者:温克坚 回复日期:2002-11-20 1:21:46
  郭氏是在浙江首富,后来居上,让人钦佩。----千万别逃税。


作者:惊艳一枪挑三达 回复日期:2002-11-20 9:34:47
  不
  逃税没事
  千万别得罪人

作者:xiaoant 回复日期:2002-11-20 16:33:47
  经历基本真实,搞咨询就不说了,类似皮包公司,确实比较苦。此后发家则与国内医疗体制密切相关,比如PCR。知道这个行业都知道怎么回事。呵呵,不能多说。
  挖到这一桶金后的运作才开始有点正经。不过又是靠房地产业。对这个行业,又能怎么说呢?说多了要xx一片。


作者:小小拱猪 回复日期:2002-11-20 21:20:45
  PCR?房地产业?
  
  看来{dy}桶金都离不开一些东东!真利害,首富了!


作者:负重吉进 回复日期:2002-11-20 22:12:13
  其发家内幕并不如贴主的行文如此流畅。。。在中国,没有资源/背景,都是扯淡。


作者:火红的秋天 回复日期:2002-11-21 9:32:26
  郭的扩张对象有一个原则,那就是非要xxxx不可.
  
  没错,做就要做龙头,集团扩大的原则。好多国内集团企业好像并不知道这是根本。一味的发展,{zh1}就知道果实的滋味了。
  
  郭对于市场营销的战略还是很值得人去学习的。


作者:langzi52 回复日期:2002-11-21 11:57:08
  郭控制了天药股份?搞错了吧
  复星人在企业宣传上是有一套的,很会夸大,象“资产关联企业”这个词本身就比较含糊,在一个公司里哪怕占1%的股份,也可以作为关联企业把其余的99%也加进来。
  但话说回来,复星还是个满不错的企业,团队精神很好!
原来东阳人说的就是这个人
  
  呵呵,厉害厉害
  
   东阳确实有这么一个人,至少我知道我回家的时候,他们说的都是有根据的话。


作者:lily蕾丝花边 回复日期:2002-11-22 15:41:26
作者:陶江湖 回复日期:2002-11-23 17:10:57
  创业元老与企业发展的关系,是个很意思的话题
  
  离开的人指责老板忘恩负义,老板认为其是欲壑难填,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人员更替与淘汰有时是很残酷的

作者:李子青青 回复日期:2005-5-22 14:09:10 
还有一位创始人就是郭的前妻谈健,当年据说郭的发迹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谈,但是后来分手了,郭另娶了王姐姐。谈和王姐姐好像都是复旦的。但谈仍然与复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据说谈的新老公也是复星的高管。另外,谈还开了一个健身俱乐部,叫“星之健”,呵呵。
  复星原来的风格比较激进,资本运作多于实业,擅长于用xx来做资本运作。其本来实业做的好也就是地产,但后来收购了花红药业之类的,开始做实业了。本来战线扑得很长,我记得有阵还说要做金融业,收购银行股份什么得,后来也算比较理智得退出了。
  另外八卦一下,在郭和谈分手好多年后,郭旗下得地产公司开发得上海知音楼盘,给谈留了一套房子,好像是没要什么钱就送给谈得。

作者:供铝合金锭 回复日期:2005-9-1 10:19:05 
作者:笑天不古 回复日期:2005-9-2 10:36:08   
  我们看到的都是被经过美化、漂白的表面,背后的真实故事我{jd1}不相信是这样!
  在中国,白手起家25岁能赚到千万、亿万身价??如果没有背景和关系可能么????

作者:岸边人 回复日期:2005-9-2 11:17:09   
  呵呵 我知道 可我就是不说
  指出一点错误 当时郭在复旦团委任职期间 的确用复旦名义往外发了很多函件用于自己业务 但批评他的不是谢希德(老太太1988年就从复旦校长的位置上推下来了 当时的校长是华中一)而是当时复旦的党委书记 原话是:“我知道复旦有xx公司,哪来的广信公司?”在该党委书记离职前,郭和复旦一直有隔阂。
  郭对地产的最初认识来自于 他曾经做过外滩京城的销售(就是现在北京路上的科技京城)1990 91年间的事了

作者:势坤正阳 回复日期:2005-9-11 13:37:05 
作者:aFei2001 回复日期:2005-9-17 23:49:28   
  如果好好查,郭大半也会进去,起码行贿和骗贷这2条是会有的,其他是否有操纵股价,不得而知。
  
  sh的陈某某好像是其后台。

作者:bluecove 回复日期:2007-8-21 15:05:45   
  5年后的今天,他好象越做越大了

作者:全宇宙最帅的男人 回复日期:2007-8-21 16:37:29   
  凡是搞房地产行业的富豪,都不是好东西!!!

