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德体现_破晓前对望的空间
平乐郭氏正骨产生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平乐村,也称为“平乐正骨”。

孟津县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区,紧邻洛阳市区北部,辖9镇1乡,总面积758·7平方公里,总人口45万。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春季冷暖多变,风多雨少,常出现六、七级大风,有“春雨贵似油”之说;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雨量较大,但是受到热带副高压进退早晚影响,常出现初夏或者伏旱;秋季受单一大陆性气团控制,秋高气爽,冷暖适宜;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多西北风。全县地表水资源10062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7644·07万立方米,过境水资源7685万立方米。除去重复计算,水资源总量22736万立方米。年平均气温14.1℃,年平均降雨量586.9mm,年平均无霜期235天,年平均日照时间2293·5小时。全县地形由丘陵、

山地和平原组成,丘陵为主,素有“七成丘陵二成山,只有一成是平川”之说。

孟津县南揽古都洛阳,北临九曲黄河,东接邙山首阳,西依崤函险隘。邙山丘陵覆压全县总面积的49·23%,黄河沿北部边境自西向东蜿蜒而下。海拔高度300----450米,全县平均海拔262米,{zg}海拔481米,相对高差360米,东部南北两侧为洛河和黄河冲积平原。其地势西高东低,中部高南北低,状如鱼脊,境内沟壑纵横,地形复杂,乃河洛大地一璀璨明珠。全县土地肥沃,气候温暖,物产丰茂,乃适宜的人居环境,古时为京畿之地,周、汉、曹魏、后晋、北魏等多个朝代500年都于此,今都城、皇宫遗址犹存,素有“九朝古都半孟津”之说,居“天下之中”,历来乃兵家必争之地。

孟津县平乐村古时在汉魏故城西门旁边,是帝王观看百戏、校阅兵将的地方,境内有成百上千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的墓葬,位于孟津县东南部,距县城17公里,距洛阳市区约12公里,北距黄河约8公里,南距“中国{dy}古刹”的白马寺3公里。太(太原)澳(澳门)高速、连(连云港)霍(霍尔多斯)高速、310国道、洛常公路、焦枝铁路、陇海铁路交叉穿行其中。

发达便利的交通,温和易居的气候,肥沃神奇的土地,久远辉煌的历史,积淀丰厚的文化,造就了“平乐郭氏正骨”这一民间知识萌生、成长和传承的优异地理环境

平乐郭氏正骨始创人是孟津县平乐村郭氏家族第十七代郭祥泰,字致和,人称老八先儿,清乾隆、嘉庆年间人。关于正骨医术传入平乐的传说,说法种种:一、是明末清初洛阳道士“祝尧民,字巢夫,明末举人,伤明亡,而弃举业医,号薛衣道人,得仙传疗医,凡诸恶疮,敷药少许即愈,或有断胫折臂者,延治,无不效,世人比之华佗”。(民国三十五年《洛阳县志》[人物])。二是河南孟县(今河南孟州市)同姓道人郭益元,逃难至平乐,饥寒交迫,病倒路旁,正值郭祥泰路过,怜而相救,让其住在郭氏家中,悉心照顾、救助,使其幸免与难,郭益元承蒙郭氏惠顾,无以报答,遂秘授正骨奇术,报答相救之恩,郭氏遂世代行正骨医术。后郭氏正骨曾将行医名号定为“益元堂”以表感戴。三是得传于武林高僧,一位擅医骨伤的武林高僧,北上途经平乐村,贫病交加,困厄于平乐,郭祥泰遇之,好心收留,百般照顾,悉心疗疾,病愈却别时,传授正骨医术和医书以作报答。郭祥泰潜心学习,得正骨医术,经长期反复实践遂成远近闻名的正骨名医。四是先世郭步溪于清代早叶,成名于诗文书画,仰慕拜师者甚众,

