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吃掉两三百万吨地沟油新闻其实是个大忽攸? 最近两则健康安全方面的报道一直牵动国人的神经,一则是《中国经济时报》的打黑记者王克勤潜伏7个月,遍访上百个受害者,揭露山西疫苗问题内幕;另外一则是《中国青年报》 2010-03-17 “围剿地沟油”,也让全国的消费者惊出一身冷汗。不过如果跟踪这两个报道,你会发现感觉其实是很不相同的。前者在被山西官方否定之后,王克勤及《中国经济时报》称掌握大量的人证物证,而后者的报道在被继续采访当事人时说却自己从未讲过此类话,让人感觉是一个大忽攸新闻。 200-300万吨地沟油的数据是被忽攸出来吓人的还是科学估算出来的? 中青报的报道声称:“‘你一定也吃过地沟油。’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何东平面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这样说。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和油脂工作组组长。据他估计,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300万吨。而中国人一年的动、植物油消费总量大约是2250万吨——也就是说,按照比例,你吃10顿饭,可能有1顿碰上的就是地沟油。” 这些数据的估算源于“一次影响食欲的大学生的‘偷偷摸摸’科学调查”而在随后的湖北台 郭晓勇 肖昌盛2010-03-20 的采访报道中(“地沟油事件引起强烈关注 何东平教授出面回应 ”)何东平介绍,他和他的多名学生,已经对武汉的地沟油状况进行了数年的调查研究,但是研究xx于对各种地沟油的成份和危害物质的分析,为国家制定检测地沟油的标准提供参考。废弃油脂返回餐桌的现象确实存在,但到底有多少他根本不知道,也从未说过“我国每年有200万—300万吨地沟油流回餐桌”,报道中提及的数据其实是广东某媒体去年曾经报道过的,并非他的调查结论,他也没有取得地沟油进入餐桌的有效证据。 原来大家口口相传的二三百万吨地沟油被吃掉其实是一个“传说”,是记者编出来的还是何教授受到压力否认的?我想何教授受到的压力并不如王克勤那样大,直接把掌握的科学证据公布出来不就可以了吗?另外记者报道的一个大学生偷偷摸摸地调查就估算出这么多的数据?真要想把这个事搞清楚,跟踪几个数,拿出证据来。看看那些回收的地沟油究竟是干什么去了? 两叁百万吨地沟油数据来自哪? 仔细在网上查了一遍,发现央视12套有一个报道,名称为“农大副院长:我国每年有几百万吨地沟油进入市场”中,CCTV-12法律服务动车行收官节目《相聚到北京》中12月4日播出的节目中,当讨论到食品安全的话题时,参加节目录制的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院长胡小松在现场提到,在农村市场和城乡接合部的市场中,每年将有几百万吨的地沟油进入市场。央视的这个报道数据真假不讲,胡教授其实早就不干那个副院长了,还被冠之以“农大副院长”,连头衔真假都懒得去搞清楚,所以这则新闻的可信度如何你就知道了? 地沟油的毒性到底有多大?地沟油毒性是xx的100倍还是含量只是微乎其微? 另外中青报的报道还声称,地沟油中的主要危害物之一黄曲霉素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其毒性是xx的100倍。而在湖北台的报道中,何东平向记者展示了一份地沟油样品,其颜色看上去透明清亮,只是里面有些沉淀物。他说,地沟油中含有黄曲霉素、各种病菌、重金属等有毒有害成分,对人体健康有害。其中虽然黄曲霉素的毒性是xx的100倍,但它在地沟油中的含量只是微乎其微。 原来比xx毒100倍的地沟油也是忽攸出来的。 是“油掺油,神仙愁”还是“不太可能”? 中青报的报道指称:在科研工作者看来,治理地沟油的难点在于,经过洗涤、蒸馏、脱色、脱臭等精炼过程后,单从外观和感官上,很难区分地沟油和普通油。不法商贩通常还会把地沟油掺入食用油中,如果含量较少,更是难以检测。 而在3月21日的《长江日报》报道,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食品检测专家分析:地沟油粗加工后,再进一步变成“清亮”的食用油,目前很难,加工成本也高。那么可不可能与食用油勾兑、稀释?这位专家说“不太可能”,因为两者融合后依然会黑乎乎,如果炒菜,会又黑又臭。湖北台 郭晓勇 肖昌盛2010-03-20 的报道中,“何东平说,经过提纯的地沟油,可以达到国家一级食用油标准,只是成本太高,不法分子不可能实现,而且人们从心理上也难以接受。” 原来地沟油与普通油还是有巨大区别的,并不是如三聚氰胺似的想怎么加就怎么加。 某些记者与教授其实与城管在做同样的工作:丑化流动商贩。 中青报的报道称“从餐饮业的餐厨垃圾中提炼1吨地沟油,成本仅300元左右。掏地沟油的人看似不起眼,实际上平均掏一桶油就能挣上七八十元。一个人通常每天能掏4桶,回收提炼之后,就算只按食用油市场价格的一半出售,每月也能赚1万多元,相当于高级白领的收入。” “而中国人一年的动、植物油消费总量大约是2250万吨——也就是说,按照比例,你吃10顿饭,可能有1顿碰上的就是地沟油。” 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小商小贩基本上都是农民工,我也经常在人大门口的流动摊贩买炸煎饼吃。与城管与部分记者丑化不同的是,其实这些小摊主绝大部分是很讲城信的,他们也一直在改进手艺如何吸引回头客,况且自己也吃自己做的东西。并不是想象中的黑了心肝,把顾客都当猪宰。所以这些不负责任的报道,看到地沟油被农民回收了,就想象中都又重新进入食物链了。其实地沟油有许多用途,其中之一就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的生物柴油。 地沟油被用来做生物柴油了还是被流回食用油市场了? 地沟油是可以变害为利,回收后并不是都变成食用油又流回餐馆,其实餐馆做的饭他们自己也吃,怎么可能用这些油?餐馆一般都是靠吸引回头客,做一次性买卖的黑餐馆不能说没有,但应该{jd1}是极少数。从这个常识来判断,我觉得记者与教授忽攸大家了。 其实大小酒楼饭店每天产生的大量食用油废料,是制造生物柴油的好原料,饭店、宾馆用过的油约为3000元/吨,从地沟回收的废动植物油约2000元/吨,转化成生物柴油售价在4000元/吨以上,扣除其它原材料消耗和人工成本,可实现1600元/吨增值。目前我国油脂消耗量高达1700万吨,在食品加工、油脂生产、餐饮业每年产生15%即250多万吨废弃食用油脂,若通过该技术加以转化,可以实现产值105亿元,增值可达40亿元。北京市科委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中心正与石油大学合作,利用北京市餐饮业废油为原料来制造生物柴油。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7)中也明确提出要开发餐饮业油脂等废油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这些都将促进开发废弃油脂转化生物柴油方面的潜力。 国家应该对地沟油进行一次普查,看一看究竟是多少? 地沟油之所以吸引大的眼球,的确是中国的消费者被吓怕了。所以本着负责任的精神,地方政府应该好好地查一下餐饮业垃圾处理的归属问题。看一看是不是如报道所讲的那些,大量的地沟油被餐馆回收利用了? 其实食品安全方面很容易引发联想,出了一个毒水饺,把所有水饺都想象成毒水饺;出了一个纸包子,把所有包子都联想成纸包子。好好地查一查,给消费者一个交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