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直放站原理以及实践案例- 筑梦院| xx通信网络优化和网优人 ...

移动通信迅速发展的今天,无论何种无线通信的覆盖区域都将产生弱信号区和盲区,而对一些偏远地区和用户数不多的盲区,要架设模拟或数字基站成本太高,基础设施也较复杂,为此提供一种成本低、架设简单,却具有小型基站功能的经济有效的设备—直放站是很有必要的。为此,移动通信服务商们开始在基地之外的建筑物内部及地下等电波盲区设置直放站,以{zd0}限度地满足用户对于通话服务的要求。

国内直放站市场形成之初,主要是使用消防用无线设备和调频(FM)广播接收直放站。进入90年代后半期以来,在移动通信手机迅速普及的带动下,直放站市场得到了持续的发展。直放站可以扩大已建模拟和数字移动通信基站的覆盖范围,是解决盲区、边远地区移动通信的最经济有效的手段。

据我们所知,目前,尚未有一本全面介绍直放站方面的书籍,为此我们在本网站的技术讲座栏目中对直放站作一简单的介绍,希望对大家了解直放站有所帮助。

一、直放站概述

1. 直放站的定义
直放站(中继器)属于同频放大设备,是指在无线通信传输过程中起到信号增强的一种无线电发射中转设备。直放站的基本功能就是一个射频信号功率增强器。直放站在下行链路中,由施主天线现有的覆盖区域中拾取信号,通过带通滤波器对带通外的信号进行极好的隔离,将滤波的信号经功放放大后再次发射到待覆盖区域。在上行链接路径中,覆盖区域内的移动台手机的信号以同样的工作方式由上行放大链路处理后发射到相应基站,从而达到基地站与手机的信号传递。

直放站是一种中继产品,衡量直放站好坏的指标主要有,智能化程度(如远程监控等)、低IP3(无委规定小于-36dBm)、低噪声系数(NF)、整机可靠性、良好的技术服务等。
?

使用直放站作为实现“小容量、大覆盖”目标的必要手段之一,主要是由于使用直放站一是在不增加基站数量的前提下保证网络覆盖,二是其造价远远低于有同样效果的微蜂窝系统。直放站是解决通信网络延伸覆盖能力的一种优选方案。它与基站相比有结构简单、投资较少和安装方便等优点,可广泛用于难于覆盖的盲区和弱区,如商场、宾馆、机场、码头、车站、体育馆、娱乐厅、地铁、隧道、高速公路、海岛等各种场所,提高通信质量,解决掉话等问题。

2.直放站的种类与类型

(1) 移动通信直放站的种类
??? — 从传输信号分有GSM直放站和CDMA直放站;
??? — 从安装场所来分有室外型机和室内型机;
??? — 从传输带宽来分有宽带直放站和选频(选信道)直放站;?
???? — 从传输方式来分有直放式直放站、光纤传输直放站和移频传输直放站。?

(2) 移动通信直放站的类型
?GSM移动通信直放站
GSM移动通信直放站是解决基站覆盖而存在信号盲区的一种方式。通过架设直放站不但能改善覆盖效果,同时能大大减少投资基站之成本。

GSM直放站是为xxGSM900MHz/1800MHz频段移动通信网的小范围信号盲区或弱信号区而设计生产的通信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地下商场、停车场、地铁、隧道、高层建筑的办公室、娱乐场所、电梯或私人住宅等基站信号所无法到达的信号盲区,同时对于xx城市因受高楼大厦影响而产生的室外局部信号阴影区或边远郊区个别村镇的弱信号区也具有相当好的覆盖效果。

?CDMA移动通信直放站
CDMA直放站可以扩大CDMA基站的覆盖范围,大大节省CDMA网络建设的投资(一个CDMA直放站的投资约为一个CDMA基站的十分之一)。特别是在高层楼宇、地下(如地铁)、以及盲区等特殊环境下,CDMA 直放站将充分发挥它的优势。由于各种地理环境和用户的要求不同,所需的CDMA直放站的类型也不同。

CDMA直放站是为了xx移动通信网覆盖盲区或弱信号,延伸基站信号覆盖的一种中继设备,它能解决xx城市因受高楼大厦影响而产生的室外局部信号阴影区,地下停车场、地下隧道、商场、电梯等基地无法到达信号的盲区,提高了覆盖范围增强了信号覆盖延伸。

??GSM/CDMA光纤直放站
光纤中继移动通信直放站由靠近基站侧的近端机及覆盖区侧的远端机两部分组成,适用于在基站拟建直放站区有高山阻挡或两者相距甚远,同时基站和覆盖区之间具备光缆情况下建站。

光纤直放站兼备宽带、选带、选带、选频等功能。传输距离可达20Km,由于空间隔离度好,不产生同频干扰,重发方向可采用全向天线覆盖,以提高覆盖效果。应用波分复用事分光、分路技术、光纤直放机还可组成其它使用系统。

3. 移动通信直放站的构成

移动通信直放站的构成因种类而异。

(1) 直放式直放机
下行从基站接收信号,经放大后向用户方向覆盖;上行从用户接收信号,经放大后发送给基站。为了限带,加有带通滤波器。

(2) 选频式直放站
为了选频,将上、下行频率下变频为中频,进行选频限带处理后,再上变频恢复上、下行频率。

(3) 光纤传输直放站
将收到的信号,经光电变换变成光信号,传输后又经电光变换恢复电信号再发出。

(4) 移频传输直放站
将收到的频率上变频为微波,传输后再下变频为原先收到的频率,放大后发送出去。

(5) 室内直放站
室内直放站是一种简易型的设备,其要求与室外型机是不一样的。

4. 直放站的应用
(1) 直放站的应用原则
根据直放站系列产品的特点和移动通信网络的需求,不同的地理环境及应用场合,系统的解决方案是不同的,这需要认真分析,区别对待。

对于无线直放站来说,信号的隔离显得尤为重要。无线直放站是从空间接收信号,势必要求空间信号尽可能纯净;而在基站较为密集区域,分离不同基站或扇区信号的难度将大大增加,容易使直放站增加对基站干扰。所以在基站较为密集区域,建议尽量采用有线信号的引入方式,比如光纤直放站。在不具备使用光纤直放站条件的场所,只能采用无线直放站,但其施主天线必须具有足够的方向选择性。

针对各类地区及应用场所,由于基站的密集性、用户话务量等不同,建议采用如下直放站的应用原则:

???? ?城市密集区
由于用户量大,基站数量较多,一般不存在大范围的信号盲区,直放站只是用于解决小范围区域的补盲以及建筑物内的信号覆盖。在光纤到楼尚未普及的情况下,需采用无线直放站。随着建筑物的增多,所需的直放站数量也会随之增加,就会出现一个基站配置多台直放站的情况。

但直放站的引入必然对基站产生干扰,干扰会随着直放站数量的增多而加大,特别是大功率直放站的引入,会使系统干扰明显加剧。因此,在城市密集区应当采用小功率(1W以下)直放站。

   城市边缘
在CDMA网络建设初期,由于基站数量较少,可以采用大功率的无线或光纤直放站。城市边缘地区,主要是解决信号覆盖问题。在已铺设光纤的地区{zh0}采用输出功率为10W的光纤直放站。

无光纤资源时,可利用无线直放站进行延伸覆盖。采用方向性好的施主天线提取较为纯净的源信号,输出功率为5W/10W,等同于基站的输出,达到较好的覆盖效果率。

   郊区、乡村
郊区、乡村主要是解决覆盖问题。在铺设光纤的地区{zh0}采用大功率光纤直放站(10W/20W)扩大覆盖范围。

对于无光纤资源但又能收到基站信号的地区,可采用无线直放站解决覆盖问题。特殊情况下,还可采用移频直放站来增加覆盖距离。

(2) 直放站的应用场合
GSM、CDMA和光纤直放站和室内覆盖系统为各种信号盲区可提供不同的详细解决方案,其适应范围如下:
??? ?扩大服务范围,xx覆盖盲区,如高山,建筑物,树林等阻挡物而形成的信号盲区;
??? ?在郊区增强场强,扩大郊区站的覆盖;
??? ?沿高速公路架设,增强覆盖效率;
??? ?解决室内覆盖,如大型建筑物内信号衰减信号盲区、地下商城、地铁、遂道等衰减信号盲区;
??? ?将空闲基站的信号引到繁忙基站的覆盖区内,实现疏忙;
??? ?其它因屏蔽不能使信号直接穿透之区域等。

以下是直放站的几种典型应用

  在进行无线蜂窝系统设计时,由于基站的发射功率远大于手机,计算基站的覆盖距离时,往往是计算反向电路的传播衰耗。但在直放站的实际安装调测中,为方便起见,我们仍以手机接收到的基站的信号强度加以估算。(在下面的几个例子中,所涉及的电平值均为手机接收信号功率值。)   

??? ● 公路的覆盖
某郊区一基站东侧,有一主要交通干道,我们在基站东侧14km处安装一直放站,服务天线高度约55m。直放站服务天线的输出口接一个3比1的功率分配器,分别接两个16dBi的板状天线,信号小的天线向西辐射(指向基站),信号大的天线向东辐射。未装直放站时,直放站所在地信号在-100dBm左右,通信时通时断,效果非常不好。直放站开通后,直放站西侧一段约3—5km公路信号明显改善;直放站东侧使通信距离又延伸8—10km。

  ● 郊区重点村镇居民区的覆盖
某一村镇离基站5~6km,由于该镇经济条件较好,手机用户较多。无直放站时,地面信号在-90~-95dBm左右,室外通信正常但无法保证室内通信。安装直放站后,服务天线在30m高左右,采用全向天线,地面接收的基站信号电平提高约20dB,可以解决半径在500—800m内的室内覆盖(指一般居民楼)。

  ● “L”型覆盖
某一风景区位于山谷中,距离基站不到4km,但由于被山脉阻挡,手机根本无法工作。我们在山脉的尽头安装一直放站,由于直放站接收信号的方向和发射信号的方向成一定的角度,相当于基站的电波在直放站处转了一个弯。依靠山体的阻挡,直放站的施主天线和服务天线分别放在山体的两侧,隔离度很大,直放站的性能可以充分发挥, 不但很好地解决了该风景区用户的通信问题,还使该基站的通信距离向山谷里延伸了6km。

  ● 临时性会议地点的应急覆盖
某北京郊区某宾馆组织生要会议,由于信号较弱,在会议室和宾馆底层房间均不能通信。由于时间紧迫,在该宾馆安装闭路分布系统已不可能。经现场考察,在宾馆顶层信号较强,且信号单一,安装直放站不会引起导频混乱。服务天线放楼群中间,利用楼体的隔离可以有效地控制直放站的覆盖,因宾馆面积不大,直放站的增益设置较小,使直放站工作很稳定。直放站半天即安装完毕,马上收到效果,不但会议室内信号明显增加,而且地下室也可以正常通信。

  ● 开阔地域的覆盖
人口分布较少的开阔地域是使用直放站进行覆盖的典型场合。当直放站采用全向天线时,只要有一定的铁塔高度,在直放站工作正常的情况下,3km内可以明显地感觉到直放站的增益作用。但距离超过5km以后,直放站的增益作用就迅速消失,用手机进行基站接收信号电平测试,无论直放站是否工作,接收电平都没有明显变化。这是因为在平原开阔地区,房屋建筑和地形地貌造成的传输衰耗相对较小,而随空间距离的增加,电波按32.45+20logf (MHz)+20logD(km)的规律衰减;即距离每增加一倍,电波衰减6dB。

比如在离基站12km A点处用手机测得基站的接收信号电平下降为约-95dBm,在离基站17km 的B点测得接收信号电平下降为约-97km(由于距离增加不足三分之一,自由空间衰耗和地貌衰耗增加值都不很大)。在A点安装一直放站,我们可以这样估算一下直放站电波的衰减曲线。直放站正常工作后,在距直放站水平距离300m的地面用手机进行接收信号电平测量(离直放站过近,将离开天线的主瓣,计算误差较大),假如测得导频电平为-70dBm,就可估算出直放站在A点附近有25dB的增益作用。由于距离每增加一倍,电波衰减6dB。在离A 点600m处衰减6dB,1200m处衰减12dB依次类推,4.8km衰关将达24dB。如果考虑地貌衰耗,直放站放大的信号到达B点时,信号电平约在-95—-100dBm左右,此时直放站的增益作用几乎为零。图3表示出基站的信号和直放站放大的信号衰减曲线索,可以看出A点至B点,基站信号衰减很慢,而且直放站信号衰减可以看出A点到B点,基站信号衰减很慢,而直放站信号衰减很快。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直放站所在地300m处,通过开头直放站的方法,若能检查出直放站有25dB以上的增益,则说明直放站的工作状态已经是比较好的。由此可见,要想利用直放站组成大面积的覆盖是不现实的。当然 要想在局部方向获得较大的覆盖,如公路沿线则必须有更高的铁塔和高增益的定向天线,这样可以在单一方向延伸覆盖10km左右。