其子郭伯丰弱冠入痒后,始习医书,深究医理,为乡邻爱戴并授徒传子,是为郭氏正骨术之创始人。

郭祥泰潜心习医,其正骨医术经不断实践遂为遐迩闻名之正骨名医。郭祥泰晚年,将正骨医术的传授其侄郭树信(世居平乐北门里,人称“北院益元堂”)及长子郭树楷(世居平乐村中街,人称“少八先儿”,行医号“南院人和堂”)。抗日战争爆发后,郭氏正骨后裔部分外迁,但仍以行正骨医术为业。历经清朝末年以及民国世事混乱,平乐正骨因以疗效神奇、医德清廉而享誉河洛。演绎出了许多神话般的故事和传说。解放前后,平乐郭氏正骨轰动中原,当时在平乐村北门里坐南面北三座大车门里,东门里xx行医的正骨大夫是郭景耀,中门里xx行医的正骨大夫是郭宗正,西门里xx行医的正骨大夫是高云峰。至此,平乐郭氏正骨成为我国正骨医术的一大重要流派。

新中国建立后,平乐正骨受到了党和国家的xx关怀和高度重视。1952年平乐郭氏正骨第五代传人高云峰将{zc}秘方“展筋丹”、“接骨丹”公诸于世。1956年,应邀到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二次会议,受到xxx、周总理的亲切接见。xxx勉励她“多带徒弟,好好为人民服务”。是年9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决定,在孟津县平乐村建立了洛阳专区正骨医院。1958年,国家卫生部、河南省卫生厅决定在洛阳专区正骨医院的基础上建立了河南省平乐正骨学院,面向全国招生,旨在培养高层次专门中医正骨人才,传承平乐郭氏正骨医术。学院自1958年建立到1962年国家三年

自然灾害停办,4年时间招收了7个班,培养平乐中医正骨人才专科137名、本科98名。这些学生毕业后散布于30个省(市、区),后大都成为当地或国家正骨名医、专家、教授和骨伤科骨干。1959年在平乐成立了河南省平乐正骨研究所。1988年,平乐郭氏正骨第六代传人中的最长者郭宗正,看到平乐郭氏正骨的不断被扭曲和后继乏人,不顾年逾古稀之高龄,依然成立了洛阳平乐正骨学校。此举受到了省、市、县各级医疗、教育部门的xx、重视和支持。

平乐郭氏正骨以洛阳平乐正骨学校为研究、发展基地,使平乐郭氏正骨医术得以空前发展,她以疗效神奇卓著、特色突出鲜明、内涵深刻丰富、理论系统完整、技术{lx1}神奇而享誉海内外。平乐郭氏正骨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一因郭氏家族的居住变迁而分布祖国的郑州、商丘、三门峡、陕西、青海、深圳等地,平乐郭氏正骨医术就传播到那里;二建立河南平乐正骨学院和洛阳平乐正骨学校,使平乐郭氏正骨由郭氏族内秘传演变为学院、学校讲授,河南平乐正骨学院毕业生235人,洛阳平乐正骨学校20年毕业生2280余人,将平乐郭氏正骨散布于祖国各地;三从少数专家研究到大会内外交流,扩大洛阳平乐郭氏正骨传播范围。这样,平乐郭氏正骨由平乐郭氏私家专有技术成为国家宝贵的医学财富,由民间知识上升为独特的学科体系,成为我国中医骨伤科重要的学术流派。

洛阳平乐正骨学校成立20年来,迄今已经95岁高龄的洛阳平

乐郭氏正骨第六代传人郭宗正一直担任学校校长,不仅亲自为学生授课,而且亲自xx、出诊,以传承、弘扬平乐郭氏正骨为己任,经过近20年的努力发展,学校已经成为目前全国{wy}一所在平乐郭氏正骨发祥地建立的专门传承、弘扬平乐郭氏正骨医术的中医正骨学校。

目前洛阳平乐正骨学校以全力保护、弘扬平乐郭氏正骨为己任,极力做大、做强平乐郭氏正骨医疗、教学、科研以及产业协调发展,为打造平乐郭氏正骨{gjj}品牌而努力奋斗.

