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俱备“东风”来》之一

     

万事俱备“东风”来

——记安徽省国企改制试点{dy}人、安徽省徽商协会西部副会长、蚌埠国际国内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安徽朱氏工程塑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长训

                 尹若康

  春雪飘飘,春韵溢香,清馨茶社,淡雅舒畅。在这优雅和谐的氛围中,我见到了安徽省国企改制{dy}人、蚌埠国际国内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安徽朱氏工程塑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长训(一下简称朱董)。其实我与朱董很熟悉,他是我的同乡,十几年前就已相识。一眼看去除了他的头上多了几根银丝,眼角多了些岁月穿过的波痕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一米七八的身高,微微发胖的身材,两道上挑的浓眉下闪耀着一双智慧的眼睛,一对厚厚的耳坠衬映着富态白净的脸,一说话笑容在先,给人以亲近感。人们都说他面善、心善、有佛缘。只因他现在工作繁忙,同时要管理蚌埠、西安、成都三个工程塑料厂,经常在三地“飞来飞去”,想见上一面真是不易。这次他回蚌埠办事,本来是没有时间接见我的,可是天公做美,突然温度陡降下起了大雪,这就给我留下两个小时的空间。于是,我就抓住机遇,对他进行了一次系统采访。没想到一段时间没见,朱董竟然还成了茶艺高手,他熟练的茶道,深深地吸引注我。就在我们品茶闲聊中,他慢慢打开了话夹子,一步一步展示了他的人生画卷和创业经历。

               博学多才 智慧闪耀

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要了解朱长训的创业成功之路,我们必须对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朱长训,1958年出生在寿县瓦埠湖上船民之家。瓦埠湖江淮分水带,水美、鱼美、环境优美,数万亩水域灌溉着江淮大地,养育着江淮儿女一代一代繁衍生息。人说常吃鱼的孩子特聪明,朱董自幼聪明过人,心灵手巧,七兄妹排行老四,平时看到别人玩一些小玩具,他就会动手仿造。小时生活在船上,很少上岸,父亲朱国良上过老私塾,有一定文化功底,一闲下来就教孩子们数数、识字、读背三字经。

九岁时,朱长训到寿县大顺瓦埠外婆家,上余部小学上跟读班。报名时他现场背诵了三字经、唐诗、天安门,从1100熟练数数并加减法,结果余老师一下子就给他发了第三册书。后到大顺小学读书,一表舅是老师,他每天中午必出一道题、出一条警句,造一个句子,这段时间学到了很多东西。

知识在于积累,处处留心皆学问。他在书中找到了乐趣,发现了自我。那时农村书籍较少,只有到处借书看,见书如获至宝,从书中学到了“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等等一系列故事,唐诗三百首虽然不能全背,但能背上多半。当时,农村没有电,有时晚上看书趁天上有月亮,用小镜子聚焦反光看书,小伙伴们都戏称,古有“凿壁偷光”现有“镜借月光”,就用这个办法我看完了《林海雪原》、《野火春风斗古城》等等多部名著。学珠算时他基本上不带草稿纸。珠算中的“狮子滚绣球”、“滚落砂滩”等打的非常熟练。

上初中和高中时还有一段插曲,让他三改其名。当时小学上初中时,是推荐制,因我家庭成分高,为了上学把姓名改成母亲姓,于是朱长训就变成了孟长训。进校后来又改回朱长训。到了上高中时又遇到同样问题,需要水运社推荐,又一次采取了改名办法,朱长训又改成杨长训,后来又改回来。真是为求学费尽心机。