5. 对移动通信直放站的要求
通常,对移动通信直放站的要求主要应以基站的技术要求为依据。
(1) 工作频带
应和GSM及CDMA的工作频带一致。

直放站系透明传输,一般不会产生附加频率误差,但移频直放站例外(允许工作的移频频率应获得无线电管理局的批准),因它有频率变换,应要求输出频率变化不超过±5×10-8。

(2) 额定({zd0})输出功率、额定({zd0})增益(及增益调节范围、自动增益控制范围)及输入电平。
这是一组互相关联的指标,应综合考虑。

通常{zd0}输出功率在不超过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规定的{zd0}限值的情况下,应分成若干等级供用户选用,下行主要考虑覆盖,上行保证基站满意接收。因此,下行一般大于上行。

增益是将接收到的信号放大到额定输出功率。考虑到直放站安装地点信号强度的差异,增益应是可调的。{zd0}增益可以考虑将直放站接收到的信号电平(据施工及运营单位报告约-60~-80dBm)放大到{zd0}输出功率来计算。

为了保证输出功率稳定和避免输出非线性,带有≮10dB的自动增益控制(AGC)看来是必要的。
关于容差、额定输出功率和额定增益,只要规定一个就可以了。一般规定增益容差比较合适。因为测试时是将增益调到{zd0},改变输入电平使输出达到额定值。既然是这样,额定功率当然就不必规定容差了,而这时,输入电平也因增益不同而不同。

(3) 带宽、带内波动和带外抑制
这是一组互相有关系的指标,尤其是带宽和带内波动。

通常,带宽是指-3dB带宽,而带内波动是指带内的不平坦度。如果要求带内波动比3dB小,则-3dB带宽必然要比分配给它的带宽要宽,这样,势必侵占别的信道。因此,带内波动{zd0}只能是3dBp-p。

带外抑制主要是对滤波器形状的要求。为了不对别人形成干扰,希望滤波器形状尽量接近矩形。通常以-60(或-40)dB带宽对-3dB带宽的比(有人称之为滤波器的形状系数)来衡量。对宽带直放站来讲,这一形状系数做到<1.6是不成问题的,但对选频直放站而言,形状系数可能要达到6。

(4) 交调和杂散发射
谐波、交调和杂散都是不希望有的无用信号,可以提出一样的要求。

对GSM直放站,按YD/T 883-1999和ETS 300 609要求是合适的,对CDMA直放站,只有按YD/T 1047-2000来要求了。

(5) 波形质量
CDMA基站有对波形质量(Rho)的要求,直放站传输CDMA信号后,对这项指标可能会恶化,应规定一个允许的恶化量。

(6) 传输时延信号通过直放站后,可能产生传输时延。
宽带直放站的传输时延比较小,一般在1μs左右;选频直放站和移频直放站传输时延比较大,可能分别达到5μs和10μs。

(7) 噪声系数
这是直放站灵敏度的表征,按现在技术水平,做到4~6dB应是不成问题的。

(8) 电压驻波比
为可保证有效功率传输,提出电压驻波比的要求是需要的。根据功率被反射的量和实际水平,要求做到小于1.4~1.5是可行的。

(9) 操作维护管理
为了操作维护和管理,作一些信号指示(如输出功率指示,电源状态指示等),设置电源开关,增益调节钮是必要的。至于需不需要提出远程监控或网管之类的要求,应视情况而定。可以作为选项,有也不必过分复杂,因为直放站毕竟不是基站,复杂了成本必然增加。

(10) 安全要求
应有接地装置、耐压和绝缘等要求。

(11) 室内直放站
既然室内直放站是简易型的,因此要求应比室外型低,尤其是输出功率、增益、噪声系数、传输时延和电压驻波比等。

总之,直放站有很多技术参数,如上所述。但对一个直放站来说,主要有工作频率范围、{zd0}输出功率、增益范围等,为此应对这些技术参数进行着重讨论。

  ● 直放站的工作带宽。很多直放站是由AMPS和TACS模拟移动通信系统产品演变而来,进入CDMA体制后,只做了少量改动,为适应CDMA有多个载频的需要(我国800MHzCDMA系统有10MHz带宽),一些直放站生产厂家,其宽带的直放站均不如为CDMA专门设计的窄带直放站性能好。因为CDMA系统信号的信噪比远低于其他系统,前端低噪音放大器的性能十分重要,宽带滤波器不利于低噪音放大器的制造。实际上直放站满足多功波是没有必要的,直放站都工作在话务量低的边缘地区,能保证CDMA首载波283信道工作即可。直放站是基站滚动发展的,过渡性产品,当需要第二载波时,直放站已被基站取代。

  ● 直放站的{zd0}输出功率。一些厂家为了获得较大覆盖,生产的直放站{zd0}输出功率高达+43dBm,这是没有必要的。取大输出功率+33~38dBm较为合适。{dy}覆盖主要取决于直放站反向信道低噪音放大器的性能,而不取决于直放站的{zd0}输出功率。第二在实际安装中,直放站输出功率很难达到+30dBm以上。在空旷地带,当地面接收基站的信号电平低于-95dBm时,可考虑安装直放站。假设施主天线架高30m,由于高度的提高,空中接收信号电平在-65~-70dBm左右,加上施主天线增益,直放站输入端口可望接收-50~-55dBm的信号,如果直放站增益为80dB,直放站输出功率只能达到+25~30dBm。但是在实际安装中,由于铁塔高度的原因,隔离度受到限制,直放站的增益很难达到80dB以上,所以直放站的{zd0}输出功率指标定的过高实际意义不大。

  ● 反向信道接收端应具有分集接收作用。CDMA系统有严格的功率控制,处于极低的信噪比情况下工作。由于手机发射的功率要远低于基站,直放站反向信道低噪音放大器的性能好坏显得十分重要。采用分集接收有利于改善反向信道的性能。正常情况(无直放站)手机发射电平很少超过+15dBm。在加入直放站后,手机的发射功率比正常时要大很多,有时接收电平在-95~-100dBm时,手机输出就高达+23dBm。这主要是加入直放站后,反向路径信噪比恶化的原因。由于手机{zd0}输出是+23dBm,所以直放站的覆盖主要取决于低噪音放大器的性能。

  ● 直放站的重量和体积。直放站不同于基站,安装条件一般都很苛刻,大部分在高塔上作业。有些生产厂商对这一点缺乏切身的体会,对重量和体积未给予重视,对这些物理参数没有“精打细算”。一个小巧的直放站会给运营商带来好感,想念安装过直放站的人都有切身的体会,将一个重量超过25kg、体积庞大的直放站搬上50m高的铁塔是多么的困难。

  ● 软件的操作界面要方便。直放站安装条件困难,在高塔上作业,一手攀住铁塔,另一手拿住笔记本电脑操作,其难度是可想而知。如果人机对话采用DOS方式,逐一敲进字符,则是太困难了。有的生产厂家的产品,软件设置从直放站的初步设计到直放站的现场安装高度采用流程图的形式,开始要求输入直放站和基站的经纬度,随着流程图再输入天线和基站参数,一步一步地向下进行,{zh1}给出直放站的大致增益数值,非常方便。所有的输入参数均由下拉式菜单用鼠标进行选择,很利于现场操作。

  ● 下放站应具有遥测遥控功能。直放站由于安装在较为偏僻的地区,用电话线采用MODEM遥控可能性满面春风。有的厂家给直放站配置一个手机,利用手机号码组成直放站自身的网管系统,但价格较高,当直放站数量不大时没有必要购买网管系统。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采用电缆从RS232口将遥控功能引至地面,这样每次对直放站进行检查就不用再爬塔。

  ● 直放站应具有故障和告警记录功能。对直放站出现的断电,功放过载,是否出现自激等应有记录。每次故障和告警出现的时间和次数应有所统计,以便于日后维护,分析原因。

6. 直放站主要指标的测试
有关移动通信直放站主要指标的测试应当考虑测试的准确性,也应当考虑测试的成本和使测试简单易操作。

(1) 额定输出功率、{zd0}增益、增益调节范围和AGC范围的测试。
??? — 被测直放站增益调到{zd0},从低向高调信号发生器加给被测直放站的输入电平,使测得的直放站输出达到厂家声明的输出电平Lout(dBm),记录这时直放站的输入电平Lin(dBm),则直放站的{zd0}增益为:Gmax = Lout – Lin(dB) (1)

— 改变输入电平到Lin′(dBm)和Lin″(dBm)使直放站输出Lout变化不超过规定值△Lout(如1dB或0.5dB),则:AGC = Lin′ – Lin″(dB) (2)
Lin′为Lout + △Lout时的输入电平,Lin″为Lout – △Lout时的输入电平。

— 输入电平回到Lin(dBm),减小直放站增益到最小,读直放站这时的输出电平Loutmin(dBm),直放站的增益调节范围为:△G = Lout – Loutmin(dB) (3)

测量额定输出功率时应考虑直放站输出端口到功率计输入端口的衰耗。
其它有很多指标都是在厂方声明的功率上测试的,因此,厂方声明{zd0}输出功率时,应考虑对其它指标(如交调、杂散发射等)的影响。

(2) 带宽、带内波动和带外抑制的测试
应尽量采用扫频测试,采用网络分析仪(矢网、标网),也可以采用带跟踪源的频谱分析仪,建议推荐后者,因为它的动态范围较大,还可以减少测试仪器品种,节约成本。

接通跟踪源,中心频率调到被测直放站的中心频率,扫频宽度调到被测直放站带宽的3~7倍(视被测带宽而定,带宽窄时倍数高),输出电平调到被测直放站输入电平为Lin。频谱分析仪参考电平调到使被测指标接近顶刻线。在频谱分析仪屏幕上出现滤波器的响应曲线,用标记可以读到-3dB的带宽、带内波动和带外抑制。

在测量带内波动时,建议减小输入电平Lin,以充分暴露带内的波动。在测量带外抑制时如果测量仪器的动态范围不够,可以采用点频法测试。

(3) 谐波、交调和杂散发射的测试
?交调测试、杂散发射测试
谐波测试信号发生器1接通,信号发生器2关闭,频率f1调到被测直放站中心频率,电平调到被测直放站输入电平Lin再加10dB,在直放站增益调到{zd0}时,用频谱分析仪测2f1、3f1……的电平。
交调测试两个CW信号发生器的频率f1、f2在被测直放站带内设置并接通,其间隔在测带内交调时应充分得小,保证交调产物2f1 – f2和/或2f2 – f1落在带内,在测带外交调时,f1、f2的间隔应充分得大,保证交调产物落在带外。在直放站增益调到{zd0}时用频谱分析仪的标记功能读出交调产物的幅度。
测试GSM直放站时,总输入电平应提高10dB;测试CDMA直放站时,总输入电平应为Lin。

?杂散发射测试
信号发生器调制方式分别调到GSM或CDMA(视被测直放站种类而定),频率调到被测直放站中心频率,电平调到Lin(dBm),在直放站增益调到{zd0}时用频谱分析仪测量9kHz~12.75GHz内除工作频带外的杂散发射电平。

在谐波、交调和杂散发射测试中,应充分考虑直放站输出到频谱分析仪输入之间所有衰耗的影响。

(4) 波形质量恶化量的测试
CDMA信号发生器频率调在被测直放站中心(信道)频率,用波形质量测试仪测出CDMA信号发生器的波形质量RhoG,调CDMA信号发生器电平到Lin,在被测直放站增益调到{zd0}时,按实线连接,用波形质量分析仪测出这时的波形质量RhoA,则被测直放站传输CDMA信号时波形质量恶化量为:△Rho = RhoG – RhoA (4)

(5) 传输时延的测试
?示波器测量传输时延
通常用矢网分析仪测试,测试成本很高。若用示波器测量传输时延,与矢网测得的结果相比,几乎没有差别。

将信号发生器用≥50kHz的信号作幅度或脉冲调制,在高频数字存储示波器上观测CH2的信号包络对CH1的信号包络的延迟时间,用示波器上的标记可以很准确地读出CH2信号和CH1信号之间的时间差,即为传输时延。