平乐郭氏正骨是我国xx骨伤的重要医学流派。她经过平乐郭氏200多年八代传人的反复实践,形成了完整系统的理论和方法。

1、平乐郭氏正骨xx骨伤三原则  

(1)整体辨证原则 人是一个不可随意切割的有机整体,在正骨与疑难杂症xx上,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分清主次先后、轻重缓急,然后用辨证的观点进行论治。

(2)筋骨并重原则 人体内筋与骨互为依存,相互为用。治伤时必须筋骨并重,即便是单纯的筋伤或骨伤,从xx一开始就要注意发挥骨的支撑和筋的运动作用,这样才能加速创伤愈合,达到事半功倍的医疗效果。

(3)内外兼治原则 治表必须治本,做到内外协调用药。

2、平乐正骨治伤的四大特点

(1)手法  

1.1:诊断手法 平乐郭氏正骨的“手摸心会”,医者借用其手,通过触、摸、探,对病情作出正确判断。

1.2:复位手法   平乐郭氏正骨八法达到了法生于心,法出于手,灵巧多变的地步,使骨折圆满复位。例如xx陈旧性关节脱位用手法活筋、剥离粘连,旋转伸曲、松解挛缩,摆动摇晃、研磨盂臼的一整套整复方法。

活筋手法:分清经筋所属,给以循经向远端疏导的手法,配合穴位点按,通经止痛,收到xx急性伤筋立竿见影的效果。对慢性伤筋采用就近取穴,给以xx通经活络,配合肢体功能锻炼。在筋伤xx方面,总结出“点穴xx”、“揉药xx”、“xx理筋”、“拍打叩击”、“自身练功”等方法。

(2)小夹板固定 将骨折的固定方法概括为有效、方便、时间短暂三要素,固定器具主要是小夹板,因为它灵活轻便,适合全身各部位骨折及不同年龄组骨折病人使用。

(3)xxxx   xx骨伤初期用药是“破血”化瘀;中期用药是“和血”生骨;后期用药是“xx”养身,三期用药的辨证施治原则,使骨伤xxxx有章可循,成为xx骨伤的基本依据,并且形成了平乐郭氏正骨传统xx及其用xx法。

(4)康复锻炼   平乐郭氏正骨强调“动静互补”、“动静结合”,注重骨伤病人的功能锻炼、恢复,在xx中一定要贯彻“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指导患者怎样进行功能锻炼、恢复,如何“静”“动”互补。

平乐郭氏正骨自形成以来,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经过平乐郭氏8代人200多年的反复研究、实践,不断发展,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基本特征:

1、关联性:由于现代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交通事故引发的骨伤病人日渐增多;社会人口老龄化引发的疾病谱也逐渐变化;xxx倡导“中西医结合”,国家对于中医药事业发展予于高度重视,平乐郭氏正骨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她与人民健康和中医事业的发展联系密切,相互关联。

2、神奇性:光绪26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避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之乱,奔西安途中一贝勒坠马骨伤,郭贯田应请为之疗伤,xx后,贝勒感谢,劝其为官,他婉言谢绝,文悌特将郭氏医术上奏皇帝,慈禧破例亲书“好,好”’二字赐他,文悌还举荐他给皇太后慈安医疗足伤。平乐郭氏正骨治好国民党要员张钫、卫立煌等人疾病,双“十二事变”后,经张伯英先生引荐,平乐郭氏正骨第5代传人郭式南为蒋介石xx骨伤。1947年,平乐郭氏正骨第5代传人郭春园在陈谢大军过黄河后,曾为解放军高级将领疗疾,故解放军进入平乐村后张贴布告云:“平乐郭氏正骨,相传数代,颇负盛誉,乃系祖国民间医学宝贵遗产。凡我将士均应加以保护,不得影响其行医疗疾。仰各周知。

司 令 员   陈   赓政治委员   谢富治

平乐郭氏正骨在当地和周围地区流传着很多神奇动人的故事,在中原大地广为传播。

3、缜密性:平乐郭氏正骨的xx骨伤的原则、方法,都是经过大量临床实践,xx数以万计的骨伤病人,包括清、民国、新中国高层人员,充分证明了其缜密性。平乐郭氏正骨的方法受到了下自普通百姓,上至中央高层的普遍赞誉,并且获得了多项奖励,郭春园、郭宗正、郭维淮等都获得了许多殊荣。

