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护理

蓝宇涛
学习目标
说出大肠结构与功能简述影响排便因素的评估列举常见的排便异常分析粪便的观察评估叙述排便异常病人的护理解释灌肠法、大量不保留灌肠、小量不保留灌肠、口服高渗溶液清洁肠道、保留灌肠、简易通便法、肛管排的概念描述各灌肠法的目的、操作步骤及其注意事项
大肠的结构和功能
大肠的解剖:盲肠:有回盲瓣,防止大肠内容物返流结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有两个弯曲:骶曲和会阴曲肛管:长约4CM,肛门内外括约肌包绕 内括约肌:平滑肌,协助排便 外括约肌:骨骼肌,控制排便
大肠的结构和功能
大肠的生理功能:吸收水分、电解质和维生素形成粪便并排出体外利用肠内xx制造维生素大肠的运动:袋状运动分节或多袋推进运动:进食后多见蠕动:由稳定的收缩波组成,波前肌肉舒张,波后肌肉收缩集团蠕动:
集团蠕动
源于横结肠,将内容物推至乙状结肠和直肠最常发生:早餐后60分钟内两种反射刺激:1、胃-结肠反射2、十二指肠-结肠反射运用:训练排便习惯
大肠的结构和功能
排便:粪便进入直肠→刺激感受器→兴奋经盆神经和腹下神经→脊髓腰骶段初级排便中枢 →大脑皮层→便意和排便反射→盆神经→乙状结肠和直肠收缩,肛门内括约肌舒张 →阴部神经冲动减少→肛门外括约肌舒张另外:腹肌、膈肌收缩→腹压增加
大肠的结构和功能
排便与xx:排便活动受大脑皮层控制,意识可或抑制排便个体经常抑制便意→直肠对粪便压力刺激的敏感性↓→粪便在肠内停留时间过久→水分过分吸收→干结→排便困难→xx
排便活动的评估
影响排便因素的评估常见的异常排便粪便的观察
影响排便因素的评估
心理因素:抑郁:xx 焦虑、紧张:腹泻文化教育:排便是个人隐私年龄:婴幼儿:神经肌肉系统发育不全,不能控制;老年人:腹壁肌张力↓蠕动↓肛门括约肌松弛食物与液体摄入:缺少纤维素和水分活动:长期卧床→肌张力降低
影响排便因素的评估
个人排泄习惯:疾病:肠道、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xx:缓泻药、xxxxx和检查:手术、肠镜检查
常见的异常排便
xx粪便嵌塞腹泻排便失禁肠胀气
xx
概念:xx是指正常的排便形态改变,排便次数减少,排出过干过硬的粪便,且排便不畅、困难原因:器质性病变排便习惯不良xxxx系统功能障碍排便时间或活动受限其他:情绪反应、手术、xx、饮食、卧床
xx
症状和体征:xxxx腹胀xxxx粪便干硬触诊腹部较硬且紧张,有时可有包块,肛诊可触及粪块
粪便嵌塞
概念:指粪便持久滞留堆积在直肠内,坚硬不能排出原因:粪块水分过度吸收、堆积症状和体征:有排便冲动腹部胀痛肛门有少量液化粪便渗出,但不能排出粪便
腹泻
概念:指正常排便形态改变,频繁排出松散稀薄的粪便甚至水样便.机理:蠕动增加→水分吸收障碍、肠液分泌增多→频繁排出松散稀薄的粪便甚至水样便.作用:排出刺激物质和有害物质
腹泻
原因:饮食、情绪、消化系统、疾病症状和体征:xx、肠痉挛肠鸣急于排便恶心、呕吐粪便松散呈液体状
排便失禁
概念:指肛门括约肌不受意识控制而不自主地排便.原因:神经肌肉系统;胃肠道;情绪症状和体征:病人不自主地排出粪便
肠胀气
概念:指胃肠道内有过量气体积聚,不能排出.原因:食入产气性食物、吞入大量空气、肠蠕动减少、术后症状和体征:腹部膨隆、腹胀、叩诊鼓音腹部痉挛性疼痛呃逆、肛门排气过多功能
粪便的观察
排便次数:每天超过3次或每周少于3次为异常量:100~300克形状:xx:粟子样;xxxx:稀烂;梗阻或狭窄:扁条或带状颜色:暗绿色:进食大量蔬菜;无光样黑色:铁剂;柏油样:上消化道出血;白陶土色:胆道梗阻;果酱样:肠套叠、阿米巴痢疾;表面有鲜红色血液:痔疮或肛裂;白色"米泔水":霍乱
粪便的观察
内容物:表面附有血液、脓液或肉眼可见的粘液:消化道有感染或出血气味:恶臭:严重腹泻腐败臭:下消化道溃疡腥臭:上消化道溃疡酸败臭:xxxx
排便异常的护理
xx病人的护理粪便嵌塞病人的护理腹泻病人的护理排便失禁病人的护理肠胀气病人的护理
xx病人的护理
健康教育帮助病人重建正常的排便习惯合理安排膳食鼓励病人适当活动提供适当的排便环境选取适宜的排便姿势腹部环形xx:自右沿结肠解剖位置向左环行xx
xx病人的护理
遵医嘱给予口服缓泻剂:刺激肠蠕动,增加粪便中的水分;长期使用可使个体依赖,导致慢性xx.使用简易通便剂:软化、刺激肠蠕动遵医嘱给予灌肠
粪便嵌塞病人的护理
早期:栓剂、缓泻剂油类保留灌肠,2~3小时清洁灌肠人工取便:心脏病、脊椎受损者易刺激迷走神经,慎用健康教育
腹泻病人的护理
去除病因卧床休息、保暧腹部膳食调理注意补充水电解质保持皮肤完整性:温水清洗后涂油膏密切观察病情:疑为传染病时实行肠道隔离心理支持健康教育
排便失禁病人的护理
心理护理皮肤护理帮助病人重建排便能力:肛门括约肌和分底部肌肉收缩锻炼保证摄入充足的液体保持舒适
肠胀气病人的护理
指导病人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去除相关因素鼓励病人适当活动轻微胀气:热敷、针刺疗法严重胀气:xxxx或肛管排气
灌肠法