(6) 电压驻波比的测试
用矢网和标网都可以测试,我们用带xxxxx的频谱分析仪测试。
在频谱分析仪上,接通跟踪源,调中心频率为被测直放站中心频率,调扫频宽度为被测直放站的工作带宽,调跟踪源输出电平到反射桥测试端口有被测直放站的{zd0}输入电平。以开路/短路的反射为参考,测出被测直放站天线端口的回波损耗值。

源输出驻波的测试始终没有解决好,只能在无输出信号或断电状态下测试。输入驻波测试要考虑被测直放站的承受力,如果双工器前有隔离器,则可以均在断电情况下测试。

(7) 噪声系数测试
用噪声系数测试仪测量噪声系数是非常简单的,但对GSM选频直放站来说,由于仪器带宽远大于被测带宽,所以测试起来非常困难,这时干脆用人工测试。

?人工噪声系数测试
被测直放站增益调到{zd0},在噪声源接通时,从功率计上读功率Ph(mW或μW);在噪声源切断时,从功率计上读功率Pc(mW或μW)。

如果噪声源在被测频率上的超噪比为ENR(dB),则被测直放站噪声系数为:
NF = ENR – 10lg(Y-1) (5)

移动通信直放站看起来似乎简单,其实不然,对其中关键部件要求还是较高的。因此,建议运营商选购经质量认证厂商并经质检机构检测合格的产品,否则其结果将可能是不理想的。

7、直放站与基站的优劣性比较

  直放站与基站相比较,其优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 (1)同等覆盖面积时,使用直放站投资较低。在平原地区室外一个全向基站可以有10km覆盖半径;一个全向直放站可以有4km覆盖半径;就覆盖面积而言,六个直放站约相当于一个基站。六个直放站的设备价约为一个基站的80%。但考虑到机房租用和装修、交直流电源、空调、传输系统和电路租金等费用,六个直放站的费用只相当于于一个基站的50%,甚至更低。

  (2)覆盖更为灵活。一个基站基本上是圆形覆盖,多个直放站可以组织成多种覆盖形式。如“一”字型排开,可以覆盖十几至几十公里的路段。也可以组织成“L”型、“N”型和“M”型覆盖,特别适合于山区组网。

  (3)在组网初期,由于用户较少,投资效益较差,可以用一部分直放站代替基站。用户发展起来后现更换为基站,替换下来的直放站再进一步放置在更边缘的地区,这样一步步地滚动发展。

  (4)由于不需要土建和传输电路的施工,建网迅速。

  但直放站与基站相比也有明显的不中,主要表现在:

  (1)不能增加系统容量。

  (2)引入直放站后,会给基站增加约3dB以上的噪音,使原基站工作环境恶化,覆盖半径减少。所以一个基站的一个扇区只能带两个以下的直放站工作。

  (3)直放站只能频分不能码分,一个直放站往往将多个基站或多个扇区的信号加以放大。引入过多的直放站后,导致基站短码相位混乱导频污染严重,优化工作困难,同时加大了不必要的软切换。

  (4)直放站的网管功能和设备检测功能远不如基站,当直放站出现问题后不易察觉。

  (5)由于受隔离度的要求限制,直放站的某些安装条件要比基站苛刻的多,使直放站的性能往往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6)如果直放让自激或直放站附近有干扰源,将对原网造成严重影响。由于直放站的工作天线较高,会将干扰的破坏作用大面积扩大。CDMA是一个同频系统,周边的基站均有可能受到堵塞而瘫痪。

  根据相关资料,有引起国家直放站和基站的安装比例高达2比1以上;由于我国的人口密度很大,直放站和基站的安装比例不应过大,如果没有光纤直放站,只对射频耦合型室外直放站而言,这一比值应不大于1。在规划时,直放站作为滚动发展的过渡设备,一次性安装直放站的比率应进一步减少。在大中城市的市区和通话密度较高的地区应不使用射频耦合型室外直放站。

直放站不能增加系统容量,却可以弥补CDMA系统基站的覆盖不足,由于价格低、安装方便、在GSM、CDMA系统中采用直放站不失为网络优化的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案。

  另外由于CDMA系统的频率复用率为1,直放站在CDMA系统和GSM系统中的使用存在着差异。直放站的使用将与整个系统的性能相关,而在GSM系统中直放站的使用仅与几个相关的通道性能有关。因而,合理的规划直放站网络,严格的工程勘测及施工对提高CDMA网络的性能是十分必要的。

二、GSM直放站

GSM移动通信直放站是解决基站覆盖而存在的信号盲区的一种方式。通过架设直放站不但能
改善覆盖效果,同时能大大减少投资基站之成本。如图2-1所示了GSM移动通信直放站原理图。

图4-1 GSM移动通信直放站原理图

为了满足不同环境及技术要求,GSM直放站主要可分为:  
??? — GSM移动通信宽带直放机
??? — GSM移动通信频带选择直放机
??? — GSM移动能信信道选择直放机

1. GSM移动通信宽带直放站
(1) GSM移动通信宽带直放站方框图如图2-1所示。

图2-1 GSM移动通信宽带直放站方框图

(2) 主要性能特点:
??? ?高的系统增益且增益连续可调
??? ?采用先进的数字滤波技术,带外抑制特别好
??? ?全双工工作,很高的上/下行隔离度
??? ?两端口标准设计,安装极为方便
??? ?内置电源且设计有电源保护系统和免维护备用电源接口
??? ?采用ALC技术,输出电平连续可调,稳定可靠
??? ?可选智能监控,故障自动报警及远程维护
??? ?高线性功放,性能稳定

(3) 使用范围: 主要用于机场、旅游区、地下建筑、隧道、大型偏厂矿及村镇等GSM系统的盲区、阴影区。

(4) GSM移动通信频带选择直放站组网如图2-2所示。

 图2-2 GSM移动通信频带选择直放站组网示意图

2. GSM移动通信频带选择直放站
(1) GSM移动通信频带选择直放站方框图如图2-3所示。

图2-3 GSM移动通信频带选择直放站方框图

(2) 主要性能特点:
??? ?高的系统增益且增益连续可调
??? ?全双工工作,很高的上/下行隔离度
??? ?中心频率和带宽任意可调,满足不同客户要求,带外抑制好,不同营运商之间的信号不会产生相互干扰
??? ?内置电源且设计有电源保护系统和免维护备用电源接口
??? ?两端口标准设计,安装极为方便
??? ?采用PLL控制技术的选频模块,性能稳定可靠,噪声系数低
??? ?采用ALC控制,输出电平连续可调
??? ?可选智能监控,故障自动报警及远程维护
??? ?高线性功放,性能稳定

3. GSM移动通信信道选择直放站
(1) GSM移动通信信道选择直放站方框图如图2-4所示。

图2-4 GSM移动通信信道选择直放站方框图

(2) 主要性能特点:
??? ?高的系统增益且增益连续可调
??? ?产品能工作在两信道或四信道,可扩展
??? ?采用PLL控制技术的选频模块,性能稳定可靠,噪声系统低,带外抑制特别好
??? ?采用ALC控制,输出电平连续可调
??? ?两端口标准设计,内置电源,安装方便,并配有免维护备用电源接口
??? ?可选智能监控,故障自动报警及远程维护
??? ?每信道单独功放,不会相互干扰,性能稳定
??? ?设计有防雷,避雷系统

三、CDMA移动通信直放站

采用CDMA 直放站可以扩大CDMA系统基站的覆盖范围,大大节省CDMA网络建设的投资(一个
CDMA直放站的投资约为一个CDMA基站的十分之一)。特别是在高层楼宇、地下(如地铁)、盲区等特殊环境下,CDMA 直放站将充分发挥它的优势。

CDMA移动通信直放站是为CDMA网而设计的产品,它的显著特点是采用超线性功放,保证多信道工作无杂波。CDMA直放站应用于CDMA移动通信网络中,双向中继无线信号延伸无线覆盖区,实现对特殊地形覆盖xx覆盖盲区,调配小区业务,平衡各小区的话务量,在“导频污染”地区强化主导频等等,以达到低成本扩大无线网络覆盖范围、优化网络的目的。

由于各地环境和条件的要求不同,所需的CDMA直放站的类型也不同。CDMA直放站的系列产品(射频、微波、光纤、移频、楼宇、小型)会适应和满足各种不同需求。

CDMA移动通信直放站主要由施主天线、重发天线、馈缆系统、直放主机、电源及保护系统以及防雷、避雷系统等部分组成。如图3-1所示了CDMA移动通信直放站原理图。

图3-1 CDMA移动通信直放站原理图

1. CDMA直放站的特点
??? ◆ 适用于CDMA系统
??? ◆ 很宽的增益调节范围,并能连续可调
???? ◆ 采用了高选择性的信道选择器,可对单载频进行选择处理
??? ◆ 采用高线性功率放大器,低互调、低杂散,增益线性优良,信号波动小, 对基站无干扰
??? ◆ 采用多线高选择性低插损的腔体滤波器,xx上下行串扰保证系统高增益
??? ◆ 采用特殊方法设计,避免与G网的相互干扰
??? ◆ 采用PLL技术和数字滤波技术,带外抑制良好,带内平坦度好
??? ◆ 设计防雷,避雷保护系统

2. CDMA移动通信直放站框图?
3. CDMA直放站主要技术指标
??? ?工作电压 AC220V
??? ?工作频率:上行:825-840MHz 下行:870-885MHz
??? ?增 益:65-40dBm
??? ?带内波动:<1.5dB
??? ?增益可调:30dB
??? ?阻 抗:50ohm
??? ?交 调 ≥26dB
??? ?输入驻波 ≤1.5(全频段)
??? ?输出驻波 ≤1.35(全频段)
??? ?群时延 ≤2μs
??? ?工作温度 -30-50℃
??? ?{jd1}湿度 5-90%

4. CDMA直放站应用组网
如图5-2所示了CDMA直放站应用组网示意图。

图5-2 CDMA直放站组网示意图

5. CDMA直放站产品类型
  基于CDMA网络建设需求,可能采用以下各种类型的直放站。   
(1) 不同带宽的直放站
  目前联通新时空开通使用的频段带宽为10MHz(下行频率870-880MHz,上行频率825-835MHz),单载频使用时带宽需求为1.23MHz。因此,所需使用设备的工作带宽要求应符合这两种带宽的条件,一般情况下,室外应用的直放站多采用选频设备,室内分布多采用宽带设备。

(2) 不同功率的直放站
  CDMA的直放站可有各种功率选择:1W/5W/10W/20W,不同的功率档次适合不同的应用场合。如光纤直放站可采用大功率工作方式(10W/20W),室内直放站则采用小功率工作方式(1W/2W/5W),室外应用的直放站设备{zd0}输出功率不超过10W。

(3) 不同接入方式的直放站
  应用的场合不同,接入方式也有差别,主要接入方式有直接耦合和空间耦合,无线接入采取空间耦合方式,光纤/电缆等接入采取直接耦合方式,直接耦合方式可取得纯度较高的信号源。

(4)不同安装的直放站
  直放站一般分为室内及室外安装,室内安装时要考虑良好的通风,室外安装要考虑密封环境下的防水、防潮、散热情况。

6. CDMA直放站采用的关键技术
  用于CDMA系统中的直放站产品在设计开发过程中,采用了一系列的关键技术以满足CDMA系统的应用特性:  
(1) 低噪声电路设计技术
  采用低噪声设计技术包括低噪声前级放大器和线性功放,主要考虑在较高接收灵敏度的情况下,使得信号具有更好的信噪比。

(2) 线性功放技术
  CDMA系统的调制方式以及频谱的利用率,对功放的线性度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ACPR、IMD3等指标均与线性功放的性能有关。

(3) 增益、功率控制技术
  为了保证应用的直放站不会影响CDMA系统环路控制的正常工作,直放站本身必须具备增益、功率调整控制技术,这种调整可以是现场的,也可以是远端的。

(4) 收发双工技术   
???? 通过双工器可以使直放站、下行收发天线共用,便于工程施工,减少工程造价,当直放站采用分体机结构时,使用双工器可以更方便的使前后端匹配。

(5) 滤波技术
  CDMA系统上下行频率相隔45MHz,为了避免直放站设备内部形成环路自激,保证设备稳定工作,放大链路需有足够的滤波电路,对于需要严格控制带宽的设备(如选频型),还要采用变频、中频SAW滤波等技术。

