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菜栽培技术

   

青菜新品种丰1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
  1 秋季作成株菜露地栽培
 .1.1 播种育苗
  丰1号作成株菜栽培在长江流域地区一般9月播种,为延长成株菜供应期,可以分期分批播种定植。苗床宜选择未种过十字花科蔬菜、保水保肥性较好、排水性好的砂质壤土。前茬收获后要及时清洁田园,深耕晒垡。播种前施基肥粪肥每亩2000公斤。
播 种应掌握匀播和适当稀播,密播易引起徒长,提早拔节,影响秧苗质量。秋季气温适宜,苗床播种量为每亩500—1000公斤,育苗系数(大田定植面积与苗床 面积比值)可达8—lO。一般播种后2—3 天即可出苗,苗期的水肥管理要根据土壤肥力、苗情及天气情况灵活掌握,并注意轻浇勤浇,保持土壤湿润,要注意苗期杂草和病虫害的防治,尤其是蚜虫的防治工 作。丰1号秋季苗期一般为15—20天。
  1.2 栽种密度
  栽种前先深翻土地20—25 厘米,并进行充分的晒垡。定植前7 天施入基肥粪肥每亩2500公斤。丰1号适当密植不但可以增加单产,而且品质柔嫩。一般栽种株行距为30 厘米×20 厘米,种植每亩1100株左右。
  1.3 田间管理
  丰 1号根系多分布在土壤表层6—10 厘米范围内,定植后多次追施xx氮肥,是加速生长、保证优质丰产的重要条件。定植时应在早晨或傍晚连续浇水2—4 天,促进幼苗发根与活棵。定植4 天后到采收前10 天,应用xx氮肥,浓度从低到高每隔7—10 天施肥1次。一般天气干旱、热,在早晨或傍晚配合浇水进行浇施,浓度宜低;天气冷凉湿润可采用行问条施,浓度宜适当增高,施肥次数减少。
  1.4 病虫害防治
   秋季青菜主要虫害有蚜虫、菜青虫、小菜蛾、夜蛾类等。蚜虫可用10%一遍净或者吡虫啉2000倍溶液喷治,菜青虫、小菜蛾、夜蛾类可在发生初期用50% 抑太保2000倍喷治,或者用2.5%菜喜1000倍喷治、48%乐斯本1000—1500倍喷治、5%锐劲特1500倍喷治。青菜病害主要是病毒病、霜 霉病和软腐病等。病毒病主要通过灭蚜来防治,霜霉病可在发病初期用64%杀毒矾500倍或72%克露700倍喷治,软腐病在发病初期要及时拔除病株。
  除化学防治外,对病虫害的防治还应与以下栽培措施结合。即加强水、肥管理,培育壮苗,实行轮作,深耕晒垡,做好田园清洁工作等。
  1.5 采收
  采收时间根据当地消费习惯、市场价格等决定,采收时间、栽培技术不同,丰1号产量会有很大差别,一般成株菜产量可达每亩4543公斤。左右。
  2 春夏作小青菜栽培
  2.1  春季栽培
  丰1号大棚内作小青菜栽培,可从3月中下旬开始播种,一般直播,选择冷尾暖头的寒潮末期播种,保持棚内温度在8℃以上,防止出现起节苗,甚至抽薹开花,以免影响质量和产量。
  2.2 夏季栽培
  夏季高温暴雨是7、8月小青菜高产稳产的主要威胁因素。遮阳网具有防止强光照,防止高温热害,防暴雨冲击等作用。但在阴天、雨天、日{zg}温低于30℃时不宜再盖,否则不利菜苗健壮生长。夏季丰1号的栽培应 选择地势较高、能排能灌的地块。墒情不好时应当先浇底水后播种,一般进行直播。夏季土壤温度高、水分蒸发快,浇水施肥应当注意勤浇轻浇,{zh0}在清晨和傍晚 进行。另外应当注意及时间苗,1—2真叶时苗距1.5—3.3 厘米,3—4真叶时苗距5—6 厘米。用化学农药防虫必须注意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夏季采用防虫网覆盖可以有效防虫,对减轻病轻病毒病,缓和暴雨和强风影响也有一定作用,在夏季及早秋高温季节的小青菜生产中应用有明显的效果,能有效减轻夏季小青菜中的农药污染。
   防虫网一般采用大、中棚进行覆盖,防虫网遮光不多,必须全期覆盖,并注意两边用土压紧,网上用网线压紧,不给害虫入侵的机会,才能有满意的防虫效果。一 般以22目银灰网覆盖效果较好。防虫网覆盖前及早整地晒垡、清理田园以及除虫,做好抗旱排涝等工作。在播种前7 天应覆盖完毕。防虫网的透水透气性较差,往往造成内部湿度大
郑重声明:资讯 【青菜栽培技术】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