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的背景是文化,品牌的成功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品牌文化创造与传播的过程。不论何种文化背景的国家,都把发展文化品牌、创造文化品牌作为在国际竞争中站住脚跟、取得优势的重要手段。怀柔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特色文化品牌,可以增强文化竞争力,在未来的文化竞争中赢得主动地位。
如何以怀柔影视产业的发展现状为基础,以国内外极具品牌效应的各类影视活动为借鉴,整合资源,发挥怀柔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在产业良性发展的过程中,努力打造、做大、做强我区的影视文化品牌活动,助推影视产业发展,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这已经成为值得我们亟待思考和加以解决的现实问题。
1995年,作为怀柔影视产业起步的飞腾影视城落户我区杨宋镇。飞腾影视城占地近400亩,分南北两区,是目前北方颇有影响的仿明清影视外景拍摄基地。飞腾影视城自1997年建成投入使用以来,拍摄了《大宅门》、《铁齿铜牙纪晓岚》、《玉碎》、《保镖》、《京华烟云》、《江湖奇侠传》、《少年英雄方世玉》、《像雾像雨又像风》等300多部电影、电视剧、电视电影、MTV、广告作品等。
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覆盖了影视拍摄、录音、剪接、照明、后期制作、发行等整个产业链,具备年制作80部故事片电影、100部数字电影、200部电视电影、500(部)集电视剧和动漫的生产能力,占全国影视生产能力的60%,并承担全国1/2以上的影视后期制作任务。随着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的投入使用,我区作为全国乃至亚洲{zd0}影视拍摄及后期制作基地的梦想,将成为现实;而随着《梅兰芳》等影视巨作的上映,怀柔又将与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二期工程——总投资2.1亿元、占地262亩老北京文化街区外景拍摄地项目一起,进入全球观众的视野。
2007年,红楼梦古都文化园和西游记文化创意产业基地项目又相继选址怀柔。红楼梦古都文化园坐落于雁栖湖畔,建成后将用于新版电影、电视剧《红楼梦》的拍摄。西游记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则将在拍摄新版《西游记》电视剧的基础上,打造出集创意研发、互动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项目的创意设计及规划设计均处于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
据统计,目前影视基地集聚区内影视文化企业累计达到113家,依据影视基地功能划分,影视制片、拍摄、制作类企业19家,专业技术服务类企业13家,展示与传播类企业75家,教育培训类企业6家。中国(怀柔)影视基地已累计接待参观考察、项目洽谈人员2万余人次,先后成为央视电影频道、中国文化报、中国电影报、北京电视台、北京日报、搜狐网等媒体关注的焦点。北京华谊兄弟娱乐投资有限公司、张纪中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胡玫艺术创作公司、北京金英马文化发展公司等知名影视文化公司相继落户怀柔;北京电影学院动画教学实践基地、海润集团影视制作中心、北京电视台制作基地等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同时,《梅兰芳》、《狼烟北平》、新版电视剧、电影《红楼梦》等重点影视片相继在怀开拍。
由此可见,我区影视产业“一区两园”的空间布局基本形成,在龙头项目带动下,“影视新城”的品牌效应和集聚能力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在核心产业内容良性发展、大量影视及相关服务企业向怀柔迅速集聚、影视基地重点功能性项目及硬件设施建设加速推进的同时,影视文化活动成了促进影视产业发展、体现我区文化软实力的又一个重要标志,以品牌活动为平台,立足我区、辐射全国、影响国际,已成为我区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7年至今,我区相继成功举办或承办了首届中国(怀柔)影视文化节、国际体育电影论坛、全国农村数字化放映“同日万场迎奥运”启动仪式等一系列影视文化交流活动,这说明我区充分具备策划、组织影视文化交流活动的潜力,但活动硬件条件差,特色须进一步突出,影响力须进一步加强等,暴露出我区在打造影视活动方面不容忽视的缺陷,如何突出活动创意点、完善必要元素、提升关注度、创造盈利,已成为进一步提升活动水平、打造真正具有品牌效应的影视文化交流活动的关键。
