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站:清华园漫步_王竹立_新浪博客

在北大跟赵博士及其同事们在他们的小会议室共进工作午餐后,我即来到一街之隔的清华园。(赵博士本来想请我出去吃饭,说汪琼主任有交代,我坚决拒绝。告诉他我最不喜欢陪客吃饭了,更不愿意麻烦别人陪我。{zh1}他告诉我他们这里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周同事们会在一起吃一两次工作餐,顺便联络感情、交流工作,问我是否愿意参加,我欣然答应)。

 

清华园看上去比北大要方正得多,路是直的,也没有那么挤,像一个大学的校园。(在北大,你几乎找不到一条直路,又没有古典园林的精致,原来应该是不错的,应该是后来被破坏了。)最让我感兴趣的还是朱自清的荷塘和山坡上的零零阁,从零零阁上可以俯瞰校园全貌。为什么叫“零零阁”?我问和我一样到此一游的客人,他们也正想问我。我注意到亭周围栏的每根石柱上都刻有“00化”、“00机”、“00物”、“00自”的字样。恰好来了一个带朋友上来的清华女生,她告诉我们这个亭是由00级校友捐建或出资修缮的。这下我们都恍然大悟。



在建筑馆的一个不大起眼的侧门边,我找到了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和教育技术研究所的牌子。研究院的副院长韩锡斌教授接待了我。我进去的时候,韩博士正和他的同事们在研究室热火朝天地工作着。听说我到了,立即放下手中的活走过来,一坐下就侃侃而谈起来。韩博士把教育技术定位为大学里的“小学科”,让我立即想到在建筑馆侧门上的那块小牌子。它生动地展示了教育技术在大学领导们心目中的地位。这和我们自己一贯认知的“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有很大的差别。

 

不过清华大学教育技术工作可不能小视,在国内可谓xxxx、独树一帜,被人称为“清华模式”。清华大学的教育技术工作在程建钢、韩锡斌博士的带领下,紧紧围绕“清华教育在线”系列平台软件开发而进行。目前已开发了39款教育教学软件,国内有200家院校在使用他们开发的平台或软件进行教学。根据我个人的观察,搞技术开发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是非常困难的,不仅技术力量不足,体制的制约更加明显。清华大学硬是在种种限制之下闯出了一条路子,真的很不容易。他们正式的编制不足10人,但聘用的技术人员却有数十人之多。正是依靠这样一支技术队伍,并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努力,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韩博士向我介绍了他们软件开发的完整理念,他们试图突破单一平台的开发模式,建立整合各种软件系统的虚拟教学环境,并与现实中的物理环境进行对接,从而构成教育教学的“全环境”。这无疑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所以韩博士才有理由对他的研究生们说,不仅他可以干一辈子,你们还可以再干一辈子。面对国外教学平台占据国内大部分市场的现实,韩博士自豪地声称,他们这样做是要建立中国自己的民族品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让我对他们产生了敬意。

 

不过我心里还是有不少疑虑,以清华一家的技术力量,他们到底能够坚持多久?据说中大原来也用过清华的平台,后来改用国外的平台了。从韩博士的介绍中,我感到好像除了原来的那200家院校之外,似乎再没有更多的院校采用他们开发的平台了。市场竞争如此残酷,除了产品要有特色与优势之外,市场营销更加重要。而知识分子搞市场营销是既不在行,也没兴趣和时间的。从韩博士的言谈中,我依然感到的是学者的坚持与清高,而没有商人的精明与实际。因此,要想做强做大,我以为还需整合国内软件开发的力量,走企业化发展的道路,并进行市场化运营与操作。

 

其次,对于教学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我越来越有不同的看法。一方面我承认教学信息化离不开数字化平台的使用,但目前市场上的数字化平台都是以一个个学校为使用单位的,其他学校的人很难看到另一个学校的课程,甚至同一个学校内不同的院系或课程,也很难看到别的院系与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有授权或账号密码。这种部门所有条块分割造成了资源不能共享,同类院校同类专业同类课程不得不重复进行开发与建设,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平台与平台之间不能对接,每一次平台的更换或升级,往往要进行资源的大规模迁移,带来巨大的工作量,和苦不堪言的感受。众多的平台也给教师与学生带来额外的负担。

 

而且平台给人被束缚、被单位化、部门化印象,缺乏个人性。你在里面就是一门课程、一个符号,你代表的是一个教学单位、一个院系、一个部门、一个学校。就像一个结构完整的蜂巢,你只占有一个固定的格子,这不符合我的自由不受拘束的性格。由于用户数的限制,每一个教学周期结束,还得把学生的名单从平台上xx,导入新的学生名单。我对平台有一种本能的反感。

 

所以,我近来越来越倾向于到互联网上去寻找合适的平台与工具,越来越喜欢利用博客与播客开展教学活动。这也就是黎加厚教授所大力倡导的云计算、云服务吧。因为它更开放、更自由、更加个性化,更容易实现资源共享。符合我不愿受拘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愿意与大家分享的个性。在平台里,我只是对上我这门课的学生讲话,而在博客里我是面向世界发声,尽管读你的博客的人并不多,但感觉是不一样的。当然,目前互联网提供的教学服务,还不能xx取代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功能,政府对互联网的管理也常常影响到正常的教学与研究活动,云服务的安全性可靠性还有待考验,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未来一定是向更加开放、更多共享、更加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教学应该突破一门课、一个平台、一个学校、一个地区的限制,走向更加广阔的领域、更加浩瀚的海洋!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第二站:清华园漫步_王竹立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