4、完整性:平乐郭氏正骨有系统的骨伤理论支撑,科学准确的诊断方法、简便可行的复位措施、便捷实用的固定模式、动静结合的功能恢复以及精细独到的xxxx,充分显示出平乐郭氏正骨的完整性。

5、独特性:平乐郭氏正骨疗法独特,最主要的特点是手法、小夹板、中药。

6、实用性:平乐郭氏正骨依其简、便、廉、效方法,不手术,无痛苦,花钱少,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骨伤医疗方法。

7、传播范围广:平乐郭氏正骨传播方式由族内秘传演变为家人传授、学校讲授、专家研讨、学术交流。洛阳平乐正骨学校举办20年来,已经为全国各地培养了平乐郭氏正骨人才2280余人,成为平乐郭氏正骨传承、保存xx的医疗基地和平乐郭氏正骨医师培养、进修基地,同时,通过举办学术交流会议,平乐郭氏正骨传人在各地行医等方式,使得平乐郭氏正骨成为我国中医骨伤科{zd0}骨伤医术流派之一。

鉴于平乐郭氏正骨的上述特征,使其在国内骨伤医术界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国际上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作为优秀的民间文化知识。具有发掘、抢救、保护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

1、历史价值:在中医骨伤史中,运用民间方法和经验,平乐郭氏正骨形成了我国中医药骨伤文化,平乐郭氏正骨是我国中医骨伤科{zd0}医术流派之一,她丰富深刻的医学奥妙和独特的医疗方法,以往秘密传承的历史,如今广泛传播的影响,国内罕见少有,因此,发掘、抢救和保护平乐郭氏正骨,必然推动、促进中医骨伤科事业发展,有其十分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2、经济价值:发掘、抢救、保护平乐郭氏正骨,对于培养大批中医骨伤科人才,提高骨伤科疾病的医治水平,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平乐郭氏正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注重对于平乐郭氏正骨的中药xx以及内外固定器械开发、研制,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文化价值:平乐郭氏正骨为普通百姓、达官贵人、社会名流、中外国家首脑治病疗伤,形成了大量神奇的民间传说、故事和医患佳话,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品牌知名度,已成为河南医疗卫生事业走向全国的一张灼灼耀眼的文化名片。平乐郭氏正骨几代传人不仅为普通百姓疗疾,而且为封建朝廷、国民党{zg}统治者以及当今党和{gjldr}诊病。足可以著书立说、拍摄电视、电影,这不仅对弘扬平乐郭氏正骨医术、医德,而且对于弘扬中原文化、中医药文化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作用。

所谓的洛阳正骨、白马寺正骨,原本都出自于平乐郭氏正骨,但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人数典忘祖,忘记了平乐郭氏正骨的正骨基本方法,忘记了祖先、忘记了平乐郭氏正骨及其出生地,直接影响到平乐郭氏正骨的发展。

目前采取的措施

1、由于平乐郭氏正骨面临着后继有人的人才危机,平乐郭氏正骨第六代传人郭宗正老先生举办洛阳平乐正骨学校,培养了2280余人,使得平乐郭氏正骨遍布全国除台湾、西藏以外各个省、市、区,有效的抢救了祖国这一宝贵的医学遗产。

2、为知识产权进行保护,申请了注册“平乐正”、“平乐骨”、“郭家骨术”、“东都平乐郭氏”。

3、年届95岁的平乐郭氏正骨第六代传人郭宗正老先生为保护平乐郭氏正骨宝贵的医学遗产,不顾年高体弱一边当校长,一边当教师,一边当院长,一边当医生,竭尽全力、毫不保留传授平乐郭氏正骨医术。

4、郭宗正老先生连年来将自己一生xx骨伤的诊断秘方,编辑成书,出版了三集百万字的《郭宗正验案》。

5、除了白天上课、xx,每天晚上,郭宗正将其家人孩子、媳妇、孙女、孙子、孙媳全部叫到自己跟前,向晚辈面授平乐郭氏正骨的真传。


郑重声明:资讯 【医德体现_破晓前对望的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