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北京市民应政府有关部门邀请赴日考察垃圾处理方式垃圾怎么焚烧 ...


新民图表                     

 
     
    
     北京市政市容委2月份组织了一次赴日本东京的垃圾处理技术考察,考察团备受各界xx,因为团里有一个特殊团员——北京市民“驴屎蛋”(网名)。“驴屎蛋”的特殊之处在于:他坚决反对在他所居住的阿苏卫地区建垃圾焚烧厂。
    
     “驴屎蛋”接受记者采访时很感慨,尽管到目前为止,阿苏卫垃圾焚烧厂项目没有撤销的迹象,但全国首次“官民同行”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开端。政府和老百姓由对立转为沟通,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政府部门面对民意积极响应;老百姓xx对立情绪,转而用理性的方式寻求沟通渠道。
    
对立   在农展馆雨中静立
    
     “驴屎蛋”居住的阿苏卫地区位于北京市北六环的昌平区。去年7月,一个兴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消息在阿苏卫地区的一些xx别墅区内传开。众所周知,焚烧垃圾过程中会释放出包括二 英在内的一系列有毒化学物质,研究表明,长期接触高浓度的二 英将极大地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
    
     尽管政府承诺“环评通不过不开工”,但居民们的忧虑并未打消。由于垃圾焚烧厂的项目公示不透明,和政府部门的沟通又有问题,居民们就走上了对立之路。去年9月4日,对包括“驴屎蛋”在内的居民们来说,是难以忘却的记忆。大雨中,40多位居民手持标语,聚集到北京东三环的农业展览馆外,那里正在举行“北京环境卫生博览会”,“阿苏卫垃圾处理循环经济园”是展会中的主推项目。
    
     事实上,居民们那天的心态都是理性、平和的。“我们说好不喊口号,不发生冲突”。
    
转折   民间报告打通渠道
    
     去年9月4日的大雨把“驴屎蛋”浑身淋了个透,也让大伙儿都冷静了下来。“依靠对立的方式,是达不到效果的,双方永远僵着,火气越憋越大。”“驴屎蛋”和志愿者团队成员都觉得,如果能从公民角度出发,帮助政府“想对策、找出路”,解决“垃圾围城”的困局,说不定就能达到“双赢”。于是,这群非专业人士一头扎进了“垃圾”中。“驴屎蛋”弃文从理,研究起了垃圾处理的各种新技术。“现在你去我们社区,连60多岁的老太太都成了垃圾问题专家,一开口都是专业术语。”“驴屎蛋”说,他很感谢社区里的居民,他们都有较高的素质,面对问题清醒理智,能坚持到现在,称得上是具有民主法治意识的公民。
    
     团队成员最终写出了一份70多页的研究报告《中国城市环境的生死抉择——垃圾焚烧政策与公众意愿》,其中介绍了世界各国处理垃圾的技术方式,而他们最青睐的是RDF技术。RDF是一种固形燃料,俗称燃料棒,这种垃圾处理法能把垃圾进行固体燃料化,加工成热值更高、更稳定的燃料。
    
     这份民间报告,最终由“驴屎蛋”交到了北京市政市容委相关负责人的手中,官民沟通的渠道由此打通。今年2月初,正在埃及度假的“驴屎蛋”接到通知,北京市政市容委邀请他参加赴日考察团。
    
考察   垃圾先分类再焚烧
    
     “乐得像孩子一样。”回忆起接到通知的那一刻,“驴屎蛋”这样形容自己的心情。“这是希望,政府终于肯敞开胸怀,给我们话语权了。”出发前,“驴屎蛋”每天看有关日本垃圾处理的相关资料,做笔记,通过网络和社区居民沟通,准备了90多个相关问题。
    
     虽然这些问题大部分都因时间有限,来不及找答案,但10天的考察对“驴屎蛋”来说却是“颠覆性”的。“我去了一个垃圾中转站,从进门开始就没合上过嘴,太惊讶了,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什么味儿都没有,进门竟然要换鞋,比三甲医院还要干净。”而日本对垃圾分类的重视和所花的力气,更让“驴屎蛋”惊叹,他在考察日记中这样写道:
    
     “(垃圾中转站的)垃圾分类宣传室内,有很多带有动漫音乐的智力游戏,有小孩子前来参观,什么垃圾应装到哪类垃圾箱,答对了,就给小礼物。教育从娃娃抓起……在东京都的垃圾再生利用产业园区,可燃烧垃圾又分为粗大类垃圾,比如家具、木材等都被分门别类。”
    
     “我对日本垃圾处理的总结是:强、细、新、全。即日本民众环保和垃圾分类的意识比较强;垃圾中转站的分选分类相当细致;垃圾分选和焚烧的技术先进;日本对垃圾方面的立法、监督及相关配套的机制完备。”
    
     “我原本想找到一个更符合国情、低成本的垃圾处理方式来代替焚烧,但现在到底选择哪种方式,都不重要。政府应将财力和精力集中到垃圾前端和中端的处理上。”
    
