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聪明病人的就医诀窍

(转)聪明病人的就医诀窍

2010-03-14 18:04:49 阅读5 评论0 字号:

     看完门诊,老李一脸困惑地走出了诊室,老婆问他医生说了些什么?他说“医生没有说什么”。“那你有没有问呢?”“我又不是学医的,怎么知道要问什么!老李一吐心中的不快,他对于医生“有问才有答”的态度很不以为然。

     的确,医患双方处在信息不对等的天平上,拥有丰富信息的医方,有义务主动提供患者所需要的信息,但同样的,患者也有责任对自己的身体负责,充实与疾病相关的医疗知识。很多门诊医生和专家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看很多病人。如何把握珍贵的看诊时间,做xxx率的诊断及xx,除了仰赖医生的经验之外,病人事前做好准备,也有助于医患的沟通。那么,如何做好准备,如何把握短暂的问诊时间跟医生有效沟通呢?下面一一为您介绍。

就医前

     1、患者平时应多阅读与医药相关的书报杂志,搜集与自己疾病有关的资料,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将搜集到的与疾病相关的重要信息、要问医生的问题以及身体的重要变化,做完整的分类纪录,有助于把握短暂的看诊时间,充分表达需求。

     2、保存曾经做过的检查结果及病历资料,当换了不同的医生看病时,{zh0}带着以前做过的检查结果及病历资料,可以帮助新的医生快速了解你的病情,也可避免再做一次重复的检查。

     3、将正在服用的所有药品和营养品列出一张清单。对自己购买的非xx药或其它营养品,应该带完整的药品包装盒(袋)给医生参考,医生才会知道你正在吃的是xxx,会不会影响他所开药品的xx效果。

就诊时

      美国哈佛大学心内科教授伯尼.罗恩在《抢救心跳》一书中提醒读者“抓不到重点的病人就得不到好待遇”。表明患者必须清楚表达就诊的目的,因为医师的判断是慎重或草率,xx以病人在初诊时提供的信息而定。所以,病人就诊时应做到:

     ●说清楚。患者平常应多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并把症状记录下来。以下是医生问诊时常问的问题,建议你在事前先想好答案,并简单直接的回答问题,掌握“抓住重点,描绘清楚”的原则,帮助医生做正确的诊断。

     1、哪里不舒服?症状出现在身体的哪个部位?例如肚子痛,是上xx、下xx、左边痛还是右边痛?

     2、怎样不舒服?是痛、痒、麻还是酸?痛是闷痛、绞痛、跳痛、刺痛还是像刀割一样痛?有没有其它症状(如发热、呕吐)?患者应尽量找出最贴切的形容词,让医生知道你的感觉。

     3、不舒服多久了?有没有特定的时间(例如饭后、睡前、白天或晚上)?什么时间开始的?是持续不舒服,还是一阵一阵间歇性地发作?

     4、看医生前,曾经如何处理不舒服的症状?如自行吃止痛药、冰敷、擦药膏、接受过其它的xx,处理后症状是否好转?如果使用过xx,必须记录xx的名称和剂量,{zh0}把药品包装直接拿给医生看。

     5、有没有其它的疾病?是否正在做其它的xx?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务必让医生知道你的xx情况、正在服用的药品或营养品,也别忘了把完整的药品包装带给医生看。

     6、其它重要的参考信息,例如过敏史、女性是否怀孕或准备怀孕、月经生理周期……这些都是医生做判断时重要的参考信息。

     注意不要自行诊断。伯尼.罗恩教授举例说,有许多直肠癌患者自认为肛门流血是痔疮引起的,而粗心的医生也接受了病人的意见,没有作进一步的检查,因此错失了xx的时机。

     ●问明白。病人有问的权力,别因为自己的医学知识不够而不好意思开口,因为医生可能不清楚病人的需求,需要病人多问问题。当病人很多,看诊的时间很短时,病人更要主动发问,进一步和医生沟通。对于医生的解释有任何的不明白,也应该请医生再说明一次。

     建议患者就诊前列一张问题清单,可以避免因为紧张而忘了该问的问题。

     1、造成疾病的原因?如何预防再发生?

     2、生活、饮食、活动等方面有没有需要注意的事项?

     3、若需开药,应该了解:为什么要吃这个药?怎样吃?如何才知道有没有效?有什么副作用?要吃多久?

     4、若需要检查,则应了解:检查的意义及程序?检查前、中、后应注意的事项?何时可以得知结果?

     5、若需动手术,建议和医生讨论以下问题:动手术的目的?不动手术会有什么后果?手术对疾病的帮助有多大?除了手术,有没有其他的xx方法?必须在多快的时间内动手术?手术时需要全身xx还是局部xx?手术会有哪些风险及后遗症?手术后会有功能短暂或{yj}的丧失吗?手术后大约多久可以出院?多久才能xx复原?手术及住院费用大约需要多少?还可以到哪里去征询其它医生的意见?

     ●记笔记。除了看病去需要对疾病信息、问题及身体状况做记录之外,看病时也可记下医生的提示,例如:生活饮食上的禁忌、该注意的xx副作用等。

就医后

     保存就医记录及结果。除了可以提供给下一位医生作诊断参考之外,也是保护自我权益的一种做法。如果发生医疗纠纷,患者保存完整的就医记录及结果是很重要的证据。

     必要时也可征询其他医生的意见。如找同一专科的其它医生;可以是同一家或不同家医院的医生。但如果是癌症,建议不要找同一家医院的医生,因为他们的想法及xx方法会比较接近。如面临开刀与否的抉择,建议再请教非外科系统医生的看法。例如心脏外科医生建议你开刀,则可问问心脏内科医生的意见。

     {zh1},伯尼.罗恩教授提供了几个判断好医生的细节,包括:愿意和病人亲近(如医生会和病人握手或点头打招呼)、守时(这代表医生懂的尊重病人)、正面乐观的态度、耐心倾听、彻底询问病史(即使门外还有许多病人在等)。希望以上的就医诀窍可以帮助您成为一个聪明的就医者,助您得到{zh0}的诊疗。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转)聪明病人的就医诀窍】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