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远离一次性筷子并未解决问题_Gao19970706的空间_百度空间
央视3·15晚会曝光了一次性筷子非法生产过程:经历熏硫黄、石蜡、双氧水等多种化学药品的加工,残留多种有害物质;被工人用脚踩,筷子上留下“特殊标记”;在流程的多个环节,没有一处对筷子进行xx……

     一次性筷子的出现,一度被视为健康的时尚,也因此,一次性筷子很快普及大江南北,久之,顾客进餐馆,非一次性筷子不用了。有媒体做过现场统计,在被观察的11名顾客中,仅1名顾客要求服务员拿消毒柜里的筷子,其余顾客都使用一次性筷子,即使服务员建议使用xx筷,顾客也表示“只愿意使用一次性筷子”。人们如此信赖“卫生筷”,可“卫生筷”却有负信赖它的人,这让公众很受伤。

     凭央视3·15晚会的影响力,可以预见,有关筷子使用卫生的理念和习惯将迎来一次颠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转而使用多次性筷子,而一次性筷子的市场也会受到很大影响,那些不法生产厂商受到冲击是罪有应得,只是那些规规矩矩的生产企业,恐怕也会遭到池鱼之祸。从一次性筷子到平常的筷子,似又回到了起点。

     一次性筷子不安全,是因为生产厂商见利忘义,无视法规。事实上,我们对于一次性筷子的生产是有严格标准的,比如:一次性筷子有强制性防潮、防霉卫生指标,强制限定含水率小于10%,不得检出大肠菌群和致病菌,竹筷不得有虫害、腐蚀和异味等问题,等等。严格执行这行标准,一次性筷子对人是无害的。正是因为标准没有得到落实,才使问题筷子大量出现。事实上,对于一次性筷子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早有媒体曝光过,有人呼吁过,但央视的调查表明,这种现象还是大量存在。这表明,执法机构不是很高效,卫生监管环节存在很大漏洞。

     重复使用的筷子要保证卫生,也需要经过多种xx措施,也自然该有卫生标准。这样的标准要得到好的遵循,同样有赖于监管的高效有力,只要监管上有漏洞,就难免会有不良企业主利用空子获利。可在一次性筷子监管上暴露出缺陷的监管网络,又怎能让人相信其能把好xx筷子的关,让人放心地使用xx筷?“卫生筷”不卫生,“xx筷”是否没有“毒”呢?同样也有媒体的调查表明,在有些餐馆,洗碗工人将用过的筷子稍加洗刷,用嘴巴将包装纸袋吹开,筷子往里一装,xx筷就产生了,在有些xx筷的包装纸袋上,甚至还有油渍渗出。

     因为央视曝光的是一次性筷子,公众很容易把问题都归咎于一次性筷子。其实,问题实质不在于是一次性还是多次性的问题。不指出问题的实质,不推动相关部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只曝出一方面问题,并没有起到多少建设性的作用。中国人上餐馆很少不用筷子,所以筷子问题,实在是事关百姓健康的一件大事。(谢昱航)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青年报:远离一次性筷子并未解决问题_Gao19970706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