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总结:应对下周变盘的操作策略@ 荐股{zw}--年线难有大的作为!

【今日市场焦点】两连阴
本周整体市场的特点表现为热点零散,成交萎缩。周K现再度以阴线报收。原因主要是两会的影响逐步减弱,资金的忧虑不断加大。对市场中相关市场进行统计之后,我们发现,前期直接受益于两会召开的低碳经济板块,两会开始前一周涨幅5.82%、振幅6.51%;而两会开幕的当周,涨幅0.82%、振幅6.52%,本周截止中午收盘,下跌了0.89%,振幅3.51%,涨幅的下降说明预期降低了,振幅缩量小了,说明xx度下降。从新股发行的情况来看,截至3月8日,已过会但尚未发行的公司有77家,总的募集资金规模在355亿元。而且从新股上市的节奏上看,本周上市新股6家,而本周发行的新股达到10家,这10家很有可能在下周完成上市,这也预示着下周二级市场的资金压力还会增加,加之市场对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预期,预计下周市场仍将维持这种震荡走势。
【今日量化数据动态】
1、 市场量化数据动态
从今天全天##指数的运行情况来看,该指数继续维持横盘震荡的走势。截止到收盘为止,##指数小幅上涨了1.08%。而从代表权重类个股真实走势的方向指数的走势情况来看,今天却出现1.31%的下跌,而权重类个股今天走势的低迷,恰恰是今天尾盘市场出现跳水的主要原因。从##证券量化交易系统已经更新的下周多空概率数据来看,##指数的多空概率继续出现下移的迹象,这表明下周市场整体上仍将维持这种横盘震荡整理的走势,而市场的突破我们还有进一步xx##证券量化交易系统中其他量化数据的变化。现在上网免费下载##证券量化交易系统,就能查询到大盘行业及个股的关键位置。
2、资金量化数据动态
从今天全天##指数和##方向指数的主导动能情况来看,这两种指数的主导动能继续出现了资金放空的迹象,且资金的做空动能较前一个交易日都有不同程度地放大。这表明在CPI数据公布之后,整体市场表现出对于加息的普遍预期,而这个时候市场中存量资金和场外的增量资金都不同程度选择了观望。通过对##证券量化交易系统中主导动能的历史数据进行观察,资金这种短期放空行为一般都会持续3~7天,此后一旦市场中出现空头资金或者增量资金进场迹象的话,则整个市场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

3、 行业量化数据动态
从今天全天##证券量化交易系统的行业列表的情况来看,今天两地市场中除了专用设备、计算机应用以及航空航天器以外,其他行业及板块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连续多天,市场维持这种小幅震荡的走势,而且成交量始终没有出现有效地放大,极大地抑制了整个市场的做多热情,因此造成了今天尾盘市场中多数行业及个股出现回调,但是通过##证券量化交易系统的行业估值来看,目前整个市场中处在低估区域行业再一次达到了8家,而从相关的历史数据来看,一旦市场中低估行业数量达到8家时,往往意味着整个市场的中期投资价值开始显现,因此在未来一阶段,作为##用户来说,可以对这类板块的主导动能情况进行重点xx。

【阶段策略重点】50%~65%
面对这样的行情,从量化投资的角度来看,依旧还是有些数据值得xx。{dy}是银行隔夜拆借利率为1.3563%,已经是自2月26日以来连续9个交易日回落,这说明市场资金依然宽松,也决定了A股市场会震荡但不会暴跌。第二从估值的数据上看,随着上市公司基本面的进一步转好,低估的行业进一步增多,60个行业中低估行业已经达到了8个,对于公募基金、社保资金、保险资金来说可投资的品种越来越多,而本周低估的板块和个股也明显受到的市场的偏爱,银行强于市场4%,券商行业强于市场2%,充分表明了低估的板块正在逐步成为市场的热点,被市场资金所xx。这点也值得我们去进一步xx。

荐股{zw}--年线难有大的作为!

两市周五走出调整走势, 继续维持阴跌走势,目前市场无疑风险大于机会,建议继续观望。

指数调整到年线后应有小弹,但不会有大机会,年线的支撑已经随着时间的向后推移以及在向年线靠拢路途中的诸多次小弹已经被消化,上证指数由此次的反弹高点3478运行到现在已经用了147个交易日还没有到达年线 ,而假如只用了30个交易日, 比如去年9.1日不弹,直接到达年线再弹, 极有可能创出反弹新高,不会只反弹到了3361点,3361点之后市场{zh1}选择高位振荡 ,主力被套什么都好办,一只个股最可怕的是主力跑了,主力一旦跑了 ,个股就变成了没娘的孩子。上证指数反弹到位长时间的高位振荡以及诸多次小弹无疑为很多个股的主力大幅减仓创造了有力条件,长时间的振荡很多个股的主力已经逃跑或大幅减仓、势必形成股指到达年线后也难有大的作为。
上证指数到达年线后、市场{wy}的一点希望还是寄托在指标股上面。

年初解盘说了 ,今年的行情会远不如去年而且个股操作难度加大,后面的路更不好走。



郑重声明:资讯 【行情总结:应对下周变盘的操作策略@ 荐股{zw}--年线难有大的作为!】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