(6) 光传输技术
  光纤直放站利用光纤进行信号的传输,需要RF信号与光信号转换单元,以及光波分复用、光耦合及光功率分配等技术。

(7) 集中控制管理技术
  为了便于设备的维护管理,直放站内部应具有较为完善的智能管理单元,以提供远程的遥测、遥控功能,并可定时上传状态信息,故障自动告警等。

(8) 多频合路、多模兼容技术
  在室内分布应用的情况下,要考虑同已经安装的其它室内分布系统(如GSM)的兼容工作,这需要用到多频、多模兼容技术。

7. 使用CDMA直放站的几个基本原则

(1)功放是直放站的核心部件,放大器的非线性将造成交调严重,CDMA导频信号混乱,通信质量恶化。直放站选型时应注意选择采用超线性功放的机型。

(2)根据不同的覆盖要求选择不同输出功率的CDMA直放站和配套天线。

(3)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信号中继方式的直放站,如城市内由于基站密度较大,为防止同时接入几个施主基站,应采用光纤传输直放站;在无光纤传输的地方可考虑采用微波传输直放站;在基站较少的地方可采用直接放大式直放机,站址应注意与施主基站视通,并在此方向上仅有一个基站,避免放大第二导频,选用的施主天线增益应尽可能满足直放机输入端电平,使直放机有较充裕的输出功率,充分发挥其作用,增加覆盖距离。

(4)城市内大型建筑物、商场等场合,把直放站和室内分布系统配合应用,可取得较好效果。

8. CDMA直放站对900MHz GSM系统的干扰问题
干扰是一个相互作用的问题,由于CDMA系统是一个扩频系统,所以抗干扰能力很强,一般情况下GSM系统对其干扰很小,所以问题主要集中在CDMA系统对GSM系统的干扰上。CDMA系统的880MHz与GSM 系统的890MHz频点最为接近,也{zj1}有代表性。

(1) 分析干扰情况
分析CDMA与GSM系统的干扰,产生干扰的原因就是同址站之间的隔离度不够。需根据两者频率的关系及发射/接收特性来具体研究。这里讲的天线隔离度指的是同置站天线终端间的路径损失,即从干扰站发单元输出端口到被干扰站收单元输入端口的路径损失。它体现空间传输损耗和两个站有效天线增益(例如天线增益减去电缆损失)的综合作用。

接收机灵敏度降低、IMP干扰(即互调干扰)和接收机过载这3种性能损失是需要考虑的。从干扰源(直放站)接收的寄生辐射信号将导致接收机灵敏度降低,而从同置站接收到的所有载频的合成造成了IMP干扰,接收机过载的原因是接收机所收到的总信号功率太大。为了将这些性能损失降到最小而不修改现有的发送和接受单元,在同址站间需要保持适当的隔离。

三种主要的干扰为杂散干扰、阻塞干扰和互调干扰。三种干扰中,杂散干扰与CDMA直放站(或基站)目前在890MHz附近的带外发射有关,这是接收方(GSM系统)自身无法克服的,将导致GSM系统信噪比下降,服务质量恶化;阻塞干扰与GSM接收机的通带外抑制能力有关,涉及到CDMA的载波发射功率、接收机滤波器特性等,GSM系统的接收机将受影响因饱和而无法工作;互调干扰与CDMA使用多载频、系统的非线性有关,结果主要表现为GSM系统信噪比下降和服务质量恶化。

根据GSM技术体制,GSM接收机的灵敏度为-104dBm,信噪比9dB。通常情况下,GSM基站天线一般位于铁塔的{dy}层平台,由于物理空间的原因,CDMA直放站的增益不会很大(在{zd0}增益范围内,直放站的增益大小取决于施主天线与用户天线的隔离要求,若增益为80dB,则隔离要求为100dB左右,两天线间的垂直隔离距离约为15m,考虑到多个RF系统共用同一站址,且直放站的施主天线的高度要求,所以共址情况下的CDMA直放站的增益不会很大),一般输出功率取37dBm较为合理(约5W,远小于CDMA 基站的输出功率),直放站的双工滤波器的带宽多为870MHz~880MHz,其滤波特性为60dB。根据信息产业部《800MHz CDMA直放站870MHz~880MHz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中关于工作带外杂散的要求:每频带Δf>1.98MHz:≤-65dBc/30kHz,即在1.23MHz信道带宽以外信号衰减65dB 。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原长城公司133网的800MHz CDMA网络的CDMA基站采用的是北美的标准,其基站的双工滤波器的带宽多为869MHz~894MHz,所以,CDMA的带外信号将达到894MHz附近,与中国移动的频点有4MHz的冲突,会对其造成一定的影响。CDMA直放站的情况与其不同,中国联通的CDMA频点为870MHz~880MHz,所以大多数直放站(在中国市场销售的)的双工滤波器的带宽为870MHz~880MHz,其滤波特性为60dB。所以,直放站CDMA的带外信号不会达到890MHz附近。

(2) 克服干扰的解决方案
为了克服干扰,则需要遵守三条隔离准:
??? ◆ 被干扰基站从干扰基站接收到的寄生辐射信号强度应比它的接收噪声限低10dB;
??? ◆ 在被干扰基站生成的三阶互调干扰(IMP3)电平应比接收机噪声限低10dB;
??? ◆ 受干扰站从干扰站接收到的总载波功率应比接收机的1dB压缩点低5dB。
根据以上条件,计算隔离距离:
??? * CDMA直放站的频带外杂散:37-65=-28(dBm/30KHz)
??? * GSM系统能允许的{zd0}杂散干扰:-104-9-10=-123(dBm)
??? * CDMA直放站信号在890MHz处的电平强度(已经过双工滤波器):-28-60=-88(dBm)
??? * 隔离余量:-88+10lg(200/30)-(-123)=43(dB)
根据垂直隔离公式:Iso=28.0+40lg10(d/λ),则垂直隔离距离为d=2.4m。
根据水平隔离公式:Iso=22+20lg10(d/λ)+(GREPEATER TX+GGSM RX),则水平隔离距离为:d=11m。

实际工程中,由于890MHz~909MHz频段为中国移动所有,而CDMA系统为中国联通所有,所以共址的机会不多。中国联通的GSM上行频段为909MHz~915MHz,与CDMA相隔较远,隔离要求更小,应更容易实现。

实际工程中,利用铁塔平台的隔离和建筑物本身的隔离,CDMA直放站信号对GSM的干扰问题是可以解决的,这需要工程人员大量地实践与摸索。

9. CDMA直放站对CDMA系统的干扰  
在CDMA系统中直放站使用不仅可以xx盲区,而且还可以延伸基站的覆盖范围。但是,直放站的使用也会对CDMA系统产生下述的干扰问题。 

(1) 干扰所引起的问题
??? ◆ 噪声叠加
  上行链路中直放站的使用使CDMA系统的噪声叠加,基站的接收灵敏度下降。

??? ◆ 使原基站覆盖范围缩小
  CDMA直放站的使用所引入的噪声,导致基站系统的接收灵敏度下降,从而引起上行链路覆盖范围的收缩。通常情况下,在郊区,当上行链路中由于直放站使基站的噪声电平提高2.1dB时,上行链路的覆盖范围将收缩13%。因而,CDMA系统中,直放站的架设位置不能处于原小区边缘。

??? ◆ 下行链路的导频时延
  在CDMA系统中使用直放站会产生定时时延和信号延时扩散,如果时延较大,将使CDMA系统导频码的相位发生变化,产生掉话等。

  在存在双重覆盖区域的情况下,来自直放站和基站信号的多径传播导致接收端的延时扩散。为了减少多径干扰,应慎重选择直放站的站址,使双重覆盖所产生的时延在一个时间窗之内;另外可以调整基站的时间窗,使系统导频信号不产生混乱。

(2) 直放站对系统容量的影响
任何能够改变基站接收端信号电平或干扰电平的因素,都对系统的容量产生影响。下面分几种不同的情况分析直放站引入对CDMA系统容量的影响:

  ◆ CDMA系统容量

  比特能量与总的噪声功能谱密度之比:Eb/No=PG/(V*(N-1)*(1+Iother/Iself))

  系统容量:N=1+PG/(V*Eb/No(1+Iother/Iself))

  其中:PG=21dB 为CDMA系统处理增益,V为话音xx增益,通常取0.4。

  Iother来自于其它小区的干扰,Iself自身小区的干扰假设系统要求Eb/No=10dB。

  — 对于单小区系统,来自于相邻小区的干扰为零,即Iother/Iself=0,代入得系统容量N=32.5。

  — 对于多小区无直放站的系统容量取决于相邻小区的干扰情况。

  ◆ 安装CDMA直放站时的系统容量

  — 在单小区有直放站时,因为Iother/Iself=0,系统容量不变。

  — 在多小区有直放站,分以下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a. 移动台位于小区边缘与直放站之间的情况下,因为直放站的作用,相邻小区移动台的发射功率减小,因而来自相邻小区的干扰减小,即公式中Iother/Iself减小,因而系统容量增加。

  b. 移动台位于基站与直放站之间的情况下,当直放站位于基站与直放站之间,因为直放站的增益,使得对相邻小区的干扰增加,通过分析可以得到该项的影响较弱。

  多小区安装直放站的情况下,对于相邻小区干扰主要来自本小区边界的用户,采用直放站后,这些用户发射功率减小,降低了相邻小区的影响,使系统容量得以增加。统计表明,通常情况下,Iother/Iself可降低12%-6%,容量增加2-3个用户。

  综上所述,对于单蜂窝系统,直放站的使用可在保持原有容量的前提下,增加覆盖范围;对多蜂窝系统,直放站的使用不仅可以增加覆盖范围,还可使系统容量略有增加。   

(3) 基站每扇区可带直放站的数目

  假设基站和直放站的噪声系数均为5dB,经过有关计算,可得到以下结论:

  ◆ 对于直放站的输出功率为100mW(20dBm)时,加入60台直放站后,将引入2dB的附加噪声。

  ◆ 对于1W(30dBm)的直放站,加入10台,将引入2dB的附加噪声。

  ◆ 对于10W(40dBm)直放站,加入1台直放站后,将引入1.5dB的附加噪声,加入4台直放站,将引入4dB左右的附加噪声。

四、GSM/CDMA光纤直放站

  光纤直放站与无线直放站的{zd0}区别在于施主基站信号的传输方式上,无线直放站通过接收空间传播的无线信号进行放大,从而扩大基站的覆盖范围。光纤直放站是通过光纤进行传输,采用光信号接收器和转换器连接偏远的区域。

1. 光纤直放站的特点
  (1)工作稳定,覆盖效果好
光纤直放站通过光纤传输信号,不受地理环境、天气变化或施主基站覆盖范围调整的影响,因此工作稳定,覆盖效果好。

  (2)设计和施工更为灵活
根据无线直放站的工作原理,无线直放站需把施主天线安装在可以接收到GSM信号的地方,而且接收信号强度不能小于-80dBm,所以无线直放站一般只能安装在基站覆盖范围的边缘,并向顺着基站覆盖的方向延伸覆盖。同时,为了防止直放站自激,还需保证施主天线和覆盖天线有足够的隔离度。因此,无线直放站的安装位置和方式受到一定限制,而且一般采用定向天线进行覆盖,覆盖范围较小。光纤直放站在设计时无需考虑安装地点能否接收到信号;不需考虑收发隔离问题,选址方便;覆盖天线可根据需要采用全向或定向天线。另外射频信号能够在很小的传送损失的情况下被传送到远达20公里的远处, 光缆很细,容易铺设。因此,设计和施工的灵活性大。

??? (3)避免了同频干扰,可全向覆盖,干扰少
光纤直放站是为了扩大移动电话基地站的覆盖范围, 把CDMA移动电话信号变成光纤后,从基地站到远程地区,可使干扰及插入损失减小到最小。

(4) 适用于GSM宽带信道选择型、CDMA宽带信道选择型;

(5) 单级传输距离长达50Km以上,扩大覆盖范围;

(6) 可提高增益而不会自激,有利于加大下行信号发射功率;

(7) 信号传输不受地理条件限制
特别适合边远城镇或地形复杂的山区。

2. 光纤直放站的传输方式

光纤直放站的{zd0}特点是通过光纤进行信号传输,光纤传输可以单独敷设,也可以利用现有的传输网络。其主要有三种应用方式:

