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术语2
煤的分类
2.6.1   类别   class 根据煤的煤化程度和工艺性能指标把煤划分成的大类       
2.6.2   小类   group 根据煤的性质和用途的不同,把大类进一步细分成的小类       
2.6.3   褐煤   Brown coal;lignite 煤化程度地的煤,外观多呈褐色,光泽暗淡或成沥青光泽,含有较高的内在水分和不同数量的腐植酸 HM      
2.6.4   烟煤   Bituminous coal 煤化程度高于褐煤而低于无烟煤,其特点是挥发分产率范围大,单独炼焦时从不结焦到强结焦均有,燃烧时有烟 YM      
2.6.5   无烟煤   anthracite 煤化程度高的煤,挥发分低、密度大,燃点高,无粘结性,燃烧时多不冒烟 WY   白煤    
2.6.6   硬煤   Hard coal 一般指烟煤和无烟煤的总称,或者指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等于或大于24MJ/KG的煤,以及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等于或小于24MJ/KG,但镜质体平均随机反射率等于或大于0.6%的煤       
2.6.7   长焰煤   Long flame coal 变质程度{zd1}、挥发分{zg}的烟煤,一般不结焦,燃烧时火焰长 CY      
2.6.8   气煤   Gas coal 变质程度较低、挥发分较高的烟煤,单独炼焦时,焦炭多细长、易碎,并有较多的纵裂纹 QM      
2.6.9   肥煤   Fat coal 变质程度中等的烟煤。单独炼焦时,能生成熔融性良好的焦炭,但有较多的横裂纹,焦根部分有蜂焦 FM      
2.6.10   焦煤   Coking coal 变质程度较高的烟煤。单独炼焦时,生成的胶质体热稳定性好,所得焦炭的块度大、裂纹少,强度高 JM      
2.6.11   瘦煤   Lean coal 变质程度高的烟煤。单独炼焦时大部分能结焦。焦炭的块度大、裂纹少,但熔融性较差,耐磨强度低 SM      
2.6.12   1/3焦煤   1/3coking coal 介于焦煤、肥煤与气煤之间的含中等或较高挥发分的强粘结性煤。单独炼焦时,能生成强度较高的焦炭 QF      
2.6.13   气肥煤   Gas-fatcoal 挥发分高、粘结性强的烟煤。单独炼焦时,能产生大量的煤气和胶质体,但不能生成强度高的焦炭 QF      
2.6.14   1/2中粘煤   1/2medium caking coal 粘结性介于气煤和弱粘煤之间的、挥发分范围较宽的烟煤 1/2ZN      
2.6.15   贫瘦煤   Meager lean coal 变质程度高,粘结性较差、挥发分低的烟煤。结焦性低于瘦煤 PS      
2.6.16   贫煤   Meager coal 变质程度高、挥发分{zd1}的烟煤。不结焦 PM      
2.6.17   不粘煤   Non-caking coal 变质程度较低的、挥发分范围较宽的烟煤。无粘结性的烟煤 BN      
2.6.18   弱粘煤   Weakly caking coal 变质程度较低的、挥发分范围较宽的烟煤。粘结性介于不粘煤和1/2中粘煤之间 RN      
2.6.19   xx煤   carbonite 煤层中的煤因受岩浆热的影响而形成的焦炭      自然焦  
6.20   风化煤   WEATHERED COAL 受风化作用的影响,含氧量增高,发热量较低,并含有再生腐植酸等明显变化的煤       


 
(七)煤质分析常用数理统计术语
2.7.1   观测值   obserations 在试验中所测量或观测到的数值       
2.7.2   极差   Range 一组观测的{zg}值和{zd1}值的差值       
2.7.3   偏差   dcviation 一个观测值与一个规定值之间的数值       
2.7.4   平均偏差   Mean deviation 各观测值与其平均值差值(取{jd1}值)的平均值      
2.7.5   总体   Population universe 作为数理统计对象的全部观测值      母体  
2.7.6   个体   individual 总体中的一个,即指一个观测值       
2.7.7   总体平均值   Population mean 总体中全部观测值的平均值 μ      
2.7.8   方差   variance 各观测值与其平均值差值的平方和除以自由度 V     S2  
煤的元素组成,是研究煤的变质程度,计算煤的发热量,估算煤的干馏产物的重要指标,也是工业中以煤作燃料时进行热量计算的基础。
  煤中除无机矿物质和水分以外,其余都是有机质。
  由于组成煤的基本结构单元是以碳为骨架得多聚芳香环系统,在芳香环周围有碳、氢、氧及少量的氮和硫等原子组成的侧链和官能团。如羧基(-COOH)、羟基(-OH)和甲氧基(-OCH3)。说明了煤中有机质主要由碳、氢、氧和氮、硫等元素组成。
  煤的变质程度不同,其结构单元不同,元素组成也不同。碳含量随变质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氢、氧含量随变质程度的增加而减少,氮、硫与变质程度则无关系(但硫含量与成煤的古地质环境和条件有关)
4、煤质分析化验的基准

