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医疗行业(三)

(读中原证券09年5月25日行业报告)

 

3. 医改:五项重点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在4月6日正式公布,这也标志着新一轮医改大幕的正式拉开。
医改目标: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xx制度初步建立,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普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突破,明显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医改指出,2009-2011年着力抓好五项重点改革。
(看过厉以宁和吴敬琏关于改革30年得失的节目,其他的倒不是很有印象,对厉老的其他言论好像也没什么太大印象,呵呵,但厉老有句话我一直记忆犹新,“不可逆的改革政策”,因为其不可逆就会促使其他配套甚至是相关性不大的领域的改革,中国的改革从来都是倒逼出来的,渐进式改革xxx的措施之一就是推出起初看似冲击不大,但其实影响深远的改革举措,比如最近的燃油税改革,改革的时候大家都欢欣鼓舞,现在就得承受油价的频繁上调了,从而达到低能耗目的,医疗保险算一个,国家给了好处基本上是很难收回去的,只许多不许少,而政府开支增加如果再加上政府收入减少,财政压力会逼迫政府进行体制改革以降低费用和提高效率)

3.1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行业收入将水涨船高
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3年内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合)率均达到90%以上;逐步提高筹资和保障水平,2010年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
截至2009年4月份,全国共有11.32亿人进入了医保,占人口总数的85%。其中新农合的参合率已经超出目标,但城镇职工和居民的参保率仍在90%的目标之下。
我们预计,至2010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90%的全国人口后,我国卫生总费用将达到2140亿元,约占2008年1-11月医药行业销售收入的1/3。医药行业的销售收入也将随着参保人数和参保金额的提升而水涨船高。
(农村参保率高于城镇参保率的主要原因是保险水平的不同,农村目前门诊医保范围内的医药报销20%,住院分层次,{zg}报销50%,{zg}报销额度为3万元,各地可能会有不同,但差别不大,目前由于还没有医药分离以及目录药品的推广,20%的报销后价格还不如零售药店有优势,所以医改对于医药的增长这块还是要看医改推行的速度,但大病住院保险一来刚性更强,二来保险比例更高,如果配合人口的老龄化,应该有可观的增长)

