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社会背景、行业背景、社会需求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社会背景、行业背景、社会需求预测

 

一、社会背景

职业教育的办学目的主要是为当地和周边区域经济建设服务,使专业设置与经济行业一致,办学者必须分析当地经济结构的特点,了解劳动力市场的主要需求。婺城职业中专地处金华婺城新区,北通杭州、上海、义乌,东衔沪甬温三个港口城市,西临浙江西部及闽赣皖三省广阔的腹地,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金华市生产力布局和产业带发展规划》提出了金华制造业发展目标,重点培育和打造以“一基地、两中心和五大产业区”为主体的8个销售产值规模超百亿元以上产业集群,而模具是所有机械类企业发展的基础工业,需要优先发展,武义县、金东区的电钻电锤等电动工具及保温杯、奶茶壶等,永康五金科技的防盗门、滑板车、沙滩休闲车,金华工业园区的尼奥普兰曼卡、城市低板巴士客车、莲花轿车以及绿源电动车、纯电动汽车,康迪电动汽车,清华实业的汽车减速箱,义乌的小商品等都形成了产业集群。这些企业都需要模具设计制造维修工。近四年来,金华市工业园区内的模具城迎来了一轮又一轮新的创业与投资热潮,产业集聚速度呈逐年加快之势,呈现出一定的规模。2009年根据金华人才市场需求的数据表明:我市线切割、电火花、模具制造工、磨工、各类模具维修工缺口近12000人,无论是什么机械类工厂,冲压需要冷冲模,塑料需要注射吹塑模,压铸需要压铸模,锻造需要锻模,粉末冶金需要粉末冶金成型模都需要懂模具的技工。社会上目前对模具专业的人才的工资待遇可达数千元每月,可是很难招到合适的人才。调查分析可知,模具设计制造专业的发展前景乐观,随着我国经济的复苏和外贸五金小家电小电器的持续增长,模具制造工社会需求量将激增。亚轮模架是我市模具行业的龙头老大,目前技术工人约300人,初级工所占比例为60%,中级工比例为35%,高级工比例仅为5%;而在西方企业里高级技工占技术工人的比例通常要超过35%,中级工占50%左右,初级技工只占15%,所以在金华、武义、永康等地也出现了所谓的“技工荒”现象,企业高薪聘不到合适的技工。在我市各类高级技术工人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在这样的形势下,作为一所培养技术工人为主的中职学校正面临着极大的机遇与挑战。

二、行业背景

作为其他工业的基础产业模具产业,必然需要大量的模具设计制造专业人才。根据调查统计,目前在金华市模具设计制造专业人才不过3000余人,而据市人才市场统计的有关资料表明,模具设计制造专业的市场需求很强劲,并且这种现象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专业人才供不应求将会影响到金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加速培养模具设计制造专业技术人才,缓和社会对模具设计制造专业人才需求的紧张局面,将进一步促进浙中地区及金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我校重点建设模具设计制造专业,是以立足并服务于金华地方经济为理念,抓好实训室建设规划,明确近期和中远期目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高标准、严要求、每年逐项落实。

三、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预测

模具设计制造专业涉及到社会的很多行业,凡是用模具成型的公司均可能需要模具设计制造专业技术人才来处理相关的工作。模具行业的从业人员的数量将伴随模具成型的制件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而增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五金电器产品需求和购买量的增加都会比世界平均速度6.6%要快得多。金华历来十分重视模具机械产业对地方经济的重要推动作用,模具制造业一直是我市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xx的“亚轮模架”和“亚曼车辆”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而其他行业队模具的依赖度也越来越高。据金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专家调研表明:金华高新科技园区内的许多企业,模具设计制造维护专业人才严重不足。预计金华市今后三年模具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总量达到5000。

我校模具设计制造专业实训设备有一定基础,师资力量雄厚,在各级各类师生技能比赛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0年将承办金华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比赛,在金华大市范围内有一定的影响力。

模具设计制造专业建设基本思路和要求(注:1、基本思路包括①如何体现模具专业教育特色;②如何落实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建立中职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③如何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2、基本要求包括①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生的业务规格;②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及规划;③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目标和规划):