二、影视文化活动简介
影视品牌活动是影视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视文化品牌活动的打造直接影响着一个区域影视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像美国的好莱坞、法国的戛纳、意大利的xxx等等,过去都只不过是一个小镇,但是通过举办电影节,名扬世界。下面,首先了解一下电影节的主要类型和国际国内知名电影节。
(一)电影节主要类型
影视文化交流活动以各种国际影视节、影视展映、影视作品评奖等为最主要的形式,其中影视节一般为期1到2周的时间,除了评奖,还安排各种展映、交流活动和产品交易会等相关内容;而影视评奖除了封闭式的评奖环节,一般只有颁奖典礼一项内容,多在几个小时内就集中完成,如享誉全球的奥斯卡金像奖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电影节。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世界上一般很少有“影视合一”的“影视节”,如上海既有国际电影节又有电视节,且主办机构相同,但分别举办。作为世界各国影视艺术和技术成就展览的盛会,影视文化交流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交流经验、互相学习、促进影视产业的发展。通常都设立一个国际评选委员会,对正式参展的影视作品进行评选,对优秀影视作品和它们的作者(包括导演、编剧、演员、摄影、作曲、剪接、服装、美工、特技等)授予奖品或奖状等。也有只参展不评奖的国际电影节。就其性质而言,可分为三种类型:
1、综合性国际电影节。特点是规模大,各种类型的影片(包括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等)均可参加比赛或放映。举行的时间长,一般两个星期。主要包括我国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和其他国家的电影节,如:xxx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印度国际电影节、墨尔本国际电影节、旧金山国际电影节、伦敦国际电影节、莫斯科国际电影节、纽约国际电影节等120多个。
2、专业性国际电影节。特点是规模小,举行的时间短,最多一周,最少3~4天,一般只放映或主要放映某一专业题材的作品,包括政治、军事、科技、文教、卫生、工农业等30多种专业。历史最久的专业性电影节是1945年意大利创办的国际体育片电影节。自创办以来,先后在意大利的科蒂纳丹佩佐、圣万桑、都灵等城镇举行,每年一次,为期一周。其他重要的专业性国际电影节还有:国际科学电影协会轮流举办的国际科学普及电影节、法国创办的昂西国际动画片电影节、西班牙的希洪国际儿童片电影节、法国的巴黎国际军事电影节、保加利亚的瓦尔纳国际红十字会和卫生电影节、芬兰的坦佩雷国际短片电影节、xx德国的弗里德堡宗教电影节、捷克斯洛伐克的伐斯特拉发国际生态学电影节、丹麦的欧登塞童话片电影节、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幻想片电影节、美国的纽约国际手工艺品电影节、瑞士的日内瓦国际自然影片电影节等有150多个。
3、地区性国际电影节。现有30多个,特点是规模大小不等,放映时间一般是一周,有的两周,只放映某一个地区、几个地区某些国家生产的影片。1954年由日本、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共同创办的亚洲电影节是最早的地区性国际电影节之一。其他主要的地区性国际电影节还有:苏联创办的专门放映亚、非、拉国家影片的塔什干国际电影节、在古巴举办的拉丁美洲新电影国际电影节、法国的南特三大洲电影节以及东盟国家电影节、巴尔干国际电影节、法语区国际电影节、北欧电影节、地中海电影节、英xx电影和电视节等。
以上3种不同性质的国际电影节在国际文化交流、政治活动、经济贸易、科技合作等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各国影片的放映和各国电影工作者的交流,促进各国的友好关系和相互了解,为发展各国电影事业做出重要的贡献。
(二)国内外影视节简介
按参赛作品的地区划分,影视文化活动还可分为国际和非国际两种,非国际性的一般只允许来自举办地所在国的作品参加。具有世界影响的电影、电视节一般都是国际性的,如意大利xxx电影节、法国戛纳电影节、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各国的作品都可以报名参赛;值得注意的是世界闻名的奥斯卡金像奖是美国国内的电影奖,只是从第20届起增设了“{zj0}外语片奖”,而不属于国际电影奖。在我国,上海、长春和香港三大电影节都是国际性的,原则上接收世界各国的影片,其他的则一般只接收国产影片,如珠海电影节、大学生电影节等等。
