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抓住地区优势发展特色蔬菜

[原创]抓住地区优势 发展特色蔬菜

2010-03-16 08:19:23 阅读11 评论0 字号:

 

  过去,会东县的疏菜不仅品种单调、数量少,而且还受季节影响。春、秋两个季节新鲜蔬菜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很少有卖,城乡居民吃的大都是干酸菜、干白菜等,所以,在会东县蔬菜有“春淡”和“秋淡”的说法。

为了解决城乡居民菜篮子单一的问题,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从1991年起,会东县农业局的农业科技人员抓住会东县地区分布广,气候多样,高山地区春、夏两季气温低,沿江地区秋、冬两季气温高的特点和大棚的温湿效应,开始探索沿金沙江河谷早市疏菜、高山反季节疏菜和大棚疏菜的种植技术。通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在不同区域建立了多个有特色的蔬菜产区。

高山反季节蔬菜产区  主要是堵格和马龙乡。利用该区域土地较为平整、肥沃,春、夏两季气温低的特点种植白菜、甘兰类等蔬菜。白菜品种有鲁白1号、山东4号、山东5号、青杂5号、青杂3号、优早4号、特级早黄白等;甘兰品种有铁球4号、中甘11号、京丰1号、特大牛心甘兰。种植时间一般是农历的正、二月,四月至五月份即可上市。{dy}季收获后,紧接着种植第二季,一年最多可种四季,一直到十二月份都有新鲜蔬菜上市。种植方式有覆盖地膜和露地种植两种方式。

为了打开销路,拓宽市场,增加农民收入,2005年由会东县农业局牵头,在堵格、马龙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堵格村蔬菜协会”,“马龙乡蔬菜协会”。通过协会的建立和发展,密切和稳定了菜农与各商贩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促进了高山反季节蔬菜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截止2009年,高山反季节蔬菜种植面积达5万多亩,年产销蔬菜12万吨,与发展初期的1991年相比,面积增4.95万亩,增加99倍;总产增11.85万吨,增加79倍。产品除供应本地市场外,还销往会理、攀枝花等地。

沿江早市蔬菜产区  主要有大祟、鲁吉、溜姑、野牛坪、可河、龙树、铁柳等乡。利用该区域秋、冬两季气温高的特点种植四季豆、豌豆、胡豆、辣椒、蕃茄、马铃薯等蔬菜,1~4月上市。1995年种植面积400亩,总产800吨。2004年成立了“大崇乡万茂蔬菜协会”,进一步打开了早市蔬菜销路,促进了沿江早市蔬菜产业的形成。到2009年,沿江早市蔬菜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种植面积达3万多亩,年产销蔬菜12万吨,总产值18000万元。与发展初期的1995年相比,面积增2.96万亩,增74倍;总产增11.92万吨,增149倍。产品除供应本地市场外,还销往西昌、攀枝花、成都、昆明、重庆等地。

大棚蔬菜产区  1991年会东县就开始引进大棚种植技术进行试种,但由于冬春季节风沙较大,以致大棚寿命短,生产成本高,因而未能推广。1998年会东县政府在会东镇鱼山村又建立了20亩大棚基地,由于当年大雪将大棚压踏毁坏,也未能推广。2006年在县政府的支持下,采取与企业相结合、种销“xxx”的模式在会东镇、铅锌镇、新云、淌塘、铁厂沟等乡镇又建立了大棚示范区。到2009年,蔬菜大棚发展到150多个,面积80多亩,年产销蔬菜750多吨,产值180多万元。

会东县的蔬菜产业,在高山地区反季节蔬菜、沿江地区早市蔬菜和二半山区大棚蔬菜的带动下,发展迅猛,截止2009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28.78万亩,其中:冬春季蔬菜7.3万亩,夏秋季蔬菜11.28万亩,晚秋蔬菜4.2万亩。年产蔬菜28.88万吨。与1990年相比,面积增26.35亩,增10.83倍;总产增19.93万吨,增2.23倍。

现在,会东县市场上的蔬菜不仅品种多样,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上市,而且还销往邻近的县市和省外一些城市。即使是春秋两个淡季,你也能吃上鲜嫩可口的大白菜、西红柿、莲花白、黄瓜等新鲜蔬菜,既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同时也增加了农民收入。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原创]抓住地区优势发展特色蔬菜】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