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07年7月,我奉命到昌平区教委集合,参加当年的支教动员大会。
由于我对接收单位一无所知,所以报到时心情十分复杂,可以说我是怀着一丝兴奋、一份忐忑、一点憧憬来到昌平区马池口中心小学的。
一、那里的伙食
对于伙食,我有思想准备,不吃点儿苦,那叫什么支教?况且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吃棒渣粥蒸白薯长大的。
即便如此,横桥小学的饭菜还是让我大吃一惊!我在那吃的{dy}顿饭是馅饼。那是一顿终生难忘的午餐!当我囫囵吞枣般的吞下那个夹生的馅饼后,其他老师都有点目瞪口呆了, 陈老师看着我痛苦的表情,一再跟我说,没熟就扔了吧,可我还是坚持吃了,因为我不想让当地的老师觉得城里的老师金贵。后来在汤里我们又多次吃出肉虫子,大家笑称是在补充蛋白质。横桥小学吃的最多的是馅饼、包子、炒饼和面条,一周见不到荤腥(肉虫子除外)。
再后来,我听学校老师们讲:大师傅是本村卖羊肉的,根本没有卫生证,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即使是这样的伙食水准,几乎所有海淀实验小学(我的工作单位)的老师见到我都说:“你可胖了!”
嘿,吃淀粉就是养人!
二、那里的交通
每当看到车祸现场的残状时,每当重型货车从我们身边呼啸而过时,我就会想起一位老教师说过的一句话:快就是慢,慢就是快。也请所有的司机同志与我共勉。
三、那里的学生
昌平是北京郊区外来人口最多的区,有40万之众。我接手的这个班有半数来自外地,约为 5个省份,分别是:山东、陕西、江西、河南、河北。不过,这还不是外地学生最多的,据说百泉庄一个班只有几个学生是本地的。
{dy}节语文课是《中国娃》——一首歌的歌词——解小东唱的。由于是新老师上课,孩子们都很卖力。书声朗朗,然而我却怎么也坐不住了,为什么呢?您知道什么叫南腔北调吧,我们班就是!
记得文中有一句:“{za}说的话是咱的中国话,字正腔圆,踏踏实实,说话最算话。”郭昊一读这味儿:紫—整—墙—院(字正腔圆)……您说我咋整?
起初的一周,我被这帮邋遢好动的农村小孩搞得焦头烂额。他们有的是纯朴,没有的就太多太多了。他们没有上早自习的习惯,老师不在就满地打滚;它们没有保洁的习惯,刚扫完的地面就弄得废纸满地;他们没有改错的习惯,接手的一周我除了盯改错其他的什么也没干成。
一个月之后,从他们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希望。我先从干xx伍入手,全面更换了“领导班子”,只保留班长一人。而组长基本上是轮换制,让每个同学都参与班级管理。经过约两个月修整,班级管理终于步入正轨。
四、那里的回忆
支教生活已经过去两年多了,但是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孩子还是让我时时想起、久久不能忘怀。
现在,中共中央正在呼吁均衡发展,我想:中国教育的前景是一片光明的,愿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接受优质的教育,不论城市还是乡村,不论是穷人还是富人,让大家都能够得到国家的滋润,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