一、基本思路:

1、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育特色

   ①培养目标突出前瞻性;②专业定位突出交叉性;③课程设置突出综合性;  ④能力培养突出实用性;⑤师资培养突出超前性。

2、落实措施

   ①抓社会调研,明确专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②抓硬件建设,打造专业发展的平台;③抓师资建设,增强专业提高的后劲;④抓校企合作,形成专业的培养特色;⑤抓“以人为本”,确立专业的教学理念;⑥抓教育科研,增强专业改革发展的内驱力;⑦抓课堂教学,全面提升教学质量;⑧抓教学评价改革,全面提升学生职业能力;⑨抓个性化教学,创建特色品牌专业;⑩抓特色课程,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3、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从专业特色出发,按照“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素质高的专门人才”培养总体要求。坚持面向市场、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办学宗旨,以科学研究为先导,以专业教学为核心,以模具设计制造操作技能为桥梁,把本专业建成“特色明显、整体水平在省内{lx1}、国内同类专业中有一定影响的专业”,多、快、好地为模具行业输送人才。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行双证制度,在教学计划内组织学生参加从业资格考试,并进行全程的考前辅导与培训,力求每位同学在毕业时都能拿到双证书,即xxxx学历的中专学历证书和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

推行校企合作,依托企业,强化实训。近年来,学校已先后与清华实业,大明铝业,今飞集团等企业单位联合办学。并深入开展教学、培训、实习、就业等方面的合作;企业还提供一定资金资助实训基地建设。

二、基本要求:

1、培养目标:掌握模具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加工装配调试的技能,成为适应现代先进模具制造技术需要的德、智、体、美、劳、技全面发展的中高级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人才。

2、具体要求:

①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基础,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法律知识、遵纪守法思想和社交能力。

②具有良好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③掌握模具设计和模具结构基础知识和基本编程加工和装配技能;

④取得模具钳工技能中级级证书。

⑤会选用模架,会线切割和电火花及数控铣加工。

⑥会在冲床和塑料注射机上调试安装模具,会试模。

3、主要专业课程

车工工艺学,钳工工艺学,机械基础,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模具工程技术基础,模具制造技术,数控加工技术,AutoCAD,CAXA2008制造工程师,模具拆装及制造、试模实训,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电子电工等

4、本专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教师队伍,目前专业教师有12人,其中硕士1人,中级职称3人,本科学历9人,技师3人,均为双师型教师。我们采取“上挂横联,内提外引”的办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上挂——与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金华教育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挂钩,聘请高校或科研机构的专家到我们学校担任客座教授或兼职讲师;横联——与企业联合,聘请本市各企业比较xx的技术专家来校担任兼职教师;内提——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外引——向全国招聘优秀人才,引进社会上有高技能水平教师。同时以每年的技能大比武为契机,实施优胜劣汰,尝试“非全员聘任制”和“评聘分离”制度,进一步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的培养立足于校本培训为主,树立“职称不如称职,实绩重于名誉”的观念,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自我超越,使教师队伍更趋优化。争取通过三年左右时间,使技师比例达到60%,中高级教师达到70%。

   5、加强教学设施建设,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

专业的发展离不开教学设备的现代化,根据教学要求,我们配备了基础的教学实验实习设备,特别在近几年,学校加大了对专业教学设备的投入。目前本专业拥有加工中心,数铣实训室,普车,塑料模具拆装,数控车,保证基本的教学和专业实习。

   6、加强校企合作,形成专业的培养特色

    确立了“面向市场办学,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办学宗旨,建立了校企联合办学的机制,从而形成了模具专业的培养特色。通过几年的尝试,我们探索出了订单培训、来料加工、半工半读等形式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近年来,已先后与清华实业,大明铝业,今飞机械等企业单位联合办学,深入开展教学、培训、实习、就业等方面的合作;企业还资助一定资金资助实训基地建设,办学形式受到学生、家长、企业和社会的认可。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社会背景、行业背景、社会需求】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