1.煤质分析化验基准的概念
  在煤质分析化验中,不同的煤样其化验结果是不同的。同一煤样在不同的状态下其测试结果也是不同的。如一个煤样的水分,经过空气干燥后的测试值比空气干燥前的测试值要小。所以,任何一个分析化验结果,必须标明其进行分析化验时煤样所处的状态。否则,该分析见表31-11.现分叙如下:
  分析基(ad):进行煤质分析化验时,煤样所处的状态为空气干燥状态。
  干燥基(d):进行煤质分析化验时,煤样所处的状态为无水分状态。
  收到基(ar):进行煤质分析化验时,煤样所处的状态为收到该批煤所处的状态。
  干燥无灰基(daf):煤样的这种状态实际中是不存在的,是在煤质分析化验中,根据需要换算出的无水、无灰状态。
  无水无矿物质基(dmmf):煤样的这种状态实际中也是不存在的,也是换算出的无水、无矿质状态。
  恒湿无灰基(maf):煤样的这种状态也是换算出来的。恒湿的含义是指温度在30c,相对湿度为96%时测得煤样的水分(或叫{zg}内在水分);
2.煤质分析化验基准的示意图
煤质分析化验中的各种基准可以用示意图表示,如图30-10所示。

挥发物质    固体
水蒸气 可挥发物质 不可挥发物质 灰分  

 
外在
水分 内在
水分 无水无矿物质基  

全水 干燥无灰基  

干燥基
分析基
收到基


3.煤质分析化验基准间的换算
煤质分析化严重,有些基准在实际中是不存在的,是根据需要换算出来的;有些基准在实际存在,但为了方便,有时不进行测试,而是根据已知基准的分析化验结果进行换算,这样就简单多了。
化验室中进行煤质分析化验时,使用的煤样为分析煤样。分析煤样是经过一次次破碎和缩分得到的,它所处的状态为空气干燥状态。所以,化验室中用分析煤样进行分析化验时,其基准为分析基(又称为空气干燥基)。
分析煤样分析基化验结果,是化验室中直接测到的,是最基础的化验结果,是换算其它基准的分析化验结果的基础。
各种基准间的换算公式:
干基的换算:
  Xd=100Xad/(100-Mad)%
式中:
  Xad——分析基的化验结果;
  Mad——分析基水分;
  Xd——换算干燥基的化验结果。
收到基的换算:
  Xaf=(100-Mar)/(100-Mad)%
式中:
  Mar——收到基水分;
  Xar——换算为收到基的化验结果。
无水无灰基的换算:
  Xdaf=100Xad/(100-Mad-Aad)%
式中:
  Aad——分析基灰分;
  Xdaf——换算为干燥无灰基的化验结果。
当煤中碳酸盐含量大于2%时,上式的分母中还要减去碳酸盐中CO2含量。  




