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20 16:16:20 阅读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上海”和“上海滩”,这些名称都展示着它的历史。顾名思义:早先那里没有中国的{zd0}城市;附近居民去海边寻船作业为上海,去海边观潮或购海鲜称上海滩;为谋生路,有的人在那里作脚夫,作饮食,慢慢定居,汇聚的人越来越多,先是有了集镇,逐步有了城市,规模越来越大,方发展成今日的大上海;因此,在“上海滩” 和“上海”的名称中保留着早期上海的社会情景和上海人的精神状态,它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明显标志。
上网。这个称呼与上海多么相似?张朝扬在中国开先河办{dy}家网站时,连给他发执照的部门都觉得新奇:这个“搜弧”要作什么?很多时候是这样:有了{dy}步就有第二步,后面会跟上许多。后来网站在中国大地如雨后春笋破土而生。在形成规模的互联形式上,对网民贡献{zd0}是丁磊的“网易”。早期上网并不象现在这样轻松,就象不知到邮政编码很难发信。“网易”名副其实,只要登录这个网站就可四通八达。短短的二十年光景网民近四亿,互联网已经是中国人精神生活中离不开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在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上网”的精神状态已经远远超过“上海”, 它是又一个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明显标志。
虽然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人精神生活中一个重要部分,可是,它在许多人的意识形态并不被珍重,认为是一个虚拟世界。“报”进中国时冲击当时的封建文化,曾被看作怪物。梁笔却夸它“无胫可走,不翼而飞”。报业迅猛发展丰富了中国文化,曾成为中国人百年精神生活的主食。在历史长河中,人类进步的特征现于文化,而文化为适应不断进步的社会总是在变换形式,不可能固定在一个模式上,互联网在中国倔起是这个理性的又一写照。
据国家{zx1}统计,中国网民人数已达3亿8千4百万人,位居世界之首。在这个庞大网民数字背后掩盖着一个实质问题:中国社会发生着飞跃性进步,旧的文化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倔起中国的精神生活需要,而互联网的文化模式恰好与发生飞跃性进步的中国社会相应。
中国虽然是一个文明古国,可是,在旧中国社会形态上存在文化弊端,这个弊端现于社会生产力与社会文化不协调。它是由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制度造成的。在旧中国,创造社会财富的人是工人和农民,而享受社会财富的人却是少数封建社会的上层人群,因此,旧中国文化表现两个特点:一个是,以表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成功与失败、倔起与沉沦为主体,成为正史;另一个是,以表现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民歌、民谣与民间故事为副体,成为野史。因为旧中国的封建社会制度把国人分为上、下两层,流传下来的文化,正史被写入书库,野史靠记忆或落魄文人撰写传承,所以,旧中国文化形成只被少数上层人群享受的弊端。
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学校覆盖城乡,彻底割除了旧中国富有人层的私塾教育弊病,中国文化开始朝着面向大众发展,社会生产力不再受缺失文化的弊病禁锢,充分得到解放,经济基础在这样的飞速发展状态,上层建筑是否跟上,一个突出方面就体现在文化上。
建国后的中国文化事业发展并不顺利,曲折突出现于“动乱时期”。文化发展的真正动力在于xx。旧中国的封建社会遏制它是使用 “八股”定式,新中国文化本来已走向百花开放的初春,可是少数人却制定“样板”定式加以遏制。其实,文艺的“样板”定式与文章的“八股”定式同出一辙,都在遏制中国文化的百花开放。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复苏,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走向小康,经济基础向前迈出一大步,旧的文化体制已经不能满足国人的精神生活需要,互联网是在这种状态应运而生。很多人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一方面,报纸和刊物的销售量急剧下降,有些刊物因无财力支持不得不关张;另一方面,上网的越来越多,互联网象巨大磁石,不断把原本热衷报纸和刊物的读者拉来。