(1) 普通双光纤方式
这种方式多用于光缆中有现成多余备用光纤对的情况。

(2) 波分复用方式
如光纤中的1.3μm波长窗口已经被其他信号占用时,可以通过波分复用器将直放站信号复用到1.55μm波长的窗口上,实现直放站信号与其他信号同纤传输。

(3) 一发两收方式
如果传输距离不太远,且话务量不大的两个地方都需要采用直放站,则可利用光纤分路器给成一发两收方式。和同纤传输方式。

一般来说,如果能够从基站敷设光纤至光远端机或现成的光纤网络中有富余的纤芯,都采用普通双光纤的方式解决光纤传输的问题。采用波分复用器可以提高光纤的利用率,但由于波分复用器投资较大,一般较少使用。

3. 光纤直放站的工作原理

  光纤直放站的原理图如图4-1所示,主要有光近端机、光纤、光远端机(覆盖单元)几个部分组成。光近端机和光远端机都包括射频单元(RF单元)和光单元。无线信号从基站中耦合出来后,进入光近端机,通过电光转换,电信号转变为光信号,从光近端机输入至光纤,经过光纤传输到光远端机,光远端机把光信号转为电信号,进入RF单元进行放大,信号经过放大后送入发射天线,覆盖目标区域。上行链路的工作原理一样,手机发射的信号通过接收天线至光远端机,再到近端机,回到基站。

图4-1 光纤直放站的原理图

光纤直放站的原理结构框图如图4-2所示。

图4-2 光纤直放站原理结构框图

光纤直放站近端机的定向天线收到基站的下行信号(935MHz-960MHz)送至近端主机,放大后送到光端机内进行电/光转换,发射1.55&1.31μm波长的光信号,再送到光波复用器,同原传输链路的光信号(波长1.31μm)合在一起经光缆传到远端;远端光波波分器将1.31μm和1.55μm波长的光信号分开后,让1.55μm波长的光信号输入光端机进行光/电转换,还原成下行信号(935MHz-960MHz),再经远端主机内部功放放大,由全向天线发射出去送给移动台。移动台的上行信号(890MHz-915MHz)逆向送到基站,这样就完成了基站与移动台的信号联系,建立通话。

4. 光纤直放站的主要指标
— 光路参数
??? 光纤:G.652单模光纤(对于1.55μm波长,适于采用G.652单模光纤)
???? 光源:1.3μm/1.55μm波长激光器组件
???? 入纤光功率:≥3dBm(1.3μm波长) ≥0dBm(1.55μm波长)
???? 光检测器:Pin接收组件
??? 连接器:APC/FC,PC/FC

?—射频参数
  频率范围:800MHz -1000MHz
  输入电平: 下行:-20dBm 上行:-20dBm – -60dBm
?  阻抗:50Ω  
  射频电缆接口:SMA

?—传输指标
  光接收灵敏度:(传输载噪比≥24dB)
?  路数(CH)    8  16  24  32  40  48
?  光功率(dBm):-30 -28.5 -27.6 -27 -26.5 -26.1
?  接收端AGC范围:20dB(相当于10dB光衰减)
?  传输带宽:890MHz-960MHz(±0.5dB) 800MHz-890MHz(±0.5dB)
?  输出电平: 下行:-20dBm 上行:-20dBm – -60dBm
?  两频三阶互调产物:≤-38dBc
?  噪声系数:≤5dB(光接收机噪声底为-126dBm/CH)
  输入输出阻抗:50Ω
?  驻波比:≤1.5

5.

?

由于光纤直放站传输距离长,避免了同频干扰可全向覆盖因而选址方便,且信号传输不受地理条件限制,特别适于郊区、乡村边远城镇和地形复杂的山区以及乡镇、丘陵地带的通信盲区等。如图4-3所示了光纤直放站组网示意图。

图4-3 光纤直放站组网示意图

6. 光纤直放站工程设计原理与举例
在设计一个光纤直放站的覆盖区域时,需要掌握一个基本原则和三个相互制约的要素。
?原则:设法使上行和下行信道的系统余量相等,从而保证上、下行信道的通信距离,话音质量和通信概率大体相同。
要素:①覆盖半径,②话音质量,②通信概率(可靠性)。

除上述三要素外,还应考虑传播环境,地形地物特征,使用频段以及可利用的系统参数等因素,因此有以下设计方程。

SM=SG-SL (1)
?SG=Pt+Gt+Gr-Pmin (2)
?SL=La+Lt+Lr (3)
?Pmin=Pr+d (4)

式中:
SM:系统余量(dB)
?SG:系统增益(dB)
?SL:系统衰耗(dB)
?Pt:发射机输出功率(dBW)
?Gt:发射天线增益(dB)
?Gr: 接收天线增益(dB)
?d:恶化量
?Pmin:接收机输入端{zd1}保护功率电平(dBm)
?La:实际路径衰耗中值(dB)
?Lt: 发射端附加衰耗(dB)
?Lr:接收端附加衰耗(dB)
?Pr:接收机的噪声门限电平
?对于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其衰落特性由下列已知公式及图2─图5来表征。
?— 自由空间的传播衰耗:
?Lbs=32.45+20lpD(km)+20lgf(MHz) (5)
?— 准平滑地形市区路径传播衰耗中值:
?Ltt=Lbs+Am(f,d)-Hb(hb,d)-Hm(hm,f) (6)
Am(f,d),Hb(hb,d),Hm(hm,f)为相应的修正因子,其中An(f,d)为基本衰耗中值,Hb(hb,d)为基站天线高度增益因子,Hm(hm,f)为移动天线高度增益因子。

?

例如:针对某一个8信道的基站,要覆盖50km远外一小镇(5km覆盖半径),其地形为准平滑地形,则在此建一光纤直放站,其直放站所架天线位于20m高的房顶上一个30m的铁塔顶部,馈线选SDY-50-22的低损耗(0.05dB/m)电缆40m, 要求保证5km以上边缘通信概率为50%。

?所建直放站可以确定为每信道输出功率为1W(0dBW),发射全向天线增益为10dB,移动台接收灵敏度(A)为-110dBm(0.7μV),保证50%的通信概率。则有:
SM=0,由(1)式得到:
?SG=SL (7)
?由于接收机输入功率电平
?Pr=A-101gR-126 (8)
?由已知条件可得:Pt=1W=0dBW,Gt=10dB,Gr=2dB,A=0.7μV,Lt=1.56dB,Lr=0.5dB,d=6dB(查附图(2)),R=50Ω
?由(2)-(4),(7),(8)式和已知条件可求得:
?SG=Pt+Gt+Gr-Pmin=152dBW (9)
?(9)式代入(3)式得到实际衰耗中值:
?La=SL-Lt-Lr=149.94dB (10)
?查图3得:
?Am(f,d)=Am(900MHz,5km)=26.5dB (11)
?查图5得:
?Hb(hb,d)=Hb(50m,5km)=-10.5dB (12)
?查图4得:
?Hm(hm,f)=Hm(2m,900MHz)=-2dB (13)
?由公式(5)、(6)及(11)、(12)、(13)得出,路径传播衰耗中值为:
?Ltt=Lbs+Am(900MHz,5km)-Hb(50m,5km)-Hm(2m,900MHz)
?=32.45+20lgD+20lg900+39=71.45+20lgD+20lg900 (14)
?因La=Ltt,则由(10),(14)式可求出覆盖半径D=9.3km
?因此,半径9.3km的覆盖范围可以满足边缘通信概率为50%盲区,如果地形更的话,覆盖范围将更大。

7. 光纤直放站设计中需考虑的问题
  (1) 传输距离
光纤直放站采用光纤进行传输,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的损耗非常小,光纤直放站信号传输的距离主要是受信号时延的限制。 GSM数字移动通信采用TDMA时分多址技术,每载频分为8个信道分时共用,即每载频8个时隙。时隙之间的保护间隔很小,为xx手机MS到BTS的传播时延,GSM系统采用MS提前一定时间来补偿时延,时间提前量的取值范围是0~233μS,对应信号传播约70公里,由于信号一来一回是双向的,所以,GSM信号在每载频8个时隙时,空间传播距离是35km。当引入光纤直放站延伸信号传播距离时,信号的传播时延包括了在光纤直放站上的时延和在空中传播的时延。光信号在光纤的介质中传播时,速度是无线信号在空气中传播的2/3,加上直放站的时延(大约1.5μS)和无线信号在空中传播时延,因此,光纤直放站距离基站最远不应该大于20km。

光纤直放站的核心部分是光端机,它的好坏影响直放站的传输质量及可靠性,现在国内光端机质量已相当好,因此,光纤直放站的可靠性是不成问题的,下面对传输距离进行计算。

对1.55μm波长的光端机,其已知条件是:
?光功率输出为0dBm;光接收灵敏度优于-26dBm;光端机xx频信号具有自动增益控制(AGC)20dB;光端机内电/光及光/电转换时电信号将损耗10dB;光缆损耗≤0.35dB/km;活动连接器衰耗≤0.1dB;波分复用器的损耗≤0.3dB,系统光功率储备7dB(为保证电信号的载噪比而设)。

则对于50km远的光缆,就能计算光信号在传输系统中的衰耗为:
???? L=光缆损耗 + 连接器损耗 + 波分复用器的损耗=0.35×50+0.1×2+0.3×2=18.3db。

系统光功率余量=光功率-系统衰耗-光接收门限=OdB-18.3dB-(-26)dB=7.7dB,
该值大于系统功率储备7dB,由此可知光纤直放站的光信号可以传输50km远的距离,光/电转换后的电信号还能满足直放站所需电信号载噪比的要求。

  (2) 直放站增益的计算
引入直放站设备,给手机和基站之间的信号增加了热噪声,增加热噪声的直接后果是降低了基站的接收灵敏度。下面看一下应如何正确设置直放站的增益,减小引入直放站对GSM网络的影响。

  a. 基站接收端的噪声
在没有引入直放站的情况下,基站接收端的噪声为热噪声和基站噪声系数之和,称为基站底噪声。 热噪声的计算公式为:N=10Lg[KTB],其中K为波次曼常数,T为{jd1}温度,B为信号带宽;基站噪声系数Nfbts一般为2dB。
因此,基站接收端的底噪声电平Npbts为: Npbts=10Lg[KTB]+Nfbts =-121dBm/Hz+2dB =-119dBm 当引入直放站,该基站成为直放站的施主基站后,其接收端的噪声为基站底噪声加上直放站的噪声增量。

  b. 引入直放站后基站接收端噪声的变化  
基站接收端接收到直放站的噪声电平与直放站的上行增益有关,下面看一看直放站上行增益对基站输入端噪声的影响。先从无线直放站引出相关的计算,直放站输出的噪声功率Np’rep为直放站的热噪声N加上直放站的噪声系数Nfrep再加上直放站的增益Grep,即:
???? Np’rep=10Lg[KTB]+Nfrep+Grep,
把从基站发射机至直放站的所有损耗计为路径损耗Lp,则直放站产生,在基站接收端的噪声电平Nprep为:
??? Nprep = Np’rep -Lp =10Lg[KTB]+Nfrep+Grep -Lp =-121+Nfrep+Grep-Lp (1)
引入直放站后,基站接收端的总噪声(NP)total为基站底噪声Nbts和直放站在基站接收端产生的噪声Nrep的叠加,即:
???? (NP)total=10Lg[10Npbts+10Nprep]=NPbts+10Lg[1+10Nfrep-Nfbts+Grep-Lp]令10Lg[1+10Nfrep-Nfbts+Grep-Lp]= ΔNbts (2)
则: (NP)total =Npbts+ΔNbts
  从以上推算可以看到,引入直放站以后,基站接收端的噪声电平比无直放站时增加了ΔNbts,这个值为噪声增量。噪声增量与基站、直放站的噪声系数、直放站的增益、基站发射机至直放站的路径损耗有关。

根据公式(2)计算:当Nfrep-Nfbts+Grep-Lp=0时,基站接收端的噪声增量ΔNbts为3dB;当Nfrep-Nfbts+Grep-Lp=-6时,基站接收端的噪声增量为ΔNbts降为0.97 dB,也就是说基站的灵敏度下降了0.97 dB。这时,可以认为直放站引入基本上对基站的无影响。一般,基站噪声系数Nfbts为2dB,那么,按公式(1)计算直放站在基站接收端产生的噪声电平Nprep为-125dBm。

