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教学设计({dy}课时)

《镜子》教学设计({dy}课时)

2010-03-23 10:26:58 阅读12 评论0 字号:

                                                   宏村学校  查永忠          2010.3.19

教学内容:粤教科技版《科学》2.《镜子》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结合师生合作画图,引导学生知道平面镜(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2.学生能说出一些日常生活中应用镜子的例子。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验操作、动手制作的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4.学生会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并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手电筒“打靶”和光“拐弯”的游戏,结合画图,学习用实验的方法找出“平面镜(镜子)会改变光的传播路线”的结论。

教学准备 手电筒“打靶”和光“拐弯”分组实验材料(6小组)、一些镜子实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猜谜语:你笑他(她)也笑,你哭他(她)也哭,脸上脏不脏,一看就知道。(打一物)

二、探究活动一:手电筒“打靶”

1.思考:我们不直接用手电筒的光照亮黑板上的“靶子”,用上一面镜子能把黑板上的“靶子”照亮吗?

2.尝试:手电筒的光是怎样照亮黑板上的“靶子”的?

3.汇报:把一块镜子摆在适当的位置上,让镜子将光反射到黑板上的“靶子”。

4.画图:画出光线传播示意图。

三、探究活动二:光“拐弯”游戏

1.思考:我们如果用手电筒照射一本书,这本书的一面(正面)就被手电筒的光照亮了。你们能在不移动手电筒和书的情况下让光线照亮书的另一面(背面)吗?

2.尝试:手电筒的光怎样才能照亮书的另一面(背面)呢?

3.展示:把镜子的不同摆法展示出来。

4.画图:画出光线传播示意图。

四、小结:平面镜(镜子)可以反射光,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五、拓展应用

1.你蹲在桌子下面也能看到其他同学吗?

2.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镜子?(实物展示)

六、课堂总结

七、课外延伸

课后收集有关镜子的资料。

附:板书

                                                  2 镜子

                                手电筒“打靶”(图略)

                               光“拐弯” (图略)

                               平面镜(镜子)可以反射光,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镜子》教学设计({dy}课时)】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