有一次,老师给我说:“长训啊!你现在每门功课都不措,书本以外的东西你也要多学一些,现在需要博学多才,将来有大用啊!”听了老师的话他牢记心中,当时一首带着青春活力、脍炙人口的《打靶归来》歌曲,一下让他爱上了唱歌。跟老师学吹笛子时,没钱买笛子,就用竹子做。取一段与笛子同样长短的竹子,用烧红的炉勾烙上笛孔,贴上竹子内膜,笛子就做成了。{dy}首曲子学的就是《打靶归来》。那时农村晚上没有过多的文化活动,一些芦剧爱好者自发组织起来唱戏,乐器需要一把二胡,就用一个老瓠子、木柄、泥龙线做成二胡乐器,用起来美滋滋的。看到别人下橡棋,买不起就自己做,用硬纸片剪棋子,写上字一样玩。还用硬纸片做成了一付xx,用胶片刻成红桃、黑桃、梅花、方快,印在剪好的纸片上,一付精制的xx牌就做好了,邻里玩牌都来借用,真是开心极了。

在上初三时,朱长训的学习成绩一直是班级尖子,因姊妹多家庭困难,交不起学费。他就自己想了一个办法,请同学父母帮忙,找了一辆板车,放假时跟父亲到北山拉石头,从北山拉一趟到县城里可挣五快钱。一次,我掌车把,拉一车石头回来,寿县北门进城时有两道桥,走到第二道桥时,一脚踏空摔倒,两只手擦在地面上,当时血肉模糊,擦地处的手皮全没了,痛的专心,没流一滴泪,学费没挣到,手摔伤了,还花了父母一笔医药费。手伤稍好些后,他还是想尽办法,翻过了两座山,背了一背柴回来,挣了2元钱交消费。

七十年代初,中学都是半工半学的状态。学校开展了三个月学医、三个月学工、三个月学农。

三个月学医,就在县城请医师到学校讲课,发医学基础书本,学会医学基本常识。

三个月学工,他到了寿县柴油机厂,是认真拜师学习的,学会了热处理、钳工、车工、铣工、刨工。这为他以后的事业成功打下了基础。

三个月的学农,是在寿县寿西湖农场学习的,在寿西湖农场学会了开拖拉机。后来他学开车时,半天就学会了。

无笔不学习。朱董有一个好的习惯,无论到哪里学习,都记下学习心得,每天坚持写日记,多年来积累下来数十本日记,这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从1966年入学到1977年中学毕业,那时不存在高考。毕业后有门路的同学都上班或当兵,没门路的各奔东西,我只有回家跑船。”朱董很无奈地说。

船家没船怎么跑?这是很伤脑筋的事。后经多方求援,一同学父亲当领导,出面给搞了一条船,1977年跟着父亲跑船一年。

1978年底,全国恢复了高考。一夜春风吹大地,到处呈现出朝气。同学们从四面八方回学校报名高考。朱长训跑船一回到寿县,好同学就跑来告诉说:“同学们都报名参加高考了,你还在跑船啊!”“我一听,也顾不上父亲的反对了,背起书包跑到大顺瓦埠街外婆家复习去了。1979年高考,我以267.5分高出当年初选(265分)2.5分的成绩填报了哈尔滨商学院。本以为稳走的事,没想到自愿撞车,空欢喜一场——没走了。1980年,我高分被安徽省轻工学校录取。当我从叶永烈出版的科普知识一书中,了解到塑料在今后日常生活中应用之广泛,从此我对塑料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朱董一口气把他童年成长经历倒了出来。童年的博学多才为他以后的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创业路上“快半步”

改制者是要有智慧和胆略的,没有雄才大略的人,在前方没有路的情况下是不敢迈出{dy}步的。{dy}个敢吃螃蟹的人,在人们的心目中永远是英雄。

提起安徽省国企改制试点单位{dy}人,现在可能人数不多。因为改革者一直一来是底调做人。虽然改革成功了,但他从不在世人面前炫耀自己,他心里清楚,下步还有更大的宏伟蓝图等着他去实现。他就是拥有蚌埠、西安、成都三个塑料厂的朱氏工程塑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长训。

1981年底,朱长训从安徽省轻工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蚌埠二轻系统下属装饰版厂工作,后调入蚌埠工程塑料厂工作。凭着他的聪明才智和学习积累的专业技术,很快得到厂领导的赏识。