(国外xx电影节的简介请见附表1,国内知名电影节情况请见附表2。)
三、影视文化活动主要构成元素及盈利模式分析
通过对国际、国内知名电影节的简介,我们发现,电影奖项、展映、交流、交易是几乎所有电影节的必要构成元素。
(一)评奖及其盈利模式:
其流程包括参赛、评奖、颁奖三项内容,评奖机制有着独有的吸引力,一是竞赛性,即满足观众的观战心理,其心理基础与体育赛事类似,试想一场体育赛事如果没有胜负机制,或者对手间水平悬殊、胜负无悬念,关注度势必大大降低;二是庆典性,在一次电影节中,颁奖仪式特有的娱乐气氛大大超越其他环节。由此可见,建立电影节的评奖机制,并出现大量高水平的参赛作品,对提升电影节关注度必不可少。有了关注度,广告、赞助商不请自来,广告收入和颁奖礼的电视转播权才会可观,2008年举行的第80届奥斯卡颁奖礼上就出现了一条30秒广告被卖到180万美元的天价。
一般来说,电影节的评奖方式主要分为:
1、专家评选。按照惯例,众多电影节都由知名电影创作者组成评委会,评委每届不同,宣布过程往往都轰动一时。对于刚起步的电影节,邀请xx性强、知名度高的评委,是提升影响的关键,一是可以增加广告收入;二是评委越xx,各种参赛团体、个人报名就越踊跃,举办地餐饮、住宿等产业的收入也就越高。
2、观众xx。此方式以我国的大众电影百花奖较为突出,其优点一是参与面大,且能满足普通影迷的参与心理,近年来互联网发展迅速,便于扩大影响,增加广告收入;二是可与通信公司合作,通过短信xx等形式产生盈利,其模式类似于“超级女声”等海选类活动。
很多电影节属于两种方式兼而有之,如在专家评选的同时专设“观众最喜欢影片奖”等类似奖项。
(二)展映及其盈利模式:
展映环节包括参赛影片和参展影片两类,都以票房收入为主要盈利方式,消费群就是普通观众,作品只有质量高、叫得响、特色强,再加上宣传的效果,观众才能心甘情愿地消费,消费后才能感到物有所值,电影节才有持续的生命力。总之,国内外电影节主要展映以下四类影片:
1、热门首映。在电影节上展映的影片主要以新片为主,很多知名电影节更是凭借几十年的积淀培养起大批固定在以举行新片首映礼的知名导演,其中很多作品未映先红,一个电影节上有一两部热炒影片的首映礼,就能对提升影响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优点是作品新、热度高,缺点是电影节需有一定时间的积淀,新创办的电影节对吸引知名导演存在困难。
2、专题单元。包括专题性电影节和综合性电影节中的专题展映环节,如2008年上海电影节上推出的“邵氏经典电影单元”上,出现了一票难求的局面。优点是风格集中、特色突出、受众群明确,且不影响发挥国际性,缺点是只能在特定受众群内产生影响。
3、经典回顾。院线放映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很多经典影片已经退出商业院线,电影节就能以在大银幕重现经典取胜,优点是片目制作年代久远,版权费用相对低廉,缺点是对于部分观众缺少新意。
4、未映影片。这是我国展映活动独有的优势,即国外影片的引进、公映过程较为复杂,审查制度严格、作品数量有限,很多优秀影片难以在大银幕上与国内观众见面。而电影节因其审查制度相对宽松,便成为令观众一饱眼福的{wy}渠道。
(三)产品展示、交易及其盈利模式:
主要以吸引影视公司、团体做产品、形象展示,并最终完成交易为形式,凭借展位出租等各种相关费用盈利。且参展者来到活动举办地,衣食住行都要形成消费,对地区的餐饮、住宿业是不小的拉动。其关键是主办方必须确保参会人员以主动参会为主,重吸引不重邀请,一旦“邀请”成为主流,参会人员的各种消费都将成为主办方的负担。
电影节作为制片公司与发行公司之间的合作平台,参展影片的质量和关注度越高,产品交易数量和成交额就越多,电影节对于地区经济的拉动效应也越明显。
四、怀柔开展影视文化活动的优势
怀柔在打造影视品牌活动方面有着独特的地域资源和产业资源等优势。
(一)资源优势
纵观世界各大知名电影节,我们不难发现,影视节庆胜地具备一些相同的特征:
1、中小型城市居多:世界xx电影节的举办地当中,仅德国柏林和日本东京为所在国的首都,如果再排除人口密度较高的上海,其他7座城市均属于中小型城市,繁华程度属中等水平。
2、人口密度较低:戛纳(法国)人口仅7万,洛迦诺(瑞士)更是只有1.5万的常住人口。
3、普遍具有亲水性:人类文明的源头都临近水域,足见水与文化之渊源。影视文化名城也不例外,戛纳濒临地中海,洛迦诺全城坐落在湖畔,xxx(意大利)更有“水城”之称,而卡罗维发利(捷克)也坐落于河谷当中,是温泉疗养胜地。xx电影节之外的釜山(韩国)电影节近年来发展较快,而釜山也是海滨城市。
4、旅游业高度发达:自然风光优美,旅游业基础坚实,如戛纳是南欧三大游览中心之一。
5、工业化程度低:基本没有工业污染,绿化率高。
相比之下,怀柔同样具有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特点,丰富而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对优化参会环境、营造活动气氛都有着显著的作用。
