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和谷歌没资格讲“网络自由”

  谷歌事件中,谷歌指责中国政府实行的网络管理政策,以退出中国市场作为要挟,试图得到不受法律限制的“网络自由”。美国政府更是与之唱和,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题为“网络自由”的演讲中宣布,美国将把“不受限制的互联网访问作为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务”。

  当谷歌和美国政府把矛头指向中国的时候,不知是否检讨过自身的历史。全球是否只有中国对谷歌有监管?谷歌是否应当遵守所在国法律?在美国,人们是否真能像希拉里说的那样,“不受限制”地访问互联网?

  谷歌一向标榜遵守所在国法律

  谷歌要挟退出中国的主要借口是中国的互联网审查制度。但事实上,不仅在中国,谷歌在世界任何国家都无法凌驾于法律之上,包括在美国。

  在美国,谷歌必须遵照法律对其搜索内容进行处理。2002年,谷歌在搜索结果中过滤了反“基督教科学论派”的网站,原因是这个“基督教科学论派”宣称该网站侵犯版权。谷歌表示,删除相关网站的依据是美国《数字千年版权法案》。

  在其他国家,谷歌也必须遵守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德国网民在比较德国版谷歌www.google.de与美国版谷歌www.google.com搜索结果时,常常会发现差异。同样搜索stormfront,出现在美国版头条的搜索结果在德国版上却无从找到。网页下端,谷歌会告诉用户“出于法律原因,谷歌从这个网页移除了6条搜索结果。”

  在德国与法国,很多像stormfront一样宣扬白人至上主义或纳粹、反犹、宗教极端主义等思想的网站都在谷歌的搜索结果里被删除。因为德国和法国的法律规定,仇恨言论与否定纳粹屠杀的言论都是非法的,不仅如此,在德国,一些涉及性与暴力的网站也无法在谷歌的搜索结果里找到。

  当回答用户为何要过滤一些网站时,谷歌在答复邮件中表示:“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法律规定哪些内容是适合的。因此,我们设法尊重这个国家对内容的法律规定,但不限制在其他国家对同样内容的访问。所以,有些内容可能在google.com上出现,但在google.de却没有。”

  谷歌一向在全球市场实行双重标准乃至多重标准。如在印度,谷歌向警方提供该国网民电邮信息和IP地址,并也称之为必须遵守所在国的法律。

  美国多项法律监管互联网

  虽然希拉里宣称要推动“不受限制的互联网访问”,但这一点在美国也无法做到。

  哈佛大学伯克曼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创始人乔纳森?齐特林表示,虽然一般认为美国的互联网相对很少被技术过滤,但美国的互联网行为远非“无监管”。齐特林认为,美国互联网管制主要为了保护4方面利益:未成年人、国家安全、知识产权及计算机安全。

  美国互联网管制的原则之一是保护未成年人。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国内管制互联网的呼声越来越高。其中最主要的关切就是家长和老师要保护未成年人远离互联网上的不良信息。

  当前美国有3项xx法律规定了商业组织、家庭、学校等在儿童网络保护方面的义务和责任。其中《儿童互联网保护法案》规定,接受xx资金资助的公立学校和图书馆必须在电脑系统中安装过滤软件,防止儿童接触到淫秽xx内容。

  美国互联网管制的另一原则是保护国家安全。当网络传播内容可能威胁到国家安全,就会受到严格监视。“9?11”事件之后,反恐、确保国家安全成了压倒一切的标准。为防范可能出现的恐怖袭击,美国通过了两项与网络传播有关的法律:一是《爱国者法》,二是《国土安全法》。通过这两部法律,公众在网络上的信息包括私人信息在必要情况下都可以受到监视。

  美国从未停止网络监控与封锁

  希拉里批评“有些国家竖起了电子屏障,阻止本国人民分享世界上的一部分网络”。事实上,竖起“电子屏障”的国家也包括美国在内。美国从未停止过对互联网的秘密封锁与监控。如果说各项法律法规算是美国网络监管的一条明线,那么,美国政府为达到政治目的而进行的秘密封锁和监控则是网络监管的暗线。

  2005年12月,《xxxx》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局在电信部门协助下,对许多国内和国际通信进行了监控。该报道说,“9?11”后,国家安全局在未得到法庭许可的情况下,对成百上千名美国境内人士的国际电话和电子邮件进行监控,以寻找与“基地”组织有关的证据。

  《xxxx》报道说,美国国家安全局在未经法庭授权的情况下对电子邮件和电话的监控,远比布什政府承认的要多,范围要广。对此,齐特林教授认为,美国具有世界上最成熟的网络监控系统。

  更让很多人难以想像的是,口口声声倡导网络自由的美国也在对其他国家的网站实行封锁。2008年,美国商务部将若干古巴网站列入黑名单,封锁了其域名,阻止美国网民的访问,而被封锁的网站中很多只是宣传古巴旅游的网站。

  佛罗里达斯特森大学的法律教授彼得?菲茨杰拉德研究了财政部的黑名单,他说,整个运作的过程十分神秘,“对于为何被列入黑名单,实际上没有解释和标准”。

郑重声明:资讯 【白宫和谷歌没资格讲“网络自由”】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