  在工程实际中,基站和直放站的噪声系数一定,噪声增量主要受直放站增益和基站发射机至直放站的路径损耗的影响。基站噪声系数Nfbts为2dB,直放站噪声系数Nfrep为4dB,那么,直放站的增益Grep应比基站发射机至直放站的路径损耗Lp小8dB,才能把基站接收端的噪声增量控制在1dB以内。

  光纤直放站一般从基站直接耦合信号,光纤直放站的路径损耗Lp为耦合器的耦合损耗,同样的原理,光纤直放站的上行增益需比耦合损耗小8dB左右。在工程实际中,我们一般选择高耦合比的耦合器,使输入光纤直放站的信号在0dBm,这样,基站至光纤直放站的路径损耗为40dB左右,而光纤直放站的上行增益设置为30dB,保证了光纤直放站引入后,原基站灵敏度基本不受影响。

  在网络设计中,如果目标覆盖的范围较大,需要到多个光纤直放站并联才能完成覆盖,这种情况下,基站接收端的噪声为基站底噪声与基站接收到各直放站噪声的叠加,即, NPtotal=10lg[10NPBTS+?0(Nprep)](Nprep)i为每一个直放站在基站接收端产生的噪声,n为直放站的数量。为了控制直放站总的噪声水平,即总的ΔNbts保持小于1dB,需要减小每一个直放站的增益。假设每一个直放站对基站产生的噪声增量ΔNbts相等,那么,n个直放站时每一个直放站在基站接收端产生的噪声Np'rep与一个直放站时产生的噪声-125dBm相比,需满足以下公式:Np'rep<-125-10Lgn 如果每一个直放站的路径损耗相等,那么,n个直放站时,每一个直放站的增益G'rep,比一个直放站时的增益Grep小10Lgn,即 G'rep。

这样,n个直放站在基站接收端产生的总噪声增量将控制在1dB以内。

总的说来,设置光纤直放站上行增益时需考虑基站发射机至直放站接收机的路径损耗和并联在该基站上光纤直放站的数量。

??? c. 正确设置光纤直放站的下行增益-直放站与手机之间上下行平衡的计算
设置光纤直放站的下行增益,也就是控制直放站的输出功率,需要考虑的是直放站与手机之间上下行平衡的问题。为保证上下行平衡,直放站的发射功率需满足以下公式: 直放站发射功率Po+直放站噪声系数Nf=手机发射功率Pm+手机噪声系数Nfm其中:手机{zd0}发射功率Pm=33dBm手机噪声系数=6dB直放站噪声系数=4dB因此直放站的发射功率Po{zd0}为:Po=33+6-4=35 dBm这是设置直放站下行功率要注意的问题。

无线直放站在工程中,设置增益时还需考虑收发天线之间的隔离度,要求增益必须小于收发隔离度,才能避免直放站自激。光纤直放站一般收发天线相距较远,隔离度不需要考虑。

8. 使用案例
光纤直放站相对于无线直放站来说,成本相对较高,而且需要敷设光纤,设计和施工难度也较大,但与无线直放站相比,光纤直放站有着无可比拟的优点,光纤直放站主要运用在以下几个不具备安装无线直放站条件的情况:
??? 1、覆盖区域距离基站较远,在该地无法取得基站无线覆盖的信号。
???? 2、覆盖目标区域无线环境非常恶劣,需要采用天线阵对该区域进行覆盖,而该区域无法布放粗大的馈线的情况下,采用光纤直放站,布放光纤传输信号方便设计和施工。

(1) 隧道覆盖
根据规模的不同,隧道长短不一,短的几十米,长的几公里,区域内话务量并不高。隧道内无线信号传播环境复杂,受隧道大小和转弯等因素影响,无线信号衰减很快,一个基站的覆盖范围有限,因此,适合运用直放站解决覆盖问题。

下面是某隧道的例子。 某隧道由于受到山的阻挡,是信号覆盖的盲区,而且经过实地勘察后发现有以下的问题:
 a. 该区域无视距范围内的基站,接收基站信号微弱,低于-90dBm,信号质量差,因此无法安装无线直放站。   

??? b. 该区域距离基站较远,安装覆盖天线的{zj0}位置距离基站有1公里。

为了解决该区域的覆盖问题,我们采用光纤直放站进行覆盖。 基站距离隧道入口有1公里,隧道外信号覆盖较弱,隧道内是覆盖盲点。这个方案中,光远端机安装在隧道口,光远端机的信号三功分后送入3面定向天线,其中2面覆盖两条隧道,另外1面覆盖公路,很好地解决了该区域的覆盖问题。

??? (2) 某村密集楼房的覆盖
某村是城市里的“城中村”,村中的建筑全部是7~8层楼房,楼房非常密集,无线信号传播环境非常恶劣,经过测试,每个基站仅能覆盖的半径为基站周围约四幢楼的范围,如果采用增加基站来解决室内信号覆盖,需建设3至5个基站,运营成本很高。  

为了满足客户的要求,解决该村的信号覆盖问题,我们设计了一个天线系统对该区域进行覆盖。每隔四、五栋楼,安装一个小型全向天线对这几栋楼进行覆盖,一共用了20余根全向天线,天线与基站之间采用多台光纤直放站进行连接,每天线发射功率为10dBm左右,解决了该区域的覆盖问题。

以光纤直放站延伸基站覆盖,特点是投资少、见效快,能快速扩大网络的覆盖范围,特别是随着近年技术的发展,光纤直放站不但性能稳定,各种指标满足GSM规范要求,而且开通了监控功能,使光纤直放站的建设和维护都非常方便,xx可以在GSM网上运行。

在很多机房选址难,传输、电源、铁塔等配套设施建设难度大,建设成本高,而从竞争和服务上考虑,又必须进行覆盖的地方,如乡镇、公路、旅游景点等话务较小的地区,xx可以用光纤直放站代替基站进行覆盖;同时,通过加装光纤直放站,扩大话务量小的基站的覆盖范围,提高该基站的话务量,从而提高了原有基站设备的利用率。总之,在网络中建设光纤直放站,是扩大网络覆盖,提高网络质量和设备利用率的有效手段。

五、移动通信直放站工程设计与调测

1 前期勘测及理论测算
为了{zd0}限度发挥直放站工作效果,在安装前均需进行实地测点,并按照测点的结果对覆盖效果及覆盖面积进行初步估算,测点通常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 根据覆盖要求确定设备具体安装站址,准备前期的基础工程,如铁塔、机房、供电、接地等;
  ◆ 确定需要转发的基站载频号,并测试接收点信号场强值;
  ◆ 根据场强值初步确定使用设备的类型,天线的使用类型,天线的安装高度及位置;
  ◆ 通过计算预测设备的工作增益、{zd0}输出功率值;
  ◆ 根据设备的输出功率及重发天线的类型预测设备开通后的覆盖范围及覆盖效果。

在基本确定了设备的功率、重发天线的高度后,可对信号覆盖范围作一个初步的测算,利用陆地移动通信电波传播衰耗特性,通过Okumura模型可计算路径损耗。
Okumra经验公式如下:
???? Lm=69.55+26.16lgf-13.82log(hb)-a(hm)+[449.9-6.51log(hb)]log(d)
  取频率f=870MHz,上式可简化为:
  Lm=146.4-13.8log(hb)-a(hm)+[44.9-6.5log(hb)log(d)]
  其中:
??? a(hm)为修正因子,
???? 中小城市:a(hm)=2.53hm-3.8;
???? 大城市:a(hm)=3.2[lg(11.75km)]12-4.97
  hm为移动用户天线高度,取hm=1.5m, 则a(hm)=0,通过路径损耗Lm可以测出覆盖距离。

2 站址选择及定位
如果为了扩大基站覆盖范围,直放站应安装在基站覆盖区边界处。使用路测仪在地面测出的基站信号强度一般为-85dBm至-95dBm,在源天线处测得基站信号强度一般为-75dBm至-85dBm。

直放站距离基站太近(源天线接收信号强),则直放站与基站形成重叠覆盖,移动台信号一路通过直放站延时后到达基站,一路直接到达基站,将会对基站形成多径干扰。所以,尽量减少直放站与基站重叠覆盖的区域面积,以保证对移动通信网的干扰尽可能最小。

直放站距离基站太远,源天线接收信号弱,则直放站前向输出功率较小,覆盖范围较小,达不到增大覆盖面的目的。

由于重发天线是定向角度天线,直放站站址{zh0}选在盲区外,靠近盲区边沿(根据现场条件确定,通常大约50-200米)。如图1。如果选在盲区内(如图2),则不能达到{zj0}覆盖效果。

直放站覆盖城市边缘的密集住宅区时,应避免在楼群的正面选点(如图3),因为CDMA信号要直接穿透靠前的楼房,才可覆盖到后面的区域,由于信号在穿透过程中衰减很大,信号强度将会很弱。如果从高楼的侧面覆盖(如图4),信号可以从楼与楼之间的空隙穿过,并借助反射达到很好的覆盖效果。
3 确定施主天线及重发天线的安装
因CDMA信号是宽带信号,受多径影响较大,天线位置的选择对直放站的覆盖范围影响很大,除考虑天线隔离度、输入信号电平大小因素之外,还需要考虑直放站输入信号的波形质量。原天线位置不合适,直放站向覆盖区转发恶劣信号,手机用户不可能接入基站。

为增大隔离度,施主天线与重发天线采用背对背安装方式。当安装在铁塔上时,使用铁塔平台对天线进行隔离,当安装在楼房顶时,使用建筑物或增大天线水平距离进行隔离。

如果两天线之间有隔离物,如楼顶的水箱、电梯间等,安装时要避免两天线在一侧。如果建筑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施主天线在满足信号接收强度的基础上,应尽量靠近建筑物(通常重发天线可放在建筑物上面,施主天线靠近建筑物侧墙)。如果建筑物为一般砖墙结构,应考虑用建筑物隔离和拉长距离的方法来满足隔离度要求。如塔上平台可做隔离物,天线可分别安装在平台、下塔身处。

4 测量收发隔离度
收发隔离度,即CDMA信号从直放站前向输出端口至前向输入端口(或者从反向输出端口至反向输入端口)的空中路径衰减值,其大小直接影响着直放站的增益配置,在确定天线位置后,一定要测量隔离度。直放站前向输出功率比反向输出功率大,主要考虑前向链路的收发隔离度。收发隔离度分为水平隔离度和垂直隔离度。  

水平隔离度Lh用分贝表示公式如下:Lh=22.0+20log10(d/λ)-(Gt+Gr)+(Xt+Xr) (1)
  其中:
???? 22.0为传播常数
  d为收发天线水平间隔(单位:英尺)
  λ为天线工作波长(单位:英尺)
  Gt、Gr分别为发射和接收天线的增益(单位:dB)
  Xt、Xr分别为发射和接收天线的前后比(单位:dB)

  垂直隔离度Lv用分贝表示公式如下:Lv=28.0+40log10(d/λ) (2)
  其中:
???? 28.0为传播常数
  d为收发天线水平间隔(单位:英尺)
  λ为天线工作波长(单位:英尺)

  按照工程设计要求,隔离度L(dB)应大于直放站{zd0}工作增益Gmax约10-15dB。现取LGmax=12dB,考虑通常情况下直放站{zd0}工作增益G=90dB,故L应不小于102dB,取f=850MHz,Gr=20dB,Gt=10dB,Xr=45dB,Xt=40dB,由式(1)计算,天线间最小水平距离应为20米,由式(2)计算,天线间最小垂直距离应为22米。图5为收发隔离度与水平放置和垂直放置的两天线空间距离的关系曲线(f=850MHz,Gr=5dB)

 

以上为收发天线隔离度的工程计算值,在实际施工应视具体情况加以必要调整,以{zd0}限度满足现场对隔离度的要求。

5 设备调整与调测
天线馈线与直放站正确连接,加电开机,设置直放站增益,使{zd0}工作增益低于收发隔离度约12dB。

以某一CDMA直放站调整为例,该直放站额定输出功率为+30dBm(1W),额定增益不超过90-95dB,若施主天线接收点接收的基站场强值为-80dBm,施主天线采用1.8米栅网抛物面天线,则天线增益Gant=21.6dB。若施主天线距主机30米,馈线则采用SYV-50-22型低耗馈线,该馈线850MHz时每米损耗约0.03dBm,则馈线损耗L=0.9dB,若收发隔离度达到102dB,则Gmax为102dB-12dB=90dB。