1、属北京近郊,且是生态涵养区。交通便利,距首都机场与北京市区相近;京承高速的建成通车,又使得怀柔区融入了“首都半小时经济圈”。
2、人口密度在北京市各区县中属{zd1},据《2007年度北京统计年鉴》报告,我区常住人口密度为155人/平方公里,相当于相邻区顺义的1/5,昌平的1/4。
3、区内共有河流17条,大小水库22座,山泉774处。年水资源总量8.55亿立方米,占全市水资源总量的1/5。
4、旅游业基础坚实,4A级风景区4个,{gjj}风景区12个,民俗旅游创造收入居北京市各区县xx,作为旅游城市在全国享有知名度。
5、全区林木覆盖率已高达76%,居北京xx;城区内绿地率49.1%,位于全市前列。空气质量等主要生态指标均居各区县xx。
(二)产业优势
1、影视产业是驱动。中影基地建成后,制作能力可达到全国的60%,同时大量影视及相关服务公司正在向怀柔集聚,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局面,大量公司有在我区进行作品交流、交易的需求,这为影视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广泛而坚实的服务对象。我区出产影片的数量之大,为优选影片参加电影节提供了最便捷的途径;与我区有过愉快合作的中国电影资料馆则将成为展映活动中{zh0}的供片渠道。可见,我区影视产业的发展,为提升参展影片的数量、质量、风格样式提供了先天的优势。
2、会展产业是助推。影视活动属于影视产业和会展产业两大范畴之内,我区会展产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完善的会展设施、资源,可向影视文化活动提供资源共享,减少进一步投入。
3、休闲产业是调剂。我区旅游、娱乐等休闲产业起步时间早,区内已经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休闲娱乐设施,影视文化交流活动的与会人员,都对与会期间的休闲生活有较高要求,我区休闲产业近年取得的成果,可满足与会人员的娱乐需求,对进一步繁荣影视文化活动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三)经验优势
2007年,我区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怀柔)影视文化节,影视文化节内容丰富,影视节元素基本得以体现,对论坛、招商推介、颁奖典礼都有涉及,使得我区对大型影视文化交流活动中各个环节都有了基本的把握。并通过合作,与中国电影基金会、北京影视艺术家协会、中国电影资料馆等xx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积聚了广泛的人脉资源,对邀请知名人士担任评委、嘉宾,有很强的便利条件。同时,国际体育电影论坛和同日万场迎奥运等活动的成功举办,怀柔拥有了举办大型、国际知名活动的能力。
五、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虽然我们成功举办了中国(怀柔)影视文化节、国际体育电影论坛和同日万场迎奥运等影视品牌活动,但由于影视基地发展尚处起步阶段,影视文化活动要素不足,举办大型、有影响力的文化活动的硬件条件还不具备,品牌活动策划人才和机构缺乏,因此很难形成在北京乃至全国的影响力。
(一)存在问题
1、影视文化活动基本要素不齐。我区在已经多次成功举办、承办影视文化交流活动的同时,也暴露出所办活动基本元素不齐、商业模式不突出等问题。以首届中国(怀柔)影视文化节为例,其中尚没有展映、交易等环节,所引进的春燕奖不是{gjj}奖项,在全国影响力不大。
2、短期内展映活动所必需的场地、放映设备短缺。相比较一般会议,展映活动所需放映和音响设备要求高、专业性强,墙壁吸音性要求高,我区会议场所虽多,但很难满足专业展映活动。区内可容纳千人以上同时观影的场馆只有国际会议中心一家,且处于再建阶段;而影人酒店、中国影都会馆等专业功能性项目又处于筹划阶段,短期内举行展映活动和规模较大的影视庆典都有一定困难。
3、缺少专业策划机构、活动组织实施机构和专业人才。成功的电影节创意含量高、专业性强,策划是关键,且按照国际上近年的惯例,每届活动的主题、内容都有所变化,策划量越来越大,现有的人才资源难以满足我区影视文化活动的发展需要。
4、市场运作能力有待加强和提高。目前,我区影视产业发展还处于培育期,影视文化活动的举办,基本上是靠政府投入。
(二)对策初探
打造我区强势文化产业,培育特色怀柔文化品牌的思路是:思想解放与观念更新是前提;文化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是保障;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包装是重点;科技开发和人才培养与引进是关键;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是有效途径。