3.2 国家基本xx目录:价与量的“双刃剑”、中成药尤为受益
3.2.1 迟到的国家基本xx目录
初步建立国家基本xx制度。2009年,公布国家基本xx目录;规范基本xx采购和配送;合理确定基本xx的价格。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xx,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必须按规定使用基本xx,所有零售药店均应配备和销售基本xx。
我们认为,国家基本xx目录(简称“目录”)是医改方案中影响医药生产公司利润的最关键因素。哪些企业的产品能够进入目录、目录中产品价格下调的幅度这两个关键问题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情况。
4月8日,卫生部曾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态,在今年4月底以前,基本xx目录将向社会公布。但至今仍杳无音信。
(好像{zd0}的问题是{dj2}药品,估计各大药企打的不可开交)
3.2.2目录对企业盈利是“双刃剑”
􀂄 矛盾之一:价格下调 VS. 销量上升
市场传言入选目录的药品将降价25%,而非此前流传降价15%-20%的说法。对于普药生产企业来说,产品的毛利率多在8%-10%左右,如价格再次下调,其盈利能力便更微乎其微。价格下调、销量上升,二者存在此消彼长的矛盾。
(25%挤压的大部分应该是渠道灰色地带,当然也不会给药企送大蛋糕)
􀂄 矛盾之二:研发 VS. 生存
医药行业属于科技企业,研发是医药企业能否长期生存的关键所在。并且,医药产品的研发具有周期长、投入大的特点。我国的高新企业评价标准为每年投入研发占收入的5%。如果产品价格下调,企业将只能获得2%-3%左右的利润,研发将无从谈起,继而难以长期生存。
􀂄 矛盾之三:大市场 VS. 小市场
医改方案中规定“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xx,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必须按规定使用基本xx”,但是其他医疗机构使用的比例并未公布。
目前全国共有19000多家县级以上医院,其中三级以上的大中型医院有2800多家。但这些大中型医院却控制着全国60%的xx额。通常全国医药消费量80%由医院xx开出,依此推断,三级医院控有全国药品48%的销售额,几乎掌握一半的生杀大权。而二级以下的基层医疗机构仅占有xx额的30%。
因此,对于拥有{dj2}、优质优价品种的企业来说,进入目录后,其价格下调空间有限,在基本保证原有高毛利率的同时,销量将进一步放大。但是对于此前专攻二级医院以上市场的企业来说,如果其产品进入目录,由于价格下调,不仅原有毛利率将不能维持,而且将失去大量的产品推广费用,继而失去原有市场份额。
(看样子医药分离还早,估计还是用老办法来控制,医保消费只能使用目录药品,其他药品放开,保持高消费者身上的以药补医体制,等待医药分离制度的突破)
3.2.3 中成药受益程度明显
据悉目录中中成药及化学普药的比例基本接近50%:50%。我们认为中成药的受益程度将更为明显,原因如下:
􀂾 多数入选目录的中成药在市场上具有相对或{jd1}垄断优势,并为“优质优价”产品,其产品毛利率较高,即便降价,对公司业绩影响较小;而化学普药技术含量较低,生产厂家众多,毛利率极低,部分产品价格面临降无可降的尴尬境地;
􀂾 政策支持。《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 中药国际化有望取得突破;
􀂾 相对于化学普药,中成药的群众基础更为突出,接受能力较强
􀂄 {dj2}、优质优价的中成药进入目录“一箭双雕”
虽然对于普药企业和专攻医院市场的企业存在进入目录与否的取舍,但是对于拥有{dj2}、优质优价的品种来说,进入目录是{zj0}的选择,可能性亦较大。
这类企业以中成药生产厂家为主,它们的代表性产品多数两线作战,OTC+医院。进入目录后,不仅有望对OTC市场起到带动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其营销短板的医院市场销售额将会进一步放量,企业业绩有望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可谓“一箭双雕”。
􀂄 B.政策支持
国务院在5月7日下发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高了中成药的行业地位。
五个“坚持”:坚持中西医并重,把中医药与西医药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既要保持特色优势又要积极利用现代科技;坚持中医与西医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坚持统筹兼顾,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发展;坚持发挥政府扶持作用,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 C.中药国际化有望取得突破
中成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经历了几千年的检验,xx效果明显。但是由于缺乏现代医学系统的科学理论,中成药在海外的认同度及发展一直止步不前。
目前,国内部分研发能力及资金能力较强的中成药生产企业已经在美国开始就其产品进行现代医学的认证。如最终获得认证,我国中成药将正式进入国际规范市场,并有望获得更大的销量。此外,走出国门的中成药企业也将对国内其他企业起到示范效应,鼓励更多的企业走出去,将我国的传统瑰宝推向世界,完成中药国际化的伟大事业。
表4:中药国际化的先驱者
康缘药业 桂枝茯苓胶囊已完成FDA二期临床,下半年进入三期
天士力 复方丹参滴丸年内完成二期临床
白云山和黄 板蓝根颗粒成为国内{sg}获得美国NIH资助的中药产品
资料来源:中原证券研究所
(相对于现代西医,中医优缺点都很明显,优是中医理论的体系化,病理机制的独特性,预防作用明显以及xx的副作用小,缺点是诊断和xx的标准化难度高,造成xx效果的不稳定性,另外传统中医的急救能力也很差。
个人认为老中药由于成本低廉、疗效不错估计能撑几十年,不过能长期走下去或者大发展,尤其是国外市场,估计也就中药现代化了,优点保留,缺点搞定,巨牛)