在实习转正时,领导为朱长训总结了十八个字:工作扎实,为人正直,有创新思想,有专业技术。

厂领导对朱长训的评价是相当高的。这样高的评价也不是轻意得来的,他是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你看他一年四季,不分节假日、星期日,也不管是严寒风暴,还是酷热难当,他都一如继往坚守在工作{dy}线。有一年春节,朱长训在厂里做技术实验,厂长走过来说:“小朱啊!过年了,多休息休息啊!”朱长训说:“谢谢领导关怀,我一个人在蚌埠也没事,闲着也是闲着,搞些技术研究,为厂里多出点力,我也能多积累些技术。”厂长听后,很高兴地点点头走了。

有一次,朱长训做为技术员陪同两位厂领导到外地出差,正好职工每人发了五斤橘子,朱长训就带着橘子到车上吃,在火车上准备喝点酒时,没有杯子。此时朱长训灵机一动,取出两只橘子,用小刀从中间切开,把橘子肉掏出后,正好橘子壳做酒杯用。两位领导取过杯子,倒上酒一饮而尽,然后盯着杯子哈哈大笑,无不夸奖小朱聪明过人,后生可教。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借着珍重知识,珍重人才的东风,朱长训从技术员被提拔为生产技术科长。

在生产技术科长的位置上,他看到了厂生产效率存在的问题,在{dy}次生产调度会上,他战战兢兢地提出,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车间生产实行计件工资。

那一年是1983年,其他大型国有企业实行计件工资,是想也不敢想的事。{zh1}厂领导采纳了他的方案,当年产量翻了一番,效益成了全行业{zh0}的单位,很多年轻人都想调进工程塑料厂上班。当年朱长训被破格提生一级工资。

朱长训在技术科长的位置上一干就是六年,他对工程塑料生产技术达到精益求精。 1989年,二轻局调郭北平到工程塑料厂任厂长,郭厂长一上任就对厂人事进行大调整,调朱长训到第二车间当车间主任,朱主住一上任,发现问题很大,对车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学习中外xx企业管理制度,实行强势管理。生产量快速提升,当年效益成倍增长。

1990年下半年,郭北平厂长推荐朱长训到东方红塑料厂任厂长,一年时间使东方塑料厂起死回生。此时的朱长训进行了大量的新产品试验。也就在这时,郭北平厂长征得朱长训同意,调朱回工程塑料厂当供销科长。至此,朱长训已掌握了工程塑料厂全部生产、销售、技术流程。

1992年底的{yt},有一位深圳榨计机厂的老总找到他说:“朱科长,你的情况我很了解,技术过硬,管理有方,我们榨计机厂想高薪聘你当厂长,你同意吧?”。“当时高额的薪水确实吸引着我,但我一时又舍不得离开我奋斗多年的工程塑料厂。”朱长训说。

“就在我犹豫不决之际,时任二轻局长的沈国富把我叫到办公室里,拿出了安徽省国有企业改制民营的文件给我看。我看着文件,内心有些激动,也许沈看出了我的表情,用手点着文件对我说:‘这是安徽改制{dy}家试点文件,准备先在蚌埠和马鞍山两市试点,我们准备在工程塑料厂一分厂搞个试点,如果你愿意先动起来,那么你就是安徽省改制试点{dy}人,这将载入史册的。但是试点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沈局长的声音向重锤一样敲击着我的心。‘沈局长,这事不是小事,容我考虑考虑如何?’‘好吧!给你三天时间考虑,如果你决定干,三天后拿出一份具体的计划书来。’”从沈局长办公室出来,朱长训已胸有成竹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份文件不正是东风来了吗!还考虑什么呢!这么多年的积累不就是为了今天吗?干!要干就轰轰烈烈干上一场。在创业路上就是要快半步,迅速抢占市场。