(三)煤的分析
2.3.1   工业分析   proximatanalysis   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四个项目煤质分析的总称        
2.3.2   外在水分   Freemoisture;
surfacemoisture   在一定条件下煤样与周
围空气湿度达到平衡时
所失去的水分   Mf      
2.3.3   内在水分   moisture intheairdriedsemple moisture inthe analy sissample   在一定条件下煤样达到
空气干燥状态时所保持
的水分   Minh      
2.3.4   全水分   TOTAL MOISTURE   煤的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的总和   Mt      
2.3.5   空气干燥煤样水分   Moisture intheairdriedsample moisture in the analy sissample   用空气干燥煤样(粒度<0.2mm)在规定条件下测得的水分   Mad     分析煤样
水分  
2.3.6   {zg}内在水分   Moisture holding capacity   煤样在温度0c、相对湿度96%下达到平衡时测得的内在水分   MHC      
2.3.7   化合水   Water ofconstitution   以化学方式与矿物质结合的、在全水分测定后仍保留下来水分的        
2.3.8   矿物质   Minera matter   赋存在煤中的无机物质   MM      
2.3.9   灰分   ash   煤样在规定条件下xx燃烧后所得的残留物       
2.3.10   外来灰分   EXTRANEOUS ASH   由煤炭生产过程混入煤中的矿物质所形成的灰分        
2.3.11   内在灰分   INHERENT ASH   由原始成煤植物中的和由成煤过程进入的矿物质所形成的灰分        
2.3.12   碳酸盐二氧化碳   Carbonate carbon dioxide   煤中以碳酸盐形态存在的二氧化碳   CO2      
2.3.13   挥发分   VOLATILE MATTER   煤样在规定条件下隔绝空气加热,并进行水分校正后的质量损失       
2.3.14   焦渣特征   Characteristics of charresidue   煤样再测定挥发份后的残留物的粘结性柱状        
2.3.15   固定碳   Fixed carbon   从测定煤样的挥发份后的残渣中减去灰分后的残留物   FC      
2.3.16   燃料比   Fuel ratio   煤的固定碳和挥发分之比   FC/V      
2.3.17   有机硫   Organic sulfur   与煤的有机质相结合的硫       
2.3.18   无机硫   Inorganicsulfur;mineral sulfur   煤中矿物质内的硫化物硫、硫铁矿硫、硫酸盐硫和元素硫的总称       矿物质硫  
2.3.19   全硫   Total sulfur   煤中无机硫和有机硫的总和   St      
2.3.20   硫铁矿硫   Pyretic sulfnr   煤的矿物质中以黄铁矿或白铁矿形态存在的硫       
2.3.21   硫酸盐硫   Sulfate sulfur   煤的矿物质中以硫酸盐形态存在的硫   Ss      
2.3.22   固定硫   Fixed sulfur   煤热分解后残渣中的硫       
2.3.23   真相对密度   True relative density   在20Oc时煤(不包括煤的孔隙)的质量与同体积水的质量之比   TDR     真比重  
2.3.24   视相对密度   APPARENT RELATIVE DENSITY   在20OC时煤(包括煤的孔隙)的质量与同体积水的质量之比   ARD     视比重、
容重  
2.3.25   散密度   BULKDENS-ITY   容器中单位体积散状煤的质量       堆比重  
2.3.26   块密度   DENSITY OF LUMP   整块煤的单位体积质量       体重  
2.3.27   孔隙率   POROSITY   煤的毛细孔体积与煤的视体积(包括煤的孔隙)之比       孔隙度  
2.3.28   恒容高位发热量   GROSS CALORIFIC value ATCON STANT OOLU ME   煤样在氧弹内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减去硫和氮的校正值后的热值   Qgr,v      
2.3.29   恒容低位发热量   Net calor ific value at constant tvolu me   煤的恒容高位发热量减去煤样中水和燃烧时生成的水的蒸发潜热后的热值   Qnet,v      
2.3.30   元素分析   Ultimate analysis   碳、氢、氧、氮、硫五个项目煤质分析的总称        
2.3.31   煤中有害元素   Harmful elements in coal   煤中存在的、对任何生态有害的元素,通常指煤中砷、氟、氯、磷、硫、镉、汞、硌、铍、砣、铅等元素        
2.3.32   煤中微量元素   Trace elements in coal   在煤中以微量存在的元素如锗、镓、铀、钍、铍、镉、铬、铜、锰、镍、铅、锌等元素        
2.3.33   燃点   Ignition temperature   煤释放出足够的挥发分与周围大气形成可燃混合物的{zd1}着火温度  

 

同一化验室误差和不同化验室允许误差,同一化验室高位发热量误差在150焦/克,折合为36卡/克;不同化验室允许误差为300焦/克,折合为72卡/克。
这里指的不同化验室误差是指同一分析煤样在不同化验室化验时的允许误差。大家应理解。
贴中所述为同一批煤,在不同地点分别采样、制样、化验,这个误差不适合于不同化验室误差。
这一误差要在《商品煤质量抽查与检验》中获取。集合了采样误差、制样误差和化验误差,而且规定发热量误差以xx于高位发热量。灰分大于20时为1.12MJ/KG,折合为268卡/克;灰分大于10小于20时为0.056Ad,小于10时为0.56MJ/KG,折合134卡/克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煤炭术语2】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