3.3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器械受益
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发挥县级医院的龙头作用,用3年时间建成比较完善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我们认为,在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过程中,医疗器械行业必将由此受益,并且为整个医改过程中受益最早、最明确的子行业。
根据《国际商业观察》的预测,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在2012年将达到206亿美元,远高于2008年126亿美元的水平。
3.3.1医疗器械国内需求:刚性需求
我们预计,随着政府投入的不断加大,在新增需求和更新需求的共同作用下,国内医疗器械的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 新增需求
􀂾 我们认为新医改方案的{zd0}亮点就是“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尤其加大了对于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从8500亿元的分配来看,其中对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达到了2160亿元,为第二大投资标的。此外,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也将获得240亿元的投入。城乡基层医疗机构将在未来三年总计获得2400亿元投资。目前,发改委已在新增中央投资中安排100亿元,专项支持480所县级医院、1993个中心乡镇卫生院和1154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
􀂾 我们认为2400亿元投资中较大的比例将用于医疗器械的采购,医疗器械将是{zx0}受益于医改的行业。
􀂄 更新需求
􀂾 截止2008年底,我国的卫生机构总数为27.8万个。虽然{jd1}量较多,但平均医院、卫生院的床位数仅为28.3个/万人,远远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水平。此外,多数基层卫生机构的医疗设备严重老化,75%还属于1980年前的产品,存在强烈的更新需求。
3.3.2医疗器械国际需求:受益于金融海啸
2009年1-2月,我国医药商品出口总额为2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5.82%。其中,医疗器械的出口额为6.88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8.66%,为第二出口大类。
金融海啸影响下,各国政府采购医疗器械的成本控制或许会更加严格,这也许是中国xxxx产品更多进入政府采购范围的极好机会。
(国内企业在中低端市场应该有一定的竞争力)

3.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生物医药受益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国家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从2009年起,逐步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效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及其危险因素,进一步提高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
3.4.1国家高度重视生物医药行业
国务院常务会议5月13日讨论并原则通过《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会议认为,必须抓住世界生物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以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和生物环保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生物产业,将生物产业培育成为我国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相关三项主要工作: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新药创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

2008年4月,我国在现行 “五苗”的基础上,将甲肝疫苗等四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完成{dy}轮甲肝疫苗、流脑疫苗和乙脑疫苗的采购,有24个省(区、市)采购了麻腮风疫苗。

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免疫规划经费2007年度为27.21亿元,2008年度增加到29.07亿元,主要负担各省(区、市)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注射器采购经费,对贫困地区儿童按2元/剂次的标准补助。据不xx统计,2007年度、2008年度各省级财政投入免疫规划资金分别达7.81亿元、8.85亿元,其中江西、江苏、广东、北京等地比上年增加1000万元以上。省级财政投入主要用于疫苗采购、冷链装备、接种补助、监测经费等。
3.4.3国家有望加大收储力度,生物医药类公司收益
截至5月14日,全球共有33个国家和地区确认了超过6000例甲型H1N1病例,死亡人数为65人。我国已经确认了2例输入性病例。疫情由国外向内地传导,意味着甲型H1N1流感已经上升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警戒高度。
随着SARS、禽流感、甲型H1N1等重大传染疾病的流行,我国已经扩大了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范围。我们预计,随着新传染病的不断出现,再加上医改中对于基本公共卫生和重大疾病控制的规划,国家加大对相关疫苗和药品的收储力度已势在必行,相关生物医药类公司必将受益。
(疫苗的发展和预防重于xx的现代医疗理念是相符的,费用低、效果好是普通疫苗得以大力推广的重要因素,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消费渠道的改善,二类、三类疫苗将逐渐走入国民消费行列,而且儿童消费结构普遍高一些,这使得人用疫苗能享受更高的毛利水平)

3.5公立医院改革:医药商业受益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公立医院经济补偿政策,逐步解决“以药补医”问题。
我们认为此项改革推进的难度{zd0}。如果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以药补医”的现实问题,必须先要解决医院的利润和医务人员的激励机制问题。是提高医疗价格,还是国家加大投入,将公立医院彻底变成非盈利机构?我们预计在国家加大投入的同时,医院将提高药事服务费(包括挂号费用、专家门诊费用等),即医院的盈利模式将由“高价卖药、平价诊疗”向“医药分开、国家补贴、高价诊疗”过渡。
现在部分省市的公立医院已经展开了“医药分开”的试点,预计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医药流通行业的市场容量将不断扩大,企业的话语权也将得到较大的提升,医药商业将成为医改的主要受益者之一。建议重点关注流通xxxx国药股份(600511)和未来药房托管领域有望持续扩大的南京医药(600713)。
(认同作者的思路,所以目前流通xxxx的机会还是在于政府主导目录药品的招投标和基层药品的配送上)

