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尽弓藏,田尽锄头亡_民人视角_百度空间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niǎo jìn gōng cáng,tù sǐ gǒu pēng)
  解释:烹:煮烧。飞鸟打尽,弓被搁置不用;兔被捕杀后,猎狗则被烹食。比喻事情办成,功臣被害。
  出处:鲁迅《立此存照》:“倘有不识时务者问:‘如果那时并不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而且汉人也配享太庙……则将如何?’我觉得颇费唇舌。”
  典 故
  春秋末期,吴、越争霸,越国被吴国打败,屈服求和。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任用大夫文种、范蠡整顿国政,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国家转弱为强,终于击败吴国,洗雪国耻。吴王夫差兵败出逃,连续七次向越国求和,文种、范蠡坚持不允。夫差无奈,把一封信系在箭上射入范蠡营中,信上写道:“兔子捉光了,捉兔的猎狗没有用处了,就被杀了煮肉吃;敌国灭掉了,为战胜敌人出谋献策的谋臣没有用处了,就被抛弃或铲除。两位大夫为什么不让吴国保存下来,替自己留点余地呢?” 文种、范蠡还是拒绝议和,夫差只好拔剑自刎。越王勾践灭了吴国,在吴宫欢宴群臣时,发觉范蠡不知去向,第二天在太湖边找到了范蠡的外衣,大家都以为范蠡投湖xx了。可是过了不久,有人给文种送来一封信,上面写着:“飞鸟打尽了,xx就被收藏起来;野兔捉光了,猎狗就被杀了煮来吃;敌国灭掉了,谋臣就被废弃或遭害。越王为人,只可和他共患难,不宜与他同安乐。大夫至今不离他而去,不久难免有杀身之祸。” 文种此时方知范蠡并未死去,而是隐居了起来。他虽然不尽相信信中所说的话,但从此常告病不去上朝,日久引起勾践疑忌。{yt}勾践登门探望文种,临别留下佩剑一把。文种见剑鞘上有“属镂”二字,正是当年吴王夫差逼忠良伍子胥xx的那把剑。他明白勾践的用意,悔不该不听范蠡的劝告,只得引剑自尽。
  其实汉朝的韩信也是个很好的例子,韩信为刘邦打天下,天下定,韩信为吕后所害,罪名是谋反,至于这个罪名有很多争论,有人说是真的想谋反被吕后识破。持否定态度的只有一个理由:韩信要反,刘邦挡不住。后人有诗曰:蒯通言哪里是疯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蒯通,韩信手下忠士,曾劝韩信反,韩不从)。
  这句话有三段: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可悲


郑重声明:资讯 【鸟尽弓藏,田尽锄头亡_民人视角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