     “一言以蔽之,如果垃圾不分类,坚决反对焚烧。”
    
等待   希望官方给出报告
    
     媒体对赴日考察团的xx,让“驴屎蛋”高兴的同时又感到遗憾:“这说明我们老百姓参政议政的机会太少了。”
    
     正当“驴屎蛋”的考察日记一篇篇出现在各大媒体的同时,有人质疑他的“反对焚烧”立场发生了变化。对此,“驴屎蛋”坦然表示,“纲领”一直没变,只是在考察交流过程中,对垃圾焚烧的认识越加清晰。
    
     通过“驴屎蛋”的考察反馈,居民们渐渐意识到,身为公民,不能只当垃圾制造者,有责任帮助政府一起解决“垃圾围城”的难题。最近,阿苏卫地区一些小区的居民已自发启动了垃圾分类计划,计划通过堆肥、养蚯蚓和购置厨余垃圾处理机等方式,消化厨余垃圾。因为焚烧厨余垃圾将会产生大量有毒物质。
    
     “驴屎蛋”的声音频频出现在各大主流媒体上,北京市政市容委却始终保持沉默。考察过程中,“驴屎蛋”和官员们保持着微妙而又融洽的关系,虽然官民双方的角度不尽相同,但出发点却是同样的,“他们和我一样,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有一种紧迫感。”
    
     “我们在等待,希望官方能给出一个交代,出一个考察报告,或者展开讨论,或者修订现有政策。”“驴屎蛋”说,“我们并不奢望这个项目会马上被撤销,但能够和谐沟通至少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
    
【焦点xx】
    
垃圾焚烧关键在于“规范”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段祺华表示,网友“驴屎蛋”被邀请参加赴日考察团,是一个很好的趋势,把原本可能会激化的矛盾,用平和、协商的方式来解决。目前来看,官方展现出沟通、倾听的姿态,态度是对的。段祺华认为,今后若是涉及到类似与公共利益有关的事件,以召开听证会、听取各利益相关群体意见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具有普遍意义。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环保局副局长潘碧灵指出,日本78%的生活垃圾通过焚烧处理。随着技术进步,垃圾焚烧发电产生的二 英等有毒物质xx可以控制在安全排放的范围内。国外很多垃圾焚烧厂就建在居民区内,目前没有任何研究成果表明,附近居民会有健康问题。
    
     潘碧灵认为,垃圾焚烧关键在于“规范”二字。触目惊心的不规范现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垃圾分类缺位
    
     混合垃圾或只经过简单处理的垃圾直接焚烧,二 英等有毒物质产生量大大高于分类垃圾。
    
■产业准入混乱
    
     准入门槛不透明,招标决策不公开,中标后往往不能xx中标前的环保承诺。
    
■执法缺乏依据
    
     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政府部门没有权力进行相应执法。
    
     潘碧灵建议,健全的垃圾分类是垃圾焚烧发电的前置条件,是不可超越的历史阶段,政府必须下决心切实投入资金,提供垃圾分类所需的强大基础设施。垃圾分类是居民、小区、中转站、焚烧厂等各个环节都要配套的系统工程,可适当借助民间拾荒者力量,将垃圾处理末端做细,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在中国,目前垃圾焚烧发电并不适合市场化,因为这是事关公共安全的高风险产业,属于公共服务范畴,应主要由政府出资,或者由财政全额保障,或者予以补贴。潘碧灵还建议,要健全法律法规,为环保执法提供法律依据,并将垃圾焚烧处理技术纳入国家“十二五”科技规划,加大技术攻关力度。
    
【焦点链接】
    
垃圾焚烧引起冲突频发
    
     ■去年10月21日,位于江苏吴江市平望镇的吴江垃圾焚烧发电厂开始点火试运行,由于附近群众的强烈xx,吴江市政府第二天紧急叫停该项目,并承诺将在充分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当地群众的意见后再确定是否投产运营。
    
     ■去年11月,广州市选址番禺区大石街会江村,新建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消息传出后,周边10公里范围内的30万居民发起了反对活动。为此,广州市和番禺区两级政府先后召开媒体通报会,反复承诺:广州市政府将依法依规推进焚烧发电项目建设,环评不通过决不开工;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减少居民生活垃圾的排放。
    
     去年12月10日,广州市番禺区有关部门表示,暂缓垃圾发电厂项目选址及建设工作,并启动有关垃圾处理设施选址的全民讨论。
    
     ■1994年,北京准备在海淀区六里屯修建垃圾焚烧发电厂,居民多次向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联合上书。2007年6月,原国家环保总局建议北京市海淀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在进一步论证前应予缓建。
    
     去年3月11日的全国两会记者招待会上,谈到北京六里屯垃圾焚烧厂的环境争议,环保部环评管理司司长祝兴祥表示:“未经核准不得开工建设。”



郑重声明:资讯 【一名北京市民应政府有关部门邀请赴日考察垃圾处理方式垃圾怎么焚烧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