应当问:这种现象的背后掩盖着什么?把报纸和刊物与互联网作一下比较,可以看出三个方面的较大差别。一,不论是报纸还是刊物,不管它怎样加大版面,载量和内容终归有限,而互联网不但版面大,而且内涵深邃,几乎每个较大网站都能给人予挖掘无限、满足求知欲的感觉。二,给报纸和刊物提供素材的面很窄,除记者外不但xx于热衷于它的读者,而且机构臃肿、手续繁琐,多被一个较大竞争对手—电视夺走;互联网则不同,不仅好的网站网民过亿,而且网民只须寥寥几笔就能把素材和画面发给网站,手续简单。三,不论是报纸还是刊物,都是作者说话,他们不管读者有什么想法和看法,而读者只能听之任之,很难拿出自己的意见;互联网克服了这个弊病,作者的主体是读者,读者不管有什么想法和看法都可与作者交谈或讨论。
在旧中国,经济基础虽然是社会的底层人群,可是他们的文化却从来不被重视,造出了一种弯曲的底层文化。在旧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除体现维护上层人群的法规外,另一方面是“三教”,因为这些建筑都远在经济基础之上,所以,旧中国文化形成两个走向:一个是维护上层人群利益的法规和佛教、道教、儒教的文化走向;一个是社会底层人群的“九流”文化,因为社会底层人群有不能读书识字的文化缺欠,所以,“九流”文化是社会底层人群意识形态中的产物,它是弯曲的文化走向。“九流”文化的根基虽然是旧中国的社会生产力,但是它的形成有一个前提:社会底层人群的生存之道。社会底层人群在这条道路上生存,只要选择了被承认是正当的生存之路,都被规纳在分为上、下的“九流”之中,只要入流就须遵守行规,这样的行当往往演化帮会。
在旧中国,“九流”的滋生条件在城镇,它的背景是社会行业,历来被上流社会低眉,因为他们没有表现行业文明的文化,所以,这部分社会生产力的上层建筑模糊,从来不被文人入目,他们的文化还不如农民的山歌、民谣。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弯曲的“九流”文化也说明一个问题:人们在社会中生存,不管他们的生产力多么薄弱,都在创造自己的文化,都需要自己的文明支持,都表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发生的辩证关系。
经过“改革开放”,中国人修复了“十年动乱”造成的创伤,国家富强、人民殷实,不仅中国的经济基础发展为历代鼎盛,而且是走在健康之路上。为适应和推动经济基础的进步和发展,国家在政策和法规上虽然作出多方面改革,但是这些方面并不能概括它的上层建筑,尤其是文化建筑。看文化建筑。建国初期,国人有个收音机,能够听到新华社的声音和曲艺就感到无限幸福,能够看到报纸和电影就感到精神生活丰富,它说明,当时的经济基础薄弱,社会生产力处在低能状态,对文化的要求并不高。到七十年代,中国自己能够生产电视机,迅速普及,丰富了精神生活,电影和收音机受到它的巨大冲击,这种现象说明,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向前迈进一大步,旧的文化模式被更新是上层建筑推动的结果。看现代,互联网普及虽然冲击了报刊和电视,但使中国文化再度得到飞跃发展的同时,也在刺激旧的文化模式:如果没有生存意义,它会自然消亡;只要还有生存价值,就只能在竞争中增加活力。
互联网虽然已有几十年经历,因为它内涵巨大潜力,方兴未艾,所以,仍属新生事物。互联网在中国问世很快被大众垂青,中国网民数量大增的潮态说明,这个文化模式与经济基础的发展势态相同,它在中国应运而生顺应国情。随着中国的社会生产力提高和人民文化素质提高,旧的文化模式之所以被互联网冲击或取代,因为大众对精神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了。人民大众的文化素质提高后,有了自己的认识,形成自己的思想,已经不再满足只被少数人说教的文化模式。互联网在文化竞争中它的{zd0}优势现于两个方面。一方面,不仅它的读者是广大上网民众,而且它的作者也是广大上网民众,这种文化模式成为人民大众交流思想的文化平台,试想,哪个文化模式敢与这种优势比拟?因此,这个条件决定了它在文化竞争中的必胜优势。二方面,因为大众的文化水平不同、对事物理解深度不同、爱好和兴趣不同,所以,在精神生活中需要的知识营养不同,网民在互联网中能够感受到两种方式的便捷:一、只要网民上网就能体会到“百度”、“有道”的便利,它们能够把网民需要的知识分门别类,使网民迅速获悉;二、“九流”文化展露着大众的心理特征和习惯—人以群分,好的网站都给网民开出一片天地,作为大众文化在嗜好中交流选择空间的“圈子”,试想,哪个文化模式敢与它的这两个优势相比拟?因此,这个便利条件更决定了它在文化竞争中必胜的优势。
通过上述比较可以澄清一个事实:认为互联网是“虚拟世界”的观念与现实有误。在中国文化中,诗词歌赋、书报像刊、戏曲影视,那一类不是虚拟的?它们在大众的精神生活中都享有一块空间。互联网虽为以计算机为实体、用电子传播的新型文化,但是,已经有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形成在为它工作,这个群体在中国社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不仅互联网已在网民心中深深扎根成为大众精神生活中的重要食粮,而且,这个职业群体也已成为中国社会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