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丰县年产10万吨名优食用菌生产基地

清丰县年产10万吨名优食用菌生产基地

2010-03-22 11:20:15 阅读4 评论0 字号:

清丰县年产10万吨名优食用菌生产基

 

清丰县年产10万吨名优食用菌生产基地 - hh08525915 - 濮阳市兴华合作社物资部清丰县年产10万吨名优食用菌生产基地 - hh08525915 - 濮阳市兴华合作社物资部清丰县年产10万吨名优食用菌生产基地 - hh08525915 - 濮阳市兴华合作社物资部

 

 

全国{zd0}白灵菇生产县

时间:2010-02-08 02:46 来源:富农信息网 作者:admin 点击: 104次

清丰县年产10万吨名优食用菌生产基地 - hh08525915 - 濮阳市兴华合作社物资部

  12月25日,河南省清丰县贾枣格村解书明夫妇在自家蘑菇大棚手捧白灵菇,喜爱之

情溢于言表。目前清丰县年产白灵菇3万吨,年产值7亿元,已成为全国{zd0}的白灵菇生

产县。中部食用菌种植总面积达到260万平方米,形成了规模较大、特色明显的基地26

个,年产菇4万吨,产值达2.5亿元,成为全省{zd0}的白灵菇生产基地,被命名为“全国

食用菌优秀基地县”。

走好“三步棋”  清丰县快速发展的成功之道

    ———访河南省清丰县委书记闫西良

 

清丰县年产10万吨名优食用菌生产基地 - hh08525915 - 濮阳市兴华合作社物资部

    河南省清丰县是一个典型的平原农区县,没有区位优势,没有资源优势,如何xx县域经济发展难题?清丰县的答案是:走好“三步棋”,满盘皆赢!

    在日前召开的河南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上,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说:“在改革创新中发展壮大县域经济,首先要通过改革创新形成特色,形成规模,形成品牌。像清丰县的特色农业等,都在改革创新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规模和品牌,大大增强了县域经济的聚合力、辐射力、核心竞争力。”会议还推广了清丰县的典型经验。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委书记闫西良。

    {dy}步棋:针对农业规模小、效益低和经营分散的问题,清丰县结合实际,在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以红(辣椒)、白(食用菌)、绿(速生丰产林)“三色”农业为重点,按照“提xx次、扩大规模、打响品牌”的思路,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基地,逐步实现农业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记  者:清丰县如何发展“三色”农业,培育特色农产品基地?

    闫西良:经过努力,清丰县“三色”农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了50%以上,使全县农民人均增收近千元,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

    一是实行区域化布局,形成规模优势。

    辣椒、食用菌和速生丰产林具有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特点,在群众中也具有一定的种植基础。为此,我们通过宣传发动、政策调动、利益驱动、示范带动等措施,按照“东部辣椒、中部菌、西部发展速生林”的产业格局,发展创建专业乡镇、专业村活动。目前,东部辣椒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较2003年增加22万亩,其中,韩国“益都红”辣椒5万亩,年产干鲜椒13.5万吨。    

    中部食用菌种植总面积达到260万平方米,形成了规模较大、特色明显的基地26个,年产菇4万吨,产值达2.5亿元,成为全省{zd0}的白灵菇生产基地,被命名为“全国食用菌优秀基地县”。

    西部速生林种植以纸浆林为主,发展到25万亩,年产值可达2亿元,成为农民致富的“绿色银行”。我县因此被命名为河南省xx“速生丰产林基地示范县”,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速生丰产林示范基地”。

    二是推进标准化生产,打造优质品牌。

    在进行规模化生产的基础上,引导农民合理使用用化肥、农药、农膜,推广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农产品认证,加快优质、安全农产品的商标注册,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目前,我县5万亩优质辣椒丰产示范区被确定为省级定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8个乡镇被确定为“河南省无公害标准化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同时,还培育了“申氏”食用菌、“宏海”优质面粉、“澶都”辣椒等20余个国家和省部级名优品牌,其中“宏海”精粉被评为“中国面粉xxxx”。

    三是强化科技服务,完善支撑体系。

    整合全县科技资源,成立了农技推广总站和农技服务大厅,设立了3个跨乡镇的农技推广区域站,公开选拔了39名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基层,包村入户指导生产。结合特色农业基地的建设,加快育种、施肥、节水、植保和防治污染等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全面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我县被确定为“全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县”。

    四是促进合作,提高组织化程度。

    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尽管财力紧张,县财政坚持每年拿出300万元,对带领农户共同致富的xxxx、种植大户、经销商等进行奖励,支持xxxx上规模、上档次。全面落实财政扶持、税收减免、信贷服务等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完善xxxx、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目前,我县各种类型的产业化组织159个,带动农户4万多户,占农户总数的30%以上,使农民真正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了实惠。

    第二步棋:如果说清丰县发展县域经济的{dy}步棋是发展特色农业,那么,第二步棋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加工增值能力。 

    记  者:清丰县怎样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拉长农业产业链条?