概念:是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病人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由肠道供给xx,达到诊断和xx的目的.分类:保留灌肠 不保留灌肠 大量不保留灌肠 小量不保留灌肠
大量不保留灌肠
目的:解除xx和肠胀气清洁肠道稀释并xx肠道内有害物质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病人降温评估:病情、意识、配合程度
大量不保留灌肠
计划:用物准备:xx盘:灌肠筒、肛管、血管钳、润滑剂、棉签;卫生纸、胶单、中单、弯盘、便盆/布、输液架、水温计、屏风灌肠溶液:种类:0.1~0.2%的肥皂液或生理盐水量:成人:500~1000ML,小儿:200~500ML温度:39~41℃,降温:28~32℃,中暑:4℃
大量不保留灌肠
病人准备:肝昏迷:禁用肥皂水充血性心力衰竭、水钠潴留:禁用生理盐水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妊娠、严重心血管疾病:禁忌灌肠环境准备:
大量不保留灌肠
实施:洗手、戴口罩、备齐物品携至床旁→核对、解释→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退裤至膝部,臀部移至床沿→置中、胶单→挂灌肠筒于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40~60CM→连肛管,润滑、排气、夹管→一手分开肛门,嘱深呼吸,一手将肛管插入肛门7~10CM,幼儿4~7CM→开放→观察→清洁→保留5~10分钟,降温保留30分钟→排便→整理→记录
小量不保留灌肠
目的:软化粪便,解除xx排出肠道内的气体,减轻腹胀评估:计划:用物准备:注洗器、肛管、量杯、温开水、血管钳、润滑剂、棉签、卫生纸、胶单、中单、弯盘、便盆/布、屏风
小量不保留灌肠
灌肠溶液:种类及量:1、2、3溶液:50%硫酸镁30ML、甘油60ML、温开水90ML甘油或液体石腊油50ML、温开水50ML植物油120~180ML温度:38℃病人和环境的准备:
小量不保留灌肠
实施:洗手、戴口罩、备齐物品携至床旁→核对、解释→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退裤至膝部,臀部移至床沿→置中、胶单→弯盘置于臀边,用注洗器抽吸药液→连肛管,润滑、排气、夹管→一手分开肛门,嘱深呼吸,一手将肛管插入肛门7~10CM,幼儿4~7CM→固定肛管,松管,注入药液,{zh1}注温开水5~10ML→拔管→保留10~20分钟,排便→整理→记录
口服高渗溶液清洁肠道
原理:高渗溶液→肠道内高渗环境→肠道内水分大量增加→粪便软化,肠蠕动增强→ 加速排便→清洁肠道适用:直肠、结肠检查和术前的肠道准备方法:1、甘露醇法:术前3天半流→术前1天流质→术前1天下午2:00-4:00口服甘露醇(20%甘露醇500ML+5%葡萄糖1000ML)
口服高渗溶液清洁肠道
2、硫酸镁法:术前3天半流→每晚口服5%硫酸镁10-30ML →术前1天流质→术前1天下午2:00-4:00口服硫酸镁(50%硫酸镁100ML+5%葡萄糖盐水100ML) →口服温开水1000ML观察:次数、性状
保留灌肠
原理:药液→直肠或结肠→肠粘膜吸收→xx目的.目的:xx、催眠、xx肠道感染评估:计划:用物准备:同小量不保留灌肠
保留灌肠
灌肠溶液:种类:xx:10%水合氯醛 肠道抗感染:2%小檗碱、0.5%-1%新霉素或其他xxx溶液量:不超过200ML温度:38℃病人与环境的准备:
保留灌肠
实施:洗手、戴口罩、备齐物品携至床旁→核对、解释→退裤至膝部,臀部抬高10CM→置中、胶单→弯盘置于臀边,用注洗器抽吸药液→连肛管,润滑、排气、夹管→一手分开肛门,嘱深呼吸,一手将肛管插入肛门15~20CM→固定肛管,松管,注入药液,{zh1}注温开水5~10ML→拔管→保留1小时以上→整理→记录
保留灌肠
实施:时间:肠道抗感染灌肠以晚上睡眠前为宜卧位:慢性xx性痢疾:左侧卧位(直肠或乙状结肠)阿米巴痢疾:右侧卧位(回盲部)
简易通便法
目的:简便、经济、有效、解除xx适用:老人、体弱、久病卧床者评估计划:用物准备:通便剂、卫生纸、剪刀病人和环境准备:实施:开塞露法、甘油栓法、肥皂栓法
肛管排气法
目的:排出肠腔积气、减轻腹胀评估:计划:用物准备:xx盘铺xx巾,内备肛管、玻璃接头、橡胶管、玻璃瓶、润滑油、棉签、胶布、别针、卫生纸、弯盘、屏风病人和环境准备:
肛管排气法
实施:洗手、戴口罩、备齐物品携至床旁→核对、解释→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玻璃瓶系于床栏→橡胶管一端边玻璃瓶液面下,一端连肛管,润滑→一手分开肛门,嘱深呼吸,一手将肛管插入肛门15~18CM→固定肛管、橡胶管→保留不超过20分钟,拔管→整理→记录
健康教育与评价
健康教育: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指导建立良好的健康习惯和行为评价:操作方法正确、熟练关心、保护病人



发表评论

*

* 绝不会泄露



?
郑重声明:资讯 【排便护理】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