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鸽养殖业: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_青年养鸽场的空间_百度空间

        肉鸽养殖业: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

                 肉鸽饲养作为一种新兴的特种养殖业,它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实施而诞生,又伴随着香港、东南亚乳鸽市场的大量需求而兴起。1982年首先在
               广东开始饲养,1986年由南向北发展,1988年、1993年曾两度滑坡,目前发展仍不稳定,地区间不平衡,广东等地发展较快,规模较大,档次较高。
              江苏省年饲养量也己超过5000万只,淮阴等地已形成区域特色,成为致富一方的特色产业和地方经济的增长点。不容忽视的是,目前发展过程中还存在
              一些短期行为,急功近利,如不充分认识并加以认真解决,肉鸽养殖业必将重蹈覆辙,再次受到波折,从而偏离正常、健康的发展轨道。
  一、存在的问题

  (一)、品种混杂、退化,生产力下降

  肉鸽的品种,品系繁多,有资料可查的就有几十种之多,我国也是由地方良种石歧鸽、姚安肉鸽及新近育成的光华王鸽等,从80年代初开始,广东、上海等
      地先后从国外引进了美国王鸽、蒙丹鸽、鸾鸽、贺姆鸽、卡奴鸽,以及利用美国王鸽育成的泰国王鸽,港产王鸽、台湾王鸽(这些统称为东南亚王鸽),目前我
      国饲养量{zd0}的就是东南亚王鸽和杂交王鸽。经过几次大起大落后,现在肉鸽品种严重混杂,毛色不一致。体型、体重变小,产鸽体重在450—700克之间,
      乳鸽在400—600克之间,生产、繁殖性能下降,产鸽年产乳鸽4—6对,与原有的品种标准相比,差距越来越大。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①国力有限,不可能花大量的外汇去引进纯种进行纯种繁殖和供种;②国内育种单位不少,但搞肉鸽育种的不多,
                供种能力较弱;③一些大中型鸽场缺乏保种、育种意识和专门人才,而小型鸽场更谈不上品种的选种选育;④受利益驱动,炒种、倒种现象严重,
              市场行情好时,种鸽供不应求,生产跟不上,结果就速配、乱配,有鸽就是种,甚至把回收的乳鸽再作为种鸽卖,严重扰乱了种鸽市场;⑤肉鸽在小
               范围内流动,造成近亲繁殖;⑥《种畜禽管理条件》贯彻实施不到位,无证经营的多,好、差不分,良莠不齐,鱼目混珠,品种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二)、原粮饲喂,营养需要无标准,生产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虽然肉鸽养殖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对肉鸽的各种营养需要量的研究还没有象鸡、鸭那样普遍和深透,只有一些xxxx的参考性标准。
                       对美国、香港、台湾、广东、浙江、江苏等地一些大中型鸽场的典型配方进行测算、分析后发现,其代谢能为11.72—15.17焦耳/千克,
                       粗蛋白质为11.48—13.94%,变异较大,与推荐的标准差距也较大,让人莫衷一是,无所适从。

             因为鸽子喜食谷物的籽食,所以很久以来鸽子的饲粮就一直以原粮为主,目前虽有不少颗粒饲料,人工鸽乳的成功研制报道,但实际生产中应用的
                 却很少,这与肉鸽的发展和现代化饲料工业的发展极不相称。采用原粮饲喂,有些原粮如豌豆、绿豆、火麻仁、向日葵等小杂粮有生产的区域性,
                产量不高,数量不多,不易储存,因而来源有限,价格较高,不能保证均衡供应,从而造成肉鸽饲料的随意性和营养的不稳定性、不平衡性,营养浪
                费或缺乏;另外,还需配制和添加保健砂,虽然用量不多,却需十多种原料,原料购置,配制比较麻烦。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潜力的正常发
                   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乳鸽的销售不畅,发展后劲不足