==========================================
  没有真相,一般人看到的只有包装过的
  
  

作者:丁丁的兰莲花 回复日期:2007-8-23 5:05:28   
  开始是诊断试剂,后来国家不允许卖了他还在卖,不过说的人没认为这种诊断试剂有问题。
  
  后面是搞房地产,但说的人对房子质量评价很差。

作者:yayaningning 回复日期:2007-8-23 11:49:29   
  1995年,荧光定量pcr的诊断试剂还没出来呢,美国是在1996年ABI公司xx的。他当时有也是古老的常规PCR,水浴终点法之类的,用来做乙肝定量不会很准的,荧光定量出来后立马被淘汰的。


躲过了宏观调控,躲过了重重危机,躲过了外界的怀疑和责难,这位幸存者仍然执着于这个梦想。——此次IPO集资所得,除了偿还之前的银行xx,主要用于投资或收购钢铁、医药、零售、金融服务业及其他策略性投资。
  
  
  

作者:日暮晴川 回复日期:2007-8-23 12:00:46   
  
  硕果仅存,这四个字听起来很有些悲凉。作为目前保存得最完整、还在整合之路上前行的民营企业家,原本低调的郭广昌更加谨慎,在资本市场的鲸吞海喝、大刀阔斧的举动之外,他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现在,只要一提到“德隆”二字,这个瘦弱的浙江男人脸色就会变得很难看。“复星和德隆xx是不同的企业,对比没有意义!”他多次怒气冲冲地强调。然而,无论如何划清界线,他和当年的唐氏兄弟怀着同样的野心——

崇拜李嘉诚,不是因为他钱多,而是因其高明的投资眼光和高超的资本运作技巧。钱多只是果,高明的投资眼光和高超的资本运作技巧才是因。
  
作者:日暮晴川 回复日期:2007-8-23 12:02:13   
  如今的上海滩和1960年代的香港有颇多类似之处——这是郭广昌的观察,任何一个善于把握机会的人都{jd1}不想错过时

当时盛行出国留学的风气,郭广昌一度也有出国的计划,但他最终认识到一点——自己的机会在中国。1992年,郭广昌拿着原本用来出国的几万块钱,和同在团委工作的梁信军创办了广信咨询公司——这是复星的前身,替一些公司做调查起家,什么七七八八的小商品、小生意都尝试过。
  
  让郭广昌和他的创业伙伴赚到{dy}个亿元的,是做一种肝炎试剂。然而,郭广昌认识到资本“四两拨千斤”的魅力是在1998年,改制后的复星实业上市,复星一次性即募集资金3.5亿元。
仅凭做实业的一点点积累速度,无论如何成就不了今天的复星。郭广昌是个地地道道的资本运作高手。通过资本链来实现产业扩张,在短短十年间,郭广昌控制了两家香港上市公司,直接间接持股8家内地A股公司的股份,直接和间接控制上百家企业。而且,这是在上海,一个国有资本占主导、相对封闭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从早年创业到如今庞大的摊子,复星系的管理团队一直保持着民营企业中罕有的稳定——清一色是当年一起创业的复旦师兄师妹们。五人分工有序,擅长大局思考的郭广昌⒋ 董事长是从基层业务员一步一步做起来的。我当然也遇到过令人窝火的上司,但没有一走了之。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在,原来的领导呢? —— 王石

⒍ 每个人的坚持,总要有一个“借口”,这个“借口”就是被称之为理想的东西…

⒍ 想赢两三个回合,赢三年五年,有点智商就行;想一辈子赢,没有德商{jd1}不行。

要敢于面对自己的缺点,不断改进才能不断提升。            —— 郭广昌

{ldz}是孤独的。

一个人再有本事,也得通过所在社会的主流价值认同,才能有机会。

没办法,因为有些专业知识,无论怎么补课,就是到不了那个级别。
指望你的提高去迎合公司发展的风险太大,所以一定要请人来替换你的功能。
                 —— 马化腾
时无可择,势不可逆,命可搏之,运可导之!



郑重声明:资讯 【『经济论坛』谁知道郭广昌的故事?他比上海首富更有钱_追随心灵的指引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