直放站输出功率Pout=-80dbm+Gmax+Gant-L=30.5dB。

在已达到设备的额定输出功率要求,现场安装后用HP-8563E频谱分析仪实测输出功率Pout为30.1dBm,通过实测得出结果与以上计算的基本吻合。

调整增益时,在动态范围内按照从小到大步进调整的方法进行,但不能超过{zd0}增益Gmax,否则容易使直放站产生过压和自激现象。

天线的隔离决定了直放站增益的大小,间接决定了直放站是否可达到{zd0}的输出功率,影响着直放站的覆盖范围。另外,直放站安装后,隔离度并非不再变化,它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会产生波动。

CDMA直放站应具有隔离度自动控制和监测功能,以保持其在各种外界环境下正常工作。

6 路测优化
根据网络规划、覆盖要求、路测覆盖范围,调整转发天线的水平角度、俯仰角度和直放站增益,达到直放站理想覆盖。在覆盖公路、隧道等带状区域时,可调整角反射器角度,通过控制波束宽度来满足对该区域的理想覆盖。路测时,应识别基站信号、经直放站放大后的信号、相邻基站信号,并作好相关记录。

7 工程设计确认
通过仪器测试及实地通话测试,确认工程方案是否达到原设计要求,如与原来有较大的出入,需对以下工作重新调整。

  ◆ 必要时重新确定直放站站址;

  ◆ 重新调整设备及天馈,使收发隔离度达到预定值;

  ◆ 重新调整直放站的各项工作参数(如增益等),使其达到{zj0}工作状态。

8 工程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信号自激
直放站安装不当,收发天线隔离度不够,整机增益偏大时,输出信号经延时反馈到入端,致使直放站输出信号发生严重失真产生自激。CDMA信号自激的频谱如图6, 发生自激后CDMA信号波形质量变差,严重影响通话质量,产生掉话现象。

  克服自激现象的方法有两种:
??? ◆ 一是增大施主与重发天线的隔离度;
??? ◆ 二是降低直放站增益。

当要求直放站覆盖范围较小时,可采用了降低增益的办法。当要求直放站的范围较大时,应增大隔离度。工程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增大收发天线的水平及垂直距离;
   增加遮挡物,如加装屏蔽网等;
   增加施主天线的方向性,如使用抛物面天线;
   选用方向更强的重发天线,如定向角度天线;
   调整施主与重发天线的角度和方向,使两者尽量背向。

  (2)导频信号切换频繁(即“乒乓”现象)
这种现象主要是指在直放站覆盖区内,手机用户在2个或多个基站导频间反复切换,经常同时接入多个基站。其原因是直放站天线安装不当,施主天线安装在多个基站重叠覆盖区内,接收到多个基站的导频信号,而且强度相近,交替占优,经直放站中继后各导频信号强度仍很接近,造成覆盖区内移动台在多个基站间频繁切换,俗称“乒乓”现象。当各导频信号强度之差小于3dB时,移动台同时接入2个或多个基站,给系统控制的负荷加重或引起过载,增加了中断通信的可能性,并降低基站系统容量。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地形复杂的山区、丘陵地带和楼群密集的城区,如图7所示。

  为尽量避免“乒乓”现象,工程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改变施主天线安装位置,使施主天线对准一个基站,直到找出较强的导频信号且稳定;  ??? ?改变直放站安装站址,尽量不要选址在基站覆盖区的交界处,以避开相邻基站的干扰;
   选用方向性更强的施主天线,如高增益大口径抛物面天线;
   采用分集接收技术。

一般在测点选址时,需要使用频谱分析仪或路测仪对基站信号强度进行监测,避免在基站覆盖交叉区域和基站导频切换频繁地区安装直放站。

  (3)接收信号频率选择性衰落
如图8所示,由于空中信号传输多径,会造成CDMA信号的频率选择性衰落。当施主天线接收到这样的信号时,经直放站放大,发射到覆盖区,移动台接收此信号,通话质量较差,严重时手机用户将检测不到前向导频信号。

所以,以安装施主天线时,一定要检测施主天线接收到的前向信号的频谱,发现频率选择性衰落时,要及时调整天线角度或位置,直至收到频谱比较理想且电平较高的前向CDMA信号。
9 直放站上下行平衡的说明
在直放站安装使用过程中,用户较关心的问题是,覆盖范围有多大,这跟下行输出功率有关,国家无委在型号核准检测时规定直放站下行输出功率30dBm±3dBm,但直放站下行输出功率应该多大?是否越大越好?因为移动通信是双向的,必须考虑上下行的平衡,以下就基站与手机、直放站与手机的上下行平衡作一说明。

一般来说,直放站设计输出功率比基站要低得多,对于基站,下行输出功率大致为43dBm(各厂家有所不同,ERICSSON{zd0}为47dBm),现常用的手机上行输出功率仅33dBm,二者存在10dB左右的差值,在基站采用分集接收等手段后,上行可增加6dB左右增益,基站接收机噪声系数NBSF约2dB,手机接收机噪声系数NMSF约6dB,根据上下行平衡原理:
  PBS+NBSD=PMS+NMSF+6dB(分集增益)
  43dBm+2dB=33dBm+6dB+6dB(分集增益)

下行输出虽然大于上行,但上下行是平衡的。假设直放站下行输出功率33dBm,上行接收机噪声系数NRPF约4dB,直放站没有分集接收功能,且增加直放站后,基站接收上行噪声会增加约2dB,根据上下行平衡原理:
  PRP+NRPF+△S(基站接收增加噪声)=PMS+NMSF
  33dBm+4dB+2dB=33dBm+6dB

上下行是平衡的!如果直放站下行输出功率大于33dBm,则上下行将不平衡,如果上下行出现不平衡,将会:
  — 扰乱手机的自动功率控制;
  — 由于上下行不平衡,在覆盖区内会产生掉话,影响话务统计中的接通率和掉话率。

  所以国家无委明确规定直放站下行输出功率30dBm±3dBm,主要是为了上下行平衡,不至于在安装直放站后影响网络参数。

  实际上,直放站覆盖好坏主要体现在使用效果、设备性能指标、稳定性、不影响网络参数上,单纯追求下行的大功率是没有意义的,且违反国家无委的有关规定

总之,移动通信直放站的设置应主要解决诸如郊县主要公路、铁路交通等狭长地形的覆盖;对于基站载频利用率不高的区域,可以通过直放站将富余的通信能力转给需要的地方,提高设备利用率;尽量设在相对隔离区域,选择合适的基站作为信号源,以免产生无线干扰。

六、移动通信直放站的选型工程安装 1、直放站选型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 对于GSM数字网,应该{sx}具有信道选择功能的直放站
  以前,使用宽带选择式的直放站应用于模拟网,这种宽带选择式的直放站对于模拟网来说起到了一定的网络优化作用,不存在不同网络之间的干扰问题。但在数字GSM网系统中,使用宽带选择式的直放站,由于是对所有频段内接收到的所有信号进行放大,这样在GSM网中就会出现同频小区干扰、切换时掉话、降低基站的灵敏度、语音质量差、直放站覆盖范围明显缩小等现象,并且这种现象在基站密集的城市及周边地带更为明显,严重影响到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
  而信道选择式直放站作为一种网络优化工具,能实现良好的盲区覆盖,同时对原有的整个基站网络不会造成干扰。

(2) 采用信道选择式直放站,应使该直放站具有以下的性能:
??? ?信号处理应具备低噪声放大、变频、中频滤波放大等过程,有效改善接收信号的信噪比,每载频200KHz滤波器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否则如果仅是在射频频段进行简单的功率放大,或者是滤波器性能不好造成的三阶互调及杂散等干扰信号太强,这时即使直放站的输出功率很大或者是手机的接受信号电平很强但仍然无法正常通话。

这主要是由于信号的信噪比并没有得到改善甚至因直放站本身引入的噪声过大而使输出信号的信噪比很差,不满足基站对话音信号信噪比的检测指标,同时由于直放站把噪声较大的信号引入基站后,增大了基站的噪声电平,从而降低了基站本身的灵敏度,影响基站的覆盖范围;

??? ?具有增益连续可调,上下行增益单独控制。

??? ?三阶互调、杂散等参数符合直放站标准中规定的指标;

???? ?直放站工作增益应控制在低于收发天线隔离度至少13dB的余量,并且具有隔离度监测及增益自动控制功能,否则当直放站周围环境偶然变化时,天线隔离度会降低并且发生自激,从而堵塞基站;

???? ?直放站对于不同时隙话务信道具有自适应增益控制功能
由于GSM采用TDMA方式,每载波8个时隙可支持8个移动电话,由于不同用户位置的随机性使得直放站接收到的移动用户上行信号电平强度不同,因此要求直放站对于不同时隙话务信道具有自适应增益控制功能,但如果增益保持恒定,不能够随时隙信号的强弱自动改变,必然严重影响直放站远端用户的正常通话,缩小直放站的有效覆盖范围。

(3) 选择性能好的直放站系统天线。
天线选择的好坏,往往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覆盖效果。其中施主天线用于接收基站信号,要求水平波束角小、方向性好、增益高、前后比大,业务天线用于覆盖盲区,通常要求采用定向天线,增益高、前后比大,较强的上波瓣抑制、较好的零填充特性,天线下倾角机械可调,另外还有互调、驻波比等参数值得考虑,同时要求天线的体积小、重量轻、安装简单,所选的馈线及接头符合国际标准、电气性能好。

2、安装直放站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1)建议市区不使用直放站。
当一个直放站可以有多个基站成为其源基站时,应选择较为偏远的基站作为源基站,直放站的施主天线尽量避免指向市区。因为如果直放站的施主天线指向多个基站或多个扇区时(多个导频),直放站会引放噪音使上述基站工作环境恶劣,还带来了不必要的软切换。

  (2)加入直放站的基站,其相应的扇区PN搜索窗口应加大。
在基站控制器(BSC)设置时,有一个参数是控制扇区PN搜索窗口的大小的,平时这一参数是由扇区的覆盖半径决定。加入直放站后,该扇区的电波传播延时有所扩大;相应的扇区导频搜索窗口应由扇区的覆盖半径、直放站覆盖距离和直放站自身延时共同决定。

  (3)安装调试中直放站的增益和输出功率需要留有一定的储备余量。
CDMA系统有xx、快速的功率控制,通信时基站和手机的输出功率一直在变化。以基站为例,功放的{zd0}输出是20W,在无用户时,只有导频、同步等信道有输出,功率仅2W多一点,相关近10dB。在正常白天调试时基站均有话音信道工作;所以调试时直放站的增益和输出功率需要留有6dB左右的余量。增益余量不足会引发直放站自激,功率余量不足使直放站过载,通信话音质量都会明显下降甚至系统瘫痪。

  (4)在安装直放站的地区进行干拢源的检查。
在我国,800MHz频段不如900MHz频段谱干净,尤其是CDMA上行频段较易受到干扰。主要原因是与广播电视的U频段接近,在城镇郊区和农村广泛使用带有放大器的电视接收天线,这类天线种类繁多,xx性能差,很容易自激形成干扰。第二个原因是直放站一般与其他设备共同安装在一个铁塔上,如果附近有280MHz的寻呼发射机或寻呼链路发射机时要特别小心。因为280MHz寻呼发射机功率是100W,其三倍频是840MHz左右;寻呼链路发射机一般工作在400~420MHz频段,功率20W,如果是选择417MHz工作,其二倍频834MHz正好干扰CDMA的首载频283信道。直放站的天线安装位置很高,对上述干扰的反应是敏感的,再加上它60~90dB的放大作用,大范围地扩大干扰,往往会导致周边几个基站都不能工作。

  (5)要严防直放站自激。
引起直放站自激的原因很多,比如温度变化引起放大器增益变化、隔离度改变、基站参数改变造成直放站输入信号增大等。

调试直放站时,切不可过分追求直放站的放大作用而将增益调得过大,一定要留有余地。对于有故障记录的直放站,直放站反向信道出现自激是较难察觉的。因为直放站的前向信道一直有基站信号输入,假如直放站自激,前向放大器可能进入过载,某些型号直放站检测到放大器过载三次以后,立即关闭直放站并明确给出故障记录,很容易发现。而反向信道放大器输入信号变化极大,手机发射机并非总处于发射状态,且距离时远时近,某种情况下会引发反向信道放大器自激,但由于输入突然消失放大器又恢复正常。反向信道放大器自激时间短只有几秒,且无规律,有时好几个小时都不自激一次,极难排除故障。在安装直放站的地区,如果手机市话进行通信,手机听市话正常,而市话听手机时断时通,音质极差,有可能就是直放站反向信道放大器自激造成的。