5.新兴医药市场崛起
5.1全球医药行业未成“避风港”
虽然国内医药行业收入和利润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但全球的医药行业并非如此。预计2009年,全球药品销售额将仅增长2.5%-3.5%,总额大约为7500亿-7600亿美元。这一增长率是过去25年内的{zd1}值。
美国一家调研机构认为,这一影响将持续至2010年,并将全球制药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下调至3%-6%,而2004-2007年间,这一增长率达到了6.6%-7.9%。
5.2受影响程度不一
5.2.1发达国家收入增长率放缓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较大,导致消费者缩减了药品之类的日常开支。
根据《医药经济报》的报道,美国制药业的增长已经陷入了停滞状态。根据该调研机构的预测,2008年美国xx药销售额仅增长了1.3%,达到2910亿美元;xx量更是仅增长了0.9%。大型制药公司的业绩亦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美国药品销售对全球制药业增长的贡献份额出现了下降的态势。虽然在全球药品销售中美国依然占据了近50%的比例,但美国对全球制药行业的增长贡献率将从2000年的42%下降至2009年的9%。此外,包括加拿大、法国、日本、西班牙、意大利、英国在内的“成熟医药市场”的本国增长率也将下降至1%-4%之间。
5.2.2 新兴制药市场崛起
根据《医药经济报》报道,2009年,七大新兴制药市场(中国、巴西、墨西哥、韩国、印度、土耳其、俄罗斯)将为全球制药市场贡献一半的增幅,到2013年,七大新兴制药市场将为全球制药市场贡献平均40%的增幅。中国目前是世界上第六大制药市场。到2011年,中国将成为第三大制药市场。

我们在《医药行业2009年投资策略:市场扩容、需求旺盛》中提到,中印两国医药板块享受较高的估值是可以理解的。
􀂾 首先,中、印是正在崛起的医药大国,在国际上均有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在发达国家医药行业受经济危机影响行业增速减缓的情况下,未来中、印两国的医药行业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速,成为国际医药市场的{zd0}亮点;
􀂾 其次,由于两国人民收入不断提高,再加上基础医疗保险制度正在建设,保证了未来强大的内需。两国医药行业抵御经济危机的能力极强;
􀂾 {zh1},国际主要专利药将进入到期高峰,再加上受金融危机影响导致的消费能力下降,仿制药拥有了空前的市场空间。中、印两国将借此良机,发挥自身在仿制xx面的专长,迅速抢占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在国际医药市场的影响力。
(印度市场不了解,但中国市场的高估值主要还是由于市场机制不成熟造成的,高成长是会带来一定的高估值,但不会过分的高估,同时成长期的企业稳定性相对差,企业核心竞争力弱,对应永续增长率的谨慎以及风险溢价的上升,估值并不一定高的,当然这些都是从相对理性的角度分析的,新兴市场的非理性也是很正常的)

9.风险提示
􀂾 配套的医改细则仍未出台,如国家基本xx目录、医药分开等。我们将保持持续的跟踪;
􀂾 入选国家基本xx目录的产品价格将下调,对部分企业的利润将造成负面影响;
􀂾 如产品价格再次普遍下调,行业的研发能力将受到抑制,尤其是化学制剂行业;
(我还是一贯的思路,先整合再升级,我估计国家保民生要比保药企更重要,目录药品价格大幅下调应该是大概率,医药企业将面临较大的盈利压力,但对xxxx和行业整合有利)
􀂾 如全球性经济危机继续蔓延,我国医药行业的出口将受到进一步的负面影响。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行业研究:医疗行业(三)】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