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含毒”凸显食品监管漏洞

                           “蔬菜含毒”凸显食品监管漏洞

 

      广东科技报讯(记者 郭静 通讯员 胡燕妮  李紫薇)近段时间,海南的豆角、节瓜在多个地方被测检出“染毒”(即含有水胺硫磷)后,一时间,全国老百姓纷纷远离海南豇豆、节瓜,也让其他的海南的蔬果和精心打造的“绿色农业”形象受到牵连。

 

市民反应:

多数市民弃买海南蔬果

 

     据了解,海南高毒农药源头至今没有查到,“毒豇豆”是否还会流出还是一个未知数。记者走访了广州多个蔬菜销售市场发现,很多市民在选购蔬菜和水果时,对海南来的蔬菜和水果都采取了“xx”的态度。市民张梅媚(化名)告诉记者,她现在对海南产的蔬菜和水果都“心存疑虑”,不敢购买,尤其是海南产的豆角。听说含毒量超标了。市民李黎也告诉记者,最近买菜多了一份“心眼”,都会看产地是哪里的。昨日购买节瓜时,专门看了产地,看到是广东的才决定购买。她说:“目前蔬菜都很少见有合格证的,问档主要,他们都说蔬菜是没有的,只有猪肉才有。希望肉菜市场能够规范蔬菜的合格证。”河水菜市场的一档主告诉记者,这几天都进本地产的豆角和节瓜,“怕海南的蔬菜有问题,为保险起见,还是不选海南的好。”

 

市场检测:

缺设备致使检测难完成

 

针对海南出现的“毒豆角” “毒节瓜”事件,农业部蔬菜水果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的常务副主任王富华告诉记者,豆角、节瓜含有水胺硫磷,确实对人体不利,但是使用‘毒菜’这个称呼则有点过了。从蔬菜农药超标的数量来看,食用上述不合格蔬菜只是让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风险增加。他也去广州几家大的蔬菜批发市场进行了考察,如果市场配备有“气象色谱仪”就能够检测出蔬菜水果是否含有水胺硫磷的。对此,广州某蔬菜批发市场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用气象色谱仪再次检测是定量的过程,能发现具体是哪种农药成分超标。而市场2009年配备的气象色谱仪由于缺少检验水胺硫磷的标样物,因此先进设备奈何不了水胺硫磷。如含有水胺硫磷的蔬菜被发现农药残留不正常后,使用气象色谱仪定量分析,在缺少标样物的情况下,仪器会显示不知是何种农药在捣乱。王富华针对标样物缺乏的问题解释说,“市场之所以缺少检测过程配备标样物,是因为涉及蔬菜的监测重点是什么的问题。目前市场上有500多种农药,能用于蔬菜的只有一部分,但是这些农药在市场上绝大部分都能买到,而是否将检测水胺硫磷等禁用农药纳入市场的日常检测中,这个是由广州市农业局决定的。”

 

专家释疑:反季蔬菜能否吃,专家说法各不同

 

市面上传说,反季蔬菜农药用量高于正季蔬菜。那么,反季蔬菜究竟能不能吃?广州市农科院高级农艺师文守云表示,只要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反季蔬菜与正季蔬菜一样可以放心吃。“病虫害在蔬菜生长期间都可能遇到,与正季还是反季无关。一旦遇到病虫害,蔬菜都要施药。在用药量上,两种蔬菜也不存在正季蔬菜用得少、反季蔬菜用得多的问题。有时候,正季蔬菜的农药用量还要超过反季蔬菜。”文守云提醒,若要预防农残超标,可用清水浸泡蔬菜。如在蔬菜下锅前{zh0}用清水浸泡两个小时,对那些不溶于水的农药也同样适用。不过,广州市农科院副院长常绍东却认为,任何时候,当季菜都是{zh0}吃的,尽量不要食用反季节蔬菜。因为反季节蔬菜更难种植,需要打很多农药,豆角、苦瓜等打药都比较多,不建议吃太多。

 

问题寻因:

三大漏洞暴露食品安全隐患

 

据相关报道显示,海南农业部门一直要求农民少用农药或改用无公害农药,但农民认为,只要药量不够豆角就长不好。一些农民说,只要两天不打药或药量用少,整片菜地都给病虫毁了。海南三亚市农业局局长官建国也承认,三亚虽然是我国反季节蔬菜主要产区,然而当地农产品源头把关是一个薄弱环节。部分基层官员对农业安全生产观念淡薄,甚至“农残检测常识都没有”。对此,针对海南“毒豆角”“毒节瓜”问题,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温思美指出,“毒豆角” “毒节瓜”事件暴露出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着漏洞:

 

漏洞一:“问题”食品销毁无补偿

 

如何补偿是食品安全体系的重要一环。温思美说,“最近查出的一部分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没有销毁,最近又重新流入市场,这说明缺乏一种激励机制。一个中间商买到了100吨‘毒奶粉’,如果要全部销毁而且拿不到任何补偿,他肯定没有动力去主动销毁,而是会想办法卖出去。只有建立起激励制度,不管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农民、中间商、零售商都有动力拒绝有毒食品进一步扩散,否则,各方都遮遮掩掩,只能让有毒食品扩散越来越严重。”

 

漏洞二:食品安全问题难溯源

 

迄今为止,海南一些农民还能‘私下’买到禁用的剧毒农药,而且剧毒农药的源头仍未找到,这只能说明监管缺失。”温思美解释说,中国在奥运会期间曾建立了奥运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用电子菜谱点菜时,就可以看到所选的食物从食品原料、配送中心到生产加工企业,所有信息都显示得一清二楚。奥运会结束后,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曾在全国各地推广,但显然该体系并没有得到认真执行。

 

漏洞三:产地专业批发市场缺失

 

温思美说,“中国应在每个主要的农产品产地,建立产地专业批发市场,产地批发市场从该产地范围内收购农产品,全国的经销商都要在该市场拿货。如果能在产地批发市场进货时在进行一次集中监测,卖货给批发商时再监测一次,就能确保食品安全。”

 

记者视点:

防范:要紧绷食品安全监管的弦

 

中山大学食品与健康工程研究院院长刘昕教授建议,国务院应设立的食品安全委员会,从食品生产源头来改变注重对终端产品评价的做法和过去仅对食物链的重点环节监管,转变为向加强食物链全过程监管,真正建立起食品安全防御体系。海南省是我国反季节性蔬菜瓜果生产大省,其中仅豆角一个品种就在海南10多个县市有种植,面积达20多万亩。然而,当地却迟迟未能全面推行无公害大棚种植的集约化生产基地,更无从对农产品生产实行“溯源标签”等质量控制系统。毒豆角、毒节瓜的出现,固然有检测技术、设备方面的原因。但食品安全监管{zd0}问题不是制度缺失,而是要让“心”中紧绷食品安全监管的弦才是防范的重点。

 

 

链接:名词解释:

水胺硫磷:是一种高毒性农药,禁止用于果、茶、烟、菜、xxx植物上。它能经由食道、皮肤和呼吸道,引起人体中毒。

 

反季节蔬菜:主要是指春夏蔬菜秋延后及春季提前生产的蔬菜。生产反季节蔬菜,是保证蔬菜全年供应的xxx途径。但反季节蔬菜种植时必须采取防寒防虫措施,这样才能达到提早上市的目的

 

 

郑重声明:资讯 【“蔬菜含毒”凸显食品监管漏洞】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