在确定了打造我区强势文化产业,培育特色怀柔文化品牌的思路的前提下,目前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加大对外宣传,整体提升形象。我区影视产业要素的加速集聚和整体发展是开展影视文化活动的大背景。影视基地的整体影响力获得了提升,企业才有在我区举办的影视文化活动上投放广告、冠名赞助等需求,我区的影视文化活动才能获取多元的融资渠道。针对目前现状,我区已在《大众电影》、《中国电影报》、《人民日报》等多家全国知名的媒体上刊发文章,对外宣传、推介中国(怀柔)影视基地,推出“中国影都”,发展影视产业的大环境在优化,整体形象在逐步提升。
2、政府搭建平台、加快硬件建设。努力打造怀柔影视文化品牌活动,政府引导、政府搭台的作用不容忽视。在我区打造影视文化品牌活动进程的培育期,政府要结合目前我区开展影视文化活动硬件设施不健全的现实情况,在政府引导、政府搭台的前提下,加强市场运作,加大对开展影视文化活动所必需硬件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以确保影视文化活动的开展。
3、突出活动创意,提高策划水平。影视文化活动是影视产业发展进程中突出强调创意性的环节,必须持续研究活动开展的模式、深入分析成功的案例,以规模小但特色强、创意含量高、可发挥品牌效应的影视文化活动为切入点,逐步培育品牌活动。应在影视基地管委会下专门成立活动策划部,引进专业策划人才,常年、总体策划、运作影视文化活动,以应对越来越多、越大、品位越高的活动策划和执行工作,提高活动策划和执行的整体水平;注册、成立影视基地管委会属下影视传媒公司,加大项目包装、项目建设和项目市场化运营的力度,使影视文化品牌活动真正成为影视产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4、整合影视资源,建立共享机制。在政府搭建平台的同时,应充分利用我区已有资源,如充分利用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的硬件设施;联合与怀柔区有着良好、密切合作关系的中影集团、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基金会、影视艺术家协会、已入住怀柔的有影响的影视文化企业和传媒机构等单位,建立设施、设备、片源、人脉(影视明星、专家评委)等资源的共享机制;设立我区独有、元素齐全的电影节、电影论坛活动,或吸引已经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在我区注册,建立竞赛机制,聘请知名人士担任评委、顾问;以邀请和征集的方式吸纳国内外一批{zj1}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参展;依托区内影视企业资源逐步建立起交易市场等,逐步整体提升影视文化活动的水平和影响力。
5、增强市场意识,确保活动盈利。打造怀柔影视文化品牌活动,必须遵循市场规律。科学规划、政府引导、整合资源、市场运作是必由之路。政府投入必须与市场化运作寻求平衡,并在影视文化品牌活动逐步培育的过程中增强市场意识,强化融资办节,探索盈利模式,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增添信心,让赞助企业尝到甜头,使我区的影视文化品牌活动打造得以持续健康的发展。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开展各类影视文化交流活动,具备主办方与参会者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条件,我国一些电影节也在国际上获得了一定的声望。而另一些电影节却无人问津、长期亏损,究其原因,也有着共有的模式弊端。一是为盲目追求参赛数量,作品质量低、叫不响,必然没有较高关注度,交易情况也不可能理想;二是各种与会人员不是主动报名,食宿等费用沦为主办方负担;三是为维持上座率盲目赠票,形不成票房收入。纵观整个流程,都与健康的商业化运作模式背道而驰,投入无法回收,势必以亏损告终。只有严格遵循市场规律,电影节才能焕发持久的生命力,否则,电影节只能成为主办机构的面子工程,表面一派繁荣,地区形象却得不到显著提升。
我区在开展影视文化活动方面,具备了良好的契机,同时也是满足广大入区企业和地区发展的共同需求、助推影视、会展等产业共同发展的必要内容。在国内电影节水平尚不高的现状下,尽快开展模式健康、独具特色的影视文化交流品牌活动,迎头赶上其他地区,将我区打造成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的影视文化交流活动举办地,并非一句空话。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