一刻也不等了。回到厂里马上把情况向郭厂长汇报一下后,回家准备计划书去了。妻子听到消息后也很兴奋,非常支持朱长训的决定。

没有等到第三天,朱长训就把一份计划书送到二轻局。正式着手组建民营工程塑料厂。

根据当时的市场分析,朱长训选中了一台2千克的大型铸塑机。为什么他选中这台机械呢?他说先从民用制品做起。

经过三个月时间筹划,二个半人建厂(朱长训、洪亮、会计兼着另一厂会计),一台大型铸塑机,一个车间,一间办公室,一个民营工程塑料厂正式成立了。

19931123正式挂牌。至此,安徽省{dy}家改制民营企业屹立在江淮大地之上。

纵观全局  以需定产

一个企业决策者的思路,决定企业发展的兴衰。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不仅要掌握生产技术,还要知人善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掌控全盘信息,了解国家重大决策动向,亲临考察社会需求,做出果断正确的决策。这方面朱长训全部做到了位。

1994年,改制后的工程塑料厂正式投产生产。主要产品:汽水箱子、啤酒箱子、菜罩子等。民用制品利润非常低溥,但经过大家拼命努力,一年下来盈利3万多元。只要有盈利工厂就有发展。自从工厂开始生产后,朱长训的脑子里在高速旋转着。从本市开始,所有企业都摸了个底,每个市场都跑了数趟,对哪个企业需求什么,哪个市场什么品种紧缺都了如指掌。1995年,调查市场发现家禽蛋的塑料箱子需求量相当之大。于是,准备上马生产线,资金紧缺请领导出面xx10万元,8万元投入设备,2万元买了送货车。当{dy}批塑料箱子生产出来时,供不应求,一万只、二万只、五万只…数量在源源不断增加,以蚌埠为中心向周边城市辐射开来,很快又要加大生产能力。{dy}次市场开发取得了成功,使朱长训更加增强了信心。工厂生产稳定后,朱厂长经常到外地走走,名为旅游实则考察。他的山东之行一下为工厂开发出一系列产品。在山东考察时他发现当地市场上从安徽长丰、曹庵运去的草莓都装在纸箱内,经远途运输挤压后易损易烂。回到蚌埠后,他精心研制,专门为草莓行业制作出草莓专用塑料盒,产品一投放市场,就吸引了各地草莓种植专业户纷纷订购,很快产品脱销,而且与多家草莓种植户签订了长期供销合同。此项业务不仅为工厂创收数百万收入,还给新产品开发拓宽了无限视野。

葡萄与草莓有共同的特性,九江庐山之行更让朱长训春风得意。九江一家葡萄种植户,因运输路途包装难题一直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接触到朱长训后,一拍即合,当场敲定订购1万只塑料箱,经过实际试用后,非常实用,现在整个九江葡萄运输包装市场全部用蚌埠工程塑料厂的塑料箱。

塑料啤酒箱是工厂的老产品,每年啤酒箱需求量大的惊人,一直来产品没能占领市场。经过开会精心策划后,决定主攻啤酒行业,制定了三项措施:一、高薪招聘营销能人。二、改革创新品牌,产品向实用、美观上靠近。三、提高奖励额度。力争一年内拿下啤酒行业。工夫不负有心人,没到一年时间,产品打入山东青岛12瓶装啤酒箱、蚌埠啤酒厂、五河啤酒厂、华润啤酒厂等多家啤酒行业市场。

1997年,蚌埠41研究所上马了孵化机产品,孵化机内部的塑料配件,经研究后,工程塑料厂全部可以加工生产,一年数万元的稳定业务,使工程塑料厂得到迅速发展。

随着企业强势发展,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很多xxxx也纷纷找上门来恰谈业务。

蚌埠市滤芯器是世界知名品牌企业,滤芯器外壳就有塑料制品,以前都是自己小厂生产的,但由于设备和工序原因,自己加工的比在工程塑料厂购买的成本还要高。从此,滤芯器厂决定塑料配件全部从工程塑料厂加工。

至此,安徽朱氏工程塑料厂的产品已达到六大系列产品:啤酒箱、孵化机配件、水果箱、机械配件、家禽蛋类箱、PVC管及家用产品。为以后企业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郑重声明:资讯 【《万事俱备“东风”来》之一】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