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产业——最有可能成为新兴的支柱产业(三)

    

生物产业——最有可能成为新兴的支柱产业(三)

兼任着“国家生物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长的王昌林,最近工作极为繁忙。说起生物产业,王秘书长显得有些激动,他认为,推动生物产业发展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产业,不仅关系人民生命健康,而且关系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国家生物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是在08年8月,由国家发改委商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的。委员会定位为国家推进生物产业发展的战略咨询机构,旨在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王昌林认为,生物产业最有可能成为世界下一轮经济繁荣期的支柱产业。对于中国来讲,发展生物产业具有特殊战略意义。因为中国是一个大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要解决“三农”问题,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实现民族的复兴,光靠给发达国家打工、进行加工组装,那是不可能的,必须要有几个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带动作用强的产业来支撑。

“生物产业”发展时机来临

王昌林认为,生物产业成为我国的新兴支柱产业,是xx有可能的。

首先,生物产业具备极为广阔的成长性。一个产业能否成为新兴支柱产业,其市场前景非常关键。生物产业的市场需求非常大,包括人类健康的需求,能源的需求,可降解材料的需求,生产环保的需求。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市场需求会越来越大。

其次,生物产业具有很强的关联带动性。这是支柱产业的典型特征之一。生物产业广泛涉及到人类健康、农业、工业、资源、环境等各个方面,应用领域非常广,渗透于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第三,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是xx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重点。新兴支柱产业主要是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形成的。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生物技术、纳米技术、新能源技术、信息技术等的融合和突破,可能会引发新的产业革命。因此,生物产业发展符合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方向,符合大的发展趋势。

另外,我国具备发展生物产业的比较优势和良好的时机。今后一段时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对资源环境要求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大,医药健康消费有可能成为继住房、汽车之后的又一个消费热点。近年来,中国生物产业市场增长非常快,预计到2015年,中国生物产业的规模会超过3万亿产值,到2020年会达到6万亿元左右的规模,这就相当于甚至超过目前信息制造业的规模。

“生物产业”投资潜力巨大

未来生物产业市场发展前景如何?从现在到2015年左右将有多大的投资空间?到2020年呢?目前,我国有哪些领域{zj1}发展潜力?据分析,尽管目前生物产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应该说,其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由于中国市场不断壮大,经济发展水平梯度性也比较大,未来5-10年,还是可以保持20%-30%高速的发展。比如健康消费有可能成为汽车、住房等之后又一个消费热点。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方面的潜力会逐步释放出来,拉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如前所述,到2015年生物产业能形成3万亿产值的规模,到2020年能达到6万亿的规模,这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当前投资的空间比较大的,特别是在一些重点领域,有几个领域是可以xx的。一是疫苗和诊断试剂。中国今后在扩大计划免疫方面,全民保障越来越高、投入越来越大,因此这块的市场非常大。

另一个是医疗器械,发展潜力也很大。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投资高速增长。这个行业类似于装备制造业,可以充分发挥我们劳动力成本优势、市场优势,它不像医药xx依靠自主创新驱动。目前医疗器械产业增长非常快,其市场前景相当大,现在发达国家药品制造业和医疗器械的比例是1:1,而我国目前不到1:0.5,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还有就是医药研发外包产业,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也非常大。因为中国拥有大量的生物医药人才,临床研究成本低,很有可能成为类似于印度软件外包那样重要的产业。

此外就是生物化工产业,其投资潜力非常大。比如替代传统石油基材料的新材料方面,发展潜力就很大。现在我国有一批技术已经进入产业化示范阶段,目前成本比较高一些,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成本就会降下来。加之中国资源稀缺状况日益加重,我个人感觉这块发展空间相当广阔,而且不像医药产业受管制那么多。这些产品将来只要xxx可以,大家就会去用,比如可降解塑料,只要达到那个性能,而且不贵,大家会更愿意购买环保产品。

再就是生物能源。美国宣布要大力发展下一代生物能源,实际上,在这方面,中国在有些领域还是不错的,跟国际水平差不多。我们发展生物能源应该更紧迫,更有优势,更有基础,因为发达国家没有面临我们这么大的能源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形势非常严峻,没法升级、没法实现结构调整。如果按照以前的发展模式,全球的资源都不够中国用。所以中国肯定要大力发展包括生物能源在内的新能源,改变依靠传统化石燃料的发展模式。

当这些新产业处于起步阶段的时候,国家要进行扶持,在财政补贴、市场培育、信贷等方面给予支持。

政府支持重点在“培育市场”

国家下一步将出台哪些配套细则或措施?还有哪些方面亟待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

王昌林认为,下一步的细则制定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生物产业发展政策,例如日本生物产业发展的行动计划,这个比较细致,比如哪个部门做什么,要投资多少钱;又比如,韩国的生物产业计划,要在未来10年投资140亿美元。而我们目前这个《政策》还比较原则,应该参照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制订一个详细的行动计划,把这个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当然,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难度比较大的工作。

政府的引导和支持,重点主要是在市场的培育,要实施一些重大的综合性的工程,加强一些平台的建设,如重大关键技术研发、构建产业联盟、培育xxxx、加大政府采购等等。总之,政府在发展生物产业方面要有大的动作、大的举措。如实施全民健康工程,即国家拿出一批钱来解决全民健康问题,如计划免疫、重大疾病防治,这既能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又能培育一个很大的市场,引导民间资本的投入,从而使这个产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这类似美国的信息高速计划,实际上是一个需求计划。讲市场经济,关键在于培育市场需求。我们以前的政策更多是注重供给方面的政策,但是实际上现在需求政策更为重要。比如,有些企业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疫苗,如果通过政府集中采购一批,立马就可以培育一个大企业。其实政策不在多,关键在于能不能解决问题,能不能落到实处。

另外,王昌林认为中国要大力发展生物质工程,充分利用生物质资源,比如秸杆、农林废弃物等。把这些废弃生物质资源转化为有用的生物质能源、生物基材料等,既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又有利于解决资源环境问题,这才是中国应该重点实施的大工程。

还有一个大工程是育种工程。农业问题是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比较难解决的问题,王昌林认为“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要依靠新的科技革命,包括粮食安全、带动农民增收等问题,解决的根本途径还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尤其是要大力发展生物技术。

我国“生物产业”发展优势

 

生物医药——“基因工程”受益股一览

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受益股一览

 

生物医药——“疫苗类”受益股一览

生物医药——“干细胞”受益股一览

郑重声明:资讯 【生物产业——最有可能成为新兴的支柱产业(三)】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