    闫西良:2005年,清丰县农产品加工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5%,确立了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使清丰这个农业县三大产业的比例,实现了从“一二三”到“二一三”的转变。 一是依托辣椒资源发展辣椒加工业。

    目前,我县辣椒年加工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濮阳先锋实业公司投产后,冷藏加工的辣椒、圆葱、粘玉米等主要产品打入韩国市场,出口创汇突破百万美元,公司现在已经成为濮阳市{zd0}的农产品深加工xxxx。

    二是依托食用菌资源发展食用菌加工业。

    以河南恒立、“申氏”菇业等8家企业为龙头,年生产能力达到3.5万吨,制种能力达到400万瓶,带动全县及周边县发展食用菌种植300万平方米。珍稀食用菌出口美国、加拿大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

    三是依托优质麦资源发展面粉加工业。

    以伍钰泉面业、绿源面业等企业为主体,年加工小麦130万吨,相当于清丰县的小麦产量的4倍。

    四是依托精制棉、玉米资源发展精细化工业。

    以天盛化学、凯利化工等企业为主,年加工精制棉1万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生产规模进入全国前三名;年加工玉米30万吨,超过清丰县一年的玉米总产量。

    五是依托麸皮、豆粕资源发展饲料加工业。

    以科迪饲料、普丰油脂饲料等企业为主,年加工小麦麸皮、豆粕50万吨,生产各类预混饲料60万吨,基本满足了全县畜牧业发展的需求。

    六是依托棉花资源发展棉纺业。

    以清阳棉纺公司为主,年产棉纺茶巾、浴巾1000万条。产品出口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成为全国棉纺行业出口xxxx之一。

    第三步棋:如果说清丰县发展县域经济的前两步棋是立足本地的资源做文章,那么,第三步棋就是到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中去寻求发展机遇,借助外力打破低水平循环。 


    记  者:清丰县如何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拓展县域经济发展空间?

    闫西良:清丰县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更新观念,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进一步调整完善工作思路,求真务实,从而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一是通过多种方式招商引资。明确招商主体,延伸招商触角,成立了驻青岛、杭州、东莞办事处和外商服务中心,瞄准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灵活运用园区招商、项目招商等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两年来,全县共引进项目341个,到位资金超过30亿元。在引进资金规模、总量和境外资金利用等方面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正在筹建的投资9亿元的秸秆发电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消化秸秆40万吨,不但提高了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而且使全县农民每年增加收入6000万元。在引进项目、资金的同时,注重引进人才、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增强了打破低水平循环的动力。

    二是加快发展劳务经济。通过强化培训、构建网络、打造品牌等措施,鼓励农民外出务工,发展劳务经济。2005年,我县外出务工人数超过1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0%,全县年劳务收入6亿多元,为全县财政收入的6倍多。农民外出打工不仅挣了票子,而且换了脑子,学了技术,掌握了发展市场经济的本领。许多农民返乡创业,成为清丰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三是加大改革力度。以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为重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高标准建设了县行政服务中心和乡镇便民站,加xx能监察和作风建设,对大项目投资采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实行重点企业挂牌保护、执法过错责任追究、部门服务承诺、民主评议行风等制度,千方百计营造“洼地”效应。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全部改制为民营企业。大力推进以税费改革为核心的农村综合改革,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撤并乡镇,分流富余人员,提高行政效率。

    回顾两年来的实践,清丰县在探索平原农区县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党和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益于河南省委、省政府和濮阳市委、市政府为壮大县域经济营造的发展环境。清丰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新闻背景:

    清丰县是河南省一个典型的平原农区县,以境内隋代孝子张清丰之名命名。直到2003年,农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接近50%,农村人口占全县总人口比重高达85%,农民增收缓慢,县乡财政困难。

    县富则民富,县强则省兴。2004年,河南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清丰县抓住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相继出台的机遇,积极调整思路,对内抓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对外抓开放带动,重点开展招商引资和劳务输出,努力打破低水平循环,县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走出了效益型农业的新路子。

    2005年,清丰全县生产总值比2003年增长29.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9.1%,连续两年实现两位数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排序由2003年的第73位上升到2005年的第53位,两年跃升了20个位次,进入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快”行列。

    打破低水平循环  实现高速度发展

    县域经济要在改革创新中崛起,改革创新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跳出“怪圈”,拉长“链条”。河南省清丰县在打破低水平循环、探索平原农区县加快发展新路子方面已经破题,走出了一条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独特之路。

    一要坚定信心。平原农区县底子薄、基础差,没有地下资源,发展难度大。但不能因难度大丧失信心,失去斗志。只要真正树立以民为本的思想,克服畏难情绪,搞好班子建设,同心同德,奋发图强,开拓进取,带领群众真抓实干,就一定能够有所作为。

    二要立足实际。发展县域经济要立足县情,从能够办到的事情做起,宜工则工,宜农则农。要多做打基础、谋长远的工作,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饥不择食。

    三要致力于建设现代农业。县域经济依靠工业、第三产业可以富民强县,发展农业同样可以大有作为,关键是要立足当地实际,重视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走农业产业化的路子,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外向型农业,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四要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封闭是没有出路的,要主动寻求与外部市场的对接和融通,一旦走出去,就海阔天空,要借助外力,为产业发展打开广阔的市场空间。

    清丰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发展上没有急功近利,走出了效益型农业的路子,其成功经验特别值得学习和借鉴。

 
共(3)页 首 页  上一页  [1]  []  []      
来源:经济日报农村版

 

清丰县年产10万吨名优食用菌生产基地 - hh08525915 - 濮阳市兴华合作社物资部清丰县年产10万吨名优食用菌生产基地 - hh08525915 - 濮阳市兴华合作社物资部清丰县年产10万吨名优食用菌生产基地 - hh08525915 - 濮阳市兴华合作社物资部清丰县年产10万吨名优食用菌生产基地 - hh08525915 - 濮阳市兴华合作社物资部清丰县年产10万吨名优食用菌生产基地 - hh08525915 - 濮阳市兴华合作社物资部清丰县年产10万吨名优食用菌生产基地 - hh08525915 - 濮阳市兴华合作社物资部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清丰县年产10万吨名优食用菌生产基地】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