3、直放站要充分发挥其性能需具备的条件

  (1)要有好的天线
天线一般讲其重要参数不外乎是:天线增益、水平半功率角和垂直半功率角。对直放站来讲上述参数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参数是天线的旁瓣抑制能力,而这一点往往得不到重视。有些天线厂的天线性能指标仅是泛泛地指出旁瓣抑制15~20dB,并不详细准确地给出旁瓣波形。直放站安装时准确地利用天线旁瓣的凹陷位置对提高施主天线与服务天线的隔离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正常安装时,服务天线位置较高,施主天线放置的服务天线下部。故对于服务天线而言重点要考察主瓣上部的抑制和后部抑制并要求天线有高增益抛物面天线却不如16dBi的一般板状所获得的隔离度好的情况。究其原因在于抛物面天线主瓣虽然尖锐,但馈源顶部无屏蔽遮挡,造成旁瓣抑制不好,隔离度反而偏小。从某种意义而言,施主天线比服务天线更为重要,对直放站的性能会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2)要有高的铁塔或有较大的地形高度差
直放站的安装必须要有一定的高度,在山区可以依靠山顶或高坡来实现,而在平原地区只能依靠铁塔。有了较高的铁塔,首先输出功率有限的直放站可以有较大的覆盖,其次可以提高施主天线和服务天线间的隔离,第三有利于获得较大的输入信号。以前向信号为例,在平原地区地面接收信号功率电平为-95dBm时,在距地面30m高处强度可达到-60~-70dBm。直放站与基站不同,它只是一个放大器,输入信号需要一定的强度。在理想情况下,假如施主天线安装在30m高,施主天线与服务天线因隔离需要垂直要相隔15~20m,这样铁塔高度就至少需要50m。而一般基站天线高度有30m就可以。可见直放站对铁塔高度的依赖远比基站要大。

  (3)要{zd0}限度地提高施主天线和服务天线间的隔离
应允许利用地形、地物等将上述两天线隔开。当直放站服务区只需要定向覆盖时,可以将施主天线放在山坡的一侧,服务天线放在另一侧,这样可以获得很大的隔离度。在能用定向天线覆盖时就不要使用全向天线。若服务区为两个方向,可怜采用二分之一功率分配器和两付定向天线来覆盖。基采用全向天线,要巧妙利用天线旁瓣的凹陷位置来提高施主天线与服务天线的隔离度。利用山体的两侧可以获得相当好的隔离。利用建筑物作遮挡,也可以获得一定的效果,比如在楼的一侧安装施主天线,在楼的另一侧安装工作天线,两天线背靠背虽然只相隔十几米,却可以获得衰减60~80dB。

  在利用地形、地物将施主天线和服务天线隔开时,天线的方向图会有所改变。利用天线旁瓣的凹陷位置加大天线隔离度的方法只能用实际测试找出。隔离度可以用频谱仪和高频信号发生器来测量。如在现场可用HP8921给施主天线送入信号,用HP8594在服务天线接收信号,发送电平与接收电平之差即为隔离度。反过来也可以获得同样效果,只是电平略有差异。

4、直放站的工程服务
直放站和电视机或手机不同,它不是一个完整的最终电子产品,因为人们买了电视机或手机马上就可以使用,而直放站却xx不一样,如果离开了工程服务,直放站不能发挥任何作用。

一个直放站能否发挥作用,直放站安装地点的选择非常重要,直放站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可以认为选址占50%,直放站自身性能占30%,现场调试好坏占20%。基站设备由于技术复杂,价格昂贵,基站的销售商往往对基站安装给予现场督导,技术人员亲自调试,发挥一个基站的作用。直放站技术相对较简单,价格便宜,如果直放站的销售与工程服务脱节,不重视现场安装的指导,性能再好的直放站也很难发挥作用,如果直放站自激,将适得其反,使直放站成为害群之马,严重影响原有CDMA网络的性能。

通常直放站的工程服务应注意以下几点。

  (1)虽然直放站的引入从模拟移动通信时代就已开始,至今有多年历史,但CDMA是新技术,与以往的直放站相比,CDMA直放站的应用有所不同。从事CDMA通信的企业相对较年轻。头几个CDMA直放站的安装以“交钥匙”的方式,使直放站得以充分发挥作用,用户对直放站的性能有所掌握后,才能开始以后的工作。

  (2)需要有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在现场指导。直放站高空作业,条件有限,很难进行仪表测试,费工费时,并且直放站涉及大量的无线电基础理论知识,根据丰富的经验进行现场估算显得十分重要。   

???? (3)要选择适当的天线。

  (4)直放站的安装条件都很艰苦,现场工程师要吃苦耐劳。

  (5)严格选择直放站的安装地点。选址的好坏对直放站的性能发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能用户讲信号不好,就随便安装直放站,条件不具备时,不要勉强。如:导频PN较为混乱的地区、铁塔高度不足、附近有寻呼发射机工作、空中接收信号电平值小于-90dBm时都不适宜安装直放站。

  (6)直放站安装完后的几个月内,要多次复查其有无自激的记录。

  从某种意义上讲,直放站的工程服务比直放站自身的性能指标显得更为重要。

七、直放站工程安装时常见问题解答

1、直放站的作用及组成?
?直放站主要用于基站信号过弱的地区,作中继站用,通过直放站放大基站信号,再传向更远更广的地区,扩大了网络覆盖范围; 直放站是一个双向传输的双工放大器,一路是接收基站信号经放大后发射传向移动台,一路是接收移动台信号经放大后发射传向基地台, 因此, 直放站的组成主要是接收机、发射机、天线。

2、安装直放站时,对站址勘测需要注意要点
?重点为:1) 选站址;2) 确定基站载频号;3)测试接收点场强值;4)确定使用设备类型,天线类型,天线安装高度和位置;5)计算预测设备工作增益,{zd0}输出功率;6)预测覆盖范围及覆盖效果.
还有隔离度的预测。

3、未来几年直放站的发展趋势怎样?无线还是光纤更有发展前途?直放站有未来吗?现在应该重点发展那些产品呢?
?直放站会用得越来越广,因为它价格较基站便宜,安装方便,可以解决死区问题,光纤直放站和无线直放站各有各的使用场合,但无线直放站会用得更多,因为它架设方便,成本低廉,有很多不宜架设有线网的地区需要它,因此直放站前景广阔,目前重点产品是GSM,CDMA,CDMA2000-1X,产品市场寄生于移动通信体制。

4、安装室内分布系统的直放站应注意哪些问题?
?主要是:1)直放站本身设备是否符合技术要求;2)直放站设置和布局是否合理,即能否满足覆盖要求;3)安装工艺是否达到要求。

5、空间直放站安装完毕后,在覆盖区内发现手机信号满格,但无法进行正常通话;直放站上下行增益下调以后,覆盖区内通话则正常;这是为什么?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直放站下行增益过大,功放失真,输出信号手机不能解调出来,所以不能打电话; 二是天线隔离度不足引起自激。

6、对于CDMA网的直放站:为什么直放站输入信号导频太小时(小于-12dB),经过直放站放大后虽然功率很高,但移动台无法解调?
?CDMA网直放站的输入在-12dB太高了,会造成低噪放模块饱和,输出信号失真,手机当然无法通话。

7、 若直放站与基站间的空间损耗为90dBm,直放站上行增益设在什么范围内才能保证上行躁声对基站接收灵敏度影响不大?
?以下仅提供粗略估算:设直放站输出功率为P1,基站接收机灵敏度P2为-110dBm,空间损耗为90dB(注意不是dBm),接收机阻塞电平L=50dB,则链路增益应小于阻塞电平L=P1-P2-90=P1+20=50,所以P1=30dBm=1W,详细计算应具体设备指标和系统配置。

8、直放站的防雷有什么要求?地阻一般要求多大?
?直放站的防雷设计要求请参考有关资料;地阻一般为0.3~3Ω,因具体土壤条件,是否为雷区,站址环境和设计要求而异。

9、如何计算直放站会否对基站造成干扰,如何尽量减少干扰?
?减少直放站对基站造成干扰主要措施是要求直放站天线波束场图有良好的前后比,在建站时要注意:a.天线场图的好坏;b.天线上波瓣的好坏,好的波瓣抑制对减少基站的同频道干扰十分重要;c. 直放站天线的背向辐射引起的干扰有时可以通过调节天线电子或机械下倾角或通过调节天线内部馈电络来减少干扰。

10、两个直放站共用同一基站的同一扇区,频点为13,7,4,场强为85dbm,无法接打电话,在周围其它村落情况也是如此。请解释一下出现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基站的问题吗?
?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很有可能是直放站增益不合适,特别是上行功率太大,使噪声系数加大从而使基站的接收灵敏度下降,对基站造成的上行干扰所致。严重者出现基站不能工作,也就是无法接收和识别到手机的信号。一般低噪声放大器只能下降3~5dB左右。二是两套直放站因时延不同(相差>5)所致。

11、CDMA网的呼吸效应会影响直放站的输出功率吗?如果有幅度是多大?怎样才知道当前网络是处在“呼”还是“吸”?
?小区覆盖范围随区内业务强度而变化的现象就是所谓的“呼吸效应”,CDMA网由于区内业务强度是随机变化的,因此“呼吸效应”是始终存在的,由于此效应会由于小区的收缩而形成“覆盖漏洞”,即盲区,所以在网络规划时,应注意此问题,由于直放站输出功率是不变的,因此“呼吸效应”不影响输出功率大小,但会影响覆盖范围。

12、直放站指标中的1dB压缩点怎样解释?
?根据国家行业标准“YD/T 952-1998”中的定义,对1dB压缩点输出功率是指增益下降1dB时,直放站输出给标准输出负载的载频功率。
???? 放大器有一个线性动态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放大器的输出功率随输入功率线性增加。这种放大器称之为线性放大器,这两个功率之比就是功率增益G。随着输入功率的继续增大,放大器进入非线性区,其输出功率不再随输入功率的增加而线性增加,也就是说,其输出功率低于小信号增益所预计的值。通常把增益下降到比线性增益低1dB时的输出功率值定义为输出功率的1dB压缩点,用P1dB表示。

13、测试直放站台的输出功率为30dBm,而用手机V8060测试天线下场强只有-65dBm,过一会儿(30分钟后)又显示场强为-30dBm,其它正常,没达到覆盖要求,能解释其原因吗?
?通常手机测试接收点场强为-65dBm应能实现正常通信;若场强从-65dBm转向-30dBm是由于接收点有衰落现象;能否解决覆盖范围,要作多个接收地点的全面测试,不能仅用一个地点数据作判据。

14、一CDMA网耦合型光纤直放站,距离20公里。开通后手机测得下行场强良好,拨打1001,有时能接通,有时则无法上线或要七八秒钟才能上线,请问这是由于时延还是上下行不匹配或是别的什么原因引起的?
?有以下几种原因:
??? (1) 可能是因为上下行链路不平衡而引起的,通常检查一下上行链路是否正常。 首先检查直放站的上下行增益设置;确认测试地距离直放站的距离,找到一个最坏的点;一般来说,在这些最坏的点上,接收到的功率几乎被导频功率,寻呼功率占了,所以看起来信号很强,但是一旦接入业务信道,就没有功率可以分配了,造成启呼困难;如果接入的,应该也是比较困难的。所以直放站的调整,最主要的还是保证上下行链路平衡,不能光考虑下行覆盖,应该考虑的“有效的覆盖”。
??? (2) 交换方面的问题。先排除1001话务台的因素,因为1001的排队机以及中继线有时很忙。我们一般都是接入一些普通的语音平台(如:13010171444,北京)。
(3) 假如离天线不远处测试,出现这样的情况,此时看手机的发射功率是否是正数,因为光纤距离太长,时延太大,这不是直放站的原因,此时将基站的搜索窗口调大一点。<完>

注意: 评论者允许使用'@user空格'的方式将自己的评论通知另外评论者。例如, ABC是本文的评论者之一,则使用'@ABC '(不包括单引号)将会自动将您的评论发送给ABC。使用'@all ',将会将评论发送给之前所有其它评论者。请务必注意user必须和评论者名相匹配(大小写一致)。
郑重声明:资讯 【移动通信直放站原理以及实践案例- 筑梦院| xx通信网络优化和网优人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