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并购摆脱技术依赖_刘钢-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毋庸讳言,技术上的瓶颈是中国机床企业国际化的{zd0}障碍。而纵观我国的机床发展史,技术依赖的痕迹也清晰可见。
     苏联援建时期,我国的机床工业处于起步阶段,我们不仅学技术,连工厂的制度、标准等几乎全盘沿用苏联的。此后,开始与瑞士等一些西欧国家建立联系,购买他们的技术。
     但大规模的技术合作,还是在改革开放之后。1979年8月,济南{dy}机床厂与世界xx机床制造企业日本山崎马扎克签订高速精密机床加工协议,开创了与国际技术合作的先河。这之后,当时机床行业100多家重点骨干企业都参与到这项以“引进—消化—吸收”为主要内容的“数控xxx”科技攻关中。
     不可否认,在20余年间通过消化吸收、合作生产等方式使得我国数控机床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有了较大提高,国产机床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到62%,但对关键技术的试验、消化、掌握及创新却较差,陷入了技术依赖的泥潭。
     且不说消化后技术水平能否迎头赶上,单是引入的过程也是充满坎坷。按照某些西方国家的相关法律和规定,部分机床制造的核心技术是禁止向中国输出的。
     据梁训瑄介绍,1976年,他赴美采购三坐标联动数控高精度重型机床,有关方面就提出其触犯了冷战时期对社会主义国家禁运的“恩巴柯条例”,{zh1}才不得不升级到与美国防部、商务部、外交部局级官员谈判才突破技术封锁。
     上世纪80年代,因一家日本企业在我国机床展上展示其五坐标数控机床而引起日本通产省的干涉,结果也是对方派人来华调研核实后才解决了争议。
     不少企业家也承认,跟踪技术发展不了产业,况且产业的核心技术、特别是前沿和战略高度的技术是引进不了的。如果一味跟踪模仿,将会进一步拉大我国同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并最终将形成技术依赖。
     如何摆脱技不如人的窘境?
     从买技术到买公司是我国机床行业做出的尝试。业内人士认为,依靠收、并购国际上行业领军企业并获取他人的核心技术,或许是“技不如人”的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捷径。而且相对而言,并购国外机床公司比纯粹的技术引进综合成本要低得多。
     虽说核心技术禁止输出的条款不会因为企业所有权的改变而改变,技术也不会通过并购而自动获得。但由于变成了自己的企业,由此带来xxx的学习环境是原来合资模式难以想象的。
     而且,我国机床工具行业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并不单单是核心技术,在工艺技术、资源整合乃至生产管理上都有欠缺。通过向世界知名同行全面的学习,我们或许能衍生出自身的核心技术。
     因此,记者认为海外并购换来的不只是单纯的技术和优质的产品,更有世界性的品牌、全球性的销售渠道和先进的生产管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就是追求打开国际市场、提升全球范围的竞争力。只有这样,我国机床工具行业的海外并购才有更高层次上的意义和价值。


郑重声明:资讯 【通过并购摆脱技术依赖_刘钢-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