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整体备课及{dy}单元教案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整体备课及{dy}单元教案

2010-03-15 10:27:18 阅读49 评论0 字号:

 

三年级下册科学整体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适于开展探究活动的内容;在能力培养上,注意了层次上的变化,较三年级上册的要求有所提高,针对儿童科学学习的进一步深入,侧重于引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进行定量观察、注重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等方面的训练。

二、教学目标

1.“游戏里的科学”单元:主要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进行探究,如推力和拉力;物体之间相互接触而形成的摩擦力;物体发生行变而产生的弹力等等,让他们对力的各种现象有一个亲历的活动,体验科学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2.“太阳与时间”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大量资料对太阳的概况有初步了解,并通过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发现利用太阳计时的方法,了解计时工具发明的过程,旨在让学生运用观察、实验、制作以及查阅资料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收获发明创造的快乐。

3.“电的本领”单元:主要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用电器入手,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设计、实验等探究方法揭开一个个与电有关的谜,同时认识电这种能源的特点、作用,并能够组装简单的电路,正确使用常用的电器,做到安全用电,更好地为学生的生活服务。通过探究还要使他们认识到科技对生产的影响,意识到要xx新科技、新发明,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我们的生活。

4.“我们的身体”单元:主要从“自己的身体”入手,xx学生涉猎神秘和新奇的生命领域——人体,对生命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发展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生命世界的热爱,对生态可持续发展的xx,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和健康生活的意识。

 5.“动物王国”单元:按照“个体——类群”的思路开展研究活动,以学生对常见动物已有的认识为基础,层层开展,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探究后收获的乐趣,同时了解、认识昆虫、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的基本特征。

6.“研究与实践”单元:主要是xx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已有知识,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确定研究方向和计划,尝试对生活中与儿童成长密切相关的问题做出初步的调查了解;培养学生“调查与养殖”等实践能力,从而实现开发学生科学学习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和动手实践能力的目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四、教法学法

1.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入手,以实验为主,社会实践为副,力争让学生从亲自动手实验,把课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现象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再现,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以实验方式加以验证,并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写出观察报告。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精神培养,及过程的培养。

2.改变评价学生的方法,运用自我反思性评价与教师评价、小组成员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自我反思性评价为主。注重学生平时的制作能力、观察能力与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学习科学知识知识,并在作科学的过程中学科学。

3.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辅助教学。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五、教学进度

{dy}单元  游戏里的科学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本册科学教科书的{dy}单元,学生在三年级上册《科学》学习的基础上,转承到本册学习内容上,他们对科学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本单元在“制作能力”、“猜想与假设”、“表达与交流”等科学探究方面,延续了三年级上册教科书的培养要素,并进行了有效的深入。在“利用证据、逻辑推理及想象建立假设”、“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等科学探究方面,本单元给学生搭建起一个适于操作的平台,在科学探究的构建逻辑上,提响了一个上升的趋势。因此,本单元的总体地位体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趋势,目的是使学生逐步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二、教学资源分析

本单元包括六课内容,分别是《小车的运动》《玩滑梯的启示》《跷跷板》《弹簧里的学问》《有趣的磁铁》《指南针》。主要研究推力和拉力、摩擦力、弹力、磁力等有关力的内容。

三、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的重要性;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绘制简单图表;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3.科学知识:知道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力有大小和方向;知道弹力、摩擦力等生活中常见的力;探究杠杆尺保持平衡的方法;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磁铁的两极,以及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进行探究,让他们对各种力的现象有一个亲历的活动,探究科学的秘密,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难点: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尝试解决提出的问题,感受到科学并不神秘,我们也能研究科学。

五、单元课时安排

本单元一共6课,各用1课时,共用6课时。

1.小车的运动

一、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观察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和假设;能积极寻找证据,解释假设;能利用器材做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

2.引导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意识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体会到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培养乐于探究的意识,形成不迷信xx的科学意识。

3.知道推和拉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推和拉都是力;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力的大小会影响小车的运动;了解生活中推力和拉力的应用,知道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见的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探究中认识、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小车、木块、钩码、垫圈、线等。

四、活动过程

(一)课件导入

课件出示一组物体:小车、足球、水桶等。问:怎样是这些物体运动起来?

指名回答后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

1.怎样使物体运动起来呢?指导组内合作探究:

(1)引导学生体会、认识推力和拉力。

(2)开展“让小车钻过山洞”的活动。

(3)开展“拉小车过桥”的活动。

(4)交流推力和拉力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推力和拉力具有大小和方向的特点。

(5)教师小结。

2.小车的运动与推力和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1)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2)小组设计实验,开展探究活动。课件出示记录表格。

(3)交流试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提炼出实验结论。

(4)教师小结。

(三)自由活动

想办法让小车跑得又快又远。

(1)              鼓励学生大胆设想。

(2)              学生自主探究。

(3)              交流探究情况。

(4)              教师总结。

(四)拓展活动

课堂总结,提出课外探究问题:我们试着来研究——小车在斜坡上为什么会自己向下跑?

2.玩滑梯的启示

一、教学目标

1.能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做物体表面光滑程度影响摩擦力大小的探究;能用观察、体验和已有知识经验对摩擦力作出合理的假设;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与交流,做好探究实验记录。

2.善于在游戏中发现、提出问题;关心人们运用摩擦力的技术成果;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变生活。

3.知道摩擦力是生活、生产中一种常见的力;了解摩擦力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以学生玩滑梯等典型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探究有关摩擦力的科学规律,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木块、直尺、棉布、线等。

四、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

课件出示一组图片,提问:玩滑梯时你有什么感受?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指名回答后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

1.说说自己玩滑梯的感受

(1)引导学生交流玩滑梯的感觉。

(2)做对比实验,认识摩擦力的特征。

(3)交流实验现象,揭示摩擦力的概念。

(5)教师小结。

2.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提出问题: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大胆猜想。

(3)小组活动,开展探究实验活动,探究表面光滑程度会影响摩擦力的大小。

(4)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铅笔盒摩擦力大小的条件。

(5)教师小结。

(三)自由活动

(1)提出问题:摩擦力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2)交流生活中利用摩擦力的例子。

(3)讨论:生活中哪些事例说明了摩擦力对我们生活有负面影响?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摩擦力的帮助?

(4)假如没有摩擦力,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5)课件出示摩擦力的有关资料,并进行课堂总结。

(四)拓展活动

调查生活中用到摩擦力的事例。

3.跷跷板

一、教学目标

1.能用观察、体验和已有知识经验对杠杆尺平衡作出假设性解释;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认识杠杆尺的平衡规律。

2.善于在游戏中发现、提出问题;关心人们运用杠杆平衡的技术成果;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变生活。

3.知道杠杆尺的平衡条件;了解天平的主要构造;了解生活中的平衡现象。

二、教学重点难点

以跷跷板为探究的切入点,研究杠杆的平衡原理及天平的结构特点。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支架、杠杆尺、钩码、蜡烛等。

四、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

玩跷跷板时你有什么感受?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指名回答后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

1.玩跷跷板时,你发现了哪些有趣的现象?

(1)引导学生交流跷跷板的发现。

(2)集体交流玩跷跷板的发现。

(3)鼓励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4)师生讨论交流研讨这些问题的方法。

(5)教师小结。

2.想办法找平衡

(1)出示杠杆尺,提问:如何使杠杆尺平衡?

(2)大胆猜想。

(3)小组活动,开展探究实验活动,探究使杠杆尺平衡的方法。

(4)集体交流。

(5)教师小结。提出问题:在左右重力不等的情况下,如何达到杠杆尺的平衡?

(三)自由活动

说说生活中的平衡现象。

1.小组交流。

2.集体交流。

3.课件出示图示,介绍天平的知识与构造。

4.探究天平的简单使用方法。

(四)拓展活动

玩一玩蜡烛跷跷板,做个类似跷跷板的小玩具。

提示:要注意安全。

4.弹簧里的学问

一、教学目标

1.能通过探究活动感知物体的弹性和弹力;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专题;能够表达交流自己的体会、发现与见解;能够设计、制作与弹性、弹力有关的小玩具。

2.愿意去研究生活中有关弹性的现象,养成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体验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的乐趣。

3.认识到弹性物体受力时形状会发生变化,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弹力;了解弹力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在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弹性、弹力有一定经验与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其进一步探究认识有关弹性与弹力的科学规律,以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弹簧拉力器、握力器、各种弹簧、夹子、泡沫塑料、气球、橡皮筋、圆珠笔等。

四、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开展“拉弹簧比赛”活动,导入新课。

(二)探究活动

1.利用弹簧做游戏,有什么发现?

(1)引导:小组玩弹簧玩具,看看会有什么发现?

(2)小组活动。

(3)集体交流玩弹簧玩具的发现。

(4)引导学生选择专题进行探究,填写活动记录。

(5)交流记录,整理发现。

(6)教师小结。

2.师生评价活动情况。

(二)自由活动

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1.播放有关弹簧应用的多媒体资料。

2.学生交流弹簧的应用实例。

3.设计弹簧玩具。

(1)小组活动。

(2)集体交流。

4.师生交流、评价。

(三)拓展活动

设计一个装置,使高处落下的鸡蛋摔不破。

5.有趣的磁铁

一、教学目标

1.能利用器材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并做实验记录。

2.乐于探究和发现;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3.知道磁铁的基本性质:有磁性,能指示南北方向,有两个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磁铁的基本性质,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

1.了解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铁。

2.各种各样的磁铁、曲别针、铁夹、塑料积木、木条、棉花、橡皮、铜钥匙、小铝盒等。

四、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磁铁游戏“冰上舞会”,导入新课。

(二)探究活动

玩磁铁,看看有什么发现。

1.认识磁铁。

(1)引导:仔细观察带来的磁铁,看看会有什么发现?

(2)小组活动。

(3)集体交流活动发现。

(4)教师小结。

2.探究磁铁的性质。

(1)引导:尽情玩玩你们的磁铁,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课件出示表格:

我们的游戏记录

(2)小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3)交流活动收获。

各小组利用实物投影出示游戏记录,轮流展示、交流活动收获。

(4)师生评价,教师总结。

(三)自由活动

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铁?

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总结。

(四)拓展活动

调查了解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铁。

6.指南针

一、教学目标

1.会利用指南针测定方向;能尝试制作指南针,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体验到科学技术能为人类服务;知道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3.知道指南针是用来测定方向的仪器,是利用磁铁指南北的性质做成的;了解指南针的用途及用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指南针的使用及制作方法。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

条形磁铁、指南针、缝衣针、剪刀、胶棒、透明塑料小碗、线、吹塑纸、纸片等。

四、活动过程

(一)出示指南针,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

1.认识指南针的构造。

(1)引导:指南针是由哪些部件构成的?以组为单位观察。

(2)小组活动。

(3)集体交流活动发现。

(4)教师小结。

2.了解指南针的用法。

(1)提问:你能告诉老师指南针是怎样使用的吗?

(2)指名回答,师生评议。

(3)指名演示。

3.课件出示指南针的发明史。

(三)自由活动

动手制作指南针。

1.  小组活动。

2.  小组推选优秀作品上台展示。(实物投影)

师生评价。

(四)拓展活动

用自己制作的指南针确定周围物体的方位。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整体备课及{dy}单元教案】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