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楼书品录——“相册”栏目中部分图片的说明_放下斋_百度空间
    浏览互联网,很容易检索到王文治的书法作品,或为拍卖预展,或为网友所“晒”。此外,在后人整理的“珂罗”版旧书画中,也不时可以见到他的墨迹册子。
    王文治的书法,在乾隆年间就已经颇有名声,诸如“浓墨宰相(刘墉),淡墨探花” 、“天下三梁(梁巘、梁同书、梁国治),不及江南一王”之称,一直流传至今。王文治则自我调侃道:“学书但为记名姓,谁教点黑南夸妍劲。玉石有晕犀有通,人之所爱乃其病。”
    在汉字的书写方式已经发生了极大改变的今天,大多数国人早已远离毛笔书法。剩下来的“爱好者”,已经寥寥无几,即使是剩下的一些书法耕耘者中,又有几个能够达到前人的“悟性”呢?
    编录者所经歴的启蒙教育,有过用毛笔写字的练习,后来则离它远去。直至几十年之后,试图重拾毛笔以描绘这古老之国的文字,竟然信心全无,惟余欣赏前人墨迹而啧啧称奇。这本《梦楼书品录》就是称奇之余的产物。当然,也希望后人能够多看看,前人怎样将艺术以及自己之所好,寓于文字之中。
    云南建水城楼匾额“三龙夹一死蛇”的故事,也许只是传说而已,但至少蕴含着人们对王文治书法造诣的认同,如今伪、赝品在拍卖场中的大量流传,缺少的正是有能力判别真龙死蛇者。加载本册的王文治书法作品,主要源自网上图片下载,真伪非我所能确定。由于王文治书法名气大,赝品、伪作常混迹市肆。对于绝大多数署名为王文治书法作品真伪的辨别,编录者并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通过取得直接证据的方法来确证一件伪作,只在极个别的情况之下发生,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玉笋堂》,尽管已经可以xx确定它是一件伪作,但究竟何人所为,仍难以确定。
    《梦楼书品录》大致按作品的内容或形态分为:对联、诗词赋、扇面、题跋、临书、题画、手札、匾额、册页各目,将陆续刊出,仅供欣赏。


郑重声明:资讯 【梦楼书品录——“相册”栏目中部分图片的说明_放下斋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