        目前乳鸽去向主要是鲜活销售、食品加工、留作种用。乳鸽的消费主要在上海、广东、港澳及东南亚地区等大中城市。深加工后的乳鸽销售也不容乐观,
             毕竟10—20元/只的价格还未被普通大众接受。因此,乳鸽的消费市场还没被真正形成和开拓。目前饲养肉鸽能真正获益的主要还靠卖种,炒种。规模
            小的零星散户由于形不成气候,乳鸽零售有限,加工又搞不起来,虽然回收合同很诱人,但门槛又太高,因而只有靠卖种才能赚几个钱。上点规模的都
           想搞食品加工,但加工后的乳鸽销售也不如想象的那么好,有时候要加工,却没有货源,或成本高,加工后无利润可言,也只能靠卖种才能获益,这样
               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带来了一系列不良后果,波动和挫折就在所难免了。

  二、发展对策

            (一)、通过引导消费带动肉鸽的饲养和加工

                 肉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鸽肉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味道特佳,营养价值比其他家禽高,一向为肉中上品,素有“一鸽胜九鸡”之说。它既是名
                     贵佳肴,又是高级滋补品,还具有补气、益血等药效,对毛发脱落、湿疹、未老先衰也有一定辅助疗效,尤其适合产妇、儿童、老人,手术患者、
                    久病体弱者食用。我国人口众多,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膳食结构正在得到改善,因此,乳鸽消费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加强舆论宣传和消
                      费引导,对培育、扩大消费群体,挖掘潜在的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二)、发展起点要高,要上规模,上档次

                从以往特种养殖的一个奇特现象——“少的卖不了,多的不够卖”看,肉鸽养殖必须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形成地方特色、区域特色。小打小闹,
                     形不成气候,成不了市场,盈方无所谓,根本谈不上发展。起点高,规模大,舍得资金、技术、人力、管理等投入,各方面精打细算,成本减少,
                     可形成规模效益,而且也容易培育和建立,发展较快的广州、深圳等地,5万对,10万对、十几万对的鸽场比比皆是。需要注意的是,上规模、
                      上档次,不能盲目发展,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调控力度,防止发展的盲目性。

     (三)、加强肉鸽产业化建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特种养殖业不能搞小而全、封闭式的独立生产经营方式,应根据现代化生产方式的要求,实行产、供、销xxx,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生
                   产、经营的策略,大规模地组织分工、分业生产,使资金、技术、人员、管理等相对集中地投入,资源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实现资源、利益共
                    享,风险共担,{zd0}限度地发挥整体与规模效应,减少恶性竞争,减少中间环节,降低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从而形成区域规模和区域特色。政府
                  有关部门应把肉鸽产业化生产经营纳入农业产业化重点发展项目范围,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有重点地培植和建设一批大型鸽场、乳鸽加工厂,销
                   售、服务公司等xxxx;培育和建设一批乳鸽专业批发市场;培养一批精干的农民经纪人队伍,加大发展力度,加快鸽业产业化建设的进程,提
                       高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水平。

  (四)、推进产品标准化,实施xx战略

               实施农业标准化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的重要举措。鸽业生产应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制定产品规格、质量标准、卫生要求,加工细则等。在产业
                   生产、经营的基础上,创立品牌,包括肉鸽的品种及深加工的产品、市场、营销公司、经纪人等,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附加值,从而提高产品在
                    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有力地推动鸽业产业化的发展。

  (五)、建立肉鸽良种繁育体系

                 种鸽场的审批发证机关应严格把关,依法办事,按照《种畜禽管理条例》的要求,规范种鸽的生产、经营行为,杜绝无证经营、炒种及“是鸽就
                     是种”的现象,从根本上解决品种混杂的问题。种鸽场应采用科学、先进的管理、繁育、饲养技术,有明确的选育目标,建立健全完整、系统的
                   档案制度。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品种更新、技术更新和知识更新的力度,适时引进新的品种,补充新鲜血液,普及、推广育种知识,使选种选育、
                  提纯复壮、提高种用价值及年限成为饲养者的自觉行为。规模较大的鸽场和地方,应与有关科研院所,高校等技术部门合作,开展育种工作,建立
                   与区域化生产相配套的良种繁育体系,增强供种能力,提高品种质量。



郑重声明:资讯 【肉鸽